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随佛学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本文是弘一大师1933年8月31日(癸酉年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学僧们做的演讲。大师在本次演讲中主要介绍了佛在世时的一些非常能体现佛祖人格之美的事迹,旨在鼓励大家以佛为师、常随佛学,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以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绝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七事。
佛自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即自执帚,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帚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比丘。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佛自舁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佛制饮酒戒缘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等。
佛自修房
《十诵律》云: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乃自修之。
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佛为弟子裁衣
《中阿含经》云: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为连合,即成。
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此事知者甚多。今以忘记出何经律,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大略之义录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等。
佛自乞僧举过
是为佛及弟子等结夏安居竟,具仪自恣时也。《增一阿含经》云:佛坐草座(即是离本座,敷草于地而坐也。所以尔者,恣僧举过,舍骄慢故)告诸比丘言: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希愿者耳!
译文: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种是常随佛学。如果按照《华严经》所记载的佛学种种神通妙用之处,绝不是凡夫俗子能随学即会的。但是其他经律所记载的佛学行事,有我辈凡夫可以作为模范的,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学,这些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在列举七事。
佛自己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上记载说:佛住在逝多林。见地面不干净,就自己拿起扫帚,想把林子扫了。当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弟子,听到了这件事,都拿起扫帚共同打扫园林。不一会儿佛与弟子们就把园林扫除干净了。大家进到屋中坐下吃饭,佛陀对弟子们说:“扫地有五个好处,一是可以让自己心境清净。二是可以让别人心境清净。三是上天看着欢喜高兴。四是可以端正自己的品行做正事。五是尘世生命结束后可以往生天上。”
佛跟弟子一起打水
《五分律》上记载,佛制定饮酒戒条的缘起是这样的:婆伽陀比丘因为降龙取胜,一高兴喝醉了酒,弄得浑身上下脏乎乎、乱糟糟。佛与弟子阿难把他抬到井边,佛亲自用桶从井里汲水,阿难为婆伽陀比丘擦洗干净身体。
佛亲自修缮寺庙房屋
《十诵律》上记载说: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坏了,于是自己修理。
佛亲自为生病僧人洗澡、亲自看望生病的僧人
《四分律》说:佛扶起病中的比丘,给他擦拭身体,又给他洗浴,衣服清洗好了晒干。佛把病比丘床上破烂了的草席扔掉,打扫其住处,以泥浆涂洒墙壁,收拾得极为清净。又给床上换上新草席,并铺上一件衣服,再重新把病比丘安顿在床上,又把自己的衣服盖在他的身上。
《西域记》上记载说:“桓东北有塔,就是如来佛为病比丘洗浴的地方。”
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比丘生病,独自一人忍受痛苦的煎熬。佛陀问他:“你因何痛苦,因何独自一人忍受折磨?”那个比丘回答:“我这人天性懒散不习惯拘束,别人有病也不愿意去探视,所以得病没人来探望。佛忧伤地对他说:“善男子,我来看你吧!”
佛亲自为弟子量体裁衣
《中阿含经》上记载说:佛亲自为弟子阿那律裁剪三件衣裳。诸比丘同时在一起积极配合,衣服就裁剪成功了。
佛亲自为老僧人穿针引线
知道这事的人很多,今天忘记了故事出自哪部经律,来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的大概意思记录下来。佛在世时,有一个老比丘缝补衣裳。因为老眼昏花,不能把线穿到针孔中,就叹息道:“谁愿意为我穿针?”佛听到了,立即起身说:“我为你穿针。”
佛自己要求在众僧面前反省己过
佛陀和众弟子夏季在住的地方休闲,把这作为一同自我反省的时间
。《增一阿含经》上记载:佛陀坐在草座(就是离开平常的座位,把草铺在地上,席地而坐。这样的目的,就是放下傲慢的态度,便于别人批评)上对众比丘说:“我在众人中犯过什么过错吗,有没有犯过身、口、意三种恶业?”连着问了三次。
灵芝律师感叹道:“佛陀自我反省,如同一个凡人一样,这是为了垂范后世,让众人都懂得自我反省,不生傲慢之心。”
像这样七件事,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领会,一定摒弃骄纵傲慢的人生态度,增长慈悲心怀,多做好事善事,早日求得智慧。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