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这是说明、解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修布施波罗蜜精进不退。说到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它是六度之首,所以就把其他五度也都含摄在内了。我们平时修布施大多是以布施财物,而要以身命来布施,说真的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身命是众生最看重的,是众生执著最根深蒂固的。但是世尊在因地时有大愿心大悲心,所以为法忘躯不惜身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的经典堆积起来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大、一样的多,这么个用须弥山来形容。析骨为笔,就是把这个骨骼都给拆开来做笔。
关于剥皮为纸等以求佛法,在《华严疏钞》中,圭峰大师从随相和观照智慧两个方面来解释。
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中,记载了世尊因地舍身求法的事迹。在过去久远劫前有一位名叫最胜的仙人,他住在山林中,他看到其他的仙人常修慈心,心想不能只靠慈心来救度众生,还要积聚多闻灭除众生的烦恼、众生的邪见,灭除烦恼邪见才能让众生生起正见
如果从般若智慧方面来解释剥皮为纸,就是观此身是由五蕴四大假合而成,不论是皮还是骨都不是实有,当体即空。虽然看似有相,其实就像梦幻泡影,实无自体。就像《金刚经》当中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实无自体,所以能不惜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经典,而且不只是书写一部两部,所写的经典堆积起来像须弥山那么的多。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世尊往昔为菩萨时,为了求法连牺牲身命都在所不惜,更何况这些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这些身外之物就更没有舍不了的了。除此之外,世尊在因地中还有其他种种难行苦行之事,为了众生无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我们修持常随佛学,就应当像佛一样,为了学习佛法常修一切苦行难行,甚至不惜身命,这样才能圆成佛道。
--------摘自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义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