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这句我们常常见到。最通俗的翻译就是:阿难说,我曾经亲自听到这样的事情。深一点的意思是在‘闻’字,什么叫‘闻’?‘闻’是真正地听进去,听到心里,而不是用耳朵过滤一下
。用耳朵过滤下也只是听,和‘闻’这个字没一点关系。怎么才能听进去?要有信,要有十足的信,才能信受奉行,才能闻进本识,才能算这部经我了知。我们很遗憾地说,佛经很多,善书很多,但是我们有多少闻进去了?学佛有八难: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不是寺院难进,不是僧人难见,不是法门很少,而是我们的心念不调伏,接受不到佛法的帮助,没有升起足够的信。于是佛陀说的话,我们当成空气了。这个法要,你听到也是没听到啊!这个“如是我闻”,也是阿难在世尊临入涅槃前,启问的四个问题之一。阿难问世尊以后佛经集结要怎么做呢?佛陀告诉阿难要以“如是我闻”做佛经的开头。这四个字里就具足了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闻成就,一个条件是信成就。”这个具足的信就是闻的基础。有足够的信是不容易的,正如《金刚经》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人遇到了这部经他不信受,那只能说他在过去一佛到五或六佛的佛所修过善根,也正是因为过去在佛前修过这些善根,他还能遇到佛经。而那个听到就能信受的人,却是在过去的百千万亿诸佛前广修善根,才能信心具足,才能一听即信受。
同样是一部经,同样是一本善书,因为我们的信不同,我们能在其中抽出的养分就不同,能吸收到的利益也不同。这不要怪佛菩萨不慈悲,要怪自己福报浅薄,善根不深厚!怎么才能改变呢?要发起真诚的心来!这个诚敬心是真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不诚敬,那么得不到利益,能得到什么?得到的是狂慧,得到的是顽空,得到的是执有。佛菩萨不希望我们走入这样的陷井中,但是这都是我们心念招感的结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讲法的六个条件在这一句介绍中一览无余:‘如是我闻’是闻成就,是信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在龙宫’是处成就;‘与大众比丘和菩萨俱’是听法的众成就。这个佛经的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这六个也是佛陀讲法的六个条件。”
如果有众生信心不清净,佛陀不会讲法。就像净空法师说到自己和老师章嘉大师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一共就六个字,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还年青,心念浮躁,就算讲了也没有用,等什么时候心念定下来了, 两个字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一切条件都具足了,但是听不进去,佛陀亦不会讲。在不合适的时间不会讲,在不合适的地方也不会讲,听众不合适还不会讲。就像佛在讲《法华经》中就出现了一大群的罗汉退出法会的现场,这一群人退出后,佛陀才对剩下的大众说,现在我和你们说的就没有枝蔓了。
“一时”是这一时候。佛经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教育的现场,通过文字转述而成,所以佛经就相当于佛陀在讲法,于是无量众生围绕。因为佛陀的教育是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这里面听课的就不只是地球人了,所以用了一个模糊的时间来指讲法的时间条件具足。也指出了,学佛要学佛心,要入如来知见,而不要去研究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佛陀讲法的时候,到底是春天还是夏天,是初二还是十八,这些根本就不重要。佛陀亦不希望后世弟子在这些事情上耗费精力,所以用了这一个模糊的词。就像佛陀告诉弟子,不要追寻第一因,不是佛陀不明白第一因是什么,而是因为第一因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没有意义。如果要去研究这个,恐怕几百生不断的努力,也不能研究出确切的结果。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修行机缘,成为最可怜悯的人了!什么是最可怜悯的人?不是那些机缘不成熟、不能学佛的人,那些不能学佛的人固然值得怜悯,他们陷入在六道的轮回中、诸苦的逼迫中很值得怜悯,但是最最可怜悯的是,学佛的机缘成熟了,却放弃了,没有学出个成果来,这才是最值得怜悯的人。我们要懂得,你这一生能学佛,不是这一生的努力,而是无量劫以来努力的结果。无量生无量劫都在努力的去做,才换得这一生学佛的机缘成熟。所以你们要知道,这个是换来的,如果没有把握住,就相当于过去无量生的努力白做了。于是又要通过漫长的努力,才能得到下次的佛缘成熟。在这一生能遇到佛法,能佛缘成熟,这实在是不容易。但是成熟了却没有给自己一个交代,没有给自己无量生的努力一个结果,这就太可怜了。
“佛”是特指释迦牟尼佛。释迦佛没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皇太子。这个国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很好。因为佛陀的父亲共是四个兄弟,都是国王,所以还能彼此有个照顾,不至于被大国威胁太甚。这四位王一共有八个孩子,就是我们知道的四王八子。这八个孩子除了释迦佛示现成佛,还有一位堂兄弟提婆达多肉身掉进地狱,其他的六位王子都跟随佛陀出家了,阿难是佛陀最小的一位堂弟。
“娑竭罗龙宫”,这个娑竭罗翻译过来就是咸海,又叫大咸海,如果通俗简单地讲就是在古印度边上的一个咸水海。如果深一点,我们就知道了,海都是咸的,只有一个海不是咸海,那就是须弥山外围的七重香水海。这七重海里的海水都是八功德水,就是观音菩萨手里净瓶里的水,也叫甘露水了。这七重香水海夹杂了七重金山,第七重金山外就开始是四重咸水海了。所以如果强调这个海是咸海,那么就一定是这个围绕须弥山的那四重咸水海了,也就是说这个娑竭罗龙宫不在地球上,而我们的地球在这个小世界的南边,又叫南阎浮提或者叫南瞻部洲。在这南阎浮提中有三千个洲,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小洲而已。这个娑竭罗龙王也非常有名,不是他的修持有多好,而是浩如烟海的佛经典籍中只记录了两位大德当世成就,一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记录的善财童子,另一位就是《法华经》中记录的娑竭罗龙王的女儿,一位小龙女。这位小龙女只八岁就成就为佛了,这是所有佛经中唯一的一位,这个娑竭罗龙王就是这位龙女的父亲。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