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把大乘佛法中关于宇宙由来的描述,结合现代科学做一次分析,从佛教所阐述的“清净圆明体”的宇宙本来面目,来体会“和谐世界”的真实意义;从性起繁兴、揽真而成妙有的世界,来体会“众缘和合”之妙用。
关键词:弦理论 宇宙观 大乘佛法 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
前 言
大乘佛法不仅包含高等哲学,而且包含高等科学。本文尝试把大乘佛法中关于宇宙由来的描述,结合现代科学做一次分析,从佛教所阐述的“清净圆明体”的宇宙本来面目,来体会“和谐世界”的真实意义;从“性起繁兴[1]”,揽真而成妙有的世界,来体会“众缘和合”之妙用。希望对建立正确的科学宇宙观,和促进和谐世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宇宙由震动产生
科学家所观测到的宇宙,大至星系,小至尘埃,只要是物质,都由一些基本粒子组成。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科学家认为,夸克和电子不能再分了,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因此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那么不同种类的粒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而构成宇宙中的各种星系、物质和生命的呢?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四种类型的基本力,将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而组成了各种物质,并形成了宇宙间的秩序,它们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2]。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小至原子,大至星球、天体,不外乎是这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现代物理学是建立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可是这两大理论在解释这四种基本力的时候,却产生了矛盾。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关于引力的理论,但却解释不了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3]。爱因斯坦又发明了量子力学,这个理论专门用于解释微观世界里的基本粒子的运动,却无法解释引力[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物理学家们通过努力的探索,提出并逐渐完善了一个新理论——弦理论(String Theory)。这个理论有希望解答物理学中的这些难题,也被称为是最具权威的描述宇宙现象的理论。弦理论认为,在每一个基本粒子内部,都有一根细细的一维曲线在震动,就像吉他琴弦的震动一样,这根细线被科学家称为“弦”。它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仪器所能观测到的实体,而“弦”只是震动或波动的代名词而已。
震动产生粒子,震动愈剧烈,粒子的能量、质量就愈大,震动得愈轻柔,它的能量和品质就愈小。科学家证明了宇宙完全是震动而产生的,根本没有实在的物质存在,这就是弦理论的核心。
这种结论跟释迦牟尼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中所说的:“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真是异曲同工。所谓小至微尘,大至世界,原来没有实体!物质研究到最后,是波动或震动而已。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一语道破:“色即是空” 。
从科学的探索上升到理性世界观,可以认识到宇宙本体的空性。那么随顺宇宙空性的法则,应当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对立,没有控制,没有占有。因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可得、毕竟空的。这使我们人类化解冲突,找到了理性的依据。
而科学家“弦”震动之说,又指出不同粒子的性质是由不同震动而形成,电子是一种方式的震动,而夸克又是另一种方式的震动等等,相上千差万别。于是宇宙就像一首伟大的交响乐,由无数的“弦”震动组合而形成了。
这证明了《心经》所说:“空即是色。”真空即是自性,能现妙有;而这妙有非有,并无实体。佛在《金刚经》中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这里“一”是指自性,不可分之为二,一切相皆由自性所现,而相的基本构成则纯是震动而已;“合”是指和合,由此震动的不同方式,渐次组合成千差万别的相,故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
上升到理性世界观,人类应该认识到,我们是彼此相依而共存的,是相聚在自性所现的同一个世界里,我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正如中国儒家的基础教育课本《弟子规》中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随顺宇宙法则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关怀,互助合作,是众缘和合之妙用
。日本江本胜博士用十余年的时间做水结晶试验,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记录了他的心血研究。他发现用爱心、感恩的心,对试验水祝福,或贴上“爱”字,“感谢,”“和平”的字在试验瓶上,经过一段时间,水的结晶特别美丽;用“战争,”“仇恨”的字贴上,水的结晶特别丑陋。屡试不爽。于是他得出结论:爱与感恩是宇宙的真谛。
水属矿物,是人类的依报。它也是众缘和合之物(水分子H2O),它也需要爱与和谐,才能呈现妙有,况人类乎?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