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四圣谛讲记 第十卷 方便多门

发布时间:2022-11-17 10:50:39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第十卷 方便多门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菩萨道的方便有多门。

菩萨道的意义:

当一个人认识到世间无常、苦、无我,然后很想出离生死,也很想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这样的一个修行人就会发心要成佛来度众生。如果一个人看到众生苦,悲愍众生而发心要成佛,发愿长期地修道,那他就是修菩萨道。菩萨道不是修行一生二世的事情,菩萨必须无量劫在世间广修善缘、广种福田、广度众生,以致最后成佛。

菩萨道与解脱道最大的差别:菩萨的修行重点在于利益众生,解脱道者的修行重点在于自己个人的解脱。然而,菩萨也必须具有解脱的能力,即菩萨要放下自己的烦恼,但是菩萨更进一步要有能力来接引众生,他必须修无量无边的种种方便法门,所以说菩萨道是方便有多门。

根据佛法说,菩萨要修六度万行,六度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般若)度。为什么这六件事情称为六度?其实六度是六波罗蜜的汉译,古印度话"波罗蜜"有圆满到彼岸的意思,那么,什么事情圆满到彼岸呢?其意是:一个人要圆满佛果,就必须修六度万行来圆满道业。其中,布施波罗蜜能够度贪的烦恼;忍辱波罗蜜能够度嗔的烦恼;持戒波罗蜜能够度毁犯--做恶的行为;精进波罗蜜能够度懒惰、懈怠的烦恼;禅定波罗蜜能够度掉举、散乱的烦恼;智慧波罗蜜能够度愚痴的烦恼。因此,六波罗蜜就是从六个方向、六个角度来修持,克服各种各样的烦恼,以达到生死的彼岸。六个波罗蜜是:

(一)布施波罗蜜:梵音"檀那"。布施有三:

①财施:以自己的财物布施给他人,令其安乐。

②法施:将你所学到的知识、真理教导他人。

③无畏施:无畏是不害怕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持好戒,行为高超,持戒非常清净,不会损害众生,众生看到他不会觉得

害怕,这就是布施众生无畏,比如慈心不杀,令众生无怖畏。

如果你做布施时生起:我能够帮忙别人;别人有困难,他的际遇不好,接受我的帮忙的心理。站在布施波罗蜜的角度来说,这个不是布施波罗蜜,只能叫做布施。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在布施、行善的过程中,生起:我能够布施,我比较有力量,对方比较差,他要接受我的布施;我做了一个很大的善事,对方接受我的恩德等心理,就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对布施生起执著,生起了贪,生起了傲慢的心。虽然你很高兴地去做善事,善事有善事的功德,但是你做善事而生起某一类贪的烦恼心,就不能够朝向解脱生死,这样的布施,就不能称为波罗蜜。

所以,当一个人在布施的时候,要完成一些条件,才可以称为波罗蜜,即菩萨在做布施的时候,他应当要很清楚:"有因缘让我生起善的心,对方也有因缘来到我的眼前接受布施,这种种因缘、因果关系配合,就完成布施这件事。"菩萨在这其中看清楚之后,里面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比谁来得高尚,没有所谓的对方比较贫贱不如我,来接受布施,菩萨不应该有这种高、低的分别心。因为站在布施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有因缘,有因果业力的推动,你就有因缘布施,其中没有所谓的谁高,谁低,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明白布施的本质是空--没有一个真实布施的人,也没有一个所谓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所谓你布施的东西。因为本来世间一切因果,东西来来去去,乃至有钱进入你的口袋,因缘到了,就拿口袋里的钱去买东西,或者因缘到了,你拿它去赞助别人。这其实是钱财跟你有一定的关系,有因缘你得到,然后,又从你这边流出去,一切都是如此。但是你认为钱是我的,然后,你就认为这是我的东西,是我布施给你,你接受我的东西。菩萨有这样的分别心,那他就是有分别见的烦恼。因此,他就不能因为布施而达到解脱的彼岸。如果一个人在布施时,执著我在布施,对方接受我布施,这就是没有智慧的布施,而生起我的执著;如果一个人在布施的时候,知道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在布施,也没有一个受者,有因缘就发生这些事情,就是这么一

回事。菩萨看清楚了,知道里面无我--无作者,无受者,也没有所施的财物,在佛法上把它称为布施的三轮体空。所谓三轮是:布施者、受者、所施的财物。三轮体空是:布施者、受者、所施的财物都没有真实性,都是因缘变化而已。当一个人明白了这一点,他布施时,就是在修布施波罗蜜。

如果一个人真的发心行菩萨道,他长期久远地在修布施波罗蜜,如此越布施福报越大。因此,当一位菩萨长期修布施过后,他的福德就越来越大,他在人间、到天上,不管在哪里,就能够成为比较富贵的人。因为是富贵的人,财富多了,就更加有能力布施。因此,一个人如果要利益众生,他应当修布施波罗蜜,这样不但自己将来世投生在富贵之家,种姓高贵、生活富裕,而且还可以布施给众生快乐。一个人的布施波罗蜜修得好的话,不管在什么地方投胎转世,他的生活都会过得比别人愉快。除此之外,当菩萨做布施利益众生,众生接受你布施多了,以后这些众生有因缘遇到你,就很喜欢你,乐意帮忙你。因此,一个长期做布施的人不管到哪里,做事情都很容易,会有很多众生来护持,他做事情不用像一般人那样刻苦耐劳,有很多助手,这些都是布施所得到的利益。

当你在修布施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克服悭吝与贪心的烦恼。如果你得到了财物,不执著认为是我的,很乐意地布施给众生,这样你就放下了对世间财物的贪求。所以行菩萨道的人,绝对不嫌财富多,多多益善,财物越多越好布施,可以拿财物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相反的,修解脱道的人就会把世间的财物看成是毒蛇,会障碍修行,他统统不要,只想自己修行。如果一个人懂得布施波罗蜜,必然不会抗拒财物,他就尽量地布施。所以说,只有菩萨才有布施波罗蜜,修解脱道的人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修解脱道的人不觉得应当多做布施,倒觉得多做布施会障碍道业,拖长了解脱的时间,他不想干;相反的,菩萨是在修布施的当中去放下自己的烦恼。

我就以释迦牟尼佛为例子:佛在无量劫修菩萨道的时候,他什么东西都布施,包括他的妻子儿女,有人跟他化缘,他布施,甚至于别人要他的命,如果能够利益众生,他也布施,

这就是他的布施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观念是:有,他就使用,同时他也很乐意给予众生,不在里面生起贪着,这样从中克服他的烦恼。菩萨通过布施波罗蜜破除贪心与悭吝心,所以说菩萨才有布施波罗蜜,阿罗汉没有。

一般人都有悭贪,开始学佛的时候,如果有乞丐向他化缘,或者有人向他化缘做善事,他总是舍不得,总是看那件事情值得不值得做。当他学习了佛法,知道要布施,开始时,只能拿出一毛钱来布施,慢慢学习布施二毛钱,后来就越做越多。开始发心修布施的人,不舍得一次拿很多钱财出来布施,那就得慢慢修,慢慢做。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人,什么东西都愿意施舍给众生,不会想要把财物占为己有,这跟开始修布施的一般人有差别。

开始学习修布施的人,有种种因缘慢慢熏习之后,当然也能够做大布施,所以一切都应当从基本,从放下烦恼心慢慢学习,最后就能够做到。

一个人能不能很快完成布施波罗蜜呢?关键在于他发心的心量的大小。一个人发心越强,心量越大,就越能够布施;如果一个人发心比较小,其所布施的范围,布施的量就有所限制,他会先考虑自己,才来布施给别人。一个真正发大菩提心的菩萨是一切都施,即任何东西都可以布施给众生,那才是发大慈悲心而修布施波罗蜜。

(二)持戒波罗蜜:梵音"尸罗"。菩萨通过对戒律的行持,以达到解脱的彼岸。在佛教的教法中,不管是一个初学佛者,或者要解脱生死,或者要修菩萨道的人都应当持戒。为什么菩萨的持戒才称为波罗蜜呢?因为一般世间的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修善法、为了避免堕落、为了生活更好而持戒,是一种善的心,那么,以善的心来持戒,将来能够得到生天、做人的人天果报。但是如此持戒是不能让你解脱生死,所以不能称为持戒波罗蜜。

如果一个人要解脱生死,修解脱道,他也很精进地持戒,最后修行以达到解脱生死,但是站在持戒波罗蜜来说,这还不能算是波罗蜜,因为他的持戒只是为了个人解脱,不能通过

持戒来完成佛果。

持戒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在很好的修道环境底下来持戒,这样比较容易持;如果一个人要行菩萨道,为了利益众生,跟众生在一起,要持好戒就不容易了。就是说,修解脱道的人远离世间,远离众生,这样比较少有犯戒的机会;然而修菩萨道的人整天跟众生混在一起,为了要给众生利益,多跟众生接触,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持好戒就比较难。因此,一般上修解脱道的人在持戒的时候,并没有很多恶的因缘令他犯戒;相反的,修菩萨道的人经常要碰到恶的因缘令他犯戒,所以菩萨比较是在真正的持戒中修行。这就是修菩萨道与修解脱道的人持戒的差别。菩萨持戒有三:

①摄律仪戒:菩萨对于佛所制定的戒律,都要去学习、都要去持,即菩萨对于好的戒律、行为都会很认真地守持,因为他知道这些戒律都对众生好,对大家都好,他应当去做,应当去持的,所以菩萨都愿意去守持任何的戒律。

②摄善法戒:作为一位菩萨,他在持戒的过程中,凡是好的事情,对众生有利益的善法,他不可以不去做,都要去完成、去做,不去做就是犯戒。比方说,如果我是一个要修解脱道的人,现在某某地方有人在做大布施的法会,我没有必要去参加,自己修行解脱好了,你们布施是你们的事,不关我的事。但是你这位菩萨就得去做。而且很高兴地做。为什么呢?因为凡是一切好的善法,菩萨都会去护持,都会去做,这称为摄善法戒。

③摄众生戒:菩萨持戒的过程中,同时要接受一切众生,在他的心目中,不可以抛弃,或不理会任何一个众生。如果菩萨对任何众生有顾虑,有抛弃的心,这个菩萨的修行就有缺陷了。

以上是菩萨道的行者持戒的纲领。

菩萨在持戒的过程中,要有智慧知道持戒不但能够自利,而且能够利益众生。就是说,持戒能够克服去损害他人的心与行为,不只能够克服自己的烦恼,而且还能够给众生很大的利益。菩萨持戒为众生榜样,让众生学习,众生看到菩萨持好戒,会很放心,喜欢接近菩萨,所以在菩萨来说,持戒就

是无畏的布施,即布施众生不害怕心。如果一个人戒持得好,众生对他就很有信心;如果一个人在戒上的行为没做好,众生对他就比较没有信心,所以持戒对众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位菩萨将来成佛要引导众生,那么,他个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要令众生有所信服,如此他更应该把戒律持好,成为众生的榜样,所以持戒对菩萨道行者是非常重要。

持戒也是因缘,在因缘中去修道,不要执著有我在持戒、有别人不如我、他持戒输给我、他犯某某戒、我没有犯戒等等,如果一个持戒的人整天去看别人有犯戒吗?自己有犯戒吗?以这种心态来持戒,不能称为持戒波罗蜜。所谓的持戒波罗蜜,即菩萨在持戒的过程中,他不认为有所谓的我在持戒,也没有所谓的有人犯戒不犯戒,他只知道这样去做,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利益,里面没有所谓的我是持戒者。如果不懂持戒的人,他以为自己持戒清净,他人不清净,我这个持戒清净的人不要跟你们混在一起。有很多持戒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这种持戒根本就是烦恼,看不起人,傲慢心,这样持戒也不能称为波罗蜜。菩萨持戒看待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喔!你犯戒,你不行,我持戒比你好。 "绝对没有这些事情。如果一位菩萨对戒律平等看待,知道戒的本性是空的,没有所谓有一个真正的持戒者,这样,他持戒就能够朝向解脱,如此才可以称为持戒波罗蜜。

在佛法中,戒可分为二种类:一种是戒,戒是不应当做,比如不应当杀人放火;一种是律,律是所应当做,比如对于一些维护好的事情,总称为戒律。

刚才已经说过,菩萨持戒都是在给予众生利益,所以在菩萨来说,没有所谓应当做、不应当做的差别,因为他是站在三聚净戒,即摄一切善法、摄一切律仪、摄一切众生来持戒来看。所以有时候菩萨的某些行为在外人看来是犯戒的,比如猎人要杀一只鹿,那只鹿从菩萨的身边跑过,然后,猎人问: "啊,有看到一只鹿从这边跑过去吗?"菩萨说:"没有,没有看到。"为什么菩萨会这么说呢?因为菩萨知道这样说可以避免那只鹿被杀害,同时也可以避免猎人做杀生业。在外人看来,这个菩萨在讲妄语,就犯戒了。但是菩萨是以三聚

净戒来持戒。所以站在三聚净戒的角度来看,这位菩萨虽然有这样行为,不但不是在讲妄语,还是一个很清净的持戒者。如此,我们就要对戒律的目的有所认识:释迦牟尼佛制定戒律,并非跟佛子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而是我们众生有一些贪嗔痴的烦恼,所以佛说,你不应该随着你的贪嗔痴烦恼去做损害众生的事。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他再也不会去损害众生了,所以在菩萨的立场中,没有所谓戒与不戒的问题,只有所谓有没有给予众生利益的问题,那么,菩萨所为是利益众生,外人看来他好像犯戒,其实他没有!这是菩萨持戒与外人的看法之间最大的差别。

(三)忍辱波罗蜜:梵语"羼提"。菩萨忍受一切不如意的事,包括忍受苦,忍受不喜欢接受的事情,忍受别人给予的污辱,称为忍辱。忍辱有三:

①生忍(耐怨害忍):"生"是指众生。即众生用种种方式加害于菩萨,使其受苦,菩萨能够安然忍耐,没有报复的心,此即是菩萨对众生的忍。

②法忍(安受苦忍):如果遇到水火刀杖,贫病寒热,战争等众苦所逼,菩萨能够恬然忍受。

③无生法忍(谛察法忍):无生法是针对佛法的真理来说,即根据佛法的真理,一切法没有生、没有灭,称为无生法。我们众生迷惑,看见世间是有生、有灭的,就认为生灭的现象是真实的。当菩萨听到佛法说一切法没有生灭,内心必定能够接受无生法的道理,而且深信确定是真实的,此菩萨即是有无生法忍。

忍辱可分为:一般人的忍、解脱道行者的忍、菩萨的忍三种。

一般人是为了某些目的,某些利益关系而忍。比方说,老板骂我,但是我为了生活,为了拿他的钱,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即使是被逼到毫无办法,走投无路,不想面对而面对而需忍,忍到自己很烦恼,这是一般凡夫的忍。此是一种烦恼心让他忍辱,那样越忍越烦恼,只有利益获得的时候,烦恼才减轻一点。

修道人是为了看清楚烦恼,避免烦恼再随着境界生起而忍,即他为了处理个人的烦恼而忍,这样的忍也未必忍得了。根

据佛法说,如果强忍嗔心等烦恼,会越忍越烦恼,就必须修一些对治的法门,来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不只是忍而已。修道人通过观无常、观无我,通过观察因缘,这样就能够慢慢放下烦恼。

菩萨是为了给予众生种种方面的利益而忍,他会把一切众生看成是父母亲、儿女一般地爱护。当一个父母亲爱护儿女的时候,儿女怎样坏,怎样不好,他都能够忍受,都能够接受,而且还更加慈爱地引导他们,那么,菩萨的忍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忍。就是说,菩萨为了给予众生利益,再也不会跟众生斗争了,一切都为众生着想,所以菩萨只有给予众生悲心、爱心等等,没有所谓忍这回事。因此,菩萨是无可忍而忍,即没有所谓的忍这一回事。菩萨只有给众生利益,但是在给予众生利益的过程中,众生加苦给他,他接受下来,那外人来看,菩萨是在忍辱了。菩萨的这种忍才是没有烦恼的忍,这才能够使他朝向解脱生死的彼岸,因此,菩萨的忍辱称为忍辱波罗蜜。

如果一位菩萨的道行很深,众生对他的一切加害,他都没有埋怨,在《金刚经》中记载:佛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支解身体,他都没有生起一念嗔心,还发愿成佛时第一个要度化的人是支解他的歌利王--陈如的前身。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如此高的境界呢?这就是菩萨的忍辱波罗蜜智慧,这样的忍辱使他朝向解脱彼岸。原来菩萨看清楚世间本来是苦,肢体被支解也是苦的,他更清楚地知道世间这些现象本来是众生迷惑而有的,心中就不去执著。菩萨也知道世间的幻化因缘,有因缘就会发生这些法,他不会执著里头有一个我在忍,他必然也知道无我。因此,菩萨通过布施、持戒、忍辱波罗蜜都能够达到无我的智慧。

修解脱道的人看菩萨在六道轮回中是很苦的,当然菩萨知道在世间受苦受难,但是他就是能够忍,而继续在世间修菩萨道,从中增长智慧,增长福德。另外一方面,菩萨对众生给予他的加害、种种烦恼当成修行道场,即菩萨面对众生,从中修道--修忍辱波罗蜜,唯有众生的加害等等,菩萨才有因缘修忍辱,而众生成为菩萨的助道因缘,给予的苦楚对菩

萨来说是一种训练,所以众生成为菩萨修忍辱的老师。菩萨与想避开烦恼环境的解脱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菩萨的忍辱称为忍辱波罗蜜。

(四)精进波罗蜜:梵语"毗梨耶"。精进就是勤劳不懒惰的意思。一个人很努力地修道,是精进;世间人很努力干一番事业、或者做善事、或者做恶事,这些都是精进,但是,只有菩萨才有精进波罗蜜。世间人为了某些利益,为了贪嗔痴的烦恼而很努力地做,这样的努力只有增加烦恼,不能帮忙解脱,所以不能称为波罗蜜。

修解脱道的人一心一意想要快点解脱生死,此精进并不能让他从中达到解脱,因为在精进的过程中,他执著世间有我在生死轮回,执著我要出离生死轮回。至于阿罗汉的心只在自己的解脱自在精进,发不起长远利益众生的心,所以不能称为精进波罗蜜;菩萨在精进的当时能够达到解脱,才称为精进波罗蜜。

菩萨的精进重点在于利益一切众生,菩萨知道世间如幻如化,众生在里面迷惑,菩萨知道在世间的幻化里面,他在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明明知道世间不是实在,是幻化的,菩萨还很愿意,很落力地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的精进。因为菩萨知道里面是不确实,是苦,是无常的,而他那样地努力去做的过程中,使他更加放下。那么,在菩萨来说,在这个世间与出离世间都是一样了,菩萨就在世间的轮回生死当中精进。修解脱道的人想赶快出离世间的轮回,要解脱生死,这样他就不能成就世间的事业--各种功德、福德,以便最后成佛道;相反的,菩萨很精进地跟众生在一起,继续利益众生,做种种事业,这样就能够累积大量的功德,从中可以给予众生利益,菩萨如此修行,也可以从中开智慧,不再执取世间。菩萨并非远离世间而达到解脱,而是在世间里精进地利益众生,从中放下烦恼,解脱生死。所以菩萨这样的精进,能够使他在生死轮回中,不再生起烦恼,而解脱烦恼,称为精进波罗蜜。

(五)禅定波罗蜜:梵语"禅那"。所谓禅定,是心维持不动,在定境中观察思惟佛法,所以禅定波罗蜜应当称为禅那波罗

蜜,可分为:凡夫修的禅定,解脱道修行者修的禅定,菩萨修的禅定。

所谓凡夫的禅定,是凡夫在定境中享受定的快乐;修解脱道者的禅定,是在禅定的定境中观察思惟佛法,以便放下烦恼,生起智慧来解脱生死;菩萨在修禅定的时候,知道禅定本身是一种方便,然后他更进一步知道没有所谓出定与入定的差别。根据佛法说,菩萨的禅定是随心的自在在生死中,心不随境界而转。如此的禅定有很多种,主要是通过这种禅定,菩萨在世间继续修其菩萨的事业,以便最后达到解脱成佛,那样的禅定能够使其圆满佛果,所以称为波罗蜜。修解脱道者的禅定是站在出离世间,不要继续在世间,那么,心一直远离、远离……而在禅定中观察佛法,这样的修法不能够使他圆满佛果。因此,根据大乘教法说,此禅定不能称为禅定波罗蜜。

菩萨修很多种类的禅定,一些大菩萨的道行甚至于能够在定中做佛事,即他们没有所谓出定与入定的时候,无时无刻都知道世间幻化,知道此幻化是心的幻化,就在里面做佛事。虽然是在做佛事,但是他的心还是在定中,这就是菩萨的禅定。如果是修解脱道者的禅定,就有入定与出定的时候,这就是菩萨与修解脱者所修的禅定的差别。

因为菩萨禅定的功德,所以更加快他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是为什么呢?菩萨通过禅定的功德力,他一开始就有神通,菩萨通过禅定训练出各种各样的神通变化,就可以利用这些神通变化做各种各样利益众生的事业。除此之外,因为菩萨产生神通变化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佛世界来来去去,度化众生,他也通过禅定的力量得到这样的功德力,可以在这个世间来来去去,到处在有佛的地方,追随佛学习、修持,这是菩萨修禅定的功德。如果菩萨修到有这样的能力之后,就被称为登地菩萨。

当菩萨已经达到某个菩萨地的果位,那么,这类的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不再退转,而不再退转的菩萨,称为阿鞞跋致菩萨。修菩萨道的行者遇到恶缘逆境,会退失菩提心,他就不是菩萨了。就算菩萨不退失菩提心,在修道的过程中,有

时会前进,有时会倒退。但是,当菩萨修到初地以后,他的道业就一直前进,不会再退转了。阿鞞跋致菩萨不会再有堕落的业报,他已经能够身心如意的幻化,这也是从禅定的神通力得来的功德。菩萨要利益众生,就要突破世间的迷惑,即所谓的所知障。他也可以通过禅定训练以突破这方面的执著,就是身心超越世间的限制,在这个世间神通变化来来去去,以禅定来达到解脱,此即是所谓的禅定波罗蜜。

禅定能够使菩萨达到解脱生死成佛,才称为禅定波罗蜜,那么,如果一个修解脱道的行者只想出离世间,不能达到成佛,如此的修禅定,不被称为到彼岸之波罗蜜。

(六)智慧波罗蜜:梵语"般若",读音是bore。因为佛教所讲的智慧与世间的智慧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往往以般若代替智慧。

佛法把智慧分为二种类:一种是世间的智慧,即是一般上凡夫在这个世间观察了解所得到的知识,包括世间的种种科学、各种工艺技术、各种发明,乃至包括音乐家的创作、画家的绘画等等;一种是出世间的智慧,即是有另外种类可以让你生起出离世间,达到解脱的智慧,以此智慧可以观察到世间是苦、无常、无我,菩萨很清楚看到每一个现象,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这么一回事--苦、无常、无我,然后他从中放下很多烦恼,就能够达到解脱。

世间的博士、教授,或一些顶尖的人物,乃至政治家等,都是拥有最高智慧的人,但是以佛法来说,这一类的智慧只能称为世间智慧,不能称为"般若";般若纯粹是佛法所指世间的真理的智慧,你对世间的真理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佛法说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在变化,因缘无常的变化中,它是苦、空、无常、无我。如果一个人能够看清楚这一点,就能够放下很多烦恼,最后达到解脱生死,这样的智慧称为出世间的智慧。一般世间所谓的聪明人,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世间有智慧的人,但是站在佛法的角度,以出世间的智慧来看,此人可能是一个愚痴者,没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呢?原来世间的智慧是去了解外间的事情,而出世间的智慧是去了解自己的烦恼、身心,而从中放下烦恼以达到解脱。不管世间的博

士、教授的学问有多好,他们的贪嗔痴烦恼也是很重的,因此佛法说,这是没有智慧(指出世间智慧)的人。

因为菩萨般若的智慧看清楚世间的一切都是没有本体,都是空性,他以空性的智慧来观察世间,最后从中达到解脱。虽是如此,菩萨也在没有本体,都是空性的世间里修行、生死,跟众生在一起流转的过程中,努力修其菩萨道,在其中他知道没有人,没有我,一切都是因果幻化的现象。佛法说,在因果幻化里面的本质是空的,那么,菩萨就有智慧看清楚本质是空的幻化现象,这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出世间的智慧,那么,智慧有其所觉悟的真理--法。其实般若波罗蜜所觉悟的真理,就是所谓的空性,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空"。中国佛教徒经常把佛门称为空门,空的意思是: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能够停留下来,这是因为每一样东西都随着种种因果现象、因缘现象而转来转去,其中没有一样是实质存在的东西。因此,我们说世间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空无自性。所谓空无自性,并非没有,也不是有。因为我们众生迷惑在空无自性的法中,认为有东西存在着,这是执著"有"见;当那东西的因缘散了,我们说它没有了,这是执著"无"见。"有"跟 "无"都是迷惑者所见到的现象,他把有、无生灭变化现象当成世间真的是如此;佛法的般若智慧是说,这个世间本来是空无自性,不是没有,也不是有,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在因缘变化过程中,没有一件东西有它的本体,统统都是靠因缘变化而让你感觉、知觉到。比方说,我们眼前看到一张桌子,这张桌子有光线的因缘,有你眼根的因缘……各种因缘配合,你就觉得看到一张桌子。以佛法说,这张桌子没有它的本体,即使是看,也不过是一段因缘称为看,而看到的桌子也不过是一段因缘,你说有东西的存在。所以说,所谓空的智慧--观察到空、觉悟到空的智慧是看到因缘。就是说,一个人的智慧要明白佛法所讲的世间空的本质,他就要先看到世间因缘的现象,而在因缘的现象中,没有一个东西有它的本体,此即是我们说的空无自性。因此,空不是有,也不是无;空是智慧观察中,远离了有跟无,而其中就是远离了

法的本体的见解。当一个人看见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因缘的,没有本体的,我们说他观察一切法的实相--真实相。那么,当一个人有般若智慧,能够看清楚一切法的真实相的时候,那他的智慧就是证悟到一切法的本性是空的,这是所谓般若智慧所要证悟的空性。

既然般若智慧觉悟到一切法本性是空的、本体是空的,也必然觉悟到这所谓一切法,就是一切因缘现象。一切因缘现象中的法,没有那个法的本身存在,世间一切都是如此,包括智慧本身也是这样。通过对空真理的观察所生起的智慧,使一个人放下他的迷惑,见到一切法的本质,就是见到它的空性,那么,这个人就证悟到空。如果一个人觉悟了,见到一切法的本质是空的,他不但知道它没有本质,也不会生起"有"的概念,也不会生起"没有"(无)的概念,他不会生起"有这个东西存在"的概念,他知道一切都是因缘的过程。菩萨在修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他观察世间就是观察世间(一切法)的空性;在观察空性的当时,他就是观察一切法的因缘变化。所谓的智慧照见空,除了智慧看到空,也看到因缘变化,而在因缘变化中,没有所谓的本质、本体。就是说,这段因缘本性是空的。

根据大乘的教法,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对空的本质要有很深刻的了解,很专心地观察,从中觉悟到空的本质,就更进一步使心看清楚是心的变化,而生起神通变化来度化众生,最后达到成佛,这是菩萨的智慧。

根据小乘的教法,修行者的智慧是观察生灭无常,从中放下执取,生起远离的心,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放下烦恼,那他也是觉悟到一切法没有本质。虽有如此的觉悟,但是他依然觉得这个世间是苦、是烦恼,他要出离,所以就朝向解脱道。

有人说,这六个波罗蜜有其修持的次第,首先,应当修布施波罗蜜……最后修般若波罗蜜,这确实是有这样的差别:一个人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都是从布施做起。但是经上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在六波罗蜜中一切都要以智慧来作为前导,即不管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配合智慧波罗蜜,以智慧的知见来行持其他的五个波罗蜜。但

是一般人在开始修波罗蜜的时候,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人是先修布施波罗蜜,因为开始修道时没有智慧,所以先修布施,同时唯有身外的财物能够施舍了,才能够放下我执,放下其他的烦恼。因此,布施波罗蜜是属于第一个要修的波罗蜜。但是佛法说,般若波罗蜜才是第一波罗蜜。意思是说,在这六个波罗蜜中,最殊胜、最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因此,我们看到佛经上赞叹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

佛经中说:菩萨要修六度万行。除了六度外,还有万行,即菩萨需要修很多的法门。佛在教导的时候,简单的把它们分为这六个方向来修。

修行者因为发心要成佛,所以要圆满以上的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唯有菩萨把这些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到功德圆满,其福德、一切智慧也跟着会圆满,菩萨才能够成佛。

菩萨的开始:

任何人发心要成佛度众生,即发菩提心--发成佛的心都有个前导的心念:即发心修菩萨道的行者要成佛,必然很清楚地知道、了解世间是很苦,不值得留恋,自己要远离、出离这个世间,这就是菩萨第一步要生起出离世间的心。菩萨知道世间是六根、十八界的幻化境界,应当远离。当一个人明白了这些道理而生起出离心后,还看到众生迷惑在其中,所以生起慈悲的心要引导众生,此时菩萨生起大悲心、生起慈悲的心悲愍众生。原本菩萨要远离世间,但是因悲愍众生而倒回世间来救度众生,此时的菩萨发要成佛度众生的心。如果一个人没有弄清楚世间是苦,而发心要成佛,这不能算是发菩提心,因为他迷惑在世间,必然地迷惑于佛,迷惑于众生,这样的迷惑不能称为菩萨的发心。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必然知道世间是苦的,应当远离,他也要众生远离这个充满苦楚的世间。如此他知道要发愿成佛,要修长远的菩萨道。因为修长远的菩萨道要在世间受苦,但为了利益众生,他愿意再回到这世间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因此以"倒驾慈航"来形容菩萨,这样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这样的菩萨称为初发心菩萨。

如果一位菩萨真的发了菩提心,必然会一心一意地给予众生利益,那么,他必然放下自己很多的烦恼事业,将全心全意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此,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很快地放下很多烦恼,所以发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一位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再想留恋世间,但是为了众生,他愿意留下来,世间的一切财物在他来讲是可有可无的,但为了众生,他依然会以种种方法赚取财物来给予众生利益,这是菩萨不可思议的难行能行,比如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在过去世曾经发愿行菩萨道,后来有人来向他化缘,要他的眼睛,就对尊者说:"我的眼睛有毛病,必须用你的眼睛来做药。"尊者因为要行菩萨道,就说:"好!"他就把左眼挖出来布施给对方。那个人拿了眼睛一看,就说:"你拿错了!我要的是右眼。"结果舍利弗尊者也把右眼挖出来给他。那个人拿了眼睛说: "你的眼睛是臭的,我不要,我不能拿来做药!"那个人丢下眼睛就走了。舍利弗尊者很哀叹:"哎呀!众生贪得无厌,很难度呀!我不想行菩萨道,太难了!太难了!"从这个例子来看,一位发心修菩萨道的行者,连两只眼睛都能够施舍,最后都认为修菩萨道不容易,很难。意思是说,一个人要长远、久远地行菩萨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人认为:假设发了菩提心、发愿修菩萨道,那就生生世世,长期久远都有菩萨戒。其实不是,是因为有菩提心的存在,才有菩萨戒。那么,如果一位菩萨的菩提心退了,菩萨戒也就没了。以舍利弗尊者做为例子,他退失了菩提心,什么菩萨不菩萨,他都没兴趣,只求自己解脱,所以没有所谓永恒的菩萨戒。世间一切是无常,只是心念能够坚持多久的差别而已。

如果一个人真心发起要行菩萨道,他开始一定要先修布施。如果一位菩萨长期地修布施,他的福德、福报会越来越大,那么,当他的福德、福报越来越大,但是没有好好修其他的五波罗蜜作为辅助,只单修一个布施,这位菩萨也做不久,很快就堕落了,为什么呢?因为只单单修一个布施波罗蜜会越修越烦恼。这六个波罗蜜是互辅互助,菩萨没有所谓的只修一个波罗蜜,而不修其他的波罗蜜。我们只有说那位菩萨

主要在修某个波罗蜜,在圆满某个波罗蜜,其间也是在修持其他的波罗蜜。

在修道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自己是什么程度、什么资格,能够修什么道。意思是说,你今生只能修一点人天善法,做做好人--一个佛教徒;或是你今世有信心努力修行以达到解脱生死;或是你的心有很大的力量,能够发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而不会退转。如此信心、发心、善根的差别,就会影响一个人学习佛法、修道的方向。我们要自己量力而为,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自己适合修什么法门。

在这里,我介绍了一些佛法的基本知识,讲了一些修行的法门,也大略介绍了菩萨道,你就要认识自己的根性是人天道(人天善法)、解脱道、菩萨道的哪一种?如果你都黏住家里的一大堆财物,认为家庭很有价值,不愿意离开,以佛法来说,今生你不可能完成解脱道的修行,那么,你只好修五戒十善的法门,以保住人身,不令自己堕落。如果你真的发心要成佛道,利益众生,那么,修菩萨道就有所谓出家与在家菩萨,你可以以在家人的身份行菩萨道,如此你的家人就是你做为菩萨要利益的对象了,所以你要优先利益自己的家人,以完成家中的事情,达到利益众生的事业。而修修解脱道的人往往不管家,不理家人,自己修行去了。但是一位修菩萨道的人不能这个样子,即菩萨不能给众生增加烦恼,做为一位菩萨只有损己利人。因此,如果你要发心行菩萨道,你的家人等一切……是你修道的对象,是你的恩人,要对他们生起修道的种种心,生起菩提心,如此地开始修道。如果菩萨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生起要利益的心,而想要利益众生,那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想要自己解脱生死,觉得自己没办法修菩萨道,那你每天一定要拨出修持的时间,安排一些修持的功课。那菩萨是否要有自己修持的功课?前面已经说过,菩萨的第一步是先修布施,所以,如果一个人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他可能在这一生就专门修布施波罗蜜,而其他的波罗蜜可能在这一生没有办法搞好,但是他也算是一位精进修持的菩萨。如果一个人修解脱道,他整天精进地做布施,站在解脱道的立场,这个人是懈怠,没有

精进,所以解脱道与菩萨道在修道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完成解脱方面,还是跟前面所说的--唯有唯一的道路,即是从自己的内心生起戒定慧的善法,生起七觉支,然后圆满八正道的生活,这样最终不管修解脱道或菩萨道都能够达到解脱生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