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应该从根本上来转变,那就是要转怒为恕,将心比心。中国文字确实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看看这个“恕”字,上面是一个“如”字,下面是一个“心”字。它告诉我们,“恕”就是“如其心”。如谁的心呢?就是如对方的存心,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所以当孔子的弟子子贡来请教:“老师啊,有没有一个字我可以终身奉行的?”孔子说:“有,这个字就是恕。”什么叫“恕”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不想别人怎么样对我们,我们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他们。而当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转愤怒为宽容。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就有很多反社会的行为。比如看到富贵人家的车子,虽然不认识车子的主人,他也会在车子上划几个道,刻一些字,甚至会泼上油把它给烧掉。看到这样的行为,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很气愤,觉得这些人怎么这样做呢,损人而不利己,还可能因此而怒火中烧,愤愤不平。但是我们转而一想,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行为呢?可能是因为他父母很早就离异,没有人给他一些人生的引导,他更没有学过《弟子规》,不知道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正确的原则。反过来再想一想,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儿女呢?我们对他们百般呵护、认真教育,就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想一想那些问题孩子,和我们的孩子相比,他们是不是非常的可怜呢?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想,对他们的恨意就会变成一种宽容之心,了解了他们这种行为的原因,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而不是去生气。所以中国古人说“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事、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当想一想导致他这种过失的原因。当我们把这个原因找到的时候,我们这种宽恕之心就能够提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转怒为恕了。除了要转怒为恕以外,我们还要有具体的方法来克服爱生气的毛病,这个方法就是心理暗示。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可以站在镜子前,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两眉之间,深吸一口气,再沉到丹田,对着镜子这样说:“你从今以后,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气。”当然你不能只重复一遍、两遍,要重复上十遍二十遍、多多益善。早晨的时候,方法也是一样,但是说的话有所不同,早晨的时候你对着镜子要这样说:“你已经不生气了。”当然,有句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你可能只是做了几天、十几天、二十几天,遇到了事情你该发火还是会发火。但是你不要气馁,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有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发怒对别人不好,害人害己,一定要克服这个坏毛病。只要你坚持三个月,或者半年以后,你就不会轻易发火了。要想让自己跳出易生气的品性,冷静平和地去看待和处理事情,还有一些小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