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的故事
奉新百丈禅寺顿雄法师升座庆典圆满后,我们赶在回程的路上,大家心中仍充满着法喜,途中几位居士对百丈禅师的故事甚感兴趣,由于百丈禅师的一生无论在禅门的改革、清规的建立上,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关他悟道或说法的公案,特别耐人寻味;于是我就为大家简单地说了两则,在此顺便与读者网友们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马祖道一禅师的得意门生,就是百丈怀海禅师。
一天,师徒两人前往郊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鸽子飞过去。马祖转头看了徒弟一眼,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回答:「是野鸽子。」
马祖又问:「飞到那里去?」
百丈回答:「飞过去了。」
就在这时,马祖用力的把百丈的鼻子扭了一下,使得百丈大声叫痛。
马祖便问:「你说,难道又飞过去了吗?」
听了此话,百丈似有所悟。他返回僧寮后,却放声大哭起来。同房的僧人感到不解,问他是否因为想家或是受人责骂而哭泣了。他都說不是。
僧人一再地问他究竟为了什么,他只好回答说:「因为我的鼻子被师父扭得非常的痛!」
在旁的僧人好奇地问道:「你做错了什么事吗?」
百丈说:「你们去问师父吧!」
当他们去问马祖时,马祖说:「他自己知道,你们去问他吧!」
僧人们疑惑不解又回去问他,他却呵呵大笑,僧人们感到莫名其妙地问:「你先前哭,现在为什么又要笑呢?」
百丈回答说:「我就是先前哭,现在笑!」
这一笑表示他真的明白了,真的找到「自我」了;而先前的哭,是在寻找的过程当中,征求师父的认可与肯定。而这种师徒间的「心心相印」,唯有他们两人才清楚。
在禅宗《无门关》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有关百丈禅师与野狐狸的故事:
百丈禅师每次在堂上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老人跟随大众一起听讲;有一天说法完毕后,老人却留下来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便问他:「你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老人回答说:「实不相瞒,我不是人。在以前迦叶佛时代,本在此山修行,因为有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因为这句话,便做了五百年的野狐精,没法脱身,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让我解脱狐狸身之苦。」
百丈禅师说:「你把学人问你的问题,现在重新再问我一次吧。」
老人便道:「请问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禅师礼拜叩谢说道:
「今承蒙和尚开示,令我超脱狐身。我就住在后山岩下,祈请和尚慈悲,以出家众的礼仪为我埋葬。」
第二天,百丈禅师带领寺中僧众,在后山石岩下,找到了一头死狐,于是便用亡僧的礼仪将牠火葬。
当天晚上,百丈禅师向大众说出了上面「野狐闻道」的前因后果。当时黄檗希运就问道:「那老人只回答错了一句说话,便转生成为野狐身。如果没有说错,那又如何?」。百丈禅师回答说:「你过来,我来告诉你。」黄檗遂走向前去,竟然给了百丈禅师一掌。百丈禅师却拍手大笑着说:「我本来以为你只有胡须是赤色的,没想到你根本就是一个赤胡须的胡人!」
上述这个故事提到了「不落因果」及「不昧因果」;所谓「不落因果」,是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报应,这并不符合因果的道理,违反了佛教的教义,因为「有因就必有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任何人都无法逃出因果之外。据佛传记载,就连已得道的释迦牟尼佛,都曾经因为因果报应的关系头痛了三天。
因此,百丈禅师针对「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这一点,回答「不昧因果」,其中可有三种涵义:
一、针对「不落」来讲,其相反就是「落」;「不昧」是肯定其相反的「落」,意即大修行人仍会「落」因果,仍然要遵循因果法则的道理。
二、大修行人虽然仍会「落」因果,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大修行人对因果法则是了了分明、如实清楚的。前一点是讲事实,这一点则是强调大修行人对因果法则的认识。
三、在知道因果法则后还不够,必须据此法理而依佛陀的教诲努力修行,方可达到解脱的目的。
在故事最后的部份黄檗希运问道,说错一句话就落到如此下场,如果答对了那又如何?百丈禅师也许本来想给他一巴掌的,没想到黄檗希运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百丈禅师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黄檗已经悟道了:因为佛陀及达摩都是印度人,即当时所谓的胡人。说黄檗是一个「赤胡须的胡人」,意思就是指黄檗和佛陀及达摩一样都是悟道的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不管是「不落」还是「落」;「不落」还是「不昧」,都只是文字相的表意;而在逻辑理智的思考层次上,虽然可以去认知,但在实体的证悟上却不一定能达到;就好比说有人告诉你说,这颗糖果是甜的,你虽然知道甜的意思,但在没有亲口尝到这颗糖果之前,是无法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甜或到底有多甜。因此在百丈禪師讲完野狐之缘由后,黄檗希运仍在问「不落」、「不昧」的问题,其实已经落入逻辑对错、语言争论的层次中,如果没有实证实悟的功夫,只是咬文嚼字的计较理论,对涅槃解脱而言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后来黄檗的反应,表示他其实真的明白百丈禅师的意思,所以百丈禅师对他表示赞叹及默许。
这个故事谈到了深刻的因果道理,也提到了百丈禅师与黄檗希运师徒之间的默契与互动。因果的部分固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而百丈禅师师徒间的应对,就更具耐人寻味的禅意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