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对了解印度民族风情,具有重要价值,是印度宝贵文化遗产
对于印度,有太多负面报道,人们看到的印度太过片面,其实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印度的文化以及民族风情。了解印度,对于去印度旅游将有更好的方向。
印度《白骡师奥义书》、《吠陀》—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从印度次大陆的西北方来了一支雅利安人,他们到印度之后,留下了关于他们活动的文字记载,从此,印度次大陆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学者们称这一时代为“吠陀时代”。
《吠陀》是印度最古的文献,吠陀时代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印度被视为圣典。《吠陀》是“神的启示”或“神秘的知识”的意思,主要包括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为重要,它是祭司劝请、赞颂诸神的颂诗,共有一千多首,编订年代比其他三个本集都早,被视为天书而加以尊敬。继四部本集之后,还有《梵书》、《奥义书》以及一些“经书”。《吠陀》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神,教人们如何通过祭祀、善行和牺牲来取悦神。
吠陀神是人们所敬崇的神,它有苏里耶(太阳神)、因陀罗(雷雨神)、瓦尤(风神)和乌莎(黎明女神)等多个神像,在《吠陀》经书中常出现《吠陀》也是婆罗门教的圣书。很长一段时间,《吠陀》由世世代代师徒口头传授,这一传统一直到19世纪开始印刷这些古书时仍未断绝。《吠陀》对了解印度上古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风情等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印度宝贵文化遗产。很多吠陀诗歌是非常优美的抒情诗篇,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至今印度人在婚礼等重大仪式上仍在念诵吠陀诗歌
。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辉煌巨著,它在印度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它共18篇,长达40万行,被认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意即“伟大”婆罗多是一个部族或是个国王的名字。“摩诃婆罗多”就是“伟大的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的基本内容是叙述古代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之间的战争婆罗多王的后代持国和般度,二人是堂兄弟。堂弟般度做了国王,不久后死去,因他的五个儿子皆幼,堂兄持国继承了王位。般度的长子坚战成年后,应当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持国的长子难敌不肯相让,并对坚战五兄弟横加迫害。两大家族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斗争。
坚战五兄弟不得不隐名埋姓,住在民间,后来在一个荒芜之地建立起一个繁荣的城市,并征服四方,登基称帝。难敌又设下掷骰子骗局,击败坚战,使坚战五兄弟沦为奴隶,流放森林12年。
12年后,坚战五兄弟强大起来,率领大军与难敌开战,双方在“俱卢之野“(今德里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全印度的大小王国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十分惨烈、悲壮、宏大,最后,坚战五兄弟凯旋而归,坚战当上了国王。坚战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将国家交给子孙管理,携四个弟弟和黑公主去寻找天国。
对于《吠陀》对了解印度民族风情,具有重要价值,是印度宝贵文化遗产,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说出你心中的印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