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救众生,救些什么?「生老病死众苦恼」。这是一切经里头常常告诉我们的,三界六道有三种苦,第一种叫苦苦,第二种叫坏苦,第三种叫行苦,这个苦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总而言之,不出这三大类。第一类就是说我们欲界,只要有欲望,有贪瞋痴慢,有五欲六尘,你就一定有这些苦。苦苦里面又分作八条,就是「生、老、病、死」,此地说这个「生老病死」是本身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换句话说,三界之内的众生无法避免。除此之外,有「求不得苦」,每一个众生都有愿都有求,求不到他就苦了。还有一种是「爱别离苦」,无论你爱的人、爱的事、爱的物都不能长久,没有办法跟你长久在一起,一定要别离,别离就苦了。第七种叫「怨憎会」,这是冤家对头,不愿意见到的,偏偏在一起,离不开,这个事情很麻烦,怨家债主。这七种苦都是苦果。第八种是讲苦因,这些苦从哪里来的?「五阴炽盛」,五阴炽盛简单讲是烦恼,从自己烦恼带来的。底下「众苦恼」这三个字,包括了色界天的坏苦,无色界天的行苦。三界统苦,佛能救度我们。所以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人离苦得乐,这些苦恼统统可以离开,你才能得到真正之快乐。
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换句话说,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了,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我们把事情看错了、想错了、也做错了,这就带来了苦果。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就不迷了,不迷就没有苦,觉悟就有真正的乐了。
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自己与自己生活的环境,人生是讲个人、是讲自己,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真正明了,你就不会做错事了,你就会得自在了。这是佛帮助我们真实不虚、所以然的道理,我们应当要相信。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这两句是菩萨住世的行持,也就是他们心行的标准,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常」是永远不能离开,应该常常学布施。「布施」的意思是放下,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布施是舍、施舍;今天一般人讲到布施,就想到舍财,应不应该舍?应该要舍;你要不舍,你就被它害了。它怎么害你呢?你的心里有牵挂、有忧虑、有烦恼,那就又胡思乱想,所以必须要把它舍掉。
可是更重要的是舍心里面的妄念。实在讲,你的财富再多,你不舍真的没有什么关系,问题在哪里?是你心里头起了妄念,你有贪财的念头,那个念头就坏了。如果你有财,并不贪财,这个财对你来讲不发生任何关系;有,不喜欢它,丢了也无所谓,根本对於财富没有得失的观念,财再多也不碍事。
所以佛教给我们舍,要紧的是舍心里面那些妄想、那些分别执著,是要舍这个。事相上为什么也要叫你真的舍呢?它会影响你的心理。这个心境真正如如不动的时候,六波罗蜜统统都圆满了,一样也不必修,它就圆满了。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舍掉,所以从外面逐渐逐渐减少,这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渐渐的舍掉它,用意在此地,我们一定要知道。
世间人往往学这个菩萨道,产生了很大的误会,自己以为行菩萨道,天天到处去布施,到处去供养,目的在哪里
?目的在将来有回报,佛家常讲「舍一得万报」,利息很厚,是为这个来舍财的;舍财将来我得财富,舍法我得聪明智慧,是为了有得,我才去做的,这就做错了。这不是菩萨,完全是凡夫贪瞋痴慢的妄想在作祟,这哪里是菩萨?菩萨要舍的,就是这些妄念;这些妄念统统都没有了,性德就现前。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德能,有无量的财富,统统都现前了,哪里要求!哪里要修!不需要。我们看《华严经》,看毗卢遮那佛,福报那么大,你看他的依正庄严。你读《弥陀经》,读《无量寿经》,你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福报多大。他那个福报从哪儿来的?不是修来的。修来的福报都有限,都用得尽;他那是性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像六祖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样也不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受用随心所欲,随念所生。佛教给我们,是要恢复我们的性德,跟他一样,这才是真实的利益。
实在说,凡夫的大病就是放不下,这才委曲婉转,以种种方便来帮助我们渐渐放下。所以菩萨给我们作一个榜样、作一个示范,教我们布施,就是教我们要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要舍。不但这些要舍,烦恼要舍,忧虑要舍,牵挂要舍,统统布施掉,生死也要舍;你不愿意舍,那你就搞生死轮回;统统放下,这就对了。我们所学的这些佛法,佛法也要舍,也不能要,要它就坏了。《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明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
《金刚经》上那个法喻,比喻得很好;佛法是什么?佛法像一艘船一样,这是工具;你乘这个船过河之后,船还要不要?不要了。不能说过了河之后,再把船背著走,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达到目的,这个工具就要舍掉。佛法是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的,既然度过了,佛法也不能执著,也要把它放下,这就对了。
「持戒」,这个戒,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守法。我们跟大众相处,纵然自己觉悟了,别人没觉悟;对没有觉悟的人,一定要立一个法,让大家都守法,这个社会才有秩序,才不会乱成一团。所以有礼、有法,儒家教学讲求礼(礼节),佛法建立的是戒律,佛家的戒律跟儒家的礼乐,作用完全相同,都是帮助我们生活有规律。所以这个持戒就是守法。
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那叫根本大法。实在讲,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最根本的只有四条,「杀、盗、淫、妄」这四条。这四条决定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不受戒也有罪。佛讲这四种叫性罪,它本身就是罪业,我们一定要遵守。
五戒里面有一条「不饮酒」,饮酒的本身没有罪,所以它跟前面四种不一样;前面四种本身就是罪,酒本身没有罪。没有罪,为什么要把它定在重戒?酒醉之后乱性,犯前面四种罪。所以酒这条戒,它叫遮戒。这个遮戒的意思,用现代话就是防预(防范、预防),它是防预的性质,它本身没有罪,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我们从旁边观察犯这些重罪的人,与酒这个关系可以连在一起,绝大多数都是酒醉之后犯下重罪,所以世尊把这一条列入重戒。
其他的,我们要随俗,要随环境。譬如我们今天住在美国,美国的法律,这是现前、是本地,我们要遵守;美国的风俗人情,我们要懂得,我们也要遵守,在这个地区才能跟他们和睦相处,这是持戒真正的意义。
「忍」,就是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对任何人,要有耐心。这些译经的法师,把这个「忍」后面加个「辱」,因为古时候的中国读书人,士大夫阶级,他们把辱看得很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能接受。所以这些译经的法师们,看到中国对这个辱看得这么重,辱都能忍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了。所以这个忍辱是特别在中国翻的,在其他的国家,这个梵文原文的意思不是忍辱,就是忍耐的意思;这是特别对中国人,没有一样不能忍的。
你要通达事实的真相,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虚妄相当中,何必认真?能忍,就能够心平气和;能忍,功夫才能往前进。
所以底下一个就是「精进」。如果不能忍,你修得再好,也止於这个境界,不可能再往前推进一步了。所以忍是真正的功夫,忍是禅定的前方便;不能忍,怎么可能得定?
「禅定」,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凡是不能忍,他的心一定不清净,一定不专一。所以忍辱,在菩萨行法里面非常重要。你看一部《金刚经》,虽然讲菩萨六度,菩萨六个法门,它特别著重布施跟忍辱,这两个法门讲得最多、讲得最详细。实在讲,这是修行的关键,首先教你放下,然后教你有耐心,你就会成功。
「慧」,是智慧。慧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的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智慧,世间的聪明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辩才、聪明。这些东西於学佛是有妨碍的,佛法里面讲「八难」,这是遭了难,这是八种大障碍,障碍你学佛;这八难里面就有世智辩聪。所以学佛的人不需要世智辩聪,学佛的人要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从哪儿来的?从清净心来。所以这个慧不是求的,有定就有慧。
六个法门,就是六波罗蜜,叫六度。前面五种是事修,依照这些事去修学,智慧是自然开发的,所谓开悟。智慧现前之后,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菩萨的生活,就是这六个纲领,表现在布施里面,所以叫「三轮体空」,天天修布施,不著布施相,这就是智慧;著相,智慧就没有了。不著相,持戒也是三轮体空,微细的戒条也不会触犯。心里面有没有持戒的念头?没有,自自然然就符合这个戒法的标准,自然就合了,并没有有心去持戒,有心要这么做,没有这个念头。忍辱、精进、禅定统统如是,智慧表现在行事之中,这样才真正离苦得乐。
佛给我们说布施的果报,实在讲六度不是凡夫能够修的;凡夫所修的是前面五种事,从布施到禅定是我们可以学的。为什么不能叫度呢?因为没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这五条叫度。度什么?度生死、度轮回、度烦恼、度无明,成佛道。
前面法藏给我们显示得很清楚,他修学是以智慧为第一个目标,「智慧广大深如海」;智慧从哪里来的?「惑尽过亡三昧力」,三昧就是禅定。所以他是从这个地方修学的,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修学的目标。
无量寿经 (第二十四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24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