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扎根做起,根不深、根不固,目标达不到。要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是什么年龄最好?三岁就要开始,要教他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国古时候私塾里面的教科书,那都是真正有智慧、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编辑出来的儿童读物。儿童读这些书就是让他记,不要讲解,所以什么?念遍数。每天你看这个孩子,你教他一段,古时候讲几行,教他十行,他念十遍就可以背了,这是测验他的根机、他的能力。十遍就能背,就正好适合他,那督促他什么?督促他念三十遍、念五十遍、念一百遍,他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本书念完了,再念第二本,第二本念完了,念第三本。
从三岁到十岁,大概“四书五经”都能背过,十五岁以上智慧慢慢开了,老师就跟他研究讨论。老师怎么教学生?因为这些东西学生都会背过,背得很熟,老师让学生讲演,跟同学老师一起分享,你把你所悟到的讲给我们大家听,老师做印证。讲得不错,确实悟性开了。每个同学都要复讲,这就是考试,测验成绩。
老师还有更深的意思可以跟学生在一起研究讨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经上这两句话用在儒家可以,一个道理,同出一个境界,这个教学的目的达到了。要开悟,没有开悟,目的没达到。所以老师不能讲给学生听,为什么?那是你老师自己悟到的,不是经书的真实义。经书真实义是谁说的
?是佛说的,孔子说的,祖师大德说的,真正大彻大悟人说的,那都是一样的。真的悟到那个程度,那这本书里头什么意思?给你说,部部书都是无量义。不但每一部书是无量义,每一章、每一节,甚至于每一个字都是无量义,一点都不假。那是什么?大彻大悟了。他给你讲这部经,应机说法,你是什么程度,他就跟你说什么,你能听得懂,你能听得生欢喜心。你的程度高,他说得深;你的程度浅,他也说得浅。浅深广狭得大自在。所以法没有定法,任何法都通一切法。任何一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是自性。
所以教学的目的是开发性德。自性本自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东方人、佛菩萨、圣贤人教人标准在此地,我们要懂得。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