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心深处一点一滴处着手用功,就是培福,在修持中得真实利益。
念佛人掌握用功的要领就是:念这句佛号时要由心发声。
问:念佛是否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答:藕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凭念佛功夫之浅深」。又说:「信的决、愿的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大师的话说得再透彻明了不过。能否往生,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两个字「信愿」是否真切?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强调:「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念佛是方便法门,没有什么另外奇特,关键就是,要深信、切愿、力行,若信愿不真切,念佛实修功夫不得力,虽然佛有大慈悲方便之船,自己也登不上去。所以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有智之人,必具深信切愿。
大凡一辈子念佛不能往生的,主要是「信愿」不坚定;信愿不坚定,就会疑自己业障深重,佛号念的少,佛不来接,或有人临终有病痛,对阿弥陀佛失去正念,改念别的去了。或有临终家眷哭闹,心中一时生出情执,眷恋眼前一切等种种障缘,都属于理不明、信不深、愿不切。能否往生不在于念佛起不起妄念,定功何等高深,培福功德做的有多大等等,这些和往生没有太大关系。
《无量寿经》的宗旨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得往生,既然有上中下三品往生,并非都要达到一心不乱。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尚且得生,何况平日积功累德有定课之人。
西方净土,十万亿程,但不出现前一念心性之外,念佛乃是二力法门,仗佛力加持令心不乱,这个「令」字,是使你不乱,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心作心是」,何疑不能往生?最后印证藕益大师的话来警策大家「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能真行」。故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
请问:怎样念佛才能成片?
答:时刻不忘这句佛号即能成片。近来许多念佛的同修普遍反映说,这句佛号自己念不好,妄想杂念很多,不用功便罢,佛号一提起,便发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时间久了,连自己念佛的信心都丧失了,甚至认为这样用功往生都没指望。
我们念佛的同修信愿坚定后,在行持上还要「以平常心」老实念佛为原则。「老实」二字很平常,看似容易做到很难。有道是「道在平常中,惜君不晓此」。无论念佛、参禅、持咒都是一个理。「老实、平常」要绝对唯一的老实,念佛就是念佛,管见不见佛,有没有境界,或问别人有无感应等等,这种标新立异之心都是不老实、不平常。念佛妄念多、散乱,那是习气,不用去理它。《净语》中讲:「只贵愿力坚,哪怕妄想多。」只要老实念,一句接一句,无论苦乐、顺逆、忙闲,一句佛号常常提起,时间久了,能有三、五句绵密,或有十句、二十句更好,那就是成片,关键是功夫问题。尤其刚念佛的同修,念佛总想去掉妄念,这样是「去一添二」。散乱只是一点病、多生的习气而已,没关系,那是常事。可是「分别引魔军」。若自己心中一起分别,定入魔网,就好比自己误入特务组织,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念佛人不要分别最近用功好或坏,这样时而欢喜时而焦虑,处处分别,或有所求,这样用功就不老实。
念佛人掌握用功的要领就是:念这句佛号时要由心发声。佛号从声入耳,最易摄心,不要手掐念珠走形式。无论善恶、美丑、顺逆都在这一句清净的佛号中,有道是「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所以不管念得成不成片、起不起妄念、境界如何,只要深具信愿,老实用功,一句佛号念到底,今生一定出娑婆。
请问:怎样培福才能得真实利益?
答:佛是福慧二足尊,福和慧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缺一不可。所以要福慧双修。说到「培福」,很多人立刻想到给某寺庙或团体捐了多少钱才是「培福」。布施的确是培福,但只是培福中的一部分。古德有云:「观德而看其忍,观福而看其量。」人们常说,量大福大,这其中有很深的因果道理。「福」有变数,可积可损
。「培福」要处处慈悲、事事诚信。如:见人有善不嫉妒还随喜,见人有恶不攻击还能去劝导或守默。见人有错不指责,而协助其成就善业,不争名利。见有弘法或利益社会的一切善事,不惜自己的心力、身力、物力随分去做,不疲不厌,这些都是培福。但最难做的就是忍辱,能忍辱则培福消业最快,并能得真实利益。如平日遇到一切诽谤,种种污蔑,甚至无理取闹,能以平常心对待,以慈悲心来包容,即是培福报,消业障。一个人没有怨恨心是最幸福的,而且活得轻松、自在。为什么?人是一个载体,他有两面性,由于过去的因与当前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善恶不同的现象。明白了因果道理,就要时时刻刻以佛陀的教法对照自己,检验自己,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导,逐渐消除自己的烦恼,也不让他人烦恼,生起慈悲心,平等心,进而达到平常心。这样从内心深处一点一滴着手用功,就是培福,在修持中得真实利益。
请问:居士如何发心护持道场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过去丛林中在墙上都贴上古德策语「十方来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每有居士提到护持道场,片面认为就是来道场维持秩序,或帮助寺庙做些杂务就是护法。这的确是护法其中的一部分,发心为道场做事即可培福消业,广结善缘,还可通过此等行动逐渐放下身见、我执、贡高我慢等诸多习气。
佛门中大家常讲一句「随处皆道场」。须知佛子诸有所作,举手投足皆是道场。既是道场,即时刻在道场中修。为了引申「道场」二字意义,现引证《不可思议解脱经》菩萨品经文来供养同修以供参考。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心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道场的建立,是令有情,藉此殊胜之因缘亲近三宝,令一切未发心的众生,看到道场殊胜庄严,令其发心种诸善根,已发心的老修,令其善根增长成熟,并通过道场的因缘,大家发心护持、供养,可广结善缘,培福消业,增长功德。故此发心护持,还不单指事相。理上还要以圣言量来护持自心,才能使佛法久住,道场日益殊胜庄严。佛弟子护持自心,即是庄严道场,庄严道场亦即是庄严自心。佛法一切行持,八万四千种,无一离开自心,非是外得,这样发心护持道场,既有正确的信解,理事圆融又能福慧双修,信解行证获大利益。
因此,道场的护持,理和事,行人都不能偏废,若执理废事,理也不明,若执事废理,事也不圆。所以理和事如鸟之双翅,车之二轮。缺一不可。佛弟子发心护持道场,不能有门户之见,社会公益事情要随份随力积极参与护持,才能处处体现佛教徒慈悲济世的精神,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尽一分力,发一分光,这也是三宝弟子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请问: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起?
答:菩提心浅言之,是悲智双运之心,亦即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之心。省庵大师讲,「发菩提心是诸善中王。」《华严经》曰:「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修行人修种种善行,虽能利益一部分众生,解决了当时一些问题,如不发菩提心,一切善行善愿不出人天果,还在六道之中,因此说是魔业。
菩提心并非净土宗单独注重,无论修何法门,首先要发菩提心,所以十方诸佛成佛后第一件事,「劝众生发菩提心」。至于如何发起?要具体实修,生活中要落实,只有善愿若无善行还不究竟。从理上讲:终日度生是悲,终日无度是智,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之心是菩提心。净业学人下手处:一心为利乐有情,求生净土,愿见佛闻法、尽未来际度一切众生,如是之心,即是发菩提心初步。
真信佛,真学佛,想成就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他人着想,经常抱着积极救世的大悲心,努力随份做利益众生的种种善行,即使身体力行做不到,善愿不可失,随喜赞叹不可无。
如念佛人往生只是为求极乐,做个人打算,无普利心,这种自私自利就不是菩提心。《无量寿经》宗旨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极乐」,不发菩提心则不能往生。印祖曰: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其迅猛可消业增福,非平常善根所能喻,愿生西方须以菩提心为本。无菩提心,即做善行亦功德微劣。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