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弟子非常勤奋,但始终无法体悟禅法,于是他诚恳地请大师指点。大师面带微笑地说,“你要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和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只熊,并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能善尽职责,一定会取得进步
。”弟子不解,大师便解释说,“鹫就是警戒的眼睛,鹿是指需要把持的双脚,鹰是勤劳的双手,虫就是自己的舌头,熊就是你的私心,病人就是自己终将衰老的身体。”看来参悟一个禅理确实很难,下面这首禅诗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沩山牛唐代:怀海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百丈怀海禅师,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家,俗姓王氏,福州长乐人。他幼年出家,在庐江浮槎寺阅读藏经多年,具备了深厚的经、律、论佛学知识。时值马祖道一在江西南康弘法,他也前往参学,与智藏、普愿同称入室,各有擅长,成为鼎足而立的马祖门下三大士。开悟后因住持百丈山,故世称百丈怀海。高僧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并以身作则,久为宗林传唱。
沩山,本来是湘江支流沩水的发源地,这里是指沩山灵佑,怀海大师的一个高徒,他曾戏言自己百年后,要在沩山下作一头水牯牛,于是得到一个沩山牛的雅号。这首诗是怀海大师对高徒所修证得到禅境的一首褒赞诗,沩山追随百丈禅师很久,却一直无法开悟,自己虽然很着急,却不好开口问师父。高僧每次看见徒弟脸上露出焦急又无奈的表情,内心也很想帮助他,但总是缺少一个契机。
有一年冬天,师徒二人在禅房里打坐参禅,因为天气异常寒冷,禅房里生起了火炉,外面冰天雪地,高僧却脸色红润,徒弟也觉得浑身上下都很暖和。不知不觉地炭火就变暗了,师父便让弟子将炭火拨一下。沩山赶紧上前,用火钳拨了一下,也许是动作过猛,反而把刚才剩余的一点火星给埋在炭灰里了。
徒弟摆弄了半天,不仅没能让火重新燃起来,他还在心里埋怨,师父为什么不早点吩咐让我去拨火。这时师父起身去拨,终于找到了一点火星,便指给沩山看,徒弟忽然就开悟了,后世便流传了深拨得火的禅宗公案。后人因此还做了个偈子,“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深深拨,就是要好好用功才能参透;有些子,是指这个消息才会来。
看见徒弟忽然开悟,高僧心里也无比愉悦。这么多年来,徒弟一直勤勤恳恳地跟着自己,虽然今天才开悟,却也为时不晚,高僧开心地吟道,“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从今往后,这头水牯牛再也无须别人牵着他的鼻子了,他已经悟出了高深的道理,已经达到了自由无碍、闲适自得的禅境了。
高僧太高兴,这一天也非常值得纪念,高僧禁不住褒奖起自己的爱徒,“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师徒二人离开禅房,虽然眼前并没有绿杨芳草,但严冬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也就不远了。徒弟悟出了禅理,也就可以自由地高卧横眠,没有丝毫的羁绊了。
唐代高僧的这首禅诗,不仅充满了禅趣,而且饱含禅理。沩山通过努力,终于达到了自在、无心的精神境界。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任何人要想成功,都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浅尝辄止,只会半途而废;深拨得火,方能感悟禅意。与其说是纷繁的外界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唯有执着并善于发现,才能领悟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