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重五戒,故说第五是饮酒恶。复广劝十善,故兼采后说。「上之两说乍睹似异,实亦无违」,并不相违背,开合不同而已。「盖好酒贪杯」,这是贪心,「贪恶」。醉后容易发脾气,这是瞋恚,「瞋毒」。贪瞋痴叫三毒,酒把它引发了。「酒令神昏,饮之过度,甚至不省人事」,这是什么?「痴毒」。这个酒能引发贪瞋痴,所以佛把它列入重戒,道理就在此地。「可见饮酒一恶,常与三毒并行也」。这句话要记住。
酒有开缘,还特别多,开缘也叫开戒,不是犯戒。哪些开缘?最普遍的药用,中药里面有用酒做药引,这个许可的,这叫开缘。欢乐,宴会场所有开缘,特别是祝寿,大家都欢喜,你要是扫别人的兴,这个是忌讳,很大的忌讳,那怎么办?一杯或者半杯,这个行,这也是开缘。决定不能喝醉,喝醉决定是破戒了,不可以。完全在自己控制,自己看现场是开是禁,禁是禁止,决定要遵守的。如果这一桌都是学佛的,这是禁,不开,如果这一桌都不是佛门弟子,只有你一个,可以开,人家会奇怪,你怎么喝酒?你把这讲给大家听,原来戒律是这么圆融,那我也可以受,这个是随机说法,利益众生,这个可以。所以佛法念念先为众生,后为自己。这是慈悲。
《资持记》里面有说明,为什么佛戒饮酒,「酒有十过」,所以佛禁止。这十种过:「一、颜色恶」,酒喝了以后,你看脸是红的,颜色不好看。「二、少力」,走路都不稳,东倒西歪。「三、眼视不明」,看东西模糊。「四、现瞋恚相」,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忍辱,他会发作。「五、坏业资生」,这个业是你的事业,换句话说,常常好饮酒的人,这个主管谁敢用你,你喝酒去闹事去了。「六、增疾病」,会带给你。「七、益鬪讼」,这都属於瞋恚。「八、无名称」,名称是别人对你的赞叹,没有,人家背后批评你,不赞叹你。「九、智慧少」,痴毒妨碍著。「十、命终堕三恶道」。这十种恶,最严重的就是最后这一条,最后这一恶比前面要严重多了,这句话是佛说的,我们要记住。「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痴」。「又世云酒能乱性,指酒能迷乱人之心意与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恶」。「今经云」,佛在这部经上说「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贪痴二毒。是故饮酒一恶,实兼意业三恶。故上之两说」,前面读过的两种讲法,「唯开合之异耳」。归纳起来五恶,展开来十恶,十恶跟五恶意思相同,只是一个细说,一个略说。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
。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几句话,可以说把现代社会都说尽了,真苦。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放恣』者,「放荡自纵」。『游散』者,「游乐散漫」。『耽酒』者,「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又耽者取乐过度也。嗜者贪而无厌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现代社会年轻人中年人,经上所说的事有几个人不犯?几乎是找不到了。即使是在佛门,也很难得真正找到,学佛了比较收敛一些,难得有不犯的。我们读这些经文,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违犯?有,赶快改,来得及;没有,很好,要坚持,决定不违背佛陀的教诲。经典里面所记的佛陀教诲,这注解里面东西,都是菩萨、祖师大德,都不是凡人,圣贤教诲。特别是说到酒,没有理由破戒。前面讲了,酒的开缘很多,不能藉酒的开缘去破戒。开缘是一种不得已,特别是利他,真正起作用是可以的,如果不起作用,一笑了之,还是算破戒,不能不知道。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一九集) 2017/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419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