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禅来源于印度,禅译为静虑,也译作弃恶、思维修、功德丛林,是一种修学方式(1)。中国禅发展至六祖慧能大师而形成禅宗,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六祖慧能大师对禅宗的改革,是在佛学基础上,更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哲学思潮而发展,从诸佛提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与六祖慧能大师提出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2)相对应。这四句话可以说明是六祖慧能大师创立的南宗不仅是沿着佛教中国化的道路进一步发展了心性之学,而且融摄了中国传统的儒道之学。这一点从《坛经》中明显看得出。
因而可以说《坛经》的内容丰富而又复杂,它本来以真心常唯心系的思想,在达摩祖师所传《楞伽》的基础上,吸取了《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主张“真如缘起”。广泛地吸收了《文殊般若经》、《金刚经》、《法华经》、《涅槃经》、《维摩诘经》等诸经的般若思想(3)。用般若性空作禅学理论,不执著言相文句,即不立文字,落在实在的禅行生活,任心自在,自要无碍,突出当下一念“心”,顿现真如本性。所以六祖慧能禅学思想由以空融有,空有相摄为理论基础,以即心即佛,自在解脱脱我解脱论,以识心见性,顿悟成佛为修行观。所以《坛经》都以自性、自心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提出关于自性的说法就达五十处之多,那么何谓自性呢?自性指诸法各有其不生不灭的自性。即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体性(4)。六祖慧能大师闻《金刚经》而言下大悟,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因而慧能大师说:
“想不到吾人自性是这样清静的,从不受污染;想不到吾人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想不到吾人自性三自圆满具足一切,从来不曾缺少;想不到吾人的自性是不动不摇的,而如如不动;想不到吾人自性能生起万有诸法,诸法原是从自性生”(5)。
人人具有自性,何必另外去求,也就是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所以在六祖慧能禅法系中主张“佛性”即“自性论”,而其实质性即是心性论,也就是说解脱的关键在于“自心”的“迷”与“悟”,即:“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即是佛”。从而形成禅师宗的“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所以把修行落实在自身、自性、自心上,不假外求。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心中,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6)。又说:“菩提本清净,起念即是妄”、“如言看心,心原是妄,妄如幻故,无所著也”(7)。
“心”在慧能的禅法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是整个解脱的理论基础,而且集中体现了南宗禅特别的般若思想。因而在《坛经》中论述心的学说时,阐述了很多关于心的概念,如:“本心”、“自心”|“自本心”、“妄心”、“邪心”、“直心”、“清静心”等。由此可见“心”的重要性,那么“心”又是什么呢?“心”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精神现象,个人的内在生命体。“心”的本来状态是清净的,而凡夫只有在清净的觉悟状态下才是清净的,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迷妄的。在这一点上,慧能大师吸收了《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之说,视世间人之心即真心,清净觉悟,真心同时也是妄心一起,污染烦恼也随之而起。因而慧能大师认为无明烦恼与真如佛性本自具足。故说:“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除三障”(8)。
也就是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因面二者之间区别在于一个转“心”与没有一个可断的“烦恼”。所以说迷起一切烦恼,烦恼也不离此心。一旦悟便起无边的妙用,妙用也不离此心,妙用烦恼,功用虽殊,但在迷在悟,此心不异。欲求佛道,须悟此心。迷悟之心也就是慧能大师所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也是慧能禅学的根源,也是禅宗核心思想的根源。慧能大师对心的这个概念,认为“心”并不能表达“真心”。“心”是对凡夫而言,“真心”是对悟后而言。因此《坛经》在涉入到“真心”、“佛性”等问题都用性来表达。慧能大师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自识本心,是见本性”(9)。又如“识心见性,自成佛道,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本性常起正见,何不从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由此可见,慧能大师的禅学是把自心与本性相结合在一起,由自心入手到达本性”。由此可见,慧能大师的禅学是把自心与本性相结合在一起的,由自心入手到达本性,即自性的领悟,也就是真如佛性的领悟。即识心见性,识心为用,见性是体,从用上见体,从体上显用,体用不二,不即不离。在迷为心,在悟为性,心性同体,而用有别。
自性与自心的关系如何呢?从以上分析可知,心与性的关系是对立、统摄、同体、依存与同一的关系。从慧能大师禅学中的心性论来看,如:慧能大师形象的比喻说:“心即是地,性是王,性在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10)。从这句话来看,似乎心与性一分为二,其实是在说明心与性的依存关系。心无性无从存,性无心无从在,性必依心而居,心必依性而有。因此,欲见本性,必须识破自心,才能使自心顿现真如自性。所以,在《坛经》中有时说“心是佛”,有时说“性是佛”,有时说”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其实无非是强调“心”与“性”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从心开发自性。即“识心见性,顿悟成佛”。以此来说明,众生语悟解脱来说心与性是同一的,又从含容万物来说“心”与“性”也是同一的,万事万物皆是心性所显现。
慧能大师禅学的心性信纸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11)原旨中,见性指的是何义呢?见性就是开发自性,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即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在《坛经》中用自性二字占主导地位,“自性”与“清净心”、“本心”、“如来藏”、“真如”、“实性”等词相结合起来。如:“性含万法是大,万法是尽是自性现(12)”。
又如:“佛性常清静”。
来强调佛性质永恒存在,清静本然“。因此可以说“佛性”即“自性”、“法性”,“佛性”和“法性”本一体。也就是说“佛性”即是“自性”、“本性”、“法性”。关键区别于体悟时名为识心见性,见性之后名自性。以此可以说明自性的本质,即自性是“清静性”、“自性”、“真如性”,自性是智慧性,自性是空寂性,自性含藏性。又从其功用上说自性含万法,自性能观照万法,自性思量万法,自性生三身佛。也可以说自性具有清净的智慧和功用,也能超越一切而又具足一切的实体,是事物的本体,生命之主体。
六祖慧能大师的禅学中,把自性与自性同起来,说明了人人所共同具有的、永恒的、绝对的、无所不在的心,即自性,与自心是同一的、同体的。这样就进一步把佛法落实到众生当中,使人们更容易掌握自修自悟,自证的修行方法。慧能大师又从般若实相、无相将真性引向当下之心,强调“自性”与“自心”、“不二之性”,无可执着,须一切善恶都思量,任运自心,清净自性,自心便也自然显现出来。
参考资料
(1)《六祖坛经》荃湾东普寺敬印(一九九九年版)
(2)《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第253页 赖永海主编
(3)《六祖坛经》第二“般若品”第24页
(4)《中国佛教进科全书》宗派卷第285页 赖永海主编
(5)《佛学常见词汇》第167页陈义孝居士编
(6)《六祖坛经》之“行由品”中第8页
(7)《六祖坛经》之“般若品”中第20页
(8)《六祖坛经》之“坐禅品”中第35页
(9)《六祖坛经》之“般若品”中第24页]
(10)《六祖坛经》之“顿渐品”中第66页
(11)《六祖坛经》之“疑问品”中第28页
(12)《六祖坛经》之“机缘品”中第55页
(13)《六祖坛经》之“顿渐品”中第68页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