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第四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

发布时间:2019-06-25 17:12:20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第四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

本无品第七

须菩提白佛言:“诸法随次者,天中天,是为法语,故曰无所损;诸法者,为无有端;其法相者,为无所碍;如空法者,为无所生;诸所生不可得,是为法生,故无所得。”

诸欲、诸梵天子俱白佛言:“其寂者,即佛弟子,今尊者须菩提所说者悉空。”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为随怛萨阿竭教。”

佛言:“云何,须菩提,知随怛萨阿竭教?”

须菩提复言:“如怛萨阿竭本无,是为怛萨阿竭教。诸过去、当来、现在悉为本无。”

佛言:“随本无者,为随怛萨阿竭教。

“诸法亦本无,如诸法本无,怛萨阿竭亦本无,一切本无,悉为本无,是为须菩提以随怛萨阿竭教。

“无有异随本无者,是为怛萨阿竭教。不异无有异随怛萨阿竭者,为随本无。本无者,是为怛萨阿竭。立须菩提之所立,为随怛萨阿竭教。

“如怛萨阿竭本无无所碍,诸法亦本无无所碍。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已。

“如怛萨阿竭本无者,于法亦本无,一本无等无异。我者亦无,作者本无,亦无作者,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如本无,本无我者亦尔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如怛萨阿竭本无不异无有异,是故诸法亦本无不异无有异,是为怛萨阿竭本无,亦不坏,亦不腐,不可得。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怛萨阿竭与诸法俱本无,无异亦无异,本无亦不有异,本无悉皆是本无。如须菩提所随者,以入不可计,人亦复无所入,是为随怛萨阿竭教。

“怛萨阿竭者是为本无,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及诸法悉皆本无故,亦无过去、当来、今现在。如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以如来本无者,即曰怛萨阿竭教。怛萨阿竭者即是本无,当来亦本无,过去亦本无,现在亦本无。以随过去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随当来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随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如过去、当来、今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如过去、当来、今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等无异。如诸法本无,是者,须菩提,等无异为随怛萨阿竭教,等无异是为真菩萨之本无,自致阿惟三佛,亦俱等本无。以如本无者,便得本无如来名,地即为六反震动,怛萨阿竭因是本无而得成。是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复次,须菩提,为不随色,为不随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随须陀洹道,亦不随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舍利弗白佛言:“本无者甚深,天中天!”

佛言:“如是本无实甚深。”

说本无时,三百比丘皆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皆得须陀洹道,五百诸天及人悉逮得无所从生法乐忍,六十菩萨皆得阿罗汉道。

佛语舍利弗:“是辈菩萨,供养过去五百佛已,皆作施与,护于净戒,成于忍辱,所作精进,定足于禅。以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虽是菩萨摩诃萨有道意,入空、无相、无愿,离于沤和拘舍罗者,便中道为本际作证得声闻。

“譬如有大鸟,舍利弗,其身若四千里、若八千里、若万二千里、若万六千里、若三万里,从忉利天上,欲来下至阎浮利地。是鸟而无翅,反从忉利天上自投来下。云何,舍利弗,是鸟欲中道还上忉利天上,宁能还不?”

舍利弗言:“不能,天中天。”

佛言:“是鸟来下至阎浮利地,欲令其身不痛,宁能使不痛?”

舍利弗言:“不能,天中天。其鸟来下,身不得不痛,若死,若当闷极。何故?其身甚大而反无翅。”

佛言:“如是,舍利弗,正使菩萨摩诃萨如恒边沙劫,作布施,护于净戒,成于忍辱,所作精进,定足于禅,发心甚大,欲总揽一切成阿惟三佛,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便中道堕落在声闻、辟支佛道地。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为不持戒三昧,若智慧,若脱慧,若见慧,而反作想,是为不持怛萨阿竭戒三昧。智慧,若脱慧,若见慧,为不知怛萨阿竭故而晓知,但闻空声想之,如所闻持欲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会不能得,便中道在声闻、辟支佛道地。何以故?如是为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

舍利弗白佛言:“我念佛之所说,其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便不能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当黠学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

诸欲天、诸色天子俱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者甚深,难晓难了!泊然者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语诸天子言:“如是般若波罗蜜者甚深难晓了,泊然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者难晓了,天中天。如我念是慧,其为泊然者,乃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亦不于是有得阿惟三佛者故曰法空,无作阿惟三佛用法空故,于法亦不能得当作阿惟三佛者,故诸法悉空,于法无所有,是为法语。无作阿惟三佛故曰法空,无作阿惟三佛者,亦无得阿惟三佛者,其念一切诸法悉空。随是者,天中天,而泊然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

舍利弗谓须菩提:“如所说者,泊然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甚难。何以故?空不念‘我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如是法者易得阿惟三佛。何以故?如恒边沙等菩萨云何转还?”

须菩提言:“当作是知,不为泊然者难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谓舍利弗:“用色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用痛痒、思想、生死、识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色得法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得法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色本无,宁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宁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云何,舍利弗,能有异色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云何,舍利弗,本无为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设于是法不得,何所法还者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谓须菩提:“如所说法,无有菩萨还者。”

须菩提言:“菩萨之人而有三德,是怛萨阿竭所说,一者佛衍菩萨而不计三,如须菩提所言。”

分耨文陀尼弗语舍利弗:“须菩提所说一道者而当问之。”

舍利弗谓须菩提:“欲问所说一道佛衍菩萨事,须菩提。”

“欲问所说一道佛衍菩萨事,”须菩提言,“云何,舍利弗,于本无中能见三道,是为声闻、辟支佛?”

佛语舍利弗言:“不见本无中得二事者。”

须菩提言:“云何,舍利弗,本无者为一不?是故曰得。若菩萨摩诃萨闻本无心不懈怠,是菩萨摩诃萨会致至菩萨。”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所说无异,悉佛威神之所致,是为菩萨摩诃萨本无无有异。若菩萨心不懈怠会至菩萨。”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为菩萨?”

佛语舍利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则是。”

须菩提白佛:“何谓菩萨摩诃萨欲成者?云何住?”

佛言:“视一切人,皆等其心不异,无有害意,以慈心向人若身无异,其心柔软,其心加哀,其心无瞋恚,无所碍心,无所娆心,视之若父母无异,是心菩萨摩诃萨所住,当作是学。”

阿惟越致品第八

须菩提白佛言:“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当何以比观其相行,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佛语须菩提:“于凡人及声闻、辟支佛,乃至怛萨阿竭道地,闻悉本无而不动摇,亦无有异,于其法亦本无,是为本无于不动摇,是即为度。如所闻不转,亦不有疑,亦不言是,亦不言非,如本无者为无所失,其所语不轻,不说他事但说中正,他人有所作亦不观视,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者,不形沙门、婆罗门面类,是为沙门,是为婆罗门,所见知悉谛了,终不祠祀跪拜余天,不持华香而奉上之,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终不生恶处,不作妇人,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终不离十善,身自不杀,教人不杀,身自不盗,不淫泆,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妒嫉,不贪余,不疑乱,身自作正,教人守正,是为十善,又于梦中自护不失十善,是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于梦中面自见十善,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心所学法,持欲安隐一切人,悉为说法是为法施,令一切皆得法所,是即为法施,于一切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若王者,为人中之雄,持所知名慧,闻说深法终不有疑,不有疑不言不信,所言柔软,所语如蜜,复少睡卧,出入行步其心不乱,徐行安步举足蹈地择地而行,及所被服衣中无蚤,常而净洁无有尘垢亦无有忧,身中都无八十种虫。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过出世间功德上,稍稍欲成满其功德转倍故,其身清净,心亦清净。”

须菩提白佛:“云何,天中天,菩萨摩诃萨心清净?当何以知?”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作功德转倍益多稍稍极上,其心自在而无所碍,其功德悉逮心故清净,过声闻、辟支佛道地,是为菩萨摩诃萨心清净,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求财物,若供养者无有悭贪,说深法时无有厌极正作在知;其欲闻深法者,持般若波罗蜜为说之;其有作余道若世事者,持般若波罗蜜主为正之;其不解者,以般若波罗蜜便为解之;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至者弊魔便来,致所化作八大泥犁,一泥犁化有若干百千菩萨,便指示言:‘是辈人者皆从佛授决已,皆是阿惟越致。今悉堕泥犁中,皆佛之所授决。设若作阿惟越致授决已者,当疾悔之,我非阿惟越致。设若言尔者,便不入泥犁,当生天上。’”

佛语须菩提:“设心不动者,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佛言:“我所语者无有异,设当生恶处者,佛语为有异,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化作沙门若用被服,到菩萨摩诃萨所言:‘若前从我所闻,从我所受,今悉弃舍,皆不可用。若今当自悔其过,若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日自来问讯。若设不用我言者,我终不复来相视。若莫复说是语,非佛所说,是皆他余外道之造作,今我所语是佛所说。’”

佛言:“闻是说而动转者,当知其人不从过去佛授决未在菩萨摩诃萨举中,多有菩萨摩诃萨未在阿惟越致其界。设不动转者,念法无有生死,念无有生死信他人言。譬若比丘得罗汉者,不随他人所言,眼悉见法以为作证,是为无所有,终不可动,是菩萨摩诃萨亦不可动。如声闻、辟支佛道地所念法众不复还,是菩萨摩诃萨正向萨芸若不可复还。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到菩萨摩诃萨所化作异人:‘若所求者甚为勤苦,非萨芸若行。若致负是勤苦为,若用是勤苦为作,不当自还厌耶?当复于何所更索是躯?汝何不早取罗汉,用佛为求耶?’”

佛言:“设不动转者,弊魔复弃舍去,更为方略,化作若干菩萨,在其边立,复生指语之:‘若见是菩萨不?皆供养如恒边沙佛已,皆与衣服、饭食、床卧、医药悉具足,皆于恒边沙佛所悉行清净戒,皆从受事闻其中慧当所施行,其所求者为悉学已,所住如法,今皆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作是学已,作是受已,作是行已,不能得萨芸若,何况若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设是不动者,弊魔便去,更化作比丘,作是言语:‘是悉罗汉,过去世时皆行菩萨道,今悉取罗汉。今是尚如是比丘,若当从何所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是菩萨摩诃萨虽从异处闻是言,续作其行心不动转,亦无有异心,觉知魔为。”

佛言:“若有学波罗蜜随其行者,不得萨芸若,当从何所得?佛所语者为无有异,其作是学,其作是行如般若波罗蜜者,心不动摇,设是不得萨芸若,佛语为有异。佛所语者,终不有欺,是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往到阿惟越致菩萨所,作是晓言:‘萨芸若者如空,是法不可得边幅,是法不可得穷极有所可得。何以故?无阿惟越致,亦无得阿惟三佛者,今得观视其法都卢皆空,若之所作是为勤苦。’不当觉知是魔所为,云何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非佛所说。”

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当如是知,当作是念为魔事,其心正直而不动摇,用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欲作第一禅、第二禅、第三至于第四禅三摩越,随是四禅而不录禅目,是为三摩越,为人欲故,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求称誉其名字者,若称说者,不念所欲其心广大,但念一切悉令得安,行步坐起其心不乱,出入用意当而至诚,不求有力,不他淫欲,若欲往来自患其欲,于欲常有恐怖。譬若男子过大空泽之中,若欲饮食,畏于贼盗,疾欲发去,自念何时当到聚落安隐之处疾得脱去。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爱欲有往来时,自念所作是为不可,是即为非皆悉不正,非我法之所作,亦不念余恶。何以故?欲使一切皆得安隐。”

佛言:“其作是念皆是般若波罗蜜威神之力,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和夷罗洹阅叉常随从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其余鬼神不敢附之,终不失志,其心不乱;其身亦不妄起,身体完具无所缺减;为人雄不诱他人妇女,若为作符、若咒、若药都不为是,亦不自为,亦不教人为,是为菩萨之净;不说男子事,亦不说妇人事都无是[億-音+(夫*夫)],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与聚会人从事,亦不与王者,亦不与贼,亦不与兵,亦不与军,亦不与聚邑,亦不与城郭,亦不与世俗,亦不与女人,亦不与男子,亦不与余道,亦不与谷,亦不与酒,亦不与祠,亦不与杂色,亦不与华,亦不与香,亦不与调戏,亦不从悔,亦不从利,亦不作若干种,亦不与所有从事;但与般若波罗蜜从事,不离萨芸若常念不忘,亦不与斗从事,自守如法,常行中正,不从非法;常称誉贤者以为上头,常于人欲作亲厚,不作怨恶,但求怛萨阿竭法;则欲求生异方佛刹,作是求将不生彼间,用是故常得见佛,复得供养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或从欲、从色、从无色,去其彼间来生中国,若在善人家,若黠慧中生,若在生谈语之中,若在晓经书之家,不喜豫少事有生于边地,悉生大国中终不犯法,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不言‘我是阿惟越致’,亦不念‘我是阿惟越致’,亦不自疑‘我不在阿惟越致地’。譬若男子得须陀洹道,于其道地终不有疑,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自于道地终不有疑亦不懈怠,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譬若男子作恶逆者,其心终不有忘,至于命尽其心终不可转;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者,终不可移其心忠正立,于阿惟越致菩萨心终不可动,天上、天下终不可转,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自于道地终不有疑,亦无声闻、辟支佛心,终不念言佛之难得,其地安隐端自坚住无有胜者。何以故?如是住者无有能过。弊魔大愁便化作佛,往到其所言:‘若当聚罗汉证,证如来授决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若不得比亦不得相,其如心比者,用是相行具足,能为菩萨摩诃萨,或尚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当何当因得?’”

佛言:“设是菩萨摩诃萨心不动转,知是菩萨摩诃萨从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所授决已。设复作是念者,知魔作佛像来,是男子即非佛是魔所为,其作是作以应阿惟越致地。如佛所说魔事无有异,其作是视,其作是念,知魔所为欲使我转。”

佛言:“设不动者,是菩萨摩诃萨从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所以授决,住阿惟越致地已。何以故?用是比观其相具足,知是审阿惟越致。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用法故不贪所有,亦不惜身寿命。是菩萨摩诃萨欲悉受法,为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有法。其欲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法,以为人数,是即为决,是为护法。用是故,无所惜亦不惜命身,未曾懈时,无有厌极,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菩萨摩诃萨。

首页12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解释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