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阴持入经全文

发布时间:2019-06-25 19:03:11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阴持入经全文

彼苦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行是为苦。所想觉知受是名为苦想。从是要为何等。望苦想为已习已增。所念已多。为贪已足(贪从万物生望。从危生嗔。从嫉生愚。从不问生痴。从冥生贪望。嗔恚愚痴是为足也)。为不堕贪(谓人从贪望得老。从嗔恚从病从愚痴得死。从福得生。故行家已得三十七品妙行即不堕贪)。为意不受不堕。相牵不堕不念。若干意护观。为已得为得止。从是思望致是要。

彼非身想为何等。为一切法不计身不堕身(言一切四大法不计为身。身者非常之物。明者不堕身想也)。为想知想受。是名为非身想。从是为何等。望致非身想。已为念为思为已增。令是是自计我。为是为意不受舍。若干态不受跓。为观秽恶得止(不受跓者。不跓息也。所以能却八十四态者。正从观恶露得止息也)。是为从是要致。

彼恶不净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行。为不净所想。自知受是名为不净想。从是想为何等。望致不净想已为念为思为已增。令世间五乐意却。舍意不牵不受。不复堕若干念以得护为秽恶得跓。是为从是要致。

彼为四思想念行。何以故。令知五阴。故佛说是分别见彼不净想行。为令色阴从是解。彼苦想行令痛阴从是解。彼非身想行。令思想阴亦行阴从是解。彼非常想行。令识阴从是解。彼从止行。令爱从是解。彼从观行。令痴从是解。彼从不贪为舍贪。彼从不恚为舍恚。彼从不惑为舍痴。彼从非常想。令解有常。彼从苦想为解乐想。彼从非身想为解身想。彼从不净想。为解净想。彼从止摄意能得还。是为止想。令从是止禅。彼从一切法。寂然能得解受。是为观想。令止跓一切知。从欲能得还想。是为不贪相。令还不与取止(色声香味细滑邪念名之曰不与取也。行家已得四禅还六情不复受外六欲。故言还不与取止)。已后不复生痴。是为无有恚想。令从杀还得止。识事亦物是为不惑相。为令得止。止所世间所行所法能受相。是为非常想。令知从生。亦知从灭。识为是处。为世间行。作世间更。所识想是为苦。为所思想。是为痛种处。一切所法不住想。是为非身想。是为思想。是已见身尸已坏。青膖为受是相。是为不净思想。从是为悔。却令寂然。止是为九品处。已分别说见。为一切无为部。说具足是。为谁知多闻少闻不为慧者。不慧不为常意在经为意相连生。为从不分别观。令不得非常想。不受非常想。令从是堕五乐。令五乐覆盖。从所应行。失令不解苦想。令堕五阴受入。令为意计是身。若干本非一本。不舍不观令不堕非身想。为意在颜色。乐计是身为净。不计是皮肌覆。令不堕不净想。不生受止。是想不信令无有想。不受喜。为从是四种已除。堕得无为种处。

佛说信根比丘欲见知。当求在四沟港种为清净法。不舍方便相。令致清净。从清净发起令堕四意止。佛说精进根比丘欲见知。当在四意断过去所更相念不忘。为从不忘发生堕四意止。佛说念根比丘欲见知。当观在四意止为一意想。是为定从不惑起。令堕四禅处。佛说是比丘欲知定根。当知在四禅(数息为身。意止相随。为痛痒意止。止为意。意止观。为法慧止。是四身止。五阴便止。是为还。还净是应四禅也)。从本校计为慧。如有能得持。从是发起令堕四谛。佛说慧根比丘欲见。当在四谛。为有四轮。好郡县居轮。依慧人轮。自本正愿轮。宿命有福轮(轮者喻车轮也。能载致物。言人有是四轮亦载致人于道也。四轮应四谛。四禅为道行也。百法四轮义同也)。彼为道德共居相。是为好郡县居。令贤贤者依止处。以得道德依猗相。是为依慧人。从是为堕有正愿处。以得正愿相。是为身正愿。令堕福处。从清净行有所入相。是名为福。令致堕五乐处。

彼为戒法十一本。一为色持戒无悔。二为已不悔令得喜意。三为已有喜令爱生。四为已意得爱为身得猗。五为已身得猗便得乐。六为已意得乐。便得正止。七为已意得正止。便知如有。八为已知如有便寂然。九为已寂然便得离。十为已得离便得解脱。十一为已得解脱便见慧。有慧便知生死已尽。道行已毕。所作行已竟。不复还受苦(得三活谓之毕竟行足意。漏尽谓之直入泥洹。不还三界受众苦也)。

戒相为何等。至命尽持戒。令从是致无悔。身不增罪相为无悔。从是致喜令得喜处。可意相为喜。令致爱处。喜足相为处。令致有猗处。从行为是为得猗相。令致乐处。已无恼为乐相。令从是致定处(致定处者。谓在所得定处也。一说言灭去恶意致善意著之处)。意随使不忘为定相。令致如有慧处。不惑如有相随相。是为寂然处。若知非身是为寂然相。令从是致相别离处。不近会为相别离。为从是致解脱。已为非行法不受殃。是为解脱相。令致解脱慧见。

为有四道德地。何等为四行者。福彼若如有知智。是为见地。为得道迹。是为得道福。彼如如有知是为德。却离是名为薄地。为有往来福。彼以德却为不用。是名为相离地。彼已相离。是为不复还福。是名为欲竟地无所著。亦行者福是何义。为道弟子有八种道行。是名为行者。为是是福。是故名为行者福。何以故。为行清净为名。是为清净福。是为道德有八种清净道行。为是是福。是故名为清净福。彼为应得道迹。

云何已谛相应道。弟子便断三缚结。彼为三缚结为何等。一为知身非身。二为无疑。三为不贸易行戒。已断是三缚结。道弟子便堕道迹。不复堕恶道。毕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间已更。所在往来便断苦。从苦得解。是名为见地为得道迹福。彼何等为令意堕是身。亦知是身(问何行令心或存身以为有乎。答曰五阴令惑矣)。痴为以不闻。为世间人。不见觉者。亦不从闻者。受教戒闻者。亦为未分别。现正法为意念。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亦是我身。痛想行识。亦如上说。已如是得观。便受五乐(得观谓愚者。邪见堕五阴为身。即悦五欲以为乐也。了本曰为在疑中。令疑正要。如是佛说为疑。斯其义矣)。令为受是身(愚者以五欲乐为荣乐。受身想如是舍身受身轮转苦也)。为堕身。令意念我为是我。为以是着相连。不得自在。牵相随如是。有所忍(自可以为已志之所尚者是也。缚著于俗。随之生死。忍受罪庶。无所颜矣)。所可为意。为可受。已受见随行。是为邪见。堕受是身。彼为见是五邪令堕疑无有。

首页12345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解释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