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1.不属造作

发布时间:2024-08-09 05:22:31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1.不属造作

僧问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曰:「如何修道?」

(缘起于现象界行者初发心时,该如何修道,道无可修,若也知去除恶习气,似也在修。)

禅师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佛道不是用修的,而是去认识其本性而已。若言可修才得,那所修成之道,亦终将会坏,如同声闻人所修之道。但若说道无可修,而不去修,不能弃恶习,那是凡夫也!)

僧曰:「何即得达道?」

(识起迷情于所谓达道之境界又如何?)

禅师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自性所具有之功能本就具足,行者只要在善恶事上,不迟滞,即唤作修道人。若也追逐善行,而舍弃恶事,观一切入空,均属有为造作而成。若也向外去驰求,更转为疏远也。但能将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种种心量尽除就是了。若一念妄想心起,就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也。如果能无一念,就断生死根本,即能得法王无上之珍宝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谈到修行或修道,大家难免会有些许憧憬,应该是很殊胜伟大的事业,但有些古僧大德却说:「道无可修,修得还坏。」这到底在说些什么道理?我们得把这些概念厘清楚,不然有些认识不清者,会执取古僧大得所说:「道无可修,修得还坏!」那大家就不必修了,不必修又说是凡夫,那又是什么道理?此处讲的凡夫是平常人、一般人,跟世尊所谓的世间凡夫不一样,因修得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之境界,因未脱离三界,此等人升天后天寿尽还得再轮回,所以说还是世间凡夫一个。

若一个初学者都不必用一些方法来用功,怎能说是在修行?所以初学者要用一些有为之法,来从色身上入手,待色身有些气感时,能诱导真气入脑中,超越五根、六尘之境界,而进入心灵的禅修状态,此时若说是在修道,才能说道无可修,祇是在去除见、思二惑,达清净本源而已。

若无知行者执取此时自心的灵力,再用此心来学得某些心通力、念力、超能力,认为这样就是在修道,那就走错方向了。此辈在修的道是世间道,在色、受、想阴魔相中徘徊,当然最后不是沦坠就是着魔。若能超越色、受、想阴魔境,而进入行、识阴的魔相中,此等行者即因此缘而感召诸天界众生,当然死后会往生各天界。此等行者是有些许的灵通力、念力、定力,但因此等行者认识不清,所修方向错误,此等修得的能力、定力是会坏去及退失的,所以古僧大德说修得还坏,坏后天寿尽从天界下坠照样轮回。

虽然佛禅是在修菩萨道、解脱道,但还没到一个境界时,修行还是离不开世间禅的修证。所以初学者应是有个入手处,起修时离不开世间禅的范畴,一到突破色身(开悟),得入「觉」结使中才能转而修心,让其圆满空理之修证,不然说不用修心怎能改造心地,让自心清净、无碍、无着、无黏呢!懂得这些道理后,某阶段是在色身上用功,某些阶段是不必用功,让心能遇境心不起、不应,待能脱黏、无着后,即能随缘应缘而能无着,达「来无所黏、过无踪迹」之境地,这样就达到古僧大德所云:「即心即佛」之境界了。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不属造作」,心有所作意即是造作,是属有为之法,是有习气、心病做为其造作之后盾,才能有意念地起法。此等造作之法均属五蕴(色受想行识)之法,是虚幻不实之法,是非因缘非自然性之法

。一开悟行者要认识自性佛心,当从无为之法入手,学习一切无为法,历经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受想灭无为,最后能悟得诸大菩萨、佛境界的真如无为境。

唯识言,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等各有其作意缘,各识有所作意时,诸法即起现行,此谓造作之法。造作之法来自于主动与被动两种情况,所谓主动者是妄习未去,遇内缘即发动心法起现行。所谓被动者是遇外缘而起心法相应,进而入烦恼、觉受之作用中。此两种造作之法,均不能得涅槃、解脱之道。

自性真如本来具足一切法,遇诸缘起法无有善恶念想,法生、法灭自随其意,若有善恶念想起,即有观空照境之举,纵使能入定中,亦属造作之法。有一趋善、厌恶之心,终不得解脱知见。道无可修,祇有行者能让自性应缘而不黏,自心能尽一切三界之心量,面对三界中诸缘能不生一念之妄想、执着,即能透得三界生死之事。

3.语体文解

僧问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曰:「如何修道?」

有一僧问马祖道一禅师说:「对于有点境界的人,要如何能认识道,进而来修道呢?」马祖是唐代禅宗大师之一,也是南岳怀让大禅师之法嗣。马祖道一禅师因于江西阐扬南岳派系禅风,亦称江西禅,故以「江西马祖」闻名于世。道一禅师(709~788)是汉州人,即今之四川广汉人,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其僧名道一,容貌奇异,行路如牛,虎目视人,故有牛行虎视之称。其身体奇异,能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纹。

唐朝大历四年(769),马祖禅师驻锡钟陵(现江西进贤)之开元寺,是时学者冠盖云集,弘化法缘大盛。马祖禅师是以「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之理念大弘禅风,入室弟子有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大梅法常禅师等约一百三十余人。中土禅门甫启时,禅僧众无居所,常寄居律院,法制有限,不得别住而龃龉时生,诸禅者皆以为苦。马祖大师乃创禅宗丛林,以安禅侣,由是禅宗宗门益盛,转化无穷。唐贞元四年正月,登建昌石门山,经行林中托付后事,于二月四日示寂,世寿八十。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行者初发心时,该如何修道,道无可修,若也知去除恶习气,似也在修。由此问句,我们知道不是祇有在家居士不知如何开始修行,有时连出家众亦不知出家后要修行办道,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不知自己得先修行有成,好来度众生。

禅师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禅师回答说:「佛道不属于修,如果是说可修的道,只有外道、天道、仙道才有所修之法。但此等可修之法,因不究竟,最后都还将坏去,所得定力也终将退失,或有若小乘声闻行者一样,未得究竟我、法二执解脱。但反过来说,若是行者说一点都不用功修行,那就如同凡夫一样,在六道中轮回浮沉,永无出期。」

按语说:佛道不是用修的,而是去认识其本性而已。若言可修才得,那所修成之道,亦终将会坏,如同声闻人所修之道。但若说道无可修,而不去修,不能弃恶习、那是凡夫也。

修佛法与外道法之差别,主要在于后段而不在于前段,前段在色身上的用功是没什么两样的。当行者能突破动、静、根等五根六尘之结使后,进入心灵的灵知灵觉中,当要与外道、仙道、天道等分道扬镳,转修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当然还得广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波罗蜜多,也要以方便、愿、力、智等波罗蜜多度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是对「无所有、不可得」的认知,用来面对世间一切法,将它看成是无所有。面对行者内心所感知的境界,看成是不可得,无有少法可证可得。这样有意无意间能去除内在的妄习性,就是在修佛法、修解脱道。但其实不是有一法可成,不是有一法可修得成佛。

僧曰:「何即得达道?」

僧又问说:「那么又请问,达到什么状态之时,才能称是得道呢?」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所谓达道之境界又如何?此僧又迷情于得道的样子是什么?当然佛道有三不等,以佛法来说,能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等小圣果位,也可以说是得道。若打破色身,登菩萨之林,法身活起,也可说是达道。初地菩萨再进而修得入不动地(八地),得慧定等持,是为我、法二解脱,是可说为菩萨道的达道。但不管如何,以上所讲还没达到金刚如来地的果位,更没有证得十地如来佛果位。

禅师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马祖道一禅师说:「吾人自性本来各自具足,六根、六尘、六识、六识缘所生诸受等,都各有其真如性相应起法。若行者于诸法应缘中起善恶念而能不滞其上,可以唤做是修道的人,此时行者于心地中诸法无善恶想。若行者有止恶扬善之心意念,甚至于有观空入定之举,这些都是属于造作之法。佛法不属造作,止恶扬善犹有法执;观空入定,犹有空执。前后二者不犯,空有不执即是佛道中人。内心修法还不能受首肯,那往外去追逐一些有为之法,更与佛道背道而驰,会越走越远了。行者要注意的是有三界之心意念时,应将其净尽,面临一切境界不生一心量。若不能达到此境界,面境时生一法而妄想执着,就是入三界的生死根本。若面临三界境况现起,无有一念执取其境,即能除去生死根本,最后当得自性如来佛性,此无上珍宝获得,即是如如佛。」

按语说:自性所具有之功能本就具足,行者只要在善恶事上,不迟滞,即唤作修道人。若也追逐善行,而舍弃恶事,观一切入空,均属有为造作而成。若也向外去驰求,更转为疏远也。但能将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种种心量尽除就是了。若一念妄想心起,就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也。如果能无一念,就断生死根本,即能得法王无上之珍宝也。

法王者梵语 dharma-raja,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此处马祖道一禅师称法王无上珍宝,是谓行者已开发出自性如来体性,能面境如如不动,达解脱之境。行者在实修的过程中,此心要能绝对空其境,较容易去做到。但一返回有相中,想悟入空有不二之门,可能随即有放纵其心念之虞,也很容易又让自心黏上某些境缘而不去。行者要能真的修达「空有不二」之境界,能入三界中不起一念妄执,还得多靠行者诸加揣摩、拿捏,才能真的悟得圆融之真如体性,才真的不为一切法缚,才能称为「涅槃亦不爱,生死亦不憎」,达如如法王之境。

(2004 年 4 月 22 日 撰于 法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