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陈大惠: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文字版)

发布时间:2024-10-06 05:20:00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陈大惠:幼童教学法 预备课程第2集(文字版)

助教:请大家端身正意,恭请老师升座授课。

陈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

助教:老师好。

陈老师:【幼童教学法】今天是第二堂课。我们得到了四部宝书,都是古人写的。我们感恩这位徐梓教授,好像是他们夫妇俩在做这个事情,我看他写的这个后记是一九九零年,这说话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了,不知道这两位是不是还在从事这个古籍搜集整理的这个工作。他们专门搜集教育类的,没有他们搜集,我们真是无处,书海茫茫到哪去找?无限地感恩他们。当然我们更感恩的是这些古籍的作者,我们的先祖。他们把怎么教育小孩子的这些原理、原则、方法都把它写成文字传之万代,让我们受益,所以我们无限感恩我们的先祖。大家翻开这四部当中的头一部,叫【蒙学便读】,我们上一堂课说把四篇文章摘出来,起了一个标题叫自幼必学之人情事理。我们专门将来会讲这堂课,叫做【说与天下少年听】,从小你要懂人情事理。现在很多大学生,甚至三四十岁的人情事理不通,这有什么用,书呆子。一到生活当中跟人不会应对,洒扫就是自己干活,应对就是跟人来往,从古代就重视这个教育,现在谁教谁听说过这个?「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从来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讲这个。幼儿园那就是比着吃比着喝,净弄这个没用的,真正的人道的教育没有。所以现在孩子长大了,很多都是小浑蛋,为什么?他不教。所以我们专门把它提列出来,这四篇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再看下边这目录,第一页目录,我们再看下边,【选集启蒙幼学三字巧对】、【精选幼学对类读本】,那么这个主要是教给孩子作对联。我们把它翻到八十五页我们看一下,我们看八十六页,从头看,「春寂寂夜沉沉」,大家要知道是七岁以下的孩子学这个,学对对子。春怎么样?寂寂。寂寂什么意思?很安静。夜怎么样?晚上了,沉沉,都是形容词,都是描绘的就像一幅画一样。晚上你描绘描绘,他会描绘,他七岁之前他就学这个,两三岁他就会弄这个。一开始不懂,说着说着他就明白了。夜沉沉,一般我们都说你看这个书,怎么样?很重,沉不沉?沉。你看这书很沉,他说夜晚沉沉,他对这个东西有感觉,很沉甸甸的,但是你要说夜晚沉甸甸,沉沉,这个孩子他就启发他的悟性,启发他的文采,他会说话,讲得好听,这个东西是难得的一种才能。将来写文章写得好可以成文豪,唐宋八大家,【小石潭记】这我们上学时候都学过,就像一幅画一样。这种美,大家记住,这种美能够陶冶人一生,陶冶他的性情,给他一生带来美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小的时候作文写得好,受我爸爸的影响。为什么呢?那会儿我上小学,爸爸就跟我讲,你写一篇作文叫【我的故乡】,我懵懵懂懂我听不懂,爸爸就讲,说咱们老家不在这,原来在农村,早晨起来的时候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雾,你看那个鸟在树枝上叫可好听了,什么鸟声都有。你拿手摸摸那树叶还是湿的,你走路走在路上没多久身上衣服也是湿的。那个河水流动的时候没有声音,闻一闻那个味道非常清新,深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这句话是我从我爸爸那学来的,课本上没有,爸爸给我讲的。我小的时候就发现爸爸给我讲的是一幅画,它是一幅画,你把它写出来别人看了,他就好像看到了一幅画,他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这就是写文章。自己写出来,自己受到了美的教育,这是现代人讲的话,陶冶了性情,别人看了也受教育。所以说孩子要想把文章写好了,先得从对对子开始,因为他写不了一篇文章,七岁以下你们家孩子刚会走路没多久,三个字三个字的,「春寂寂」,那个父母领着孩子出去,尤其到野外,现在「春寂寂」没了,现在到处都是噪音,这是麻烦事。古代的时候你看,就我们那年代都是,没有现在高度的这个工业化,你到那个胡同里边,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一到上班只要是八点以后,胡同里一点声音没有,为什么?全上班去了,全剩老人和孩子了,特别安静。不是「春寂寂」,胡同里边一年四季都是特别安静,我就是在那环境长大,我知道寂寂这两个字是什么感觉。「夜沉沉」,它怎么才会沉沉?暗,它黑暗,「夜沉沉」,这两个字多生动。现在我们看,夜亮亮,夜闹闹,为什么呢?你看这路灯多亮,照得天上那云彩都亮,反下光来现在晚上出去不用打手电,「夜沉沉」没有了,所以把自然都破坏了。这个我们就不打岔说这些了。我们就说这个对对子,你看「云封户月入窗三江隐五湖游波浩荡」,这不就是一幅画吗?三个字一幅画,「风前笛」,秋风也好、春风也好,他能用了一个前字,风前边有什么呢?有笛声,那个风把那个笛声给你送过来了。你看「风前笛月下箫」,你看不到谁在吹箫,月亮起来了,听到隔壁胡同有人吹箫,很好听。现在听不见了,现在听的都是外边那车水马龙的声音。过去听得到,多美!所以说大家要记得,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对对子?你看这个标题是什么?【启蒙幼学三字巧对】,这个巧就是开发他的这种智慧,开发他对大自然、对美的这种体会,教这个,这孩子从小三个字就是一幅画,「夜沉沉」,张嘴一说话「风前笛月下箫」,人家给你出上联,对对联,「风前笛」一幅画,这个风吹过来听到笛声了,都是看不见人的,记住都是看不见人的,你对吧。那孩子马上「月下箫」,我看得见月光,看见月亮,看不到吹箫的人,只听到声音,「月下箫」。风对月,前对下,下对前,月对风,箫对笛,你看看对仗多工整,它里边有乐趣。你们各位观众看不到我前面这些助教,就他们这些从老到小,一个个全都张口结舌,都是这表情,这就是今天教育失败的写照,什么都不懂。我的老父亲受我爷爷的影响,我的爷爷还读过私塾,我爸爸原来年轻时候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会写书法,多才多艺,还懂得一些这些东西,都是爷爷奶奶家里给教一教,给讲一讲,然后爸爸把这个传给我,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遇到这样的父母能教我,我今天就能教你们。你们要问我,老师为什么对这个有感觉?我小时候学作文跟我爸学的,那个时候说实在话已经是七八十年代了,已经是断了很久了。我是幸亏遇上这样的父亲,我才有一点感觉。那你们在这痴痴呆呆地在这发呆,看着我俩眼发直,我很理解你们,你们对传统文化、对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完全不懂,这就叫美育,德智体美这我们都知道吧,美的教育,现在人我这么讲话你们听得懂,实际上是什么,陶冶身心,这个人出来不粗俗,不下贱,下是下流,贱是低贱。他没有这个,他受这些,你看看都是一幅画。后边有长一点的,你看「天对地地对天天地对山川」,这就像儿歌一样,但是它这里边有意思,它有道理在,它还有很深的义理,【易经】就讲天地。他对这些有概念,将来出去旅游,他不是在那穿着一身名牌,你看那孩子往哪一站,“耶!”这可这么好?这是什么精神面貌?他如果从小读的是「天对地,地对天,天地对山川」,他对天地、山川他都有感觉。他读「夜沉沉」,他读「春寂寂」过来的,「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就是一幅画,三个字一幅画,五个字一幅画,一篇文章还是一幅画。你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估计都没见过朝烟,早晨起来那个烟,家家都生火做饭不是吗?那个味道就跟我爸爸跟我讲那故乡似的,眼耳鼻舌身意他都给你用上了。鼻子闻着什么味,手里摸着什么味,看着、听着,那个水喝起来清甜的,这些东西都可以把它写成文章传之万代。为什么不朽?唐宋八大家,我们说那个古文选【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为什么大家要从现在我们就要背这些东西?【古文观止】都不在其列,格调高,传之万代,你像那个【滕王阁序】那都了不得的,【阿房宫赋】,那都是千古好文章,这个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给大家讲。所以说我们看到这堂课程我们要懂,这个是专门讲对对子的,让这孩子很机灵,他脑子一直在转,他真的就像是一幅画一样。你看刚才我们说的这个,“清风”,你说“皓月”;那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一统对万年」。一统,一统天下对万年,他脑子是转的,这东西不是用来背的,时间长了他有感觉了,你给他出个上联,他马上就给你对个下联。过去这些读书人大家在一起,人家给你出个上联,你就得对个下联,那对得好。我看到师父老人家还写过对联,写得真是太好了!你能不赞叹吗?你们一个个真的,有大学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有初中毕业的,我看你们都是小傻瓜,就这么木呆呆看着我,在学校里六十分万岁,考及格了把那书都给扔了、都给撕了,然后最后成了个傻瓜,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吃喝玩乐,跟父母要钱,天天在一块聚会、比名牌,沦为了畜生道,畜生道就这样,就知道吃喝玩乐。所以说我们要知道羞愧,看到这些教材,尤其是我听说那几个汉学院给我们来信,有福建的、有河南的,那些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你们要学这个,这是基础。没学过这个直接上大学去,那不行。我们再往下看这个目录,下边有两个,一个是【性理字训】,还是第一页,还有一个是【小学绀珠】。【性理字训】刚才我们已经讲了,这个就是什么呢?在小的时候教给孩子经学的、义理的、理学的,【性理字训】,这个是专门专宗朱夫子的。那么【小学绀珠】,二百一十页,这个作者王应麟,你们知道【三字经】就是他写的,他是大学者,南宋。这个【小学绀珠】我们非常看重它,为什么呢?他把整个宇宙,天地、万物,人间一切的规律,一切万象的一个梗概给孩子们写出来了。所以从小就要读,它是怎么回事,这个非常重要,将来我们总是希望把它开一堂课,把它好好讲一讲,这个课程很重要,他认识世界的依据都写在上面了。你看第二百二十页上面写着「五常」,什么叫「五常」?问孩子,「仁、义、礼、智、信」。有五种事情,什么叫「五事」?「貌、言、视、听、思」。貌,你什么样子?言,会说话吗?视,你会看人吗?「问起对视勿移」。听,你会听吗?思,你会想问题吗?你看五件事情孩子从小就要学。「四维:礼、义、廉、耻」,维是维度、维持的意思,这不能破坏。「四教:文、行、忠、信」;「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孩子从小要做六件事「孝、友、睦、姻、任、恤」;「三德:正直、刚克、柔克。至德、敏德、孝德。义、祥、仁」,这是从小教给他宇宙人生的真理,太深的不行,先从这些起码的教给他,这个书实在是是太好了,把人世间的这些事情全都给你说清楚了。我们看二百三十页,开篇讲「三不祥」,告诉给小孩子,七岁以下,人生在世有三种事情是不吉祥的,不吉祥是什么意思呢?凶灾还没出现,就是你在种种子,所以他用「不祥」,他不用“灾祸”,灾祸是已经看到结果了,他用「不祥」的意思就是什么呢?你现在就是在造恶因,你将来会有恶果。哪三种「不祥」呢?「幼不肯事长」,就是晚辈不肯照顾长辈,这是不祥;「贱不肯事贵」,这个人他是下级,咱们打个比方吧,他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这个主任在这儿,他不肯照顾这个主任,所以用贵贱这个词。「不肖不肯事贤」,什么意思?说这人是个败家子,这人是从劳改院放出来的,那是打爹骂娘的一个逆子,这样的人他不肯追随于贤人、君子去学习,这是不祥,他不学好,这个我们就不再细讲了,【小学绀珠】里的。总归一句话就是从小教给孩子们善恶、是非、美丑、智愚,就教这个的,标准都在这里,传之万代。大家注意【小学绀珠】它收录在【四库全书】里,你说这部书,这篇文章有多重要,【小学绀珠】。我们再回到目录,【女儿经】、【闺门女儿经】、【闺训千字文】,剩下这三篇全部是教给女孩子的,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对女孩子的教育。怎么教?就在这三篇里。将来我们会开一堂课程,小小丫头两三岁就得教她这个,这是做女孩子的规矩,将来她成家就能培育出好孩子来,要从小就扎根。我们把这第一本书把它说完了,这都是四本书入门的入门,最基础的。我们大家对这个有一个起码的印象了,我们下边再来看第二本。第二本书是什么名字?

助教:【蒙学须知】。

陈老师:【蒙学须知】,好。

助教:老师,就是我现在跟大家讲的是第二本书,叫做【蒙学须知】。【蒙学须知】这本书较前面第一本【蒙学便读】就要高一点

。首先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属于纲领,就是讲到底学什么,其中有两部,第一部叫做【小学日程】,【小学日程】这本书里头,在前言里头就跟大家讲好了,就是这本书主要是……

陈老师:我们翻到三十六页,你看到这个你就说到哪里,我们就一起看。

助教:好,知道了,老师。

陈老师:【小学日程】。

助教:【小学日程】这本书首先它在前言里头,它就讲到这本书是「则简而明」,然后是「使为师者以此教而为弟子者以此学焉」,就这本书它是讲得很浅显,便于小孩子就开始学的,它所说的就是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要教的内容,也是学生所要落实的内容,这是第一部。然后下一部,大家翻到第四十一页,朱子【白鹿洞书院学规】,这本书也是属于纲领,它所说的就要比【小学日程】再高一点了。它这里头首先是讲到了“五伦”以及处世、修身、接物的各种要领,就是把要所学的都已经列了一个大纲,很明确。这是第一部分,就是纲领,一共两部。

陈老师:你们其它没有谈到的是因为什么?

助教:其它的是另外一个部分,下一个部分。

陈老师:这部分是什么?

助教:纲领。

陈老师:纲领。

助教:就是讲要学什么。

陈老师:好,然后。

助教:然后下一个部分就是行为准则以及学规的部分。第一部经典就是叫【童蒙须知】,【童蒙须知】这部经典它讲,在【养正遗规】里头有收录这本书,陈宏谋老先生就说到,这是作为父亲、兄长在家里头就要教好自己的儿子的一种规矩,这篇文章讲的就比较简单而且明了,分类也很接近小孩子的生活,也不涉及什么学规,所以这部我给它放在第一。下一部叫【童子礼】,大家可以翻到第二十六页,这部书它就讲得就比较详细了,也是讲生活规范,它讲到了言行举止以及饮食起居生活规范。然后陈宏谋老先生在【养正遗规】里头就说到这是「童子所不可一日无者也」。而且这部书里头大部分都不是他自己的意见,而是采自各种典籍、各种礼经,包括从【仪礼】【周礼】【礼记】中节选出来的。

陈老师:会集本。

助教:是,这是第二部。下一部叫做【程董二先生学则】,大家可以翻到四十四页,包括它的下一篇叫做【家塾常仪】,这两部经典都是属于基本上都是偏近于学规,就是在学校里头应该守的哪些规矩,以及也谈到了基本的言行举止该注意哪些,这是属于在十岁以后了,就是跟随老师学习之后,老师所要教导给学生应该学的哪些规矩。下一篇叫做【洞学十戒】,大家可以翻到第五十六页,这虽然是一篇类似于学规类的文章,学规类的经典,可是它跟前面那些关于学规的书有一点区别,前面大部分都是讲的一些言行举止、生活规范,而这部就是举出了学子应该注意的十条戒律。

陈老师:这个戒律,我们可以看五十七页,它这个已经不是说你的手放哪,脚放哪,而是什么呢?你看「陵忽师友」、「群聚嬉戏」、「独居安肆」、「作无益之事」,它已经划定一个范围了,就是这类的事情你不能做,所以它比原来那个「袜与履俱紧切」、书放哪,比这高了,它这个就是戒律。

助教:以上就是关于行为规范以及学规的经典。然后下一个部分就是一些收集古人所说的嘉言、格言以及古人的事迹编写出来的书籍。第一部叫做【小学·嘉言】,大家可以翻到一百九十一页,这是从朱老夫子的【小学】里头摘取出来的一章,叫做【小学·嘉言】,这部经典里头就是将古人所说的一些嘉言、格言,一些重要的话摘取出来,而且这部经典也是比较基础的,而且它分类非常地明了,里头主要就是分为三个部分,分为立教、明伦、敬身。

陈老师:对。

助教:这是第一部。下一部叫做【初学备忘】,大家可以翻到二百一十八页,这部经典它排列得比较有顺序,它里头就是讲到了立志、修身、读书学文,而且大部分就是皆以做学问为主,讲了做学问应该存什么样的心态,包括做学问应该注意哪些事情,讲得比较详细。下一部叫做【童蒙训】,这部书它就是收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的言语、嘉言,包括他们的事迹,但是这部书它排列得比较杂乱,就是不容易读,它这里头也是讲到如何修身,包括一些就是将当时一些人的所说的话摘录出来,就是以此来警醒后人。

陈老师:这个书和那个【小学·嘉言】很像是不是?

助教:是。可是这部书它的排列就比较杂乱。【小学·嘉言】它排列就是比较有规律,就分好类了。下一部叫做【少仪外传】,大家可以翻到第一百零七页,这部经典的内容就比较多了,而且比较庞杂,它也是一样,也是集古圣先贤的一些嘉言,这里头讲的内容就比较广泛,它讲到了孝亲、敬友、明伦、正身,包括读书学文,甚至洒扫应对以及包括做官的道理,讲了很多很多。可是这部书就是我在看的时候,就是它分类就不是很明确,它比较杂乱,就一会儿会讲敬兄,然后又讲讲别的,然后过一会又讲敬兄。

陈老师:敬什么?

助教:敬兄。

陈老师:兄弟的兄。

助教:对。敬兄。

陈老师:对。

助教:就讲的时候看起来会比较杂乱,不容易看懂。这是第三个部分,就是讲一些收集古人的嘉言、事迹的书籍。然后下一部经典叫【仪小经】,大家可以翻到第二百四十九页,这部书里头主要是讲就是对于父母、老师、兄长以及各种各样的人在平时的时候怎么称呼,或者在书信,作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它主要是讲这些,所以我把它放在了后面。

陈老师:这个也叫做应对。长辈给你写一封信,你怎么回信呢?应对,不是说见面说话才叫应对。你看我们写信“父母大人膝下金安”,这都是我们对父母的称呼。对晚辈呢?比如说“贤侄”,自己的侄子,“贤侄如晤”,我们好像见了面一样,这叫应对,所以说它是另一类。

助教:最后一部叫做【塾课发蒙·文式五则】,这部书里头主要就是讲八股文怎么写,大部分就是讲八股文就是怎么写或者注意哪些事情。所以这个我给它放到了最后,就主要就是讲到八股文。然后这部书就讲到这里,老师。

陈老师:这部书的名字叫【蒙学须知】,这个书怎么分法?我们今天时间到了,下堂课我们继续。好。

助教:我们感恩老师,向老师行礼、问讯。感恩老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