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宣化上人:二十种随烦恼

发布时间:2024-12-05 05:20:37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宣化上人:二十种随烦恼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肆、别解文义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

。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以下我们谈的是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就是跟随根本烦恼生出来的,可以分为三类:

一、自类俱起。大随烦恼和大随烦恼是一类,中随烦恼和中随烦恼是一类,小随烦脑也如是。这是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例如学佛法的人只和学佛法的人在一起;学魔法的人也都跑到学魔法的地方去;学世间法的人就跑到世间法的地方去,这就是“人以类聚”。再说到“物以群分”,生物是有说不完的这么多种类,同类的集合在一起。自类俱起就是中烦恼和中烦恼一同生起来,大烦恼和大烦恼一同生起来。

二、遍不善性。遍就是普遍,这种不善性是互通的,譬如你有“惭”,“愧”就生出来;你有“不信”,“懈怠”,“放逸”也都生出来了。

三、遍二染心。怎么叫“二染心”?这“二染心”,一个叫“有覆”、一个就叫“无记”,叫两种染污心。

“有覆”就是有所覆藏,掩饰遮盖,不叫人知道。

“无记”就是也不记善,也不记恶,也不知道是善、是恶。

如果这三类都具足,就列为大随烦恼;只有二类,就列为中随烦恼;单具一类就是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有十:

(一) 忿。忿就是分下面加个心,也即是分心,一种违情的境界,不顺心意,于是瞋心遽发,这种瞋恨心突然而发,就是忿。

(二) 恨。瞋心没有发出来,藏在心里深处,永远都不能遗忘,好像用绳子打成死结缚牢似的。这个埋在心的深处的心,就叫恨。

(三) 恼。烦恼也。恼含有忿和恨,忿恨到极点,忍也忍不住,就生出烦恼来。忿和恨都没有这么厉害,“恼”在忍无可忍而发作的时候,就厉害无比了。

(四) 覆。覆就是覆藏,盖藏着。本来心里有烦恼,忿、恨、恼都具足了,可是一想,还是不发作出来的好,于是把烦恼藏在心里,这就是覆。这种人有的念头是:“我不欢喜你。我不告诉你。我不愿意和你坦白的说。”他不发你的脾气,什么都隐藏起来,藏起来做什么,想叫你不知道的时候,来一个暗箭,偷偷地给你一刀,因为他知道明的打不过你,所以在背后一刀把你暗杀了,你也不知道是谁打死你的。

(五) 诳。就是假仁假义,表面好像对你好,但不是真的。譬如有人对你说:“要不要吃药呀?我这儿有,不要钱的,你拿去吃吧!”等你上了毒瘾后,就非买他的药不可,他就是贩毒的,这叫假仁假义,也就是“诳。”

(六) 谄。就是谄媚,俗语叫“拍马屁”,又叫“溜虚”,又叫“捧”。当这种人见到你时便说:“嗨!你现在想到那里去?我现在正想找你,我有一个朋友,他非常赏识你啊!”大约这人想和对方合股做生意,所以尽给人戴高帽子。谄就是给人戴高帽子,尽向人家说好话。又譬如自己穷,没有钱,所以见到有钱人便称呼对方什么“大爷爷”、“大奶奶”、“老太爷”,把这人捧得高高在上地说:“你是最好的啊!”好像老百姓见到总统,慌慌张张,不知说什么话才好,这样的情形,就是谄媚。

(七) 憍。自己没智识,但却不佩服人。自己没有读过书,却骄傲地说:“哼!你们读书的懂得什么啊!我不读书也一样活着,有衣有食,也一样有这么多钱。”憍的人很自负,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高贵。

(八) 害。害是损害人,前面善法十一说的是“不害”,现在说的是相反的害人恶法。

(九) 嫉。嫉就是嫉妒,嫉妒他人胜过自己。譬如有一个人记忆力很好,怀着嫉心的人就生了妒忌,自忖地说:“如果他不在,我不就是第一吗?有他在,我就得不到第一!”有的人学问很高深,他也要妒忌,心里想:“要是没有这个人在,我的学问就是最高,我就是第一啦!”总而言之,总是妒忌任何胜过自己的人。

(十) 悭。就是悭吝,不肯舍,不肯布施。虽然他有钱,如果你叫他布施出来,他绝对是不肯的。他要把钱拿稳,就算钱化成水,从手指缝流了出来,全部消失,他仍是懊丧地找:“我的钱那里去了?怎么变成水了?”这类人就是这么悭贪。对于财的方面不能舍便是“悭”。鸽子都是因悭贪才做鸽子,过去生中它们不但不舍,还吃人家的。

以上是十种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有二:

(十一)无惭。不知道惭,也不知道愧,自己觉得自己高于一切,自命不凡,自视太高,以为自己是高尚的人。

(十二)无愧。这种人不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如人,也不怕人讥笑,也不怕人讽刺。

大随烦恼有八:

(十三)不信。前面善法第一谈的是“信”,现在说的是相反的“不信”。什么都不信,师父也不信,徒弟也不信。师父不信徒弟,徒弟也不信师父;父亲不信儿子,儿子也不信父亲;师兄弟之间,更不用提了。这种人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你相信我才对啊!”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对他讲什么都不信。你对他讲法,他却说:“这都是假话。讲法?讲什么法啊?都是骗人的吧!”不错,我所说的法,一句真法也没有,如果你们不要听,那就赶快跑。好像那个在门口的人,他自己已经先说明白:“我愿意在门口外边。”如果你叫他进门来,他就会跑了。

(十四)懈怠。这和精进正好相反。懈怠也就是懒惰的一个别名,就是不精进。

(十五)放逸。上面善心所法第九说的是“不放逸”,这儿说的是相反的“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规矩,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和美国提倡的自由是一样。你们误解的自由就是放逸的别名,也就是教人不用守规矩,不要听别人的劝导,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所以我对于教化美国人真的很头痛。你在笑,这是真的。

(十六)昏沉。就是坐着听听经,就睡着了。无论干什么,都想打瞌睡,看经也想要睡觉,拜佛也想要睡觉,翻译经典也想要睡觉,听经时更想要睡觉。昏沉就是睡觉的别名。昏沉和“痴”是不同,痴是暗昧,无明─无所明了是痴的相;昏沉是懵懂,以懵懂为相。懵懂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坐了一会儿,什么都忘了,听经也忘了,说话也忘了,像做梦又不是做梦。不像是做梦,可是心里却不明白,这就是懵懂,所谓“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十七)掉举。什么叫掉呢?你看见那天来的魔王没有?他的行为就是掉举。他不能静下来,不能安处清净的境界,他的身体不停乱动,刚坐下来又站起来,站起来又要坐下去。他胡乱地跑来跑去,南走走,北走走,东跑跑,西跑跑,身乱行;口乱言,口里胡说八道,乱说一通;心里也胡思乱想,尽是想入非非,一会儿想起这个,一会儿又想起那个,什么都想起来:“我到天上去,那个天人对我说,说我过了三天就可以生天。”也许又想:“我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去打坐,像是坐在虚空里,虚空里什么都没有的,是不是这样子的呀?”他总想个不停,想入非非,这就是掉举,你看可怜不可怜?

(十八)失念。把正念失去了,就是邪念。邪念就是尽想入非非,到了“非非想处天”。什么是不好的他就想什么,甚么是不和乎规矩的他就想什么,什么是合乎规矩的他就不想了。

(十九)不正知。这种人知道的都是邪的,正的他不知道。

(二十)散乱。这个散乱的心,纷纷扰扰的乱七八糟,这和掉举不同。

恭录自《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