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6)

发布时间:2023-02-02 16:19:36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 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见具戒,威仪无缺, 各种各样的求佛道,我们皈依时,四宏誓愿讲“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为什么去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我们迷了,六道不是我们的家,无量劫来我们迷掉了不认识回家的路,遇到了佛法,佛教我们认识回家的路,学佛就是回到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后面第三品就会讲三界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我们天天被大火焚烧,如果我们知道,就一定会懂得出离,六道不安全。儒家有一句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说危险的地方不去,很乱的地方不能常住。大家很多到国外定居,都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环境好的地方、犯罪率低的地方,我们不晓得娑婆世界不安全,打开经典才知道。所以有人认为佛法是消极,佛法是最积极的,去西方极乐世界是最积极的,这个道理要明白。不晓得真面目,不晓得这个地方(六道)不能待,五浊恶世,不过我们业障很重也不知道,所以佛度有缘人、愿意放下的人,学佛要放下三界。所以这里讲的,都是讲求佛。 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 菩萨行持都不离开六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这个是智慧。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华严经有这样的经文,“宁受无量苦,但得闻佛名,不受无量乐,但不闻佛名”,就是说用这个无量的苦,值得换闻佛法。所以人生有八难,其中有一难在人间。北俱卢州,那个福报很大,但是没有佛法,四空天没有佛法,世智聪辨人,没有佛法,认为自己很聪明不需要接受佛陀教育。你说佛教是迷信,我们说个比喻,叫现在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家能不能写出一部佛经,我们看世界名著看十遍二十遍不会看了,佛经从八九岁读,读到八九十岁一辈子还在读,其乐无穷。佛经是性德流露,是本有的东西。世间法会被淘汰的、这个大家体会的到,世间法变来变去,我们经过八十年代流行什么、九十年代流行什么,没完没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东西,佛法讲的是永恒不变的。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 上次我在香港一个道场,有个对联上面写的很好“嘻嘻哈哈过一生,烦烦恼恼断不了”。还是有苦,苦现前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 \ 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种果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这个在古时候,为什么学佛成就的多,就是一句话对法的重视,为了求无上道能放下一切。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 学佛最终就是讲法性,能明白,法性就是我们的真性。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我们现在活在假相里,通过经典帮助我们,我们自己被根深帝固的假相迷掉了。 世间法是生灭法,我们学佛有句话,世间无常,是生灭法。大涅槃经四十卷,有句很重要的经文讲“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这个寂灭是什么,在座如果有初学的人,跟你们讲寂灭就是我们讲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断了,寂灭就会现前。 没有烦恼就像六祖惠能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灭灭什么,灭烦恼。有人误会学佛消极,学佛放下,不是放下工作家庭,是放下烦恼。释迦牟尼佛一生做什么,每天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所以你们真的能够遇到修行的出家人,没有放假、没有周末,你看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一年有放假,寒假暑假有周末,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假。放下什么不是放下工作,外面很多误会学佛消极放下,如果这样放下、消极,释迦牟尼佛就不会说法四十九年了。宋朝布袋和尚有一个表法,他是禅宗度上上根的,给他一切供养,他都装在布袋里,人家问他佛教是什么,禅宗来的很快,他不讲,他把布袋一放,上上根一看就知道佛法是放下。又问,放下以后呢?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他走的时候才公布,他二话不说,拿起布袋就走,根利的就知道是提起。 我们四宏誓愿放下什么,烦恼无尽誓愿断,放下自己的烦恼;提起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同时的。金刚经讲“无住生心”,无住是放下烦恼,生心是为众生服务,这是无条件的,没有报酬。世间法是讲有偿服务,佛菩萨度众生是不讲报酬的。所以寂灭法很重要,不容易听到,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生生世世受到的教育是生灭法,所谓生灭就是到时间就没有了,这个不是真实的。佛告诉我们在生生灭灭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但是要靠求证,要靠自己去证,得到这个才是真实的。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 这个寂灭法的究竟也是这样,法性显现。我们现在是迷在相,学佛最终目标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现在的心是浑浊的,是浊心,浊心就是迷在相上,禅宗讲明心见性,我们凡夫是浊心迷相。迷相就是凡夫,所以见性成佛,我们是迷相成凡夫。 观诸法性,无有二相 维摩诘经讲“要入不二法门”,我们总是落在二、落在三,有二有三。用佛法绝对来说,凡是相对的都不是真实的,佛法说是绝对的,没有做比较的。 犹如虚空。又见佛子, 心无所著 心无所著就是心经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是本来面目,我们心有很多著。法华经后面会讲我们苦为什么苦,众生处处著,佛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引之令得出,把我们引出来,离著。人我执法我执,因为我们著不是这一世,是生生世世著,我们现在在人间放不下人间,在鬼道放不下鬼道,在地狱道放不下地狱道,在天道放不下天道,整个六道众生都是执着、放不下,以为这个是真实的,我们人间就是情很重。古大德说“情不重不生娑婆”,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我们都是多情的,佛法要把这个情改为清净,因为这个情是生灭的,世间法都知道说希望你有个好心情,如果按佛法讲不妥,我们的心要清净,不能有情,这个情要改为慈悲,对众生大慈大悲。这个情是有范围的,范围比较窄,这个情有控制、占有,这个也不是真实的。所以这里讲的,心无所著,整个佛法就是心无所著就是清净,像镜子一样,照的很清楚没有着,它里面没有,古大德说叫我们“用心如镜”,我们的心是照相机,有印象,照一张就有底片。 以此妙慧、无上道。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 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 一一塔庙,各千幢幡, 古时候的幢幡代表智慧高显,有点像电视塔发射信号在山上,这里幢幡也是高显,智慧高显、信心高显。 珠交露幔,宝铃和鸣。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 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诸佛神力、智慧稀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佛光普照这是真的,但是众生有业障,接受佛光显现的不同。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根据我们上午的经文讲的,佛讲法华经之前,放光现瑞。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弥勒菩萨做代表,这种瑞相一定有什么大法,请教文殊菩萨。因为他过去是七佛之师,他见过这种现象让他来解释一下。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世尊什么缘故,放斯光明。因为世尊到最后要把真相全盘托出,所以为什么叫成佛的法华,就是说佛所有的全部在法华经里讲出来,没有丝毫的保留。世间法做一个成功的人士,那是人间,比人间更高级的是天上。天有二十八重天,刚才有人问,二十八重天分为三界,什么是三界,老同修都知道,一个欲界、第二个色界、第三个是无色界。什么叫欲界,就是说离不开欲望,五个“财、色、名、食、睡”,世间法天天追求这个东西,忙来忙去大多忙在名和利,名利不是最真实的,我们有些欲望是可以不要的,迷掉了,好像满足了欲望就是快乐。佛法的快乐和这个欲望没有关系,那个快乐是离苦得乐,那个乐是我们的清净心现前,清净心里本来就是快乐,我们现在的乐是刺激的乐,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刺激一下。我们佛法的乐是内求,等我们的心收回来,安静到一定程度就有一种乐,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表演的,一千二百常随众,过的生活是“”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世间人看这种生活能过嘛,简直不能过,世间人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快乐。 孔子赞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也就是说颜回穷到什么程度,吃饭没有像样的碗,喝水没有像样的杯子,但是他的快乐,任何人都比不上,世间法讲是精神,其实他也是种法乐。古时候讲的话我们开始也听不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就是金钱,颜如玉就是美女,那个快乐超过我们所要追求的,这是儒家讲的,何况佛法无上大法。论语前三句话就把整个论语总结了,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说一个经典每次看每次感觉不一样,有种快乐-法乐,这个里面是自性里面的乐,这个法乐把烦恼放下了。所以中国古人确实很有智慧,所以这里讲的欲界,离不开欲望,人是可以不要欲望的,可以放下。欲望放下有提升,就是色界。色是指的身体,只有身体没有欲望,一般讲不但有身体还有欲望,要房子、要住好房子,还要车子,学了佛这都不是真实的,佛法讲放下并不是事上不要,是心里没有,世上随缘,有福报随福报的缘,没有福报,贫贱就随贫贱的缘,这个相是不一样的,心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好像好的演员,演皇帝很像逼真、演乞丐贫民也很像,但是把皇帝的衣服一脱,把乞丐的衣服一脱,还是一个好演员,还是一样拿工资,还是一样的待遇。但是我们看的人就很执着,认为皇帝就是皇帝、乞丐就是乞丐,其实皇帝、乞丐都是一个人演的。佛菩萨表演在人间也是一样,我们把这些看的很在乎,严重的著相。就好像一栋房子,这个房子没做好之前毛坯房,没有人喜欢,如果一装修的很好,欢喜的不得了,如果是个空架子没人喜欢,你会不会生偏爱心?不会,迷在那个表面现象,所以为什么佛法有白骨观、不净观,这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我们要看到实质。色界就是没有欲望的有身体在,没有身外的东西所拖累。什么叫无色界,无色界更厉害,欲望没有、身体也没有,神识在,外国讲叫灵魂。我们苦就苦在有身体,还需要身外之物,拖累、牵挂。但是无色界这么高级还是没有出六道,为什么佛法是超越三界的,我们要明白。佛讲这个大法,放光现瑞,百千万劫难遭遇。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 放这个瑞相有什么,众生利益很大的。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示诸佛土 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能听到法华经,这个缘不是小缘,是很殊胜的缘,都是善根、福德、因缘。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在表演,让我们众生得利益,弥勒菩萨代我们问,文殊菩萨代表答。 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 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这个是无上大,绝对的。这个大法能帮助我们成佛,我们世间讲做人、升天、做阿罗汉、成菩萨,法华经是帮助我们成佛,就是《观无量寿经》讲的“是心是佛,是心做佛”。我们如果对经典知道,我们做人、做鬼、升天做阿罗汉、做菩萨、做佛,都是同一个心,我们明白的话,为什么不拿这个心直接去做佛。所以讲发菩提心,为什么发菩提心,这个心要发足。打个比喻,就好像我们开车,走一小段加一次油,为什么不能刚开始加足油直接到目的地,一步到位,所以学佛可不可以一步到位,可以的,只要开始把这个心发足,发大心,当然发了心以后,行为也要跟的上。刚开始学佛我们不懂,你们到寺院,师父都会让你们发心,这个发心是发什么心,发做佛的心,发我们本有的菩提心,发足这个心才能做佛。很多人学佛学到最后,为什么结果不理想,发心的问题,他的心量很小,佛门里求的很小很小。所以惠能见到五祖,五祖问他到寺院干什么,惠能说我来做佛,现在很难有这样的气派,都是旅游观光,看一看,你来干什么,我来看一看。惠能讲我来做佛,其实我们从理论上来讲都可以做佛,而且可以当生做佛、可以平等做佛。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祖师大德藕益大师第一个讲,要相信自己的心可以做佛,相信自己再相信阿弥陀佛。我们很多学佛人就是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学佛凡是有问题的,我遇到不少,一听就是信心出了问题,信没有根没有力,都是信出了问题,所以这个信不容易。 如果按照《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前面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这十二个,这个信才会有根有力,这个信才不容易退转。我们真正信佛如果不能成就,那佛的智慧不圆满佛的慈悲不圆满。事实上,佛的智慧和慈悲是圆满的,我们信佛怎么信的,国外也这样,有的人初一、十五信,一个月信两天,二十八天不信,有的信一年两年三年以后也不信,有的信佛信了十年以后最后也不信。真正皈依的时候是尽形寿皈依佛,如果临终的时候,我们的念头还像现在(听经)这样,我们保证可以成佛,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环境不好,受烦恼习气的熏习,我们听经的时间多还是听是非的时间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么快成佛?每天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阿弥陀经讲“今现在说法”,释迦牟尼佛不在世说法,如果世尊在世说法的话,我们成佛也快。如果说我们每天能遇到一个人,每天都和我们讲一句经文,一天遇到十个,智慧就大开,我们听的不是,都是讲一些六道轮回的事情,这个我们要明白,要置换。 所以听到法华这个缘,帮助我们一口气可以做佛,把心发足,要明白这个道理。成佛的心、成菩萨的心、成阿罗汉的心,成天人的心、下地狱的心,是同一个心,同一个心为什么不去做佛,如果我们明白这些道理的话,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之富贵,不读净土三经一论,不明白阿弥陀佛的福报有多大,如果明白的话,那个人间的福报、人间帝王的福报都放下了,真叫鸡毛蒜皮,我们世间小小的福报,耗掉几十年的经历,我们世间讲的奋斗,十年二十年得到什么,小恩小惠,如果你遇到殊胜的缘可以成佛、成菩萨,是真的不是假话,为什么讲此非小缘,才知道佛法的利益有多大。为什么说佛恩报不完,因为佛恩一但得到利益,是生生世世,世间法利益再大,有人给我一个亿给我十个亿,我能享受多少年,我也就享受十年。如果在座的给你一百个亿,能享受五十年么,再过五十年我们在哪里,但是我们佛法的利益是永恒的不退的,这里讲此非小缘,确实是多善根、多福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