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七)

发布时间:2022-12-22 20:34:30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

妻子集会:在家的菩萨都有家庭,会有妻子,和妻子集会的时候,也应该发这个愿,当愿众生:我现在愿意一切众生,怨亲平等:我和谁也不远、也不近,怨亲平等,和我有仇的人,我也待他如同亲人。所以佛教是真正的平等,怨亲都平等,怨亲是一样的,能看成这样。不是说自己的妻子,就近一点;其他的人就远一点,都一律平等相待。永离贪著:永远离开这种贪心——贪恋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女,执著自己的妻子、儿女。你看那个菩萨都能舍弃国城妻子,他能把国城妻子都布施出去,这才是真正发菩萨心的,所以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若得五欲:什么叫五欲?财色名食睡。财,是一个欲;色,贪美色,这也是人之所大欲;名,有的人不贪财、不贪色,但他贪名,想要得一个好的名,得一个大的名,想要名闻世界,天下闻名。这也是一种欲。有领袖欲的人都有这种的毛病,贪名图利,利就是财。食,就是饮食,好吃好东西。所以做斋菜的人,都要比较一下,这个庙上的斋菜比那个庙上的斋菜有味道,料理得好,色香味俱佳,要是这样,就是著到食上了。睡,有的人不贪财,也不贪色、不贪名、不贪吃,但他就贪睡,你若叫他不睡觉,那比用刀割他一块肉都痛苦。

你看!这五种财色名食睡,就是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你贪财很容易就跑到地狱去,贪色也很容易就跑到地狱去,贪名很容易就和阎罗王碰鼻子去。你贪食,很容易就和猪呀、狗呀,去抢东西吃。因为你贪吃!到时候要吃东西就要抢。你看猪吃东西都互相抢著吃,狗吃东西也是互相抢著吃,因为它就怕吃不著,所以要抢著吃;甚至于粪,狗都要去抢著吃。我不是骂人啊,你看!这就因为在生的时候,它尽贪吃好东西,所以好东西吃不著了,就是这个臭东西它也要抢著吃,这是食。睡,也是有人贪睡眠。在佛住世的时候,佛的弟子都有欢喜睡觉的,连佛在那儿讲经说法,他也睡觉,佛就骂他。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你要是想不到地狱去,就把这五欲的根断了。

所以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这个欲就等于一支箭似的,射到你身上很痛的,你若要把这欲箭拔除去,就要不要有五欲。究竟安隐:这时你究竟得到快乐,得到智慧了。

伎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伎非实

伎乐聚会:伎就是伎女,或者一种音乐。大家聚在一起开party(宴会)、奏音乐,以为这很好玩的,在这时你要明白,当愿众生,以法自娱:这时候你要发觉悟的心,当愿众生,应该好乐佛法,以法做为自己的娱乐。你看你天天读读经,这有多快乐!我念念佛、诵诵经,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了伎非实:知道伎乐这暂时间的快乐,不是实在的,不是真的,不是究竟的。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若在客室:皇帝所住的叫宫,一般人所住的房子叫室。无论你是在宫殿里边,是在一般人的家庭里边,这时菩萨就要发愿了,当愿众生,入于圣地:现在我愿意一切众生,都到圣人的地位,圣人所住的清净宫殿。永除秽欲:永远除去不清净的思想和一切的欲念。

著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璎珞,有在头上戴的,有在脖子上戴的;这璎珞就是一切庄严好看的装饰。那么戴璎珞的时候,菩萨也发愿,愿意一切众生,舍诸伪饰:舍弃一切虚伪、不实在的装饰。到真实处:要到真实的处所、真实的地方,不要尽做一些个虚伪假面具,戴一些个假面具。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上升楼阁:又菩萨上升楼阁的时候,也即刻就发愿,要做这种观想来发愿。愿意什么?当愿众生,升正法楼:要到正法的楼阁里边去,彻见一切:彻见就是了彻,明白一切的正法。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著

这个布施,我们人要难舍能舍,不能舍的、舍不得的,也都要舍,那才是真舍。譬如我有五百亿,我布施一块钱,那不算什么。我一块钱都没有,有人向我来化缘,我想法子能布施,这才叫真舍。你那么多钱,布施那么少少的,那不是什么真正的布施。但是人也要量力而为,你力量真的达不到、做不到,也不要勉强;你若勉强,因为布施,借得周身是债务,一天到晚叫债主来讨债,你就不还人家,这也不是你自己的布施,所以也不要这样去做。

所以若有所施:若有众生能做布施的,当愿众生:在这时候也要发愿,令一切众生,一切能舍:一切不能舍的也要舍,最要紧的是什么呢?我告诉你们,心无爱著:你心里不要有一种贪爱,你若能把所爱的舍了,那才是真舍。譬如我爱古董,我有个古董,这个古董真是无价宝,啊!多少钱也买不来,晚上睡觉都想著这个古董,作梦说:‘啊!古董丢了,被人给偷去了。’一惊醒了,还知道是个梦,那个古董还没有丢。就是因为这样,令你在梦里头都挂著这个古董,你说这多苦啊!这个你若能把它舍了,那么这是真的。古董是这样,其余你所爱的、所执著的,都应该把它舍了。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众会聚集:大家有的时候在一起聚会,或者有什么事情来开会,在这时候也应该发愿,发什么愿?就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把一切聚集这种法,也不执著了。不要执著这一切,你能舍众聚法,就能成一切智:佛法,你就因为有执著,才没有一切智慧;你要是没有执著了,一切智慧自然就现前了。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若在厄难:厄难就是灾难、苦难,也就是当你最危险的时候;或者你有病,病得要死;或者你行路,遇著狼虫虎豹、毒蛇猛兽,正在危险的时候,你这时候也要发个愿,当愿众生,随意自在:都能随心如意,得到自在,没有厄难。所行无碍:所行所做都没有障碍。因为自己遇到厄难了,愿一切众生都没有障碍,这就是菩萨心,就是发菩提心。

E2、有十五愿明出家戒时愿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舍居家时:就是出家了。人出家要真正地修行,不要犯戒,不要破戒,不要做破戒的比丘,要做一个清净持戒的比丘。所以舍居家时,就是要出家,想要剃发染衣,出家做佛的弟子时,也应该发愿。发什么愿?要当愿众生,出家无碍:我出家,发愿出家没有障碍,没有人来令我不能出家。我生生世世都要发这种愿:我想要出家,即刻就能随心满愿,不会有障碍。心得解脱:我的心里头会得到解脱,心里得到解脱就无挂碍,没有挂碍就得到解脱了。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入僧伽蓝:就到出家人修行的地方,到道场——寺院里边、伽蓝里边,或者寂静处,或者大众修行的一个地方。这僧伽蓝就是出家人所修道的地方,到这个地方也要发愿,当愿众生,演说种种:要能演说种种的佛法。这个法,演说种种,各位要知道,讲经说法不要有一定的讲法,各人有各人的讲法,各人有各人的见地,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深者见深,浅者见浅。’讲经要观机逗教,因人说法,看众生的根性,适宜哪一种法门,就说哪一种法门。不要固守成墨,一定要照著什么注解来讲。我主张讲经要把经讲活动起来,不讲得死死板板的,或者单单依文解义,或者照著注解来背注解。那么当初没有注解的时候,讲经的人又照著什么来著?甚至于当初没有经典的时候,佛怎么说的经呢?‘佛说一切法,因众生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讲经,我主张讲活经。怎么叫活经呢?讲得很生动的,不那么死板板。所以我到什么地方,有很多青年人欢喜听,因为适合青年人的口味。

演说种种,由这个‘种种’,你就知道不是一个讲法,是要用种种的来讲法。所以这个经典,你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讲经,要把它讲得流水似的,怎么样都可以流的。无乖诤法:乖就是不对的。这个乖就是违背经典的道理,讲得不合经义,所谓离题了。诤是和人诤论,

诤是胜负心 与道相违背

便生四相心 由何得三昧

这是《金刚经》无诤三昧。你有所诤,就是有胜有负;有胜有负,这就落了人我相上。所以‘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就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生出来了。‘由何得三昧’,你怎么能得到定?得到正定正受?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得到三昧呢?得不到的。所以要说无乖诤法,就是你怎么说都可以,但是不能尽说这个诤论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诣大小师:诣,是到那个地方;造诣,就是往那个地方去。往什么地方去?大师,往大阿阇黎、大轨范师;小师,或者普通的法师,不够大阿阇黎这个资格,不是大和尚,是小师,就是普通的。当愿众生:这时候也要发愿了,要发什么愿?要巧事师长:巧事也就善事,善巧来侍奉师长。习行善法:要习学来修行一切的善法,不要修行一切的恶法。你修习一切的善法,这就是听善知识的教,不要听恶知识的教。

什么叫恶知识?譬如佛教里都应该要持戒,那么这个知识就说:‘哎!这末法了,不要持戒了,大家都是凡夫,随便啦!你愿意怎么样都可以,没有关系。这个末法,人人都不修行的。’你说这是个什么话!什么叫末法?什么叫凡夫?末法是人造出来的末法,人要是行正法就是正法嘛!你人行的末法就是末法!哦!末法就不要修行啦!那正法的时候,你若不修行,也一样没有正法;末法的时候,你若修行也一样有正法。这是人为之,法没有正法,没有末法。你自己不知惭愧,自己:‘哦!我是凡夫。’谁是圣人啊?大家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由凡夫而成圣人。哦!你要由圣人而成凡夫,本来出家做比丘了,自己还给自己做辩护律师说:‘我是凡夫,犯戒没关系。’这是如来所谓可怜悯者,这太可怜了!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自命凡夫。

求谓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那么想要出家,要求请出家:去访求善知识。我们出家最要紧的是找一个善知识,善知识可以指示你的正路。若遇不著善知识,就像方才我说的这一位知识,他说:‘末法了,法没有了,我们都不要修行了,大家混吃等死算啰!’你说这叫什么话?所以我发愿,我的愿力:‘我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要有正法,我不欢喜末法。’末法和正法就是在于人,还是这句话,人为之啊!法无正末,人有精进和懒惰、修行和不修行。

所以你求请出家,这叫睁眼投胎。我们来的时候不知道找哪一个家庭是好,哪个家庭是坏,就像苍蝇乱飞,飞得撞到无明网里,就出生了。那是自己做不了主,随业受报。我们现在想要出家,睁著眼睛,要真真地访求明眼善知识,跟著善知识来学习佛法,才不会走错路,这是很要紧的!善知识就是我们的眼目,我们若遇不著善知识,就等于没有眼睛一样。所以求请出家,想要出家,一定要访求善知识。不是说为了什么出家?为一张饭票出家?什么饭票?戒牒,受了戒,到各处都可以挂单。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不同了,挂单不是像在中国那么方便。但虽不是那么方便,出家也哪个地方都可以住,这就有了饭票;不是这样,不是为了饭票出家。

当愿众生,得不退法:要得不退转的法门,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障碍:好像修行,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说:‘末法了,不要修行了。’我听不知多少人这么说,很多很多人都说:‘唉!末法了,没有法子修行啰!末法了,那算了。’末法就算了?我遇著很多人都这样讲的,所以我想起来对大家说说,切记不要被这种理论转动。心无障碍,你一说末法不能修行,这就是心有障碍了;你心若无障碍,就不会这么讲话。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脱去俗服:就是剃发染衣,剃除须发出家了,把在家衣服脱去,脱去俗服,俗是在家所穿的衣服。在这时候也要发愿,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要勤修戒定慧,栽培善根。舍诸罪轭:把一切的罪,一切修道的罪业和障碍都舍了。轭本来是古来车前边的一根横木,舍诸罪轭,就是把你那罪的障碍物没有了,要舍了它。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剃除须发:你把头发剃去,胡须也剃去了,要做比丘,要做出家人。这时候你也要发愿,当愿众生,永离烦恼:不但把头发剃去了,要把烦恼也剃去了,剃除须发就是要剃除烦恼。究竟寂灭:常常得到寂灭之乐。寂灭就是真正的静,清净的快乐。你得到寂灭之乐,究竟寂灭,将来得到究竟的快乐。

著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著袈裟衣:袈裟是出家比丘所穿的衣服;有五衣、七衣、祖衣,这三衣。在比丘出家之后,有三衣钵具,常不离体,常不离开自己。不离开三衣,这是持戒。那么穿袈裟的时候,也要发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心要清净,没有染污。袈裟又叫染色衣,衣是染色,但是你心不要有所染,心要清净。具大仙道:大仙道也就是佛道,佛也称金仙。所以往往人以为仙和佛距离很远,实际上,佛经上也常常说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正出家时:前边偈诵那是说,想要出家而还没有出家,初初穿袈裟的时候,那么现在这偈诵是正出家了,就是已经出家了。这时又要发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同佛出家:和佛一起出家。救护一切:能救护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所依怙。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于佛:这三皈依很要紧,〈大悲咒〉、〈楞严咒〉,其他种种的咒,第一句都是皈命十方常住无尽三宝。〈大悲咒〉一开始‘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是皈依十方常住三宝;〈楞严咒〉第一句‘南无萨怛他苏伽哆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这也是皈依十方无尽无尽的常住三宝。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是非常重要的!你诵持〈楞严咒〉、〈大悲咒〉,一开始这么说皈依十方无尽无尽三宝,这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你,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那还是最后的,等这十方诸佛护念你之后,那八万金刚藏菩萨常随著你。所以我们天天在寺院里头要三皈依。这是很要紧的。

出家比丘都应该常常受持三皈、严净毗尼的,所以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我就愿一切众生,能绍隆佛种,就是令佛的种子继续不断,接接连连,很兴隆的。我接接连连令佛种永远都不断,这叫绍隆佛种。发无上意:也就是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法:我皈依法,法犹如大海,所以我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深入到经藏的里边。智慧如海:智慧犹如海一样,无量无边的。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自归于僧:皈依僧的时候,皈依十方一切贤圣僧,那么这时也要发愿,当愿众生,统理大众:统理就是率领大众。一切无碍:一切所修行没有障碍。讲到这儿,希望各位都一切无障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

受学戒时:也就是受戒的时候。在受戒时,也叫学戒的时候,因为我们受戒,应该把沙弥十戒、五十三条小咒毗尼日用、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还有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都应该读熟能背得出,这才许可受戒,所以这叫受学戒时。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发愿,因愿而起行。发什么愿?当愿众生,善学于戒:善于学戒,会用这个戒,能明了戒法、戒相、戒体、戒行,深入戒律这个行门,了解戒律的意义。不作众恶:怎么叫善学于戒呢?就止恶防非,把一切的恶停止了,而奉行众善。

受阇黎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阇黎教:阇黎就是阿阇黎。阿阇黎是梵语,译为‘轨范师’,又叫‘亲教师’。那么你受阿阇黎的教诲时,当愿众生:也发愿,因愿而起行,所以说当愿众生,具足威仪:这个威仪在儒教里也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佛教里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什么要具足威仪呢?因为你威仪若好,一切众生就见而生信——见著你就会生一种信心。若威仪不好,譬如你做一个比丘,走路蹦蹦跳跳像只猴子,甚至于——不是骂人——像只兔子,那么这样就很难看的,没有人相信。

我们必须要学马胜比丘,走路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威仪严整。所以摩诃目犍连和舍利弗两人一见到马胜比丘,就发菩提心了,问他:‘你是个做什么的?’那时候因为没有出家人,所以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人都是外道,一见著马胜比丘的威仪这么好,就说:‘你一定有位好师父,你师父是哪一位啊?’马胜比丘答道:‘我师父是佛。’舍利弗和目犍连一听说佛,更不明白了,就问马胜比丘,说:‘怎么叫佛呢?’因为以前他没有听说过‘佛’字。马胜比丘就说:‘佛——我的师父所讲的道理,就是“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一切法都是从因缘生,“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个道理就是佛所讲的。’舍利弗和目犍连一听,啊!就欢喜得不得了:‘这个法说得真妙!这真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你师父。’那么跟著马胜比丘去见释迦牟尼佛,于是就皈依三宝了。你看看!这就因为马胜比丘的威仪好,所以感化舍利弗、目犍连这两个大外道都来皈依佛了。

我们现在所有的人,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就是居士也不能说是:‘我是做居士的,我不要守威仪。’那又错了,你做居士,这是佛教的外护,你这外护要是行为好、威仪好,一切一切‘言必忠信,行必笃敬’,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为众人的一个法则,为众人的一个榜样。那么不信佛的一看你,这么样‘言必忠信’,你不打妄语,不欺骗人,所说的话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点虚伪,‘行必笃敬’,你的行为很诚实,很笃厚的。不是做一些个假面具、伪装,不是‘老虎挂念珠,假充善人’——你不是这样,那么一般不信佛的人,见著你这么好的行为,也就会生信心了,你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这个威仪也是很要紧的。所行真实:无论所行所做,什么事情都要真真实实,实实在在的。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受和尚教:和尚。这个和就是六和,尚是高尚,所以和尚这个名字就是清高品雅的一种名称。他又清高,又品雅,人格非常地圆满,人格非常地好,这叫和尚。所以到大丛林里头,只有一个方丈住持叫大和尚;若退居了,就叫老和尚。那么你受和尚教的时候,也要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得到无生的智慧。到无依处:这个和尚是我们皈依的一个和尚。那么皈依了,你也不要常常生出一种依赖心,以为我做坏事也没关系。不是这样的,你要不造杀盗淫的恶,才能不堕三恶道;你若造杀盗淫的罪业,那三恶道的门一样开著,很欢迎你。所以到无依处,你不要依赖,还要自强,不要犯戒,不要造罪业,这才可以的。不要生出一种依赖心,以为皈依三宝,这就永远都不做畜生了,世界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受具足戒:就是受具足戒的时候。在这时候也要有一种观想发愿,发什么愿?就说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具诸方便法门。本来方便法门是很多的,那么总起来,有‘慈悲顾恋’,你用慈悲心顾恋一切众生,这也是一种方便。‘了知诸行’,你明白一切修行的法门,善于用修行法门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一种方便。‘欣佛妙智’,你心里欢喜佛这种的妙智妙慧,这也是一种方便,还有你因为教化众生,‘不舍生死’,常常在生死里头来游戏;可是虽然在生死,轮回不能染污你,这也是一种方便,还有‘炽然精进’,你在教化众生的时间,时时都精进,时时都认真修行,这都是方便。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路’,归元就是成佛。你无论修哪一个法门,哪一条路,都可以成佛;但是方便法门是很多的,所以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得最胜法:那么具诸方便,你得到最胜、最殊胜、最妙的这个法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