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玄奘——专心译佛经、矢志教邦交,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天,玄奘辞别戒日工,带着多年搜集的佛经、佛像,踏上返回祖国的归途。他从葱岭南隅越过大山,到了于阗。因为玄奘当初是私自出国的,是违法的行为。现在快到祖国的国境了,用什么方法让官府知道自己出国的原由呢?于是,他写了一封委婉的信,详细叙述自己为光大祖国佛学,去印度取经的经过。他写好后,请于阗商队带到长安,呈给唐太宗。自己就在于阗等候答复。
玄奘画像过了不久,唐太宗亲自发来诏书,免他私自离境的罪过,并敦清他赶快回长安。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他出国在外十九年,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还带回佛骨、金银佛像等,对促进我国佛学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不久升唐太宗在洛阳接见玄奘,对他光大佛学、万里取经的伟大精神,勉励有嘉,并劝他还俗做官,铺助朝政。玄奘婉言辞谢,表示要在有生之年,把带回的佛教经典全部译成汉文,以供我国佛教学者学习。从此以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翻译佛经上。
玄奘西行路线图玄奘通过房玄龄,征选各地高僧、学者共同参与翻译工作。他从事这项工作长达十九年,每天定有功课,非完成不可。他还要写旅行记,为弟子讲经、答疑.工作非常忙碌,经常三更就眠,五更起身。他不怕苦、不伯累,只觉得工作量大,寿命有限,非抓紧不可。在十九年内,他翻译出梵文经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字。他的译文原则是不但要求真实、准确地译出内容,还要尽可能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有些专用名词,例如“印度”,就是他翻译的时候确定下来的
。他那严谨的译笔,被称为“新译”。他与鸠摩罗什(后秦高僧,公元344-413年)、真谛(南北朝时佛教学者,公元499---569年)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纪念庙玄奘不似把梵文佛经译成汉文,还根摒唐太宗的敕令,把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由汉文译成梵文。因为《道德经》是道教信奉的经典,玄奘翻译时就先请道士讲述这部著作的内容和语言特色,然后再进行翻译,以保持内容的正确和文章的风格。《道德经》译成梵文后传到印度,对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译成梵文的,还有《大乘起信论》。
玄奘雕像唐太宗听说玄奘西行取经历尽艰辛,就要他把旅行的真实情况论述下来,以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情况,并教育后人。玄奘就与协助他翻译佛经的弟子辩机合作,由玄奘口述,辩机撰文,用一年多时间,写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内容记述了唐朝以西一百三十八国(其中玄奘亲身经过的一百一十国,传闻听说的二十八国)的详细情况,包括这些国家的历史本末、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文化政治,等等。这部书成为研究这些地方和国家古代历史以及当时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如玄类写到的素叶水城(也写作碎叶城),就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在素叶水城西面几百里地方,还有一座小孤城,是三百余户内地人民软居到此而建立的。他们的言语、仪表,还保持内地人的特色。这些事实表明,当时有不少内地人定居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劳动生息于其间。《大唐西域记》文字优美,在散文中用了较多整齐的四字句。言简意明,绚丽稚致,质朴而灵活,严谨而流杨,表现了唐朝佛教徒译著文学的特色。这部书在国外也很受重视,现在已被译成为法、英、德、日等国文字。
玄奘雕像玄奘回国后,还与工人一起劳动,在长安慈恩寺的西院,仿照印度塔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高五十九点九米,取名为雁塔,以储藏他从印度带回的经典、佛像,这就是现在还耸立在西安市的大雁塔。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由于积劳成疾,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圆寂,终年六十五岁。消息传出,长安附近五百里内,有一百多万人赶来送葬。人们失声痛哭,深深悼念这位伟大的学者、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玄奘雕像玄奘逝世后举行火葬,遗骨藏在终南山下樊川北原(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的塔中,塔在唐末毁损。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可政和尚在终南山的紫阁寺得到玄奘的顶骨。宋天圣五年(1027年),玄奘的顶骨被移藏于南京长干寺东冈塔内。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又被移至南冈三塔之上,以后就湮没无闻了。1942年,在南京中华门外的一座小山里,发现了收藏玄奖顶骨的石函,因此一直到现在,玄奘的一小部分遗骨仍保存在南京博物馆,留作永久的纪念。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玄奘的西游,曾亲自写了一篇长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这篇文章简洁而生动地记述了印度佛教东传和玄奘西游的情形。后来,弘福寺的怀仁和尚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系行书),把序文写刻在石碑上,当时的大书法家褚遂良用楷书写了两本,让人刻在石碑上。一块碑刻现在嵌竖在大雁塔南门的场侧,一块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伴厅。这些碑文是著名的书法珍品,也是雕刻艺术的瑰宝。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