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教化众生不是一桩容易事,有学问、有德行还要有善

发布时间:2024-06-03 05:24:18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教化众生不是一桩容易事,有学问、有德行还要有善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80集2012年12月21日讲于香港

“‘行权方便’者,权,对实而说。具权宜与权变之义,俗谓通权达变。权亦即‘方便’之异名。”

佛法说“权”、说“实”,“实”是讲法性,法性是真实的;“权”是着法相,法相是不实的,它是生灭法。大乘经教,真实是永恒不变的意思。如果是无常、是变化的,都称之为权教,称为“权”。所以有权宜、有权变,通权达变,我们世间人常讲的。“权”跟“方便”的意思也通,所以说“方便之异名”。

“《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浅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

“方便”常说,“便”就是没有一定的意思,因时不同,因事不同,因人因处而异,所以世出世间圣人说法,都知道权变。权变是真实智慧的运用。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的学生问他什么叫“孝”,很多人问,孔子答复得不一样;问“仁”,什么是“仁”?夫子答复的也是因人而异,这就叫方便,这就叫权说,让听的人直接得到好处。所以教学,学生很多,程度不齐,有的学生领悟的能力很高,闻一知十;有的学生比较愚笨,一桩事情说多少遍,他未必能了解,所以老师的教学就不一样。世出世间法皆如是。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讲《无量寿经》,介绍极乐世界,多次宣讲,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就晓得,听众不一样,时节因缘不一样,还有各人的欲望不一样,世尊的说法也不一样,一定叫大家听了都欢喜,都满意,都相信,都能发心求生净土,这目的就达到了,怎么说都可以。所以这些不同的版本,流到中国来,中国人必须要把它会集。会集这一个本子,这各次不同的讲演精要的内容,这个本子全有

。相同的部分把它舍掉,取一种,好懂;不同的部分,通通要把它保留下来,让世尊每一次宣讲的经意,在这个本子通通可以看到,这叫会集本。对于权变之法,会集就非常有必要。

“按佛教义,则如《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这个方便法门就太多了,多少呢?经上常说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有这么多法门?因为有这么多不同非根性。佛能够应一切不同根性说法,令他生欢喜心。绝对不是一个说法,但是,决定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那就是教你相信、教你发愿求生、教你认真念佛,这是决定不变的。方法再多,像《十六观经》,这是教往生西方极乐的方法,佛说了十六种。方法不一样,方向、目标完全相同,到达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个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这些都称之为方便。

从这个地方,我也能深深体会到,无量法门,世尊确确实实都是引导他们念佛往生。对这法门生不起信心来,讲《华严》、讲《法华》,他们喜欢。《法华》、《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终极目标还是极乐世界。我们知道,多少菩萨把方向、目标定在华藏世界,亲近毗卢遮那如来。好不容易到了华藏世界,文殊、普贤又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了,最后的究竟、圆满是在极乐世界。这法门是个什么样的法门,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然后慢慢发现,这真的是不可思议法门。

在中国,教下的大德晚年念佛求生净土;宗门的大德,永明延寿这些人,都是在禅宗大彻大悟的,最后专修净土,往生极乐世界;密宗亦不例外。禅、教、密,最后都归净土,这叫方便。

“又如《法华玄赞》云:‘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

这个“方便”意思解得比较深,解释得很好。“施为”就是方法,教学的方法。“可则”,“则”是原则、是规矩,是一个好的教学法,这叫“方”,叫方法。佛法教学的总纲领就是戒、定、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一切众生,有凡夫,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无量方便门,权巧方便,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戒、定、慧三学。不是依照这个原则,这不是佛法;依照这个原则的,不是佛教的,也是佛法。它跟佛的原理原则完全相同,佛承认它是佛法。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那四种所说的,跟佛说的是一样,所以佛都认可。这说明佛教心量很大,绝不是只有我说的算数,不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个意思。任何人说,只要跟我说的方向、目标相同的,统统承认,所以法门才无量无边。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

“善逗机宜”,这是能观机。这人是什么根性,得用什么方法,一说,就能引起他的欢喜心,引起他的注意力。这各人根性不相同,用的方法不一样,活活泼泼,那么这是智慧的运用。没有智慧,就没有善巧方便。所以,善巧方便是智慧的德用。

“又《净影疏》云:‘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这隋朝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里头说的。“化”是教化。“行”是行为、是行事。教化众生种种不同的手法,我们也讲手段,非常善良,非常好,非常巧妙,为什么呢?它能随一切众生的根性。

这个“物”是人物。“物”比“人”的范围大,“人”不能包括“物”,“物”能包括“人”。你看讲“动物”,“动物”包括“人”。那么由此可知,诸佛菩萨教众生,不仅教人道,他教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众生用一个字做代表,就是“物”,或者称众生,都能够圆满的包含了。说人,十法界只是人道;说天,只是天道;说物、说众生,十法界全都包括了。所以“随物所宜”,这个差别就很大了,所以“种种异现”。

佛教人,要现人身;佛教畜生,要现畜生身。不现同类身,没有办法聚在一起;不现同类的缘,他说话不懂,也没法子教。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教哪一类的众生,现哪一类的身。佛能现无量无边身,十法界任何众生身,佛都能现,看他在哪一道,有缘,他就现哪一道身。度蚂蚁,他现蚂蚁身;度小鸟,要现鸟身;度牛羊,要现牛羊身,度哪一道众生现哪一道身。虽现的身,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一点特别要记住。如果他起心动念,他分别执着了,他是凡夫,他不是菩萨。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他跟众生不一样。众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佛菩萨没有。

“综上经论,故知以善巧稳便之法。”

“稳”是稳当;“便”是便宜。就是用得很巧妙、用得正是时候,正契众生之机。这个方法叫“妙契众生根机”。

“妙契众生根机。”

“契”上加个“妙”,说明佛菩萨对众生说法,对这个众生完全了解。这个众生生生世世在哪些道,有没有遇见过佛菩萨,有没有遇过圣人,生生世世学了些什么,阿赖耶里头有种子、有习气,全知道,所以说法非常契机。过去生中学过,一说,他就懂了。所以佛教宗派多、法门多,同一个宗都有许多不同的派别,每一个派别里头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菩萨会用,用得非常巧妙。

“导向究竟之果觉,名为行权或行方便。”

他用权巧或者是行方便。“方便”跟“权”是一个意思。不懂得善巧方便,就很难教化众生;有时候教化众生产生误会,别人误会了,这是我们不懂善巧方便,没有智慧,不知道观机,产生许许多多的错误。从这个地方,我们也体会到,教化众生不是一桩容易事。有学问,有德行,还要有善巧。善巧从哪里生的?善巧从觉悟来的。人真的觉悟了,样样都通了,自自然然能用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是学来的,学不来的。只能学规矩,那个善巧学不到。善巧要从经验当中来、智慧当中来。你看太多、你见太多了,你就懂得了。那在我们中国古籍,老祖宗传达我们的,“经”就是真实的学问、真实的智慧,“史”就是善巧方便,你看它在事相当中运用,解决问题。智慧,实智,善巧就是权智,对人、对事、对物那叫权智。所以没有一定的方法,但是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目标。

……

“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

“佛法藏”也指一切佛法。这个我们就了解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入佛法藏,所以能说一切经典,一切诸佛经典他都能说。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一心去修清净心、去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修成了,能不能入佛法藏呢?能!念佛三昧里面有浅深不同,功夫成片是浅的,都生智慧;事一心不乱,中等的;理一心不乱是圆满的。浅,生小慧;中,生大慧;理一心不乱是圆满的大慧,就成佛了。佛法藏、菩萨法藏、声闻法藏都算是开智慧了。

“是故‘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之义。”

“善入佛慧”,不用学,不必去找老师,自己能成就,这妙极了!不必去找老师,是因为找不到老师,你无可奈何。这种成就,佛法里头另外有个名字,叫“独觉”。如果有老师,一定要参学,一定要依靠老师的教诲。这是什么?菩萨示现给一切众生看的。实在找不到老师了,依着经教,“法”是老师,这个指导是正确的。在中国古代,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早就有这个方法。孟子依谁为老师?依孔子。孔子已经过世了,已经不在世了,孔子的著作在,他读孔子的书。读不懂、有疑难的地方,去找孔子的学生。夫子过世了,夫子的学生在,不少学生在世,向他们请教。他非常认真,有坚定的信心,没有丝毫疑惑,他学成功了,成绩超过孔子当年在世的时候那些学生。所以后世人称“孔孟”,不称孔子那个“七十二贤”,不称他们。这是以古人为老师,成就呐,成就超过古人,超过他所有的学生,好榜样!在中国叫私淑弟子。中国历代有很多人,像司马迁,这是大文学家,后汉时候人,写了一部《史记》,他跟谁学的?他跟左丘明学的。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死了很多年了,他留一部书《左传》。司马迁专学《左传》,学得非常像。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他是左丘明的弟子,私淑弟子,一代文豪。这就说明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效果,他有能力写一部《史记》。

唐宋八大家里面韩愈,这大家都知道,唐宋两代,文学界第一人,他跟谁学的?他跟司马迁学的。司马迁后汉时候人,他是唐朝人,隔了几百年,他怎么学的呢?他专门学《史记》,就是一生专攻《史记》,“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学会了,成为一代大文豪。

这都是当代没有好的老师,或者跟老师没有缘分,学古人,真正能成就。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学《无量寿经》,就这一部经深入,深入经藏,长时熏修,这成佛;不能成佛,也是法身菩萨。这个知道,不得了!无论用在世法、用在佛法,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那他成就的秘诀,第一个就是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第二个,真听话,文字里头所说的,完全明白之后,要落实,我要把它真正做到。第三个,要真干,要真正发心,长时熏修,在这个里面得三昧,用佛法的说是,叫读书三昧。专攻《论语》,有《论语》三昧;专攻《孟子》,孟子三昧。不做到不行,做到是圣人。学《论语》要学孔子一样;学《孟子》也得跟孟夫子一样,真学成功。所以任何经论,你找你喜欢的,为什么?容易摄受,喜欢它。找一门东西,不喜欢的,就很难学;喜欢的,很容易学。必须要十年,十年就一本书,其他的都没有,他就得三昧。这一门通了,没有学的东西通通可以贯通,所以古人讲“一经通,一切经通”。纵然不能全通,跟这个性质相同的,一定全通。那就是整个佛法不能贯通,但是同一个宗派的他通。这个法子妙绝了!外国人不知道,现在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每一天去学,什么都学,学得好辛苦,学了一辈子,什么也没学通,精神、精力、时间通通浪费掉了,叫真可惜!所以这一句我们要把它记住。

“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

所以,只要入这个佛法藏,对于一切佛法自然贯通。

“是故‘入佛法藏’即《法华》中‘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之义。”

智慧打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

“又《甄解》据从果向因义,释云:‘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

这个就是经上讲的佛法藏的意思。

“即是佛所得一乘也。”

“一乘”是成佛之道,佛证得了。

下面这一行,是黄念老说的:

“《甄解》之说,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已入如来一乘果海,但不舍因行,故来会赞助释尊也。”

释迦牟尼佛会下的菩萨、声闻这些人,通通都是已经成佛的人,不是凡人。释迦佛到这个地球上来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他们也通通来了,来协助释迦牟尼佛,以佛弟子身份出现。以大乘弟子出现就是菩萨;以小乘弟子身份出现就是罗汉。其实不是真正的罗汉、菩萨,都成佛道了,所以他们通通都入法藏,都“究竟彼岸”。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世出世法都不外这个例子。世间法,一个帝王出现在这个世间,他那些大臣,跟他宿世都有非常深的缘分,这是一世出现,来帮助他。不是没有缘分,通通都是有缘人。但是世人容易迷于名利财色,在一起免不了造业,不像佛法;佛法不造业,不但不造恶业,善业也不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