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要拿出真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不像世间人,半真半假,有时说点真话,有时说点假话。修道人时时要讲真话,做真事,不打妄语。每一念都要除我们自己的毛病,自己往昔无量劫习气都要改掉,无量劫以来的罪业都要忏悔。
为什么学佛法学得很久,却都没有相应呢?就因为保护着我们的过错,不肯拿出真心修行,所以把光阴都空过,也没有开真正智慧,也没得真正的定力
。时间空过,自己道业也没成就,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在道场里,要节省一切物质,所谓: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常住物」,譬如所吃的米、油、酱、醋,要爱惜,不要糟蹋,不要浪费。所用的甚至一根草,一块木头,一张纸都要爱惜保护它;在这上面若不小心,不知惜福,就把功德都漏掉了。所谓:
所修的,不如所造的;所得的,不如所丢的。
再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要伤害到其它的人,口上也要存德,不说绮语、妄语、恶口、两舌,口德特别要注意;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意念里不犯贪、瞋、痴,不要尽为这臭皮囊着想,心心念念要为它偷东西吃,心心念念想要把这臭皮囊装饰得好看一点,心心念念想叫这臭皮囊享受一点,快乐一点,这都是颠倒。我们若想出离三界,脱离六道轮回,都要把这习气改掉。情爱也要把它看空了,才能遂心满愿的成就你的菩提道果。
「修道不能享福」,要记得佛教的老祖宗--释迦牟尼佛当初修道时,贵为太子,富可敌国,他能毅然出家修道。以他的身分来说,虽然出家仍然可吃好的,穿好的,住一座好房子,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跑到雪山那里,忍苦、忍饿、忍寒、忍热,在那儿修行了六年,在这六年之间没有吃过什么好的东西,也没有各处去叫人供养他,就是在那儿受苦。
以释迦牟尼佛那种富贵的身分,尚且自己愿意受苦来修行,我们又是什么身分呢?不过是很普通平凡的人,为什么要穿好、吃好、住好,贪图享受,受不了苦,怕受苦?想想,比起释迦牟尼佛,我们是不是要生大惭愧?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