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
受支,是依据触支形成的众感觉,即在外境、根、意识三者和合的基础上增长起来的人生感应,即能受到外境的影响至爱支之间所有感应。感受支分为苦感、乐感和不苦不乐感三者,所有感觉都归纳于此三感应。
受支有两种划分,其一分为眼识相应受、耳识相应受、鼻识相应受、舌识相应受、身识相应受和意识相应受六受。另一划分为身苦受、身乐受、心苦受、心乐受以及舍受五受。
佛法所谓的神识是极顽固的分别心或烦恼心,包含了苦感,也有乐感,还有不苦不乐之感。一切忘心都是无明所为,这些忘心都有相续的、分别的、让人烦恼的、不自在的感应,但其本质是空性的,称为明心。大圆满特别注重指点心性法。所谓的指点心性是让人明白忘心与真心的关系和区别,若不懂忘心就证悟不了真心。所谓的真心就是佛心,也是忘心的本来面目,他从未受过任何污染。不管进行超度法也好,修持中阴也好,若不懂神识的本体,便无法进入到其他门类。
受支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因为有了触,就会产生痛苦、快乐、非乐非苦三种感受,这三种感受就称之为“三受”。
所谓“受支”,是指从两三岁左右开始,直至行持非梵行之间的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孩童已经可以区分痛苦、快乐、非乐非苦三种感受。比如,因为他知道这是热水,如果摸了就会烫手,所以就不会去接触滚烫的开水。也可以说,通过接触外境所产生的痛苦、快乐或者非苦非乐的感受,就叫做“受支”。
这是我们理解“受支”的字面意义。佛学缘起印度,我们能够看到的佛学著作,都经由汉学先哲大智们翻译而得,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佛学文化的时候,把汉语言文学和汉字的音、形、义同佛学原始教义充分的区分、归纳、甄别。只有这样才能在佛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我常常要把概念搞清楚的原因。
我们还是解决受支的概念问题。十二缘起的第七支受支,就是以根境识和合分别三种境为因缘,随即相应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以触生受无法避免,如果触之后不生受,缘起就不能成立。缘起是此有则彼有,取境之后,受便随之而来,而且取了可意境,就生起乐受,取非可意境生起苦受,取中庸境现前舍受,丝毫不会错更不会乱。
比如,高度近视的人观看书,没有戴眼镜,看不清书上的字,这时以触会产生苦受,如果戴上眼镜,能够清楚地看到字了,心里欢喜乐受就会随之生起。因此,当境现前时,由分判了别,随即就会引发受,而且分判何种境,分判得是否清楚,直接决定了受的状态。再比如,蒙古人听汉人说话,虽然根境识和合了,但他无法判别话义,以这个触会生起不苦不乐的舍受,如果判别得知这是骂他的粗话,苦受就随之生起。还有,品尝一道好菜,鼻根、识与菜的香气和合能分别香,尝在口里能分别味,这时乐受就会生起,如果患重感冒,对味香不敏感,乐受就不强烈。这就是受支的缘起规律
三受伴揽三途苦
三学救拔三界徒
三观禅心道方向
三世受缘无厘头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