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京杭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北京通州燃灯塔经过一年的大修终于完工,使历经1400年沧桑的古塔焕然一新。燃灯塔全称为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其实,除了这座燃灯塔,北京著名的古塔还有很多,比如建于辽代的天宁寺塔、建于元代的妙应寺白塔和万松老人塔……塔,梵文称窣堵坡( stupa),原意是坟冢、圆丘,源于印度,最早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
。东汉时,佛塔随着佛教的东传而出现在中国,矗立在河南洛阳白马寺中的齐云塔是年代最久远的一座佛塔,被称为中国第一塔,迄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人最早对“塔”的称谓很多,古籍中的“窣都婆”、“佛图”、“浮图”等都是指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塔”字的解释即为:“塔,西域浮图也,从土答声,土盍切。”古都北京历史悠久,各个不同朝代都建有造型及风格各异的古塔,虽然历经岁月的风化和人为的毁坏,但至今仍保存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经幢式等各种古塔近300座……密檐式砖塔天宁寺塔
到底建于隋代还是辽代
天宁寺塔位于广安门外天宁寺内,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沿二环路行走在天宁寺桥上向西望去,远远地就能看见这座巍峨的高塔。这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它的高度与楼阁式塔一样高大恢弘,但塔檐层数比楼阁式的塔檐要多。密檐式塔始于东汉和南北朝时期,盛于隋、唐,成熟于辽、金,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唐代、辽代佛塔的主要类型,其造型多为四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天宁寺塔即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
走进天宁寺,可以看到两块介绍天宁寺塔的牌子,一块下面的落款是北京文物局,上书:“天宁寺塔,北京现存最精美的古塔之一,为八角实心十三层檐密檐式砖塔,高57.8米。塔基为方形平台,底部为须弥座,塔身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形象生动……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布局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牌子上则镌刻有天宁寺的历史:“隋文帝将供奉的佛舍利分别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中之一。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元未寺院毁于兵燹,只余孤塔,辽代改建成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身高57.8米。塔建于方形砖砌的大平台上。塔的最下部是须弥座,有壶门浮雕一道,须弥座上面是具有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承以塔身。莲瓣初建时是用铁制,可以注油燃灯,清代重修后才改成砖塔。塔身四面设半圆形券门,门两旁高浮雕金刚力士、菩萨、天部,砖柱上浮雕升降龙。所有雕饰,造型优美生动,只因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历史上曾经记载,春节时皇帝率领百官到天宁寺燃灯供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月初八点燃三百六十盏灯。百姓聚众观灯,祈祷吉祥。全塔共悬挂风铃三千四百个,风作时铃齐鸣,仿佛编钟悠远流长。有古诗为证:灯明三百六十点,最好天宁云外塔。风撼三千四百铃,恨无梯级上青冥……”
从如上介绍来看,天宁寺塔为隋文帝时始建,但据清《日下旧闻考》等引旧籍考证认为,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最初的寺名叫光林寺,隋代改称宏业寺,唐代开元年间改为天王寺,金大定时改称大万安禅寺,明宣德年间又改称天宁寺,明正统年间改叫广善戒坛,到了清代再次改称天宁寺。而《帝京景物略》等古籍中所记载的建塔时间则多为隋代:“隋文帝遇阿罗汉,授舍利一裹,与法师昙迁数之,数多数少莫能定。乃七宝函,致雍、歧等三十州,州各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现竖立在弥勒殿前的清乾隆年间《御制重修天宁寺碑》中也记载:“京师广宁门外有招提曰天宁寺,中矗浮图,高十余丈。考图志,隋时建,寺曰宏业,有僧藏舍利塔中。”明代学者徐善在《泠然志》中也认为:“天宁寺塔建于隋开皇末,规制特异,实其中,无阶级可上。盖专以安佛舍利,非登览之地也。其址为方台,广袤各十二丈,高可六尺,缭以周垣。南北有门,鐍之。台上为八觚坛,高可四尺,象如黄琮,塔建其上,觚如坛之数。塔之址略如佛座,雕刻锦文华葩鬼物之形,上为扶阑,阑四周架铁灯三层,凡三百六十盏……”但一些建筑学家根据天宁寺塔的造型具有独特的辽代风格,认为现存的天宁寺塔建于辽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考证是建于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1992年天宁寺塔大修时,又发现了一块辽代建塔碑,记载该塔建于辽天祚帝天庆九年至10年,即公元1119至1120年。如果按照碑记,天宁寺塔迄今也快到900岁了。
覆钵式塔妙应寺白塔
北京现存年代最早最大的元代喇嘛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成门内大街路北, 为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其造型特点是一个高大基座上安置一个巨大的圆形塔肚,顶上竖立一根长长的塔尖。塔顶上刻有许多的圆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覆钵式塔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中,到元代时随着喇嘛教的兴盛,覆钵式喇嘛塔也开始流行,妙应寺白塔是北京现存年代最早最大的覆钵式喇嘛塔。
妙应寺白塔曾是元代北京城的一个最重要的地标,如今登上老北京中轴线最高处的景山万春亭向西望去,靓丽的白塔仍然能尽收眼底。白塔静静地矗立在妙应寺中,犹如一尊端坐着的大佛,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而当人们走近白塔时,更会为其典雅的造型以及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对于这座白堵,寺中有一块牌子是这样介绍的:“创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修建,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塔高51米,因塔身通体皆白,俗称白塔。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又命以白塔为中心建大圣寿万安寺……主要建筑有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世佛殿。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尼哥是尼泊尔人,自幼学习梵文和工艺制造技术,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重用,在元入仕40余年。至元八年(1271年),阿尼哥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的造型开始建塔,历时8年建成,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释迦舍利灵通之塔”,并决定为塔建寺。寺院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始建,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元史·世祖记》记载:“至元十六年,建圣寿万安寺于京城。二十五年四月,万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饰之,凡费金五百四十两有奇,水银二百四十斤。”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六月,也就是在大圣寿万安寺建成的80年后因雷击起火,寺院中的殿堂建筑均被雷火焚毁,只有这座由砖石砌成的白塔在大火中得以幸存。
密檐式塔万松老人塔
清代砖塔中“包着”元代砖塔
万松老人塔位于西四砖塔胡同东口,和天宁寺塔一样,也是一座密檐式砖塔,但身量上要小巧玲珑一些。塔高15.9米,八角九级,最下面一层是须弥座,须弥座上为九层叠涩砖檐,每层檐下不设斗拱。在最高的一层上面建有八条垂脊,中间坐落着两层刹座,座上置宝珠形刹顶。
这座密檐式砖塔为何叫万松老人塔,其名缘于禅师万松行秀。明代明河《补续高僧传》卷十八记载,万松行秀俗姓蔡,自称万松野老,是金代河内(今河南洛阳)人,一生经历了金、元两个朝代,50岁前是金朝的著名禅师,后31年亦即到他81岁圆寂则生活在元代。万松行秀15岁出家,受戒后云游天下,对诸子百家之学无不精通,著有《从容录》、《清益后录》、《万寿语录》等,他曾被金章宗召见询问佛道,并诏命其为仰山栖隐寺住持,后来又成为元代开国重臣耶律楚材的师父。万松行秀的传记资料有很多,明代有明河的《补续高僧传》、净柱的《五灯会元续略》、通容的《五灯严统》、元贤的《继灯录》,清代有超永的《五灯全书》等,甚至连《光绪顺天府志》中也有关于万松老人的记载:“万松老人,金元间僧,兼备儒释,机辨无际,自称万松野老,人称之曰万松老人……”《佛祖统系道影》称,万松老人“寂于元定宗元年(1246年)丙午,茶毗舍利无算,门人分塔供养。”在他81岁圆寂后,其弟子为他修建了这座砖塔。古塔原来是八角七级密檐砖塔。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到九层。1986年,西城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万松老人塔,“清塔”里包着“元塔”这一奇观才被发现。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