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劝戒录类编:金陵大劫

发布时间:2024-06-27 05:20:23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劝戒录类编:金陵大劫

苏州潘世恩太傅的长子,潘曾沂先生(1792-1852),字功甫,嘉庆丙子年(1816)举人。不热衷于仕途,而是一心向善,想必是因为他德行深厚、修持得力吧。

我的父亲(梁章钜)在苏州任官的时候,曾经和潘公见过面。我和他的几个弟弟,同时参加春试,经常打交道。所以了解得最清楚。潘公虽生长于富贵之家,却不尚奢华。道光年间,经常劝说他的父亲辞去官职。自己尤其注重积德惜福,戒杀放生的善举没有不做的。咸丰二年岁次壬子(1852),他预知苏州将发生旱灾,早已预先在各地开掘古井数十口。到了秋季,果不出所料,河水干涸,人们因此而蒙受潘公的恩泽,众人对他奉若神明。而且来去自如,自知死期,预知时至,于咸丰壬子年十二月二十日,沐浴坐化。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託梦给他的亲戚淡然生,说世人将有大灾难,必须立即改过立愿。淡然生也是善人,乐善好施。梦中见有一位青衣人,带领他到一个地方,殿宇巍峨,极为高耸,两旁堆放着簿册案卷,有很多办事人员。上面坐着的,即是潘公,皱着眉说:“现在世间的风俗,崇尚奢华,众生罪孽很重,导致大灾难将要来临,该如何是好?”淡然生问,是否可以解救。潘公拱手说到:“应当发愿改过为善。”淡然生仔细思索“应当发愿”四字,乃是潘公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编著的《查灾记略》,封面的题词,是引用《弥陀经》中的经文。淡然生便问潘公应当发什么愿,潘公说:“有力的出钱,无力的出言,如此而已。”又说:“这次的灾难,天地震动,非比寻常。当今皇上尚且每天焦虑烦劳,每一个食毛践土(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的国民,谁不应当为国分忧呢?要尽快立愿改过,或许可以免脱灾难。如果仍旧是纵情放荡,肆意寻欢作乐,丝毫不知道摸摸心头,发个善愿。对别人品头论足、说长道短,而不反省自己身上的罪恶。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虚度光阴,毫无警醒悔悟。这样的话,遇到灾难,就在劫难逃。真是可悲又可怜啊。”

正说着话,只见一位官员捧着簿册放在桌上就离开了。潘公说:“已经发生的事,知晓一下也无妨。这是湖北省遇难者的名册,人数以十多万计

。每个人的名字后,都注明条款。除了忠臣孝子、义夫烈妇,浩然正气弥塞天地,单独用特殊的标签进行标注,死后升天成神之外,其他的大都是因罪孽而导致遭劫。那些忤逆父母的,是最重的恶孽。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因果,注定死去的年月日时,以及各种各样的死法。”淡然生进一步询问江苏省的名册,潘公说:“看不得,此地不可久留。你千万要回去劝世救人。”于是仍旧跟随青衣人而走。回头看见大门两旁有一副对联:“地可弭灾,到此始知为善好;门开立愿,几人肯自把头回。”正中间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生死权衡”四个大字。青衣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快走吧!”于是一惊而醒。知道原来是做了一个梦,感到非常神奇。

淡然生于是将梦中的经过,仔细回忆,记录下来,写成文章,传告四方。到了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城。大江南北因此而罹难的,合计不下有几十万人之多。试想,一样的江苏百姓,一样有父母兄弟,一样有妻子儿孙。这几十万人,偏偏遭受这样的苦难。并不是因为地方的风水不好,全都是因为平日里,不知不觉,自己造下了许多罪孽。良心不好,忘恩负义,不孝不忠,奸盗邪淫,奢华太过,不信因果报应,所以遭此灾殃。祸到临头,后悔也晚了。而在大劫之中,最终竟然能够逃脱灾劫、幸免于难的,也有不少。

其中,孙先生的一桩事例最为突出。孙先生,名叫云际,家住南京聚宝门内,年龄五十三岁,一生为人忠厚正直。咸丰三年二月初三日,到亲戚家饮酒,回家的路上,累了就在城隍庙前休息。只见城隍庙内,灯烛辉煌,有很多人走来走去。遇到一位老者,对孙先生说:“你来得正好。”就挽着他的手进去在神明前跪下,神明说:“这几天造名册非常紧急,烦请前来相助。”孙先生暗想:“这里莫非是阴曹地府吗?怎么能来这里呢?”神明似乎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就命令下属查阅簿册,发现孙先生的母亲,本来应在本月寿终,因为她的儿子为母亲祈求寿命,至诚孝心感动上天,准许延寿六年。又查阅孙先生的寿命,因为上帝嘉奖其孝心,已经敕命南斗六司,为他增寿二纪(二十四年),所以死期尚远。神明说:“既然如此,暂时给我们帮忙七天。等到南京城尚未被攻破之前的三天,送他们一家到秣陵关避难即可。这七天之中,自会有值日功曹之神护卫,绝对不会对你的肉身造成什么妨碍。”忽然就醒过来了,发现自己的身体坐在盘陀石边上,所持的灯烛还在手中。感觉非常奇怪。急忙回到家,向老母亲讲了事情的经过。并吩咐家人,不必惊慌,七天后还阳,神明一定不会欺骗于人的。

当天晚上,睡去之后,果然没有醒来。孙先生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已经进入到城隍庙了。只见簿册堆积如山,这时已经听见判官在高声点名,命令孙先生核对名册。于是将名册内的记载仔细观看,都是详细注明,某地某人,因为作了何种恶孽,应该遭劫,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身死于某物。只有死于水火,以及饿死的为最多。其中如有已经查明上报注销免于灾劫的,均用红色笔圈出,写明现在做了何种善事、发了何种善心而免灾,等等。正在校对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各地的土地神前来奏事,只见各自将簿册呈报,放在桌案上,城隍神亲自一一审阅批示,又再三仔细询问情况,才退下。土地神一一离开。

城隍神对孙先生说:“这次的大劫,和国运无关,实在是因为下界人民作孽太重,所以魔王兴起刀兵以应劫。遭劫的名册早已经造定。因为东岳府总册房监察主者潘公接管办理此事,特地恳求上帝网开一面,给世人留一线生机。将目前的劫运,程度减轻十分之三。并下发文书通知各地城隍进行查核办理。如果有发愿改过向善之人,一律准予将他们的名字在劫册中注销。条款非常琐细繁杂,请尽快进行校核登记。”孙先生说:“潘公是不是苏州人?”神明说:“不用多问。”于是昼夜不停,按照名册进行考核校对。其中有很多认识的人的姓名,一时难以全部记住。

只记得曾经看到城北土地神呈上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该地有个叫陈三庆的人,以开烟店为生,不爱惜饭粒,不敬惜字纸,已经注定全家在十二日一同死于水劫。所幸他心中时常挂念着父母,想到现在形势不好,不知道该如何带他们逃难,时常为此而忧心忡忡。因此被神明察觉。又听说众人纷纷在传扬潘公托梦免灾救劫的事情,于是全家斋戒,从今往后,如果遇到饭粒、字纸,不敢轻弃秽亵。又因为烟包上如果有字迹,最易被作践。于是,邀请并召集同行,在文昌宫相互劝勉并约定,只在大包用店名两个字,小包均用花样来代替。像这样发心向善,同时又有孝心,应当请求免于遭受灾劫。城隍神已经批准了免灾的申请。即命令土地神在二月初十这天,托梦给他的家人,吩咐他们到沧波门外避难。

还有水西门土地神的报告中,说该地有个叫张安斋的人,一直在官府中充当办理文书的吏员。为人心地险恶,溺爱妻子孩子。近日也是听说了潘公托梦的事情,而有所触动,曾经带着他的儿子天福在关帝庙叩头立愿,印送《公门修行录》一千卷,并多行善事,永远戒除杀生。还劝说他的两个亲戚家,一同立愿。只有他的妻子林氏,一向贪图口腹之欲,爱吃大鱼大肉,不肯戒杀,还经常强迫她的儿子一同吃螃蟹、鳝鱼之类。应如何进行处理呢?城隍神已经批定,张安斋父子二人,安排巡察神变化成一位老翁,在十三日那天,引导他们出城,到栖霞逃难。听从劝说的两家,等到当地的土地神报告到了之后,再行处理。他的妻子怙恶不悛,不肯悔改,安排巡察神使其行走困难,不愿意走路,在城中徘徊不前,被杀死。

孙先生发现上面这两家,姓陈的这家是亲戚,姓张的这家是朋友,心中替他们暗自高兴。难得他们两家能够及时醒悟,免此大难,实在是幸运。除此之外,免劫的人还有很多。到了第四天,根据各处土地神的禀报,全城已经有数十百家。城隍神批准注销以后,均命令当地的土地神予以保护,或者提前託梦,或者引路带他们逃难,使他们都能够死里逃生。

后来又看到一份禀报,乃是清凉山下的一位蒙师(对学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老师),名叫高敬,字慎斋,在文昌宫召集了二十七人,都是做蒙师的。孙先生本人也是以教小孩读书为生,因为是同行,多半都认识,所以格外留意他们的情况。高敬给他们看《训学良规》,发言倡议说:“现在的蒙师,往往只知道教两句呆板书,做人的道理一概不教。至于孝悌忠信等事,则是自己懒得讲,只说是学生不懂。等到年纪稍长,又说他们已经知道了。日复一日,不加讲究。致使学生逐渐入于下流,甚至为非作恶,误了他们的一生。这是谁的责任呢?而动不动就外出旷课的,更是误人子弟。《功过格》说,旷馆课一天,为五过。这五过,仅仅是针对不来学馆的说的。如果天天在馆,而尸位素餐,罪过又不知有多少?如果说违背良心干坏事,我们还不至于。如果说旷课,恐怕都在所难免。就算以二十天来计算,全年也有一百过。诸君可以各自扪心自问。人家以毫无知识的子弟托付给我们,我们却不认真对待。我们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想发达吗?我们没有很多钱,用来做好事,也没有大的能力,可襄助善举。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修一些不费钱、不费力的功德呢?”话还没说完,大家都已经有所觉悟。于是都跪在神前立愿,如果还是因循怠惰,依旧误人子弟的,甘愿遭受劫难。土地神禀报,现在文昌宫已经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很快就会有札谕传来关照此事。城隍神批示,待文昌宫示谕到来一体遵行,等等。孙先生看到这里,心想自己以后也要更加勤勉谨慎教书,既喜悦,又感叹。

又看到城外土地神和巡察诸神的禀报,乃是专门讲瘟疫之灾劫。一家是孙先生的外家(母亲或妻子的娘家),一家是以前的东家,所以记得清楚。外家住在下关某个村子,为人向来穷凶极恶,毫无人性,率众合伙抗粮不交、拖欠国税,如果谁家先交的,就拆谁家的房子。已经安排阴司神,在七月大降瘟疫之灾。又罚各家破财。为首的,全无天理良心,罚其全家遭受瘟疫而死。其中有三个人,不愿意参与进来。一人姓钱,一人姓朱,一人姓王,虽然是种地的农民,却特别讲道理。这次三人都说:“人生在世,总要讲些道理。我们不怕拆房子,断然不肯合伙抵抗国税。”城隍神批示三人存心,颇为难得,命令土地神在三家的门首,分别插上一面旗帜,上面写“瘟司免进”四个字。

另外一家在燕子矶地方,当地的土地神禀报说,该地方的小民百姓,多数以杀牛、打鸟、捕鳝、捉龟为业,习为残忍,因逢世道混乱,很多人都想着趁火打劫,已经命令瘟疫司在当地降下瘟疫。其中有个叫蒋大法的人,自己老老实实种地,不认同以杀生为业,喜欢向人说好话,时常劝说作乱的灾民,迟迟未发生大的变故,也是因为受到感动的缘故。

还有一个叫周梅氏的妇女,劝说他的丈夫不要老想着发财,跟着别人一起打枪,财富的多少、有无,自是命中注定。他的丈夫周阿玉,被妻子所感化,从此以后遇到有年轻人拉他一起去闹事,总是摇手说:“犯法的事情不能做。”反过来说很多好话来劝人。这夫妻二人,本应遭受劫数,现在如此存心,应当准予免劫。城隍批示说,蒋大法不从事杀生之业,又能说好话,劝散作乱之人,准予延寿四年,周梅氏,虽是女人之身,却能以好言劝化丈夫,更是难能可贵,值得褒奖。安排土地神予以保佑,在她家门插上青色旗帜一面,并恩赐生下一个能做到五品官位的贵子。周阿玉肯听从妻子的劝说,已经恩赐有儿子。统统免于遭劫就是了。除此之外,免受灾劫的还有很多,不能一一记住。

到了第七天,孙先生挂念老母亲,当晚就向城隍神告辞,神说:“目前不可泄露一句,事情过去之后,才可以传扬。”又叮嘱说:“这里的事情本来不应泄露,但是劫难太重,不能不稍微使人知道一些。你回去后,就将所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尽快做好出城避难的打算。已经安排金甲神到时候进行护送了。”这时只觉得身体很重,轻轻地听到家人的声音。不知不觉醒了过来。就高声呼唤母亲,家人们早就每天围绕在身边,都在疑虑,心情悲切,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都很高兴。随即拿出纸笔将所经历的事情,根据记忆一一记录下来,并珍藏起来。没过一天,就开始准备出城,最后到秣陵关的亲戚家避难。直到南京城被攻陷以后,才拿出来给人看。这是咸丰三年(1853)二月的事情。近来坊间有刻印的《潘公免灾宝卷》流传,内容与此大同小异。

王有宗评论说:读了这篇案例,可以知道如果将要遭逢灾难劫数,只要自己默念生平造了什么罪业,及早醒悟回头,改正过恶,修德行善,未必不可挽回天意,改变命运。(整理自梁敬叔《劝戒录类编》)

【注釋】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五应礼部试不第。道光元年(1821)援例得内阁中书。五年,患肺病辞官归里,遂不复出。长斋礼佛,究心佛典,亦以济世利民为务。佐其父经营丰豫义庄,丰年买进粮食,荒年施舍赈济贫苦农民。十余年间,赈济大米四、五万石。又创放生会。后以赈灾叙功得光禄寺卿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