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世纪中叶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教互相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就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兴起,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这就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种重要形态。
作为大乘佛教的一种,密宗是在师徒之间秘密传授,具有神秘内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称为密教,也称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密宗是以大日如来为信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上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为特征。
布达拉宫在修行上,密宗则中是注重上师的引导和秘密的仪式。与大乘佛教其他派别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张修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心密),这样三密合一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有成效。
最初密教主要流传于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一带。后来逐渐向印度南部和东北部传播。但随着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斗争不已。
释迦牟尼佛像公元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将领巴巴克提亚·契吉率军入侵印度,并焚毁了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自此,印度佛教僧团也随之被摧毁殆尽。佛教就此衰败,印度教最终成为印度的主流宗教。
十九世纪末,印度佛教兴起了复兴运动。一八九一年,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在印度创立了摩诃菩提会,一些佛教寺院也得到了重新兴建。一九四七年,在印度独立以后,佛教在印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九五六年,印度政府举办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涅盘两千五百年的国际集会
。同年十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安倍多加尔在印度的那格浦尔组织了一次改信佛教的运动。当时就有五十万印度“贱民”由信仰印度教改信佛教。自此以后,印度共有几百万贱民皈依了佛教。现在,佛教在印度重新焕发了生机。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