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三层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ree Levels of Concentration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阿姜苏瓦特曾经常说,入定就像入睡——只不过你不睡着。那就是需要窍门的地方。换句话说,怎样把心带入寂止,但仍然保持清醒?
入定基本上分三阶段进行。开始时,是普通的、日常的定层次。它叫做“刹那定”: 就是让你聆听事件、记忆事件、读一本书然后把读了些什么记得有条有理的那种定。那种定是我们都有的,它持续一刹那[瞬间]或者一系列的刹那。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在溜开、回来、溜开、回来,不过至少有足够的连续性,使你能够记得。
当你修专注气,专注“佛陀”,或者其它禅定所缘时,就是以那种定为起点的。你会发现心溜了开去,不过你把它领回来。它溜开去,你领回来。存在一种节奏,就好像音乐: 你弹奏一个乐句,接着停顿一下; 再弹一个乐句,再停顿一下。不过有足够的连续性,使那些乐句得以构成较大的一整段。尝试与气呆在一起时, 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你也许连续呆上几口气,就溜开了,比如是在入息与出息之间、或者出息与入息之间,接着重新开始。这是正常的。重点是,你要不停地回来、回来、回来。
随着你操纵这种定,就会开始意识到为什么存在停顿了。这个层次的定,不能抵挡不乐、厌倦、或者疼痛——任何负面的、或者不愉快的东西。哪怕有最细微的不乐,它就被推倒了。心因此而失焦。这就是为什么,从定的这个阶段进到下一个阶段的方式,是学会怎样准确地解决不适感。你不需要从大痛出发,只要解决你在气中感觉到的细微不适感。也许它略略过长、过短、过深——等等。你学着调整它,你学着解决它。那样就给你自信。你不必怕这些东西。出现一点不适,你可以解决它。这样让你的定更加连续起来。
这就把你带到了下一个层次,它叫做“临界定”、“近行定”或者“邻近定”。它就在真正入定的附近,不过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方心达到相当的平静,不过在这个阶段,它很容易失焦。如我前面所说,刹那定的毛病是,它不能抵挡不乐。不过近行定的毛病是,它不能抵挡乐。碰上真正的喜乐时,它就失焦了。心平常就是那样的。它太习惯于放松下来就入睡,于是就放开了[所缘]。有视相倾向的人,在这个状态会看见视相。没有这个倾向的人,照样发现他们很容易朦胧起来。他们落入了阿姜放称作痴定—— moha-samādhi——的境界: 事情安静、愉悦、寂止,但是你对自己在哪里懵然不觉。
因此,这个阶段重要的是,让心在这股愉悦里作工。就像修刹那定时,你把注意力直接放在解决问题——就是心不能应付痛或不乐的这个毛病上——这里的问题是心有不能应付乐的这个毛病,因此你就专注乐。这就是为什么阿姜李要你把气传遍全身的缘故: 既给你工作在这股愉悦里做,同时又扩大你的参照框架。平常,随着你越安定下来,气越微弱起来、精细起来,它就越来越难以跟踪。因此,你需要扩大你的参照框架,把整个身体包括进去。哪怕出入息的气寂止下来,那[指参照框架]也是你可以跟踪的。
在身内操纵气,有许多方式。一种是,连续定在你一直专注的同一处,然后把觉知感——也就是你的觉知范围——扩大,使得它包容全身。接着,你允许气作调整,使得它感觉良好,在全身尽可能良好。另一种方式是,一节、一节地巡视身体,在每一个节段里调整气能,使它感觉愉悦,接着让所有节段里的那股愉悦感连通起来。这样,你就习惯于操纵乐感了。
这是佛陀教导的突出特点之一。他不把痛或乐本身作为目的。它们各有其用。痛到来时,你对它作什么? 乐到来时,你对它作什么? 与其简单地受苦或者享乐,你学会操作这些东西,使它们能把心领入一种更深层次的定。在你操纵那股乐感,扩大你的觉知的过程当中,心如此全副投入其中,它不能作其它事。就仿佛你把它的手脚钉在了地板上,它只能呆在那里。或者换一个比喻: 溜到过去未来的那个心必然是一个十分狭小的心。好像它需要穿过一个狭小的管道才能去未来、过去。不过,当心扩大到这个程度时,它就下不去那个管道了。它给卡住了。如果它要去,必须得缩小。
因此,随着你以这股扩大的觉知坐在这里——定在一处,但填满全身——你是真正安止在当下。这就是为什么这第三层次的定叫做“安止定”的缘故。从那时起,你要作的,只是维持那个状态,学会维持你在那里的平衡。气将会寂止——有时看上去几乎停止了。就让它停止。你不再需要出入息了,因为大脑所用的氧气减少了,并且你正从毛孔 [ pores,气孔]中得到所需要的全部氧气。记得电影《金手指》里的那个金色女人吗? 记得她为什么会死? 因为金漆盖住了她的毛孔,她不能透过皮肤得到所需的氧。这是说,有许多氧气来自皮肤。因此气停止[从气管的]出入时,不要担忧。你需要的氧气已经足够了。身体可以充满着觉知,寂止下来。这就是了。这就是既不被乐也不被痛所阻挡的那种定。它是你要达到的定。你之所以达到这里,既是通过放开其它思维,也是通过对气的极其专注。
这就是入定不同于入睡的地方。你睡着时,事情寂止下来,接着你彻底放开,放开你所有的念住、所有的警醒,如经典所说,挪到另一个“有”的舞台。不管入睡时心里碰巧显现出来的那些小小的梦世界是什么,那就是“有”正在发生,它通常是在近行定这个状态。
因此,你必须修练过关的就是这个。学会不让那股乐、那股安适给冲走。告诉自己: 有工作要作。这是需要技能的。如果你不善巧,在操纵乐的过程中就可能造起苦痛,心不愿安定下来。不过继续一次又一次地练,过了一阵,你将会发展出技能来。你作你的工作,不过是在乐中作。随着你用但凡引生果报的方式,操纵身内的这股能量感,你构造出一个更舒适的安住之处。阿姜李给出过一些建议,不过你注意到,在开示当中,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谈论气能。人人咸宜的气的构想方式是没有的。
因此,自己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毕竟,你定入的是你的身体。你听过这些指南,得到某些启发,不过你还得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意、自己的观察力,才能懂得身内的能量究竟是怎样地舒适或不舒适,你在哪里可以充分扩大舒适的部位,让一切传播开来,使那股舒适全部连通。接着,你学会怎样住在那里。
不要以为住在那里只是在干等,等到你被许可修观。正是在学习住于定中的这个技能的过程中,你发展出观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因为你会对心里哪怕最细微的思维造作,越来越敏感起来。你学会看穿它们,不给带到它们那些小小的世界中去。那正是把造作如实看成造作所需要的技能。这就好比那个古老的手指指月,然后把它转回来的禅宗故事: 你不是要看月亮,你要看那个手指——因为是手指在欺骗你。它把你指离它正在做的事。不要看你的那些想法把你的注意力往哪里指,而是把它们简单地看成是造作。
因此,发展定和观的所有重要工作就发生在这里: 先学会对付痛,再学会对付乐,使心能够以一种寂止、牢固、极其警醒的方式安定下来,不管发生什么。
(根据2005年4月14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第二集》)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