【历史严格】
佛光山,位於台湾高雄县大树乡麻竹园,於1967年购地,同年5月16日破土,定名为「佛光山」。开山时并订下四大宗旨: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寿山佛教学院移址佛光山,更名「东方佛教学院」,院舍及西方安养院举行破士典礼。1968年12月,佛光山大悲殿开工兴建,1981年建成。1971年4月,万佛大悲殿落成暨万尊观音圣像开光,成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宝桥、观音放生池、开山纪念碑、龙亭、香光亭及弥勒圣像等同时开光落成。1975年和1976年分别建成大智殿和佛光精舍。1983年建成地藏殿等。1992年建成玉佛楼和金佛楼,1994年建成如来殿。从荒山野岭到殿宇辉徨,千辛万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有今日的庄丽堂皇的佛光山。
【寺院胜景】
佛光山经过长期修葺,寺院建筑规模宏伟,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是四幢主要建筑,疏落有致地座落在园区内。大雄宝殿占地1800坪,是园中最大的殿宇,内供三尊大佛皆高二丈余,崇伟肃穆;大殿四面墙壁有14800个小佛龛,在万灯照耀下,使大雄宝殿更显庄严神圣。
佛光山殿宇宏伟,佛像精雕细琢。大雄宝殿为两层歇山式建筑,金碧辉煌,宏伟庄严。匾额为着作书画家张大千所题。大殿後是如来殿,高四层,一楼是各院会议中心、客厅等;二楼有宗史馆,宗务堂等;三楼是内、外禅堂、云水寮等禅净法堂;最高层为二千多人的大会堂及戒坛。玉佛楼在如来殿的右边,共七层,主供玉佛,玉佛四周另有玉佛百余尊。金佛楼位於如来殿左边,楼高五层,每层外墙供有佛龛,供奉贴金坐佛数十尊。佛光山上有一尊露天接引佛塑像,非常高大,立於白大理石雕刻的座上,座上、座下又有众多佛菩萨立像,妙相庄严。
佛光山创建以来,致力於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的事业。先後创建百余所寺院道场,如:西来寺、南天寺、南华寺等,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在台湾创立了「佛光山丛林学院」等六所佛学院。
1957年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後改为佛光出版社,1977年成立《大藏经》编修委员会。1995年创立佛光缘美术馆、滴水坊等,融文化艺术与休闲於一体
。除了主要寺院建筑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为佛光山的地标,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弥陀佛塑像围绕,景象庄严。此外,佛教文物陈列馆珍藏古今中外佛教文物多达数千件。
【开山宗长】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俗姓李,名国深,法名悟彻,号今觉,江苏省江都县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三九年,依止宜兴大觉寺志开法师剃度出家。一九四一年受具足戒,并入栖霞律学院攻读,一九四五年入焦山佛学院修学。一九四七年回宜兴大觉寺任监院,兼任当地白塔小学校长,并担任《怒涛》月刊主编。一九四八年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一九四九年春,到台湾,初驻锡中坜圆光寺。次年,主编《人生》月刊。一九五二年,至宜兰雷音寺,成立念佛会、弘法会、歌咏队等组织,奠定了以後弘法事业的基础。一九五五年,於高雄创建高雄佛教堂。一九五七年,在台北创办了佛教文化服务处。一九六二年,任《觉世旬刊》发行人,并在高雄创建寿山寺,设立寿山佛学院。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在高雄大树乡麻竹园山地开创佛光山。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