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禅法与大乘禅法的基本区别
日本煎茶道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乘佛法的产生而出现了大乘禅。也就是说大乘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乘禅法的理论被大乘禅法所继承并加以发挥。如小乘禅法中的“四念处”观,要求修禅者如法如理专注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观对治“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从而达到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大乘禅法也修“四念处”,却以“空”理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法门名义集》中说:“四念处,大小乘各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从修行的过程来看,大小乘也有很大差别。小乘禅法以自度为主,解脱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终极目标,所以修禅者往往远避喧嚣的尘世,独处清静山林,息一切思,去一切想;大乘禅法则强调普度众生,注重心性的清净无为,虽入世间而不碍修禅,心定而一切净,认为处处是道场,时时可修心。与小乘禅相比,大乘禅对心悟的程度更彻底,有无量无数三昧的名称。
更重要的是,大乘禅不再拘泥于小乘禅以静坐为主的固定修行模式,而是依照大乘佛教的理论,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以求更好地证得佛智,体悟佛理,获得解脱。大乘禅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作为开启佛智的重要方法,与教理教义密不可分,确立正确的佛教世界观成为大乘禅的首要任务。
煎茶道敬茶如大乘禅法中的“实相禅”,就是随着大乘般若思想而出现,并为般若学的普及发挥了主导作用。大乘般若学主张“万法性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和主宰,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此有故彼有”是缘起相,“此灭故彼灭”是性空体,因为无自性而“假有”,又不能落入绝对的“无”,这就是宇宙万法的“诸法实相”。把这种对诸法实相的观照与禅修结合起来,通过禅观而证悟诸法实相之理,故名“实相禅”。
实相禅后世对天台宗的影响最大。智凯大师将实相禅“一心三观”与“诸法实相”结合起来,以空、假、中三谛阐释诸法实相,以此指导禅观,要求以一心观空、假、中三谛,从而于一心中观悟“诸法实相”,体现了大乘禅依教修心的方法。“实相禅”的诞生表明,随着大乘般若学的盛行,禅的重心逐渐由单一的修持形式转向了对宇宙实相的证悟,禅修者运用般若智慧直接与观察对象合二为一,在否定主客体的界限中,去体悟宇宙万法一切皆空之理,以获得一种精神、道德乃至美感上的大超越。
大小乘禅法是随着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传播过程而依次诞生的。禅之所以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各家禅宗流派之所以能产生、发展并广为传播,是因为每个人本身有着多方面的需求。人除了对基本物质的需求之外,重要的是还有精神上的寄托与追求,这就是千百年来,人天天在做人,却又不断地在考虑如何做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如何认识人生,超越人生?如何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世界当中,获得永恒的不生不灭?对人生的生存及其意义的究诘成为各种民族文化普遍关注的话题。禅就是古代印度追寻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一种特有的实践行为和思维方式。
佛教盛会大乘禅与小乘禅另外更明显的区别在于,大乘佛教将释迦牟尼奉为至高无上的教主,是全智全能,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觉悟者,认为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众生人人可以成佛。大乘佛教贬斥小乘佛教一昧寻求个人解脱,自利而不利他;观飞落叶之境而悟生死无常苦,视三界犹如火宅,急求逃离是小乘禅法的根本。大乘佛法重在普度众生,就像一辆大车或大船,要普渡一切众生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无量无边,不可能度尽,而大乘菩萨的悲愿也就同样无穷无尽
!大小乘禅法虽然在修持过程和证悟果位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却都被赋予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共性。因为它们都是印度禅的种子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并生长起来的,因此它们都属于中国禅法范畴。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