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及佛教艺术起源于印度,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也随之传播到喜马拉雅地区,成为喜马拉雅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与时代特征。公元7世纪以来,印度佛教进入中国的青藏高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佛教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经历了漫长且曲折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分支,被称为“藏传佛教”。
喜马拉雅及古印度地图藏传佛教是外来文化与西藏本土信仰结合的产物。因此,如果我们想真正理解藏传佛教艺术,必须回归到青藏高原、南亚次大陆等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在喜马拉雅文化的国际大舞台上,从中亚、西亚和南亚文化的多重影响来重新审视和研究它的起源与流变。
图片来源于微故宫2018年10月23日,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
展览为期两个月,展至2018年12月23日。本次展览的展品共计112件,来自于古代西北印度、中印度、东北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地区,展品的时代跨度从6世纪到15世纪,展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源与流及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重点展品欣赏
释迦牟尼佛 犍陀罗 青铜 4-5世纪 44厘米 止观美术馆收藏
此尊为释迦牟尼佛立像,身着厚重的通肩袈裟,衣褶厚重如曹衣出水,线条流畅柔韧而富有织物的质感。右手上举五指微分作无畏印,左臂自然下垂略有弯曲,左手持握衣角作授记印。头顶螺发,发髻高耸,面相静穆,鼻梁高挺,双目鼓突修长,鼻梁上侧分出两道弯眉,如飞燕展翅。眉间置圆形白毫,如日正中。充分表现出犍陀罗佛造像面部的典型特征。佛像背后上部尚留有突出的插孔,可知此像原本配有身光和头光,惜现已佚去。这种图像类型的铜制释迦牟尼佛立像通常被称作授记印释迦像,通常被认为兴起于贵霜王朝(55-425年)的佛教造像艺术,而在犍陀罗后期造像艺术遗存中颇为常见,像身大多配有身光和头光,装饰有紧密排列的长桃形加三点样式的光鬘,跣足下亦配以方形基座。如鲁宾艺术博物馆藏释迦牟尼佛立像,图像志特征与此尊完全一致,然头光、背光和基座俱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海外私人收藏中也有类似的作品,然制作工艺略微逊色,面容和服饰已经和典型的犍陀罗造像风格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制作年代稍晚,大致断代在公元6-7世纪左右。此件释迦牟尼佛立像尚体现出相当鲜明的犍陀罗佛像艺术风貌,工艺水平颇高,因此制作年代可以断定在公元4-5世纪左右。另外,犍陀罗造像大多以石、泥等为主要材质,用青铜造像相对来说较为少见,因此更加凸显出此像文物价值之高。
释迦牟尼佛 北印度 黄铜,嵌件缺失 6世纪 52厘米 私人收藏
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出身的圣人。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他舍弃奢华的王室生活,出家修行,菩提苦修终顿悟成佛,是佛教的创立者。他被后世尊称为佛陀,广受尊崇,亦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最为常见的题材。
佛陀螺发肉髻,脸型椭圆。眼睑低垂,鼻高修直,双唇丰厚,具有印度人的面相。以沉思的表情来传递内省之精神,因循了笈多时期石造像的艺术追求。手足网缦,右手结无畏
印,左手向上握持衣角,施授记印。头微前倾,双脚分开站立,左腿微屈,重心置于右脚。身形颀长,肌肉匀称。通肩袈裟轻薄贴体,如水浸般呈透明状态,勾勒出身体轮廓。衣褶从双肩下垂后向右上方聚集,腹部下方则呈现一道道平行的U字形衣褶,形如水波,继承了秣菟罗样式最典型的特征。自手腕垂落的衣摆在身体两侧形成层层褶皱,有一定的动感效果。头后部和背中上部有插销,原有头光缺失。背部平整,有几处开裂和多处磕伤。造像的立姿、平行褶襞、呈喇叭状外张的摆边显示出强烈的秣菟罗风格。面部特征、瘦削的身形、轻纱透体等受到了萨尔纳特样式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笈多时期造像不表现白毫,而此尊造像脸型和鼻子稍长,额现白毫。腹部肌肉饱满,腿部拉长且姿态优美。左脚稍向立,作前行姿,衣摆褶皱自然生动,是一尊十分罕见且珍贵的笈多后期审美趣味的作品,可能出自6世纪北印度工匠之手。此件作品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将佛陀典雅的身体塑造与高贵的内在气质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是印度古典主义艺术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释迦牟尼佛 尼泊尔 红铜鎏金 10-11世纪 81厘米 止观美术馆收藏
释迦牟尼佛螺发,额头宽阔,大耳长垂,弯眉细目,眼为豆荚状,向下俯视,鼻梁高挺,脸型方正饱满,面带淡淡的笑意,神态沉静慈祥,面部的鎏金基本脱落,显露出光滑细腻的铜质,表现出光滑饱满的肌肤。右手施触地印,带环形手镯,左手施禅定印,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质地极为轻薄,边缘处用细劲的条棱表现袈裟如纱般的厚度,袈裟贴体,不表现衣纹,有出水之感,袈裟之下的隐现强壮有力的身体,腹部微微鼓出,展现出蓬勃的活力,结全跏趺坐,袈裟下摆衣褶紧密层叠垂落在双腿前。
此尊造像系红铜鎏金,鎏金有脱落,呈现出斑驳之感,面部的红铜明亮细腻显示出饱满光滑的肌肤质感,佛面相年轻,气质出众,身体舒张,双肩宽阔,胸膛宽厚,肌肉圆润强健,饱满而富有弹性,具有青春的活力,身体的曲线柔和,对袈裟轻薄质感的处理与身体轮廓的交代表现分明,是尼泊尔10-11世纪的造像特征。
与同时期尼泊尔造像相比,此尊尺寸堪称硕大,十分罕见,目前国内外藏品中尚未见到有任何可与之相比肩的作品。
祖师像 藏中 黄铜错银、红铜 13世纪 13.5厘米 止观美术馆收藏
此尊祖师像刻画一位年长的比丘形象,其发际后褪,嘴角现出皱纹,面容威严肃穆,呈甚深禅定之相。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金刚跏趺坐于双层莲台之上。身着交领式坎肩,外披大氅。
整像于多处采用贵金属错嵌工艺,祖师眼部错银,嘴唇及指甲错红铜,大氅以银质联珠滚边;底座上的立柱、花卉等纹样亦用白银及红铜进行嵌饰,极尽奢华之能事。造像面容之刻画栩栩如生,衣纹线条流畅而自然,将祖师肖像追求写实之目的展现地淋漓尽致。就风格而言,此尊造像扁宽的莲瓣及下方折角式须弥座可追溯至东北印度艺术传统,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尊被断代为13世纪的四臂观音铜像,其莲台及须弥座的风格与此尊祖师像颇为接近。而观音像背光处所镌刻的藏文题记则指出该像是由印度工匠“门迦罗那他”所制,从而印证了此种风格的来源。除底座外,此尊祖师像主尊部分已同域外艺术几无关联,凸显出西藏本土艺术特色。
毗卢佛 东北印度 10世纪 黄铜错银、红铜,嵌绿松石、青金石、珊瑚、珍珠 2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毗卢佛鼻梁修长,眉眼细长,面庞宽厚。头戴典型的波罗王朝晚期特点的高且尖锐的三叶冠,左侧的冠叶残断。冠叶为三角形,周边以细联珠纹装饰,中间是嵌石花枝图案。两边耳上各戴花朵。这种装饰形式从西北印度、西藏西部直到东北印度、西藏中部均十分流行。项链有两道,最外一道悬挂珠饰。双肩宽厚,腰部细收,身体健壮有力。双手于胸前施智拳印,全跏趺坐。臂钏和手镯均有华丽装饰。腰部的系裙带以一道阴线表示出来,是波罗艺术继承笈多造像特点的结果。双腿光滑,不见裙褶,下摆处厚衣纹以银线错嵌。坐垫很厚,四边嵌次宝石及珍珠,如此大面积使用嵌石装饰的作品在波罗王朝十分罕见。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半圆形台座形式。在一层层向外伸展的台座正面镂空雕出一组形象,其中最明显的是半圆形台座正面有毗卢佛的坐骑──两头狮子(立姿)。座前为圆柱环绕式的回廊,每两柱间各坐一菩萨形象,背面有莲枝圆圈8个,每个中间也各坐菩萨与供养天形象。这种带有写实倾向的台座形式可以使人联想到印度现存的大型寺庙建筑和石窟寺的回廊结构。台座下沿有一圈阴刻填黑漆梵文题记,内容包括对毗卢佛的赞词和缘起咒。
斯瓦特 黄铜 8-9世纪 1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菩萨头戴三叶冠,正中冠叶前有无量光佛形象。右手抬起,食指伸出,指头部,头略右侧,作思维相,长发披肩,可能是观音修行的姿态。左手捧莲枝,帔帛随意披在左臂,长裙裹住双腿,衣褶自然写实,线条挥洒自如,并不刻意精致,但是个性化的发挥却充满了古典主义的魅力。其独创性还表现在台座上。台座是一种藤枝编成的坐具,可能是佛经所云苦修者所坐藤床,或藤椅的形式,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别具特色,使整个作品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
藏西 黄铜 11世纪 21.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像的面部尽管已经被泥金涂得很厚,但是仍掩盖不住它所具有的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特点,双目大睁,目光无神,鼻梁粗短,双颐丰满。头戴三叶冠,冠叶宽大,正面冠叶正中有化佛形象。毗卢佛三叶冠两侧的冠叶与正中冠叶几乎垂直,形成独特的帽冠样式,这种冠式在斯瓦特的造像中更常见,说明这尊造像明显借用了很多早期西北印度的艺术特点。束发缯带与发辫垂落肩头及胸前,是苦修者的形象,也是当时西北印度和藏西地区常采用的菩萨装束。双手施智拳印,右手握拳,左手虚握,食指伸出,插入右拳内。
此尊毗卢佛具有苦修者的特点,身上的饰物较少,仅有简单的项链、臂钏和手镯。尤其是臂钏,形象模糊,更见粗略。上身肌肉线条不清晰,与克什米尔的肌肉劲健的特点完全不同。下身着裙,不见衣纹,仅在双腿有细密的阴线刻画。方形狮子座,正面刻画四只狮子,两侧及背后各有一只。这种座式在西北印度的造像中出现过。莲瓣扁平,与斯瓦特造像有一些相近之处。尽管它有明显的受西北印度风格的影响,或者说,有很多斯瓦特造像特点,但从其肌肉的表现和装饰物加工的粗略以及铜色来看,此尊只能是西藏西部工匠的早期模仿作品。
克什米尔 黄铜,错银、红铜 10世纪 2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造像是宝冠佛的组合神。最高处正中端坐宝冠佛,右手施无畏印,上身着缀璎珞披肩。据学者研究,这种披肩在公元6世纪已经开始出现,可能是国王或高级贵族的特有服饰,在中亚地区流行。他身边各坐施与愿印的佛像一尊。二佛斜下方坐菩萨,右边是弥勒菩萨,左手持净瓶;左边是观音菩萨,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持莲花。发髻正中有无量光佛坐像。
二菩萨贴佛塔而坐。从长方形台座正中生长出莲枝,并出旁枝。佛与菩萨均坐于莲台之上。在旁枝与主干之间的莲枝上还坐两佛,肉髻、袈裟十分清楚。莲枝最下方,台座之上,二龙子立水中,一手置腿上,一手扶莲枝,抬头仰视。佛的袈裟下摆以红铜错嵌,所有人物眸子嵌银,面庞丰满,双目大睁,鼻梁粗扁,胸肌饱满,均是克什米尔风格的特点。
藏中 13世纪 黄铜 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造像是以莲枝和莲蕾为形,表现《吉祥胜乐小品》为根本经典的62尊神曼荼罗的完整成员。居于莲蕾中心的是四面十二臂胜乐金刚,拥抱他的明妃金刚亥母立于单层覆莲圆台上,代表曼荼罗的主尊。揭开顶盖,曼荼罗随之开启,可以看到每一瓣大莲叶内侧面有四层尊神,由下而上,每一层共有八尊,为一组,分别代表以胜乐金刚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曼荼罗世界。当莲蕾合拢时,大莲叶外侧每瓣上下各有一幅画面,画面表现的是八大成就者与八大尸陀林。
八瓣莲花在印度和中国西藏佛教的传统中,通常都是作为心的象征,同时莲花也是纯洁和高贵的象征,以此题材作为曼荼罗的造型,不仅暗示曼荼罗在瑜伽修行过程中用于观想的作用,也暗喻佛教教法清净无染。此尊造像做工稍显粗简,明显是西藏工匠模仿波罗风格的作品。
邂逅神秘藏传佛教艺术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