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六祖坛经》无相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25 10:44:06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六祖坛经》无相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释明生

  著称于世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是一本绝无仅有的被称作是“经”的祖师言教,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由六祖亲口所说,其弟子法海整理而成,集录了六祖的生平事迹和说法内容,是六祖开宗传法的重要文献。《六祖坛经》篇幅不长,文字不多,言简义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自唐代问世以来,风靡朝野,古今社会贤达,无不涉猎,探索研究,至今在海内外仍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在这本经书中,六祖在传承中国祖师禅的精髓的基础上,不仅融会发展了涅槃佛性学说和般若空观理论,而且海纳百川,吸收融会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六祖坛经》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经,连毛泽东也誉它为“劳动人民的佛经”。

  “道由心悟、禅非坐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从《六祖坛经》这些言教中,可以看出六祖继承和发扬了释迦牟尼佛立足现世、立足现实、立足自身而求得觉悟,获得解脱的思想。同时,六祖常常教化弟子,在搬柴运水中成就佛事,在行住坐卧中修戒、修禅、修定,启发智慧,求得解脱。这表明六祖在完成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进一步推动中国佛教走向人间化的道路,实现了“佛本”到“人本”的转变。他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天地,使中国佛教的禅宗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的章节中,有一首名为“无相颂”的偈就印证了六祖如何倡导“人间佛教”和“生活禅”。无相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首十八句偈指出了在生活中修行成佛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修自性功德,培养完整的人格和人性,清净身心,直成佛道。六祖强调“心平”、“行直”、“心好”以及“心善”,富含“道德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和谐意识,对于当下七众佛弟子进一步梳理、审视,自觉汲取其思想内涵中的精华,落实禅宗的修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人间净土,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1、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心平是没有分别心,是自身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心平与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道”相通,佛法认为心平不但是世间的道,也是出世间最高的道,诸佛菩萨没有二道,大道就是平等。《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佛与众生虽有迷悟、苦乐的不同,但心体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是凡圣不二的,“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不论是天子、庶民或是鸟兽、虫豸,在佛祖眼里是一律平等的,佛法强调平等、统一,是因为心若能平等,就没有贪嗔痴。持戒的作用在于防非止恶,不被贪嗔痴三毒所害。佛法的修行根本是戒定慧三学,以戒得定,因定开慧。心若不平等,定固然难成。心若平等,就是持戒,定自然成就。何劳持戒?这里不是指不用持戒,而是内心平等、清净,不会犯任何戒律。同样道理,假如行为正直,自然不用修禅。六祖所说的“行”范畴非常广,包括身体的造作、口中的言语、心里的念头等。“行”与中国古人所说的“德”也是相通的,儒家的“德”指品性高洁、行为正直的人。佛法则认为行为能公平正直,就是禅,《楞严经》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直心正念就是真禅者,若能心念行为正直,没有妄念,净心相应,就如永嘉禅师所言:“行住坐卧皆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是修行,必能获得摄心的禅定功夫。

  2、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孝在中国社会是千年道统,认为“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做人的基础,是人天性自然的流露,也是成佛、成菩萨的大根大本。在中国,假如对双亲不能尽孝,就是大逆不道。一般人认为出家人是“不孝”之举,实则佛法倡导的“孝”是大孝,佛教要求佛子“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七众佛子不单要报现前父母恩,还要报七世父母恩,甚至要报无始来的父母恩,这就要求佛子从孝养父母扩大到孝顺一切众生。义在中国儒家,也是德行之一。孔子说:“义者,宜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行无不宜谓之义,指合宜的行为或正当的行为。人的行为如果能耻于为恶,就可称为义。佛法认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讲求人格与操守,对上尊敬,对下怜悯,尽自己的力量协助他人,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就是“义则上下相怜”。

  3、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六祖此处说“让”,指谦让或退让,彼此不为利益相争,互尊互敬,自然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中国古诗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在社会中,如果不惜牺牲他人,翼求利益全归自己,这样的人际关系,实在难以做到和睦。佛法认为“忍”是出世间的美德,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称为“忍辱波罗蜜”。《法华经》云:“如来衣者,柔和忍辱衣是”,这里的忍是指能忍之心,而辱是指所忍之境,以能忍之心对治所忍之境就能防止一切障碍恶业发生,就如同护身之衣,保护佛子的法身慧命。同时,佛法认为能“忍”就能成就功德,《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法句经》云:“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人要是能忍让谦和,什么事情都容易解决。心常慈忍,“不报愚迷无道”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自在随缘。

  4、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这一句偈,六祖是强调修行的态度。古代需要用火时就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非常艰辛。“钻木取火”是精进、勤奋修行的意思。身为佛法修行人,除了诵经礼佛、静坐参禅外,还荷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重任,需要长期精进不懈的修持,才能获得智慧,得到解脱,继而转凡入圣。“淤泥生莲”与“钻木取火”一样,木里包括有火的特性,淤泥却可以生出清雅的莲花,正如每个人皆有佛性。四众佛弟子虽然身处五欲尘劳的娑婆世界,但清净无染的菩提的确是从浊恶世中真实得到的,所谓“烦恼即菩提”。只要有恒心,经过精进不懈的修持,就可以从凡夫众生提升到佛菩萨的境界。同样,人间也可以建设成净土。

  5、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言词都不华美,华美的言词都不真实。人有病就要服药,良药大多数是苦的,但却有利于治病,然而一般人却宁愿吃包着糖衣的毒药;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然而凡夫的习性总爱听谄媚的甜言蜜语。六祖在此处强调佛子要“修心”,即修正自己的行为,别人指正自己的错误,就是“心灵”治病疗疾的良方,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因为人人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越不喜欢听的话,其实都是对我们最忠诚的劝告。从善如流,才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

  6、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中国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每天都要懂反省、检讨、改过,就表示是有智慧的人。佛法认为改过是“忏除业障”,四众佛弟子要真正忏悔,并亲近善知识,把业障排除掉就能见道、证道。反之,“有短护短,更添一短。”从另一方面说,护短只会显示内心不正,行不直,必定不能进步,也非贤者之举。

  7、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众所周知,佛法的根本宗旨要利益众生,把人从人生的苦海中解脱出来。修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常行利益众生的事,不但要利益众生,而且要给予众生最大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这样才叫做饶益。佛法认为布施有三种,钱施、法施和无畏施。这三种布施能广种福田,广结善缘,求得人天福报,但是只做布施而不求修过,改正行为和清净内心,并不能彻底解脱烦恼。学佛成道必须修行才能启发智慧,获得解脱。世人布施时,心求果报属于有相的布施: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唯有转有相的布施为无相的功德,才能与佛道相应。

  8、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维摩诘经》曰:“心净则国土净,何处不道场?”所谓“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皆因内心清净正直,菩提觉悟自然显现,不用辛劳外觅,菩提就在我们的心中,即心即佛,心里有佛,处处都是清净的乐土。只要修心,排除蒙蔽自心所有的污垢,清净菩提自然就能现前,六祖的接法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向外境寻觅攀求,只有增加迷妄执著,徒生贪嗔痴烦恼,不能获证菩提。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心不觉悟即便整天念经、拜佛、坐禅、行善都是徒劳无功。心外求法是向外求玄,自然不能“识心见性”。因此,明心见性、自悟自度才是成佛的根本途径。

  9、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一句是无相颂的总结,具有劝勉之意。以上这些是修行的方法,我们自己“听”以及“说”给别人“听”,都要依照这一原理、原则来修行,就能自见本性清净,自成佛道。因此,佛并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个人的心中,人人都有清净的佛性,人人都能达到清净佛地。

  1、无相颂与“人成即佛成”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是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的核心理念,主张通过净化思想,提升和完善人的品格,人自然就够成佛道。翻开整本《六祖坛经》,六祖始终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个人,解脱的道路不在“向外求玄”,而在“只向心觅”,以及“自心归依自性”、“自悟自修自性功德”,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尘劳烦恼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寻精神超脱的自信。无相颂强调“心平”、“行直”、“孝义”、“报恩”、“礼让”、“布施”、“忍辱”、“精进”等修行方法,是要求人们清净心念,自修本性。同时,无相颂是六祖对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回答,是“人成即佛成”的蓝本。无相颂是六祖教化弟子的修行方法,它要求人们学佛修行不能空谈口号,而要着重于人生,在现实生活中落实修行,塑造高尚人格,获取精神上的感悟。

\

  无相颂具有重要的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修养,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心平”和“行直”是在生活中把握自己,用自己的心智打开尘世中为物欲、为争斗、为名声利欲、为爱憎好恶而纠织的心结,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就能显现净心净土。“恩”、“义”、“让”、“忍”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协调处理人与家庭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法。做人要有忠诚信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公平正直和良心道德。同时,恩和义是爱心,让和忍是慈悲心,用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为善,这是每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心中的嗔恨。“钻木取火”、“淤泥生莲”是求学与修行的态度,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尽心尽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改过”是忏悔我们身、口、意三业,于日常生活中能用智慧观照自己,不至于再造罪业。“饶益”、“成道”是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只向心觅”是把握自性,活在当下,顿契佛地。

  初入佛门的人,以为持戒、布施钱财、持念佛号、诵经礼佛,才是修道解脱的途径。其实,学佛更重要的是学做人,这是学佛的基础,也是真修行。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众弟子,不管是那一个阶层的人,都要修行,皆因修行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无相颂倡导的修行观、孝亲观、处世学与人间佛教倡导的“人成即佛成”相契合,人格的完成,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国家和社会,实现人间净土。

\

  2、无相颂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内在含义是以人为中心、关怀人自身以及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思考。六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集大成者,他弘扬的南禅顿悟法门是对现实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佛教宗派,它一方面破除对圣贤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个人的自性自修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人生中,把修道成佛贯穿于穿衣吃饭的现实生活之间。在无相颂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都有着浓厚的人文伦理色彩,与儒家强调的“忠君孝亲,,、“忠义之心”异曲同工。“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将人自身的行善去恶作为道德完善和实现人的本质的基本条件,每个人在成佛、成圣的道路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能力和尊严的承认与尊重。“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是强调众生平等,即心即佛的思想。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六祖鼓励个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解脱,这是对释迦牟尼佛所倡导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继承落实和发扬光大,表明“我”身为人的自性和人格都是最尊贵的,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人文精神是在追问人的存在的合理性或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中产生的,它以人自身作为指向和尺度,把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原则与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既关注个体的价值、个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也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是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本文认为无相颂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能力的尊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肯定和赞美,体现“去恶行善”的道德情操、“平等慈悲”的和谐思想、“利乐有情”的关爱价值和“人间净土”的现实理想。

  3、无相颂中的和谐意识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调和建设重点。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天人和谐、生佛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思想。无相颂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行善、孝亲、慈悲观念关注人性的完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道德取向,是一种人际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的普遍意义。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稳定。无相颂强调“恩”、“义”、“让”、“忍”、“饶益”、“成道”是要求社会成员担负起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有助于建立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有安定才能谈得上发展。社会和谐始于家庭的和谐,家庭的和谐源于个人自身的和谐。当今社会,提倡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尤为及时与必要。

  同时,无相颂强调“恩”、“义”、“让”、“忍”、“饶益”能建立人与入之间融洽、和谐、友善关系。“义”即是诚信,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缺乏诚信友爱的社会必然造成人心的紧张与对立,冷酷与无情。另外,无相颂强调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对个人心理调节,意志激励以及情绪安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起到“稳压器”的作用,化解个人压力,调解各方矛盾,平息各类冲突,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

  总之,人们能做到心平、行直、心善、恩义、忍让,即能达到思想美、语言美、行为美,从而建立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人间亦将成为和谐社会、和平世界。

  通过对“无相颂”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无相颂充分体现了六祖注重扎根于现实土壤收获菩提之果的现实品格;二、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理想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中;三、无相颂倡导的修行观、孝亲观、处世学具有的现实价值是让今生今世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值得当代佛弟子共同学习和关注;四、无相颂主张追求理想人格,肯定人的力量和作用,鼓励人们树立自由、独立的人生态度,闪烁着人本光辉,就如在五浊尘世中为焦虑、紧张、烦躁的心灵注入生活的灵知,使心灵得到禅定的安详,达成人与自性的复归、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