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广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在广州越秀区光孝路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古刹光孝寺。这座始建于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名刹,身居闹市而幽深静谧,殿宇雄伟壮观。
这里有着众多的文物史迹: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北朝时期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石经幢、五代十国时期的千佛铁塔以及众多的碑刻和佛像。这座留下佛教著名人物足迹的名刹,自然还留下了经典的佛教故事。
自从公元伊始,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以后,经长期传播发展,与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
随后,后世的佛教徒们因为依据的佛经和修学方法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地点和传人,主要分成了八个宗派,即: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
其中,禅宗被认为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紧密,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禅宗从南北朝梁武帝时由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入中国,此后产生了许多的传奇。
那么禅宗是怎样的一个宗教流派呢?
02
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原本也是南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他皈依佛教后改名为菩提达摩。在本国传法六十七年后,遵照他师父的遗言,远渡重洋前往中国弘传佛法。
达摩首先到达的是广东南海,广州刺史将西方高僧来到的消息立即上奏梁武帝萧衍。这梁武帝崇尚佛教,带领全国百姓学佛,当时梁朝首都金陵一代寺庙林立,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
梁武帝为了给佛寺筹钱,甚至两度出家,住到京城北边的同泰寺里。他赖在庙里不肯出来主持朝政,逼得群臣不得不用钱把这位脱下帝袍、换上僧衣的皇帝从庙里赎回去。
梁武帝将达摩迎入宫中,问道:“朕自从即位以来,起寺,写经,度僧,造像无数,不知有什么功德?”谁知达摩却一点不给面子,回答说:“无功德。”
梁武帝大惑不解,再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又答:“如果做善事而希求回报的话,就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听了之后大为不悦,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达摩看出梁武帝贪求福报的心理,寻思这里不是机缘之地,便暗地里离开驿馆来到长江边。他随手折下一枝芦苇抛入江中,苇叶漂浮在水面。达摩飞身跃过,轻轻落在苇叶上,如同一叶扁舟向江北驶去,一会便到达长江北岸。
这便是 “一苇渡江”的故事,如今在南京城北的幕阜山江边,还能找到达摩渡江的地方。
达摩来到河南洛阳游历,他看到洛阳城里的僧人们滔滔善变,竞逐浮华,觉得有悖佛学道理,也不喜欢这里。就又来到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下一个石洞中面对石壁修行,等待时机。
由于长时间面壁而坐,太阳照射着他的影子,竟然在石壁上留下了一道痕迹。如今在少林寺还能看到那人形的印迹。这便是“十年面壁”的故事。而少林寺也就是中国禅宗的起源地。
后来,有个名为慧可的僧人,为了慕名向达摩学习佛法,长期守候在达摩的洞外等待。以至于一天夜晚大雪纷飞,埋住他的双膝,继而埋到腰部,仍然坚持不离开。
达摩终于被打动,开口和他说话。达摩说,只有吃世上之最苦,忍世上之最难忍,行世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岂能了解佛道?
慧可为了表示自己献身佛法的决心,竟然挥刀砍断自己的左臂,呈献到达摩的面前。达摩被他的这种虔诚举动所感动,从此收下他为弟子。这就是“立雪齐腰”和“断臂求法”的故事。
达摩面壁九年后,将祖传袈裟和传法偈传给四位弟子之一的慧可。自己又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后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葬于定林寺内时,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纪念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贡献。
于是,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二祖。慧可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来也就成为二祖庵。
03
禅宗经过三祖僧粲(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四祖道信(四祖寺位于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五祖弘忍(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等几代高僧的传承,来到六祖慧能时代。这位慧能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
慧能姓卢,自幼家贫,但生性聪慧
。他从广东来到湖北蕲州黄梅东山寺五祖弘忍的门下求师,弘忍试探他说:“岭南这种没开化之地的人也想成佛?”慧能应声答道:“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之分。”弘忍对他不禁刮目相看。为了磨练慧能,弘忍让他去干舂米的活。慧能由于体瘦身轻,为了提高舂米的工作效率,竟然在自己腰上绑了一块石头来增加重量,然后站在舂米的器具上踩踏碓身。这也成为一段佛门佳话。
弘忍开始选择接班人了,他召集门下的七百弟子,让他们各自根据个人修行的体验写一个偈言,谁的思想与正法契合就将衣钵传授给谁。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知识渊博,通晓佛教内外的学问,一直都被其他的师弟们所推崇,大家都认为禅宗的接班人非神秀莫属了。
神秀仔细琢磨后写出一首偈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众人见了,纷纷叫好。弘忍也对众弟子说:“你们按照这个去修行,一定有所成就。”但是他又私下对神秀说,你这首偈子还不够透彻。
这时,正在舂米的慧能听说弘忍大师让弟子作偈,选拔接班人的事情。他看了神秀的偈言,评价说:“写得固然不错,可惜未能见性。”一众僧人听了,都说他一个伙房打杂的小和尚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
于是慧能也想了一首偈言,请别人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了后,忍不住赞不绝口。
弘忍大师见了偈言,知道是慧能所作,脱下草鞋将其擦去,沉默不语。当天夜里,却将慧能召到方丈室,先是给他讲授了金刚经的精华,再将佛钵和袈裟传授给他。并且让慧能立刻离开,前往南方隐居。而且嘱咐慧能从此以后只传佛法,不再传授袈裟,免得引起无谓的争端。
为免发生不测。弘忍亲自连夜送慧能渡过长江,取道九江直接回岭南。逃跑途中,慧能曾遭到其他弟子追赶,企图抢夺祖传衣钵。
其中一个名叫慧明的和尚,曾任过四品将军,勇力过人。他在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追上慧能让其交出衣钵。慧能无奈之下,想起师父说过,袈裟只是外在信物,便将衣钵取出放在石头上,让慧明尽管拿去。
慧明见到金光闪闪的佛钵和袈裟,俯身去拿,却怎么也提不起来。他这才知道,这衣钵并非凡人所受得起,立刻跪拜在地,皈依了慧能,然后领着追赶的一干人等回去了。
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后来也成为北禅宗的一位传人。
04
回到南方后,慧能隐居到广东韶州府的曹溪宝林寺,也就是如今的南华禅寺。
十余年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也就是后来的光孝寺。这天正值印宗法师讲经。一阵风吹过,院子中旗杆上的幡动了起来。两个坐在下面听讲的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
坐在旁边的慧能插嘴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了。”两个僧人听了这番高论,大吃一惊,赶紧禀报法师。法师知道来者不是凡人,便请慧能登座说法,听得满座大惊。
当印宗法师知道慧能就是弘忍大师的禅宗传人后,当场拜倒在地。随即为慧能削发剃度,完成出家的仪式,并恭请30岁的慧能正式即位禅宗六祖。
从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力提倡顿悟法门,主张佛性人人皆有,顿悟即可成佛。他还主张不立文字,提倡通俗易行的修持方法,为岭南佛教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由此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禅宗,并且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曹溪也被看做“禅宗祖庭”。
慧能把达摩的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禅宗理论,使禅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古到今吸引了众多世人。75岁高龄的禅宗六祖在南华寺圆寂,如今他的真身像成了南华禅寺的镇山之宝。
05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它对中国哲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等人都与禅宗思想渊源颇深。
由禅宗思想反映出的人生哲理,具有玄虚的思想风格与奇妙的修辞特色,往往精微入理,能够启悟人生的智慧。禅成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则。
现代人学一点禅,由禅宗思想悟出些人生哲理,可以看世间事物更加明白,为人处世更加豁达。比如说:
天对于万物都是一视同仁,不会特别地帮助任何一个人,能够帮助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而已,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富有与否,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知足。
一般人只追求名利,其实天地之间你所拥有的东西很多,星辰日月,山水花草皆为你所有。
仔细体会一下,这些是不是挺有道理?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