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
时,众多比丘世尊去后即共议言:「世尊向者略说法言:『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我等今于世尊略说法中未解其义,是中诸尊,谁有堪能于世尊略说法中广为我等说其义者?」
复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难聪慧总持,而常给侍世尊左右,世尊赞叹多闻梵行,堪为我等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今当往诣尊者阿难所,请求令说。」
时,众多比丘往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于一面坐,具以上事广问阿难。
尔时,阿难告诸比丘:「谛听!善思!今当为说。若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间数。诸尊!谓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契经 六入诵】
宇宙万物的奥妙神奇令众生惊叹崇敬,洪荒初民惊讶于不可以人力抗衡的风雨雷电等自然力量,开展出早期的神祇崇拜,并从此掀开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世界,孕育生机,也埋伏死亡,为了永生不死,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世界的边际:徐福远渡蓬莱仙岛,嫦娥飞升广寒宫,「世界有边?无边?」为古印度热门话题之一,有关于异次元时空的小说、电影既畅销又卖座,到如今「天国、净土」等对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仍是世人最有兴趣的信仰,许多科学家也卯足了全力寻求未知的世间真相,这一切再再明示了众生对现实世间的不满足与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人生在世,多的是不如意与不圆满。世间充满磨难与困苦,就连荣华富贵也如过眼云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世间能提供给众生的福乐也不过仅只于此。一些睿智、不愿因循茍且的人,看透了世间价值的不切实际,他们希望能从世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希望超越世间、他们从各种角度探索世间的极限与超越极限的可能。这种需求令人类的文明一日千里,也令人类的世间更形复杂、困顿。
佛陀承认,不超越世间是不可能从世间的苦难中得到解脱;但佛陀却不承认人类能以精神或物质的力量超越世间。「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这般看似为难弟子的谜题,正是佛陀诱导弟子们郑重地思考这个问题的高明手法。
关键在于人们并未正确地认识世间!众生诞生于世间;生活于世间并从世间索取一切生活所需;在世间面临死亡终而离开世间。世人便是如此理解世间、为世间定位,对众生而言,世间是外在的、相对于生命的:人们在世间付出种种的努力,试图肯定生命的价值。
那是世俗的观点,若以这种看法面对世间,那么世间即有着太多变数,太多人力无法掌握、无法操控的因素,更得再加上太多、太多人类知识范畴根本无法触及的世间万象,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影响着众生的生活。如此一来,超越世间将成为永不可企及的幻想,人们将永远受困在这不得安宁的世界中。
世俗人这么看待世间也就罢了,佛教徒竟也相去不远,中国佛教盛传的《六祖坛经》提及: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求菩提 犹如觅兔角。这个观念使中国佛教一旦挣脱帝王的隔离政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朝着世间化、世俗化的趋势长足发展。佛教徒开始提倡世间法即是佛法,不但挑水担材无非是道,举凡是世俗人有兴趣的事,都成了佛教徒、出家人争相参与、学习的科目,以为如此便能符合「不离世间觉」期许。甚至世人的注意力、喜好也被用来作为招徕信徒的大好卖点,美其名为「巧把尘劳为佛事」「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修行到了这步田地,可还能找到边际?可还有什么该或不该、行或不行、犯戒持戒?可还有在家、出家的不同?可还有值得毅然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的出家终极目标?可还能分辨出权宜方便与究竟胜义的差异?最直截了当的问法是:这些深陷世间泥淖的修行方法,怎可能帮助人们超越世间?
所有这解不开的难局,全都源于对世间的认知错误,倘若不能超脱世俗的观点、不能从究竟胜义的角度看待世间,那么学法、修行都依然共于世间,无法摆脱轮回世间的命运。
且看正法如何观察世间。
诸比丘带着佛陀留给他们的难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去请教尊者阿难。尊者阿难给予他们的答案是:「若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间数。」这便是佛法对世间的洞见。
世间只存在于众生的概念之中:人们依自己的认识,组合了对世间的概念(世间),并为这些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印象赋予名称(世间名),赋予意义(世间觉)、赋予形容(世间言辞)并用以相互沟通(世间语说)。这一切「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就是众生所生存的世间。
佛陀并不如同唯心论者般否认物质的一切,误以为一切都只是心识的变现。佛陀承认外在环境(色、声、香、味、触)的存在,但若它们不与众生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发生关系,便不俱任何意义。例如天生的盲人,光线与色彩从未与他发生关系,是以在他的世界中,全然没有这些与视觉有关的事物存在,他不会赋予这些事物名称、意义、形容,也不会与旁人讨论。世界只存在于每个众生的印象中。池塘中的泥鳅,不会知道世界上竟然有海水,它的世界就仅限于整个池塘;人的世界也仅限于自己的感官所能接触到的,好比物理学家以方程式推算出来的一些黑洞或超弦的理论,如果推论正确的话,世界上就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但由于人们没有相对的感官可去接触它们,因此对那些物理学家以外的人而言,从来就没有那样的世间存在,物理学家则是以第六种感官(意根)计算、构思出这样的世间。
世间仅存在于众生的感官印象中。
若以更生活化的方式来理解: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环境由不同的人去看、去听、去面临,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反应及意见;是以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简言之,每个人、每个众生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人能与别人共用一个世间。
且看佛陀如何解析世间。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于彼盲无目者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契经 五阴诵】
这便是佛陀如实地为世间世间法所作的说明,世间存在于每一个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中:生理状态、情感起伏、印象组合、思惟运作、辨识能力。这五种功能组成每个人不同的世间;组成每个人自己所存在、生活的世间。
五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世间也就是无常、苦、变易法。纵使地球亿万年如一日地绕着太阳运转,而众生透过身体、感受、想象、思量、辨识而经验到的世间却不曾一刻静止!五受阴是令众生备尝无常与苦的变易法。对每一个众生而言,五受阴占据了他自己世间的全部,五受阴是他自己的世间的真相。但盲目的众生在佛陀殷切地教示之后,仍然固执管见不肯详加省思,顽固地朝向生命之外追索世间。对于这种人,佛陀也只能感叹:我于彼盲无目者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
或者佛陀也从感官说明世间: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触集则触集、触集则受集、受集则爱集、爱集则取集、取集则有集、有集则生集、生集则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 六入诵】
众生的感官(六根)接收资讯而引起辨识(六识),辨认之后产生反应(六触),因这反应而生起感受(三受)。由这感官所引生的连锁反应就是每个人的世间。同是天边涌起的云彩,有人觉得像幅画、有人期待久旱甘霖、有人担心没带伞。同一个资讯(云)透过众生的感官,就有千变万化不一样的世间,世间在众生的感官作用中。
这种观点还受更透彻的理则所支持:当感官接收讯息后,整个生命的流程(缘起法)随之推动。世间所指并非仅只外在事物,生命对讯息产生反应而随之活动的整个历程都包括在其中。从生到死,从死到生,众生感官接收讯息之后,依自己的趣向营造自己的世间。而外在事物不过是众生描绘自己世间的颜料罢了。这是从感官及缘起法的角度诠释世间。
超越世间用不着以人造卫星去探测或搭乘太空梭去探勘。只需于五受阴、六入处、缘起法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便是实至名归地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
唯有从这超脱世俗的观点、究竟胜义的角度看待世间,那么所学的法、所修的行才能不共世间,才能摆脱轮回世间的命运。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世人汲汲于追寻的世间的真象,却不知只须往自己的生命现象中探寻便是。如果世间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那么一个缺德自私的人所伤害毁损的就只是别人或公共设施;但正因世间是自己的五受阴,所以他作践糟踏的其实是自己的生命情境与生活品质。同理,如果世间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一个志于出离世间的修行者便没有必要为世间负什么责任;但世间既是自己经营的,也就只有自己能够承担了。任何遭遇或痛苦都没有其他怪罪的对象,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全责!世间的困厄与束缚,径向自己的五蕴、六入中求解脱!佛法何来消极、悲观?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