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31集)

发布时间:2024-05-02 05:24:35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3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七十六页第一行看起,科题,「约三业端正劝」,三业,身、口、意,三业都要端正。佛是劝导我们,我们要非常认真的学习。请看经文: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

经文很短,但是关系我们修行人一生成败。如果这段经文我们真的听懂了,听明白了,认真的奉行,字字句句把它做到,这一生就圆满成就。如果疏忽了,满不在意,一定把这一次修学得度的机会丧失了,那就非常非常的可惜。前面我们学过,念老引经据典告诉我们,三途一堕五千劫,时间不是论年月日算的,是论劫数。就怕是小劫也苦不堪言。佛经上常常告诉我们,通常讲小劫,一增一减,一个小劫。人的寿命最短的十岁,平均年龄,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是平均人寿最长的,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人堕落在三途,要多长的时间才有机会再得人身?要五千劫。多长的时间,多可怕的这桩事!佛生生世世老老实实绝不骗人,绝不吓唬人,换句话说,佛生生世世没有妄语。我们要相信,不能把它当作耳边风,要非常认真的信受奉行,这个才是佛的学生,跟佛修行决定有成就。

我们看下面念老的注解,「次劝端正身心」,接著前面,前面一大段是教我们依教奉行,这一段是教导我们三业端正,心与善相应,「世尊直指作善之第一著」。「作善,浅释为行善,究实则为是心作佛也」。这些字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学佛能不能成就,全在这几句经文,所以决定不能看轻它。『若曹』就是现在说你们大家,你们大家想行善,什么是第一,第一善?第一善是『端心』,是『端身』,身、口、意三业都善,这叫修行。修行怎么讲法?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起心动念,妄想杂念,不善,要把它修正过来。言语,说是说非,也是不善,身体造作,都与善不相应。善指什么?平常学佛同学都能够说出来的,十善业道。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三善。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说了四桩事情,为什么?口是最容易破戒的,所以佛把口业说了四条。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三条。总共十善。这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不能往生,如果十善还有功,功德,十善的功德帮助你生天。上品十善生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下品十善,三善道里面有修罗道,修罗道是修下品十善,实际上他十善修得不错,但是贪瞋痴没断,变成阿修罗。贪瞋痴的习气不好断,不可以不知道。

『作善』,念老的注解,「浅释为行善,究实则为是心作佛也」。行善就是专门指十善业道,刚才说的。从早到晚,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这一年,念念不舍十善业。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十善学起。十善学到了,你自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净业三福。修福,行善。净业三福是大乘,修行入门最高的指导原则,不是小事。

今天学佛难,难在什么地方?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根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想成就,要重新去扎根,根要扎得稳,根要扎得深。从哪里开始?从孝养父母开始。父母生育你,父母把你养大,父母爱护你无微不至,怎么能不孝?中国传统文化为全世界学过汉学的这些汉学家所称赞,认为这是人类五千年历史当中最优秀的文化,最优秀的核心是什么?一个是孝,一个是敬。把孝顺父母的心慢慢扩大,能孝顺一切众生,那是圆满;尊敬老师的心展开来,尊敬一切众生,孝敬做到圆满。孝敬达到圆满是什么人?在佛教里头就是佛菩萨,佛陀。在其他宗教里面,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每个宗教的创始人,你去查查经典,哪一个不是大孝?哪一个不是尊师重道的?我们就明白,这两个字太重要了,大根大本。如果不能做到,你的修行就落空了。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孝亲尊师。为什么?你学佛有成就,最欢喜的是谁?是你的父母,是你的老师,父母、老师欢喜,父母老师感觉到自己有成就。所以不能不孝,不能不敬。记住,把孝顺父母的心,尊敬老师的心,要光大到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大乘教上佛常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说到圆满,所谓说到究竟,是心作佛。这句话说得好,是为了我作佛孝顺父母,换句话说,不孝父母的人作佛没分,作菩萨也没分,作阿罗汉还是没分。甚至於说在三善道里头,你往生天道都没有分。经上讲得很清楚,修上品十善生天。所以孝敬两个字没有,三界二十八层天没你的分。你怎么办?不能不知道。

注解下面,「端正身心耳目口鼻,浅释则为身端心正」,把耳目口舌都放在身上去了,身就包括了。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自己要管住,言语造作自己要留意,话该不该说,怎么个说法,希望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没有过失,都能与十善业相应,这是佛弟子。下面举例子,儒家的例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些是圣贤的教诲。「深析之」,要是详细解释,「耳当自端,即为观音大士反闻自性之耳根圆通」。「大士」,观音菩萨,他「不逐闻尘」,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耳不受外面音声的影响,不随顺外面影响去造业。观音菩萨闻什么?反过头来,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成佛了。观音菩萨,这叫端耳,「返闻自性,是为端耳」。「如是演申」,把这意思引申你就懂得了,「不逐色尘」,眼看外面这是色,眼对的境界,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逐色尘。如果眼见色,心动了,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个我想拥有,那个我想远离,这就造业,业就有善恶。真正修行在哪里?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修。学观音菩萨看得清楚,学观音菩萨听得清楚,鼻闻得清楚,口说得清楚,样样清楚明了,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什么人?这是佛陀。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还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阿罗汉没有执著,菩萨没有分别,佛陀没有起心动念。这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真修。

我们修行功夫不够,会受外面诱惑,会造罪业,什么原因?禁不起考验。我们修行的功夫,外面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考我们,时时刻刻在考,分分秒秒在考,考不过就被淘汰掉,依然是六道凡夫。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学佛学什么?学如如不动,不受外境干扰,叫真学佛。起心动念有标准,十善业道是标准。十善业道相应,善行。善行好,但是著相就不好了,就是有起心动念就不好了,起心动念是善业,善业也不好,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三善道而已。恶,偏於十恶,十恶是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与这个相应的,三恶道。你说多可怕!

我们看念老下面选的,都是《楞严经》上的,「不逐色尘,返观自性」,反闻闻自性,反观自性,「是为端目」,眼睛端正了。「如是六根,不逐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能守住自己的本位起作用,不逐六尘,就对了,这叫真修行。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如何能够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成佛了。不分别不执著,菩萨,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有分别,没有执著,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执著不造业,所以他不在六道里头。六道是要造业,堕六道,阿罗汉不造业了,虽分别,没执著。我们最起码的要守住不执著,你的功夫才得力。否则的话,你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怜,跟著外头色声香味触法在打转,妄想杂念一个接著一个,止不住。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桩事情。学佛学经教讲给别人听,自己还在五欲六尘里头打滚,这不是真修。真修怎么样?不逐六尘,六尘摆在面前,不是不在,不理会它,若无其事。或者像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六尘也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你要去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你要去度它,那行菩萨道了。

「六根不逐六尘,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为第一」。第一大善!第一善是修心,心清净,身口自然清净,没有染著了。所以下面讲,『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亦同具上之浅深二义。浅言之,即身心离垢无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都是善。想什么?想三福,想六和,想十善,想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想世尊教导我们,好好念佛,求生净土,是为大善。这一段说得好。身心离垢无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深言之,始觉智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为什么?儒释道都讲,这一点很重要。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孔子,如果他老人家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孟子要在印度,古印度称他作菩萨。佛陀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称呼不一样,他们地位是平等的,同在一个阶层。这个我们要知道,不能疏忽。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怎么样?把六根、六尘当真。觉悟了,知道是空无所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上讲得多清楚。这一个「色」字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讲的六尘。六尘有没有?没有,是真的。我们现在怎么?迷了,迷了才出现。虽出现也不是真的,为什么?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念念生灭,这心是妄心。一定要知道,时时要记住,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样样都是善,与十善业相应。这善怎么讲法?与十善业相应。深言之,往深处讲,始觉智妙契本觉理,这个意思就深了,才是与善相应,这就是本性本善。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谁说出来?佛说的,不是佛说不出来。儒家的圣人就是佛,儒家的贤人就是菩萨,儒家讲的君子,圣贤君子,等於佛法里面的阿罗汉、辟支佛。这样我们才能把外面境界,圣贤境界,看清楚看明白了,不再迷惑了。

下面念老告诉我们,「但应谛知」,谛是真的,不是假的,实实在在,真正知道,「此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是总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才叫与善相应。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是大乘教上说的,美国的科学家他懂得。我记得是二O一一年,这些科学家们在悉尼开会,他邀请我参加,我没有时间,我没有过去,我派了八个学生去参加。他们回来告诉我,他说化解的方法,几句话跟经上讲的一样: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个灾难就化解了,是美国的一位量子力学家。说得好!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随著我们念头转,我们的念头善,统统变善;我们念头不善,统统变恶了。所以善恶不在外面,善恶在你念头,念善多么重要。最后念老在这里总结,教我们应该谛知,谛是真实,真实的知道,这个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真正明白了,你不会造恶,你起心动念善,你的言语善,你的造作善,没有一样不善。

下面,「更就本宗,第一之善」,我们净土宗,以净土宗的标准来说,第一之善是什么?第一之善,「实即」,实是真实,实实在在的就是,「大势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究竟圆满的大善,我们净土宗的,殊胜到极处,再没有能超过的了,就这一句佛号,大势至的念佛法门。海贤老和尚一生专修这个法门,真正是达到善中之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法。「一声佛号,六根俱摄」。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加上念头,六根全部包括了,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六根自端」,自自然然就端正了。

「又灵峯大师」,灵峰是蕅益大师,他住在西天目山。灵峰,后人对他老人家尊敬,不称名,不称字,称他修行的道场,灵峰大师。「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句话是蕅益大师说的。我们心里念佛,心里头生起这个佛号,口里头念出来,耳朵听进去。这是念佛的方法,巧妙极了。你用这个方法念佛,这个乱心不得不佛,心什么?心归佛了,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心。好!「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一切法不离心念,所以心里面是阿弥陀佛,眼耳鼻舌身自自然然都是阿弥陀佛。甚至於说,我们今天用量子力学家说,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佛法的术语,每一个粒子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

「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自端者,一声佛号,六根自然端正。自然身心净洁,与善相应」。那么这个善,善是什么?「是心是佛也」。善讲到极处,没有不善的了,佛。所以海贤老和尚教给我们,这是什么人?大善根福德人。什么人是大善根、大福德?老实,听话,真干,具足这三个条件,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要遇到净宗法门,他决定往生成佛。要记住,这个善根福德是平等的,他有我也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念佛成佛的,他有,我也有。不一样的,他真干,我们今天不如他的是没真干。所以念佛人,佛菩萨所寻求的,菩萨到处去找的,祖师大德也是时刻在留心的,找什么?找有大根器的人,所谓大根器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传戒老和尚找到一个人,找到了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二十岁跟他出家,海贤老和尚没有念过书,生在农村,父母都是种田,不认识字,他所具备的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二十岁出家,跟传戒老和尚出家,老和尚就看中他,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叫他一直念下去。还告诉他一句话,明白了,不能随便说,不能说

。明白是什么意思?明白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有没有做到?真的做到了,他老人家的境界,跟六祖惠能没有差别,这就是明白了。明白了,师父叫他不能说,为什么?明哲保身。你今天要是讲经说法,人家不相信,你没有学过的,你胡说八道,会带来很多是非,带来很多麻烦,不如不说。学佛的佛门里面老和尚,虽然没有彻悟,有大悟有小悟的,这些人知道,知道也跟你配合,也不给你宣传这些。我们要知道,要明了。所以要做到六根自然端正,身心自然洁净,自自然然与善相应。

「善者,是心是佛」。什么叫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是心是佛,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你用这个眼光来看世界,你就见到佛了,你就入佛境界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佛怎么胡说妄为?他迷了,对迷的人来说他迷了,对觉的人来说他觉了,所以想法看法不一样。明白人看海贤老和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凡夫看老和尚,凡夫,种田的出家人,於老和尚丝毫障碍都没有。老和尚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老和尚这些故事多听听,认真学习,利益太大太多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