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过去生所造的业大小不一,所修的福也多少不同,受用自然有差别,但比起古代的穷人,现在这时代每个人的物质生活,都还算过得不错,相较要好得多。
佛在经上说:「富贵学道难」。在这种大环境下,富贵并不一定是指非常有钱的人,当然它有这意思。还可以说,现代人生活都过得衣食无缺,这也算是一种富贵。可是,当要你放下的时候,你却舍不得,或是天天贪着在安逸的环境里,给自己增添了许多烦恼习气,而不愿意放下。一看到真正肯用功的人,肯修行的人,反而不愿赞叹他,不发随喜心,更不愿意学习。甚至还毁谤说:释迦牟尼佛教的佛法,在现代有现代人修学的方法,不用过得这么苦,这就不是学佛人该有的观念。
真正学佛的人,是不会感觉到苦跟乐。因为没有世间心、没有世间意,当然不会觉得修行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反而是中、下根的人,既没有智慧,也没有福报,看到人家修行用功,还不愿精进,不愿意努力,反而说风凉话,这种人都有严重的果报。大家在现前这种环境里面,每个人都有家庭、有工作,佛法讲,你的家庭跟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业。这些业缠缚着你,你心里不晓得要舍离、放下,你还觉得过得很幸福、很美满。甚至来佛门,只是为了要求得家庭比现在更幸福、更美满。这是贪心没有放下!
现在有些所谓的「道场」,也说它有道可求、可修,其实它只是在迎合、随顺你的烦恼习气,讲一些空洞无意义的世间话来鼓励你,让你更贪、更执着、更放不下。一般人看不出来,也听不懂话中的意思,偏偏你又很爱去,这些都是障道因缘。让你迷惑在心满意足的生活环境里面,迷惑在你认为欢喜的境界里面,这种就是佛在《楞严经》上讲的「五十阴魔。」就是妖魔鬼怪,它会顺着你的贪爱、习气,让你眼前好像得到了一点利益满足。如同佛在经典上讲的「刀头舐蜜」,就是一把非常锋利的刀,上面沾了蜂蜜,无知的小孩看到蜂蜜,一贪嘴,就用舌头去舔这把刀,蜂蜜是吃到了,舌头被割断掉了。这就像人人现前的生活,你贪着的优渥环境,你要从心里面彻底放下。不用再追求,三界虚妄,追求这些没有好处,绝不要当真。《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众生如同经上比喻的小孩,不晓得自己家里着火,还在里面玩耍,不晓得要赶紧跳出火宅,还认为在里面很安全,可以天长地久地玩下去。这些认知都是「邪知邪见」。学佛的人要把这种错误的观念除掉,去除了错误的思想、见解,这样学佛才能够成就。这件事情,不用做给出家法师看,也不用做给同参道友看,而是要面对自己的问题。
你心里面贪着,喜欢这些物欲,为了得到这种错觉而攀缘不舍,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全都是迷惑颠倒。或许有人怀疑,「造作善业」也不行吗?像有的人希望家庭幸福美满,才来佛门里面发心,他虽是做善业,可是这「善」不清净,因为他带的是世间污染心,一旦所求的没有得到满足,他马上就退心,调头离开,不愿学了。这就是带着世间意念来佛门里做好事,虽在行善法,护持三宝,但观念却是错误的。不能存着有所求、有所贪取的观念。这是世间心没有舍掉,那你所做的只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你来生的福报会很大,这一生所要的也许能得得到,也许不一定得得到。但是,三界你是绝对出不去,还是在六道轮回里面,那佛法所要给你的真实利益,你就没有得到了。
佛教是教众生「转烦恼,成菩提」。不管你用什么名目修善,心里面都要放下;不管你是什么缘,来到佛门里,都要知道佛教的宗旨,学佛在于要「明心见性」
所以每位同修都要清楚知道,不要贪着这世间的一切。看到有人能修苦行,能够发心用功,都要随喜赞叹,要能发愿跟着这么做。即使自己现在没有因缘,没办法做到,也要生随喜的心。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