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咏雪诗的五层境界,最高:天人合一

发布时间:2024-08-22 05:20:12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咏雪诗的五层境界,最高:天人合一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文学上的明珠。写进诗句的景物,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彷佛都变得与众不同。雪,是诗人最钟爱的题材之一。冬天到了,盼望着下雪。料峭寒冬,万物凋敝,唯有一场雪,才能扰动诗人的心绪,平添无数的遐思。然而,咏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雪只有一种颜色:白;只有一种感觉:冷。如此单调,写出咏雪的好诗,很不容易。

1.咏雪第一层:言雪不是雪。醉翁之意不在雪,顾左右而言雪。这里没有雪的美感,也没有雪的神态,只不过被诗人用作铺垫、陪衬,用以渲染情绪。很多大诗人咏雪的诗词,也不过止步于此。比如: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一类诗只是与雪沾边,但雪不是主题。

2.咏雪第二层:啊,这就是雪。描写雪的状态,模样,不过是白描直叙,读起来有些干涩。偶有些比拟,也似是无病呻吟,只是追求词藻不落俗尘。比如: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白居易的“漠漠复纷纷,东风散玉尘”要高级一些。点点杨华,片片鹅毛,银海白楼,玉树琼枝,看上去比直接说:这是雪,效果要好些。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已算是这一层的极致了。

3.咏雪第三层:冰雪有魂。诗人能够雪的各种变化进行联想提炼,静动结合,把雪写活,冰冷不再,只有灵动。写到这一层,算是进入了咏雪真正的境界。比如: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飞花就是雪的形状,因为雪是六角的。这两句写得十分新颖,清新不俗。最知名的当属岑参的这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到这一句,你不但能感觉到雪不再冰冷,而是温暖如春,甚至还平添了香气。风格也是十分豪迈,展现了北疆的辽阔。后人常常会引用这一句来形容雪。

4.咏雪第四层:咏雪不见雪。咏物诗的佳作,就是诗中看不到所咏的事物,而是通过他的各种特征、痕迹表现出来,非常的高级

。写成这样的诗,并不是简单的描写和堆砌,而是要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可遇而不可求。纵使天才圣手,没有机遇也难成就。清代诗人袁枚曾在《随园诗话》中记载其祖父的诗句:忽然卷幔如逢月,可惜开窗不见山。很有意思。《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有位好朋友叫朱草衣,曾写《咏雪》云:正愁前路迷樵径,先有人行路一条。郑板桥一次前往扬州拜访朋友,路遇大风雪,在一书馆中避雪,适逢众多书生正在以雪为题,比拼高下,但无甚佳作。众人见郑板桥模样落魄,便取笑为难他,让他作诗。郑板桥随口而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咏雪无痕,师法自然,看似平常,恰是高手!

5.咏雪第五层:天人合一。诗人下笔,朴素自然,雪景历历,人在其中,不加雕饰,浑然天成,无需说愁讲恨,一切尽在其中。达到这一境界,堪称咏雪之最。自古以来,唯有柳宗元的《江雪》被认为是不二之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漫天雪,一舟一笠一老翁。不细看,还以为舟与老翁不过是自然中的景物。细辨来,才发现鸟兽绝迹的雪中,竟然还有一个孤寂的身影。大雪悄悄,小舟静静,互不相扰,却意境相通,确实是绝无仅有的佳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