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五:“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在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得一无所成。
《楞严经》卷六:“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所以说,怎么修这个法门呢?在《金刚经》中,佛讲过这句话,如果知道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修?这么修!如果有个修法就不是佛法了。
佛学,文化智慧因此,进入佛教之门必须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宗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否则,无戒脉传承,不生戒体。
无见不行,无见和有都是生灭法,说有说无都不行。一切言语都没有实际意义,用它没法修,你想了生死,想往生西方吗
?带有这些知见就不行。所以怎么念佛呢?上次说了,就念《金刚经》,“金刚念佛法”。一切知见放下。记住什么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不管真的假的,真假本无区别。迷时有真假,悟时没有真假。不经过受戒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中性法”,不具备善戒的功德。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唯识派主张,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不具备受分别解脱戒资格的众生,理所当然地无资格受菩萨戒。
大德善知识,佛学,文化,智慧中观派传承,没有先受分别解脱戒的先决条件,受戒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愿意发心者均可受菩萨戒。
在不具传戒师的特殊情况下,可在佛像前按仪轨自己发心受戒。密戒必须经过灌顶,在上师与佛坛前受戒,恢复坏戒也必须在佛坛前进行自入灌顶。无论显密,不受戒而持戒,别说成佛,就连入道也没门儿。这些都是经续中的规定,除了佛陀,谁也无资格随意修改法规,也不能随意解释,搞变通。
大德善知识,佛学,文化,智慧传佛教亲师法衡量的老师,应该是传授佛门正道的大德善知识,具格与否应以法衡量,不合法者应远离之。如果拜过传假法、邪法、骗法之类的无德恶知识,应当像远离一切恶人那样远离之,否则便会近墨者黑。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佛是施教者,法是所教之道,僧是受教育者,三者有所不同。声闻以僧为师,声闻本道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僧,因此,僧是声闻众的主要救星。
缘觉以观修十二因缘证独觉罗汉果,因此,法是缘觉众的主要救星。菩萨靠佛的教诲发心入道,十地得佛灌顶,最终果位是佛,因此,佛是菩萨众的主要救星。
大德善知识,佛学,文化,智慧佛的作用是指引解脱道路;法的作用是产生道地的智慧功德,使道行圆满;僧的作用是同道相助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带路人”。根据以上弥勒在《庄严经论》中所说的三个原因,佛法中把佛、法、僧称为“三救星”。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
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大德善知识,佛学,文化,智慧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行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古人说:“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见未为真;若能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如不前进,则是认化成为家,烦恼仍有生起的机会,如此则做一自了汉也很为难。故要去泥存水,方为永断根本无明,如此才是成佛了。
佛学,文化智慧到了无明永断的时候,可以任你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任你淫房酒肆,牛马骡胎,天堂地狱,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了。否则,一念之差,就是六道轮回。昔者秦桧曾在地藏菩萨前做过香灯,只因他长远心不发,无明烦恼未能断了,故被嗔心所害,这是一例。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佛学,文化智慧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学佛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佛教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一种是研究学问知识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的角度学习佛法。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