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受持读诵《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

发布时间:2024-08-12 05:22:27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受持读诵《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

编者按:有着“经中之王”之称的《金刚经》,属于般若类经典。《金刚经》与种族、年龄、性别、爱好、职业没有任何关系,尤其与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专属。它是哲学经典、修行经典、智慧经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学习《金刚经》并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净土宗祖庭终南山香积古寺,讲授千古第一经《金刚经》。《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一书即由先生此次授课录音整理而成。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首次从生命科学角度,引领读者直探《金刚经》之本义,重新认识东方文化的内涵与本质。2017年1月,此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正在“生命与国学”头条号专栏连载中,敬请关注。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品为“能净业障分”,业障就是恶业所化生出来的种种障碍。平时所说的消业就是指消除恶业,这个恶业不仅指这一世的业,而是多劫累世积攒下来的业。我们的灵魂就像一个储存业种的仓库一样,一旦时机成熟,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各种各样的业报都来了,比如我怎么找了这样的一个丈夫,孩子怎么如此地不听话,按佛法的观点就叫业报。不知道哪一生、哪一世得罪了我的爱人、我的孩子,他们就讨债来了。所以夫妻是前世的怨,子女是前世的债,有怨还怨,有债还债,这一切全是因果业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按照业实现的时间长短也分为几种:现报,是当场就报;短期报,是做了一件事情,可能在几个月、一年或几年内,才开始遭到报应;长期报,会在这一生中出现报应;隔世报,这一生做下的事情,在下一世或下几世一个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开始报应,又叫来生报。

不论早晚,业终究要报,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如何才能消业呢?一种是消极消业法,业报现前时,逆来顺受,坦然受之,报完了,就没有了;第二种是积极消业法,即修行,一切修行,包括诵读《金刚经》都可以消业。这一品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消业的。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这个人的罪业足以让他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但他没有进入三恶道,只是从事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轻贱的职业(例如过去理发者、屠户、妓女等)。这一点在四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印度最为明显,最高种姓是掌管宗教祭祀的婆罗门;次一等种姓是掌管世俗权力的刹帝利;第三等种姓是吠舍,从事工商业、手工劳动等;首陀罗是最低等贱民,只可以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佣人、妓女、屠宰业等,其他的职业是不可以从事的。现在的印度婆罗门与首陀罗仍然不可独处,比如大学里首陀罗和婆罗门的同学不能住在同一个寝室里,否则婆罗门要抗议。因此,在印度,轻和贱表现得特别明显,现在依然如此,没有太大的改变。贱民认为自己不配与高贵的人相处,自甘轻贱,不愿接受拯救,可见这种制度已深入骨髓。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印度啊!

从这个角度看,释迦牟尼以一个革命家的姿态一生都在反对印度的种姓制,然而从印度的现状来看,他的革命显然是失败了。所有在印度历史上跟种姓制度战斗的圣人们都失败了,因为种姓制在印度依然岿然不动地存在着。我在印度生活了几年,看到那些贱民的生活真是惨不忍睹,说句不尊敬的话,他们只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佛陀说受持读诵此经会让本来堕入恶道的人改为从事轻贱职业的人道,这说明“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是好事,不仅如此,若坚持受持读诵此经还将有进一步的收获“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供养指侍候、奉养。下级对上级称为供养,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众僧对佛的侍养或奉养。供养分以下三种。一是财物的供养,即用能让佛喜悦之物或自己心爱之物向佛作供养。二是身口意供养,又名“归命供养”。从此只做令佛欢喜的行为,此谓之“身(行为)供养”;口只用来读诵佛陀之教导和称赞佛陀之功德,此名之曰“口供养”;此后静心思维佛理,修行佛法,参悟佛境,传承佛陀事业,此之谓“意供养”。第三是法供养,即精进如法修持,以切实的证量和利益众生来作为对佛的供养。“承事”的“承”是指应允、承受、担当。“承事”就是努力办好佛交给的事,为佛陀料理生活、照顾佛陀起居等,不遗余力地去做。佛陀说,过去我在燃灯佛前供养承事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由他是数量单位,相当于10的六十次方)位诸佛,“无空过者”,均为一个一个供养承事,而不是随便带过的。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里释迦牟尼再次向我们强调受持读诵《金刚经》所获得的功德不可思议。从一开始“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财布施的功德,到“无量百千万亿劫”身命(无畏)布施的功德,再到此段承事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所获功德,皆没有受持读诵《金刚经》所获得的功德大。佛陀将比喻不断地升级,无非就是告诉我们,务必重视、珍惜《金刚经》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陀再次加大受持诵读《金刚经》的功德砝码:这一次都不敢用比喻来描绘了,如果我悄悄地告诉你,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有多大,那你就会疯狂,犹如彩民一下子中了一亿元大奖那样的心情。所以不能说,不敢说了。我若再说受持《金刚经》所获得的功德比你中一亿元的大奖还要多出无量恒河沙数之倍数,可能会有人当场晕倒,口吐白沫。还有另一种可能,掐一下自己的胳膊,拧一下自己的脸,对自己说“我不是在做梦吧”,这就叫“狐疑不信”,不相信这是真的!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这最后一句为总结。果报当然就是善报,善报就是福和德,人世间是福,出世间是德。不管是福报,还是德报(觉醒和成就),都是不可思议的,它们都超出头脑的想象、语言的表达,实为不可思议也。

潘麟先生《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连载二十三

关联阅读

《金刚经》的伟大和殊胜之处:佛陀带领我们走向超越,不生执著

作为佛弟子,必须要有担当精神,有忍辱精神

佛弟子这样做才算是“荷担如来家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