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二)

发布时间:2024-08-26 05:21:33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二)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这时,阿难尊者从座位上站起来,礼拜佛陀之后,双手合掌,双膝跪地,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如果这个见闻之性,确实没有生灭的话,为什么您却说我们这些人“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希望您用慈悲的开导,来洗涤我们心中的尘垢。”

【见闻】这里指“见闻之性”,推而广之,也就是咱前文所解释的“见、闻、嗅、尝、觉、知”之性。世尊为了讲说之方便,以“见性”为代表,来为大家讨论讲述,而实际上,六根的本性,都包括在里面了。因此,它也就是指“心性”。

【尘垢】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也如《楞严经》卷一所说:“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因此,“尘”就是指六尘,“垢”就是指六识。两者合起来,就是整个虚妄的世界,和众生虚妄的认识。

在《楞严经》第一卷的末尾,世尊显发出见性没有开合舒卷之后,曾经说阿难和大众:“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其中的“真性”,当然也就是指“心性”。

因此,当阿难尊者在世尊的开导下,通过“第三番显见”,认识到“见性(心性)没有迁变,也没有生灭”以后,他就发现了矛盾:哎,咱的“真性”没有迁流变化,没有生死,所以它不会失去呀!那为啥世尊又说咱大家“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

——这其实就是语言表述的局限性。同时,世尊所说的“遗失”,其含义主要是指“忘失”,由于颠倒“错认”,而“忘失”了自己本有的“真性”。当咱大家从无明心当中重新觉悟,并认识到本有“真性”的时候,就叫做明心见性,也叫做从颠倒当中觉醒,而恢复正知正见。以下,世尊就将为大家开示,如何是众生的“性颠倒”,如何是如来的“正遍知”。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如来当即垂下自己金色的手臂,伸展五轮指,手指头指向下方,对阿难说:“如今你来看,如来的这个手印姿势,是正还是倒呢?”

【母陀罗手】翻译为“宝印手”,因为如来手的姿态,通常都自然结成各种“手印”,都有其秘密含义和妙用。比如“垂金色臂,轮手下指”这个手印,就应当属于“接引手印”之类。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以一般世间常理来说,手指头下垂,应该算作“倒”,手指头上举,通常叫做“正”。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阿难尊者回答:“世间的人们,把这叫做倒;但是我却不知道,哪个是正,哪个是倒。”

阿难尊者依据人世间的常理,进行了回答。但是,尊者却补充说:“而我不知谁正谁倒”,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阿难尊者早已开悟空性,开悟空性的意思就是说,内心已经不再执着于普通的概念和道理了,不再执着于好和坏、对和错、正和倒,是和非,等等概念了。因此,对于阿难尊者来说,不会去执着,手掌的正和倒之类的概念。

开悟空性,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性空”,乃至于“一切法空”的妙理。尽管只算是初步的开悟,也已经非常了不起,因为,从此以后,烦恼会越来越少,内心的矛盾冲突会逐渐冰消瓦解。

依据佛经,开悟空性属于声闻乘的“法眼净”,可称作小乘“悟无生忍”;也有经论说,这个“法眼净”就属于“初果须陀洹”。因此,一般认为,早期的阿难尊者,就已经证得初果了。

有许多人不理解,说阿难尊者已经是初果圣者了,咋会这么笨呢?好多问题很简单,我都明白了,他为什么还不明白呢?

答: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觉。这些人因为粗心的缘故,对于经文法义体会得过于肤浅,只明白了一点点,就以为自己全都明白了。而阿难尊者呢,恰恰相反,因为深入法义的缘故,只要发现自己还有一丁点儿不明白,他就会向如来请法。尊者也因此而自他两利,成为了《楞严经》以及许多大乘妙法的请法人。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佛陀继续问阿难尊者:“如果世间的人们,把这个姿势叫做倒;那么,他们把什么叫做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阿难回答:“倘若如来您竖起手臂,将您那修长绵软的手指头,往上指向天空,就叫做正了。”

同样一只手,垂下就叫做“倒”,上举就叫做“正”。由此可见,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本质没啥差别,还是那只手啊。佛与众生也是如此,佛陀的清净法身与众生的业力之身相比,一个叫做“正遍知”,一个叫做“性颠倒”,虽然听起来是一正一倒,实则并不是两个,而是本性无二无别。

这也就是世尊垂手,询问阿难正与倒的用意所在。下面,世尊将会全面开显其中的微妙法义: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佛陀于是竖起手臂,上指天空,告诉阿难说:如果手印像这样颠倒过来,就叫做正,和刚才那个倒相比,只不过是上下换了个方向而已,手本身并不曾有两样。对此,一切世间人也都看得倍加清楚,都能够明白。”

“明白了上面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你们大家的业报身,与一切如来的清净法身,类比于垂手和举手的关系,可以显明:它们本来同体,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因为方向不同,如来的清净法身,叫做正遍知;你们的业报身,就叫做性颠倒。”

【一倍瞻视】看得倍加清楚,观察得极其明白。“一倍”指的是加倍,也叫做倍加。

【比类发明】通过相类比,从而显明其中的含义和道理。

在这里,世尊用“垂手”来类比众生的业报身,用“举手”来类比如来的清净法身。从而显明如下三个道理:

(一)同体无别:众生的业报身与如来清净法身同体无别,类比于“垂手”和“举手”都是同一只手。

(二)方向有别:众生的业报身属于“无明错认”,如来清净法身不属于“无明错认”;类比于“垂手”和“举手”方向相反。

(三)名字有别:因为同体无别,所以不曾失去,没有生灭与来去。同时,因为方向有别,而且是相反,所以,不妨名字也相反,众生业报身叫做“性颠倒”,如来清净法身叫做“正遍知”;类比于“垂手”叫做“倒”,“举手”叫做“正”。

【汝等之身】同于前句的“汝身”,是指阿难尊者以及在座大众,乃至于一切众生的业报之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因为,目前,众生心是离不开业报身的。

【如来清净法身】同样,它也是一切众生的清净法身。它在哪里呢?它无处不在。它啥样子呢?本来没啥样子,本来无相,但是,不妨以众生身心为相。

所谓的“如来”,是说它不生灭,没有来去;所谓的“清净”,是说它离相,永不染污;所谓的“法身”,是说它乃是万法之根本,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它。

【正遍知】端正、周遍的了知,也叫做“全知”,唯有正觉者才具备。

【性颠倒】随着习性而颠倒,众生都是如此。啥习性呢?那就是我执和法执,所谓的“无明错认”。

那么,“垂手”和“举手”的方向相反,大家看得很清楚,但是,众生业报身与如来清净法身,它们相反在哪里呢?或者说,众生颠倒在哪里呢?从理论上来说,或许咱都可以想到“无明”和“错认”之类的字眼。但是,究竟是啥样的“无明”,究竟是如何地“错认”,其具体情形怎样,那就必须得恭听如来的慈悲开示了。

在正面开示之前,世尊首先发问,引导出这个问题,也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那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业报身和佛陀的清净法身相比,之所以叫做颠倒,这个颠倒之名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有其名,必有其原因。找到了原因,才可以解决问题,才可以避免“颠倒”呀。所以,如来才有此问,甚深妙法也由此而得以彰显。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当时啊,听到了如来这一问,阿难和在座的大众们,都茫然地瞪大了眼睛望着佛陀,目不转睛,眼皮不眨,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心颠倒在哪里。”

【瞪瞢(音:盟)】目光不明,一片茫然。

【瞬(音:顺)】眨眼,或者眼球转动。

被佛这一问,阿难尊者和在座的大众,都傻眼儿了。说良心话,我自己也傻眼儿了。如来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希望大家都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能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个地方。只有这样,才足以接纳和理解最根本的大法,那就是法界的真实状况,也是觉悟(如来正遍知)与迷惑(众生性颠倒)的分水岭。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于是,佛陀以慈悲心,怜悯阿难以及大众的困惑,发出了如海潮音那般宽广的法音,遍告法会大众说:各位善男子!我时常告诉大家:无论色法、心法,和它们显现的种种因缘,以及心所法,还有各种不相应行法,等等,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你们的业报身和你们的识心,都是‘妙明真精妙心’当中所现出来的东西。”

【哀愍(悯)】怜悯。“哀”和“悯”都有怜悯的含义,连用之后意思不变。

【海潮音】是自然界最壮观,最美妙的声音之一,亲耳聆听过的人都有体会,那是一种似乎无处不在的浑厚、宽广之音。海潮音经常用来形容佛陀说法的慈悲之音,它平和、浑厚、宽广而富有穿透力。

【色】即:色法,以“质碍”为其含义,泛指一切物质。依据《百法明门论》,色法共有十一种,详细内容请自行参阅。

【心】即:心法,以“精明”为其含义,泛指一切心识。依据《百法明门论》,心法共有八种,也就是所谓的八识心王: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

【诸缘】即:各种条件。依据唯识学,心法现起有四种缘,色法现起有两种缘,具体请自行查阅并学习。

【心所使】即:《百法明门论》所说的五十一种心所法。

【诸所缘法】即:《百法明门论》所说的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

【妙明真精妙心】就是当前的一念心性,其中具足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功用。

超越名词概念,也超越相状,不可思议,名为“妙”;虚灵透彻,叫做“明”;没有生灭去来,不属于虚妄,叫做“真”;总是纯净无染,叫做“精”;以上合在一起,不在别处,就是当下之心,含容一切,故名“妙心”。它也就是“万法唯心”之心。

虽然世尊平日里时常如此开示,告诉大家,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哪个心所现呢?那就是咱大家的现前一念精明之心,所谓的“妙明真精妙心”。因此呢,咱的业报身也罢,意识心也罢,都是现前一念精明之心当中的产物,是副产品,是幻相,不是真正的主人呀。

——可是呢,咱大家却都把这个业报身和意识心,合在一起当做了所谓的“自己”,当做了所谓的“我”。

为啥呢?因为,咱把当前的“妙明真精妙心”,那个万法的源头,给忘失了。本来,所谓的一切法,都是它“现”出来的呀。

——这就是咱大家的颠倒之处,这就叫做“无明错认”。认假作真,就是颠倒呀。所以,如来叫咱们“性颠倒”。关于这个颠倒的具体情形,世尊继续开示,也对咱大家予以慈悲的呵责。在呵责之后,最终简要地显发出如来“正遍知”的妙境界。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为什么你们大家,遗忘了本来微妙圆满的明了之心,那个光明宝藏般的妙性,却在本觉妙性当中,由于虚妄的认知而迷惑!”

“于是,由于迷惑而现出昏昧,把昏昧认知为虚空;在昏昧的虚空当中,迷惑与昏昧相纠结成为色尘。色尘当中本来就夹杂着迷惑与妄想,它还要继续认知,于是就会把一部分色相,想象为自己的色身。接着,这个虚妄的认知,一方面,在色身之内聚集妄想缘气,不停地摇动;另一方面,又会向色身外面去奔走攀缘;这个昏昧的扰动者,即妄想缘气,就被错认为了心性。”

“它一旦被错认成心性,就会理所当然地被认为藏在色身里面。而不会再知道:从所谓的色身,一直到山河大地,乃至于整个虚空,其实都是妙明真心当中所现出的物象。”

【遗失】仍然应当善巧理解为“忘失”。咱的当前妙性,虽然不曾真正失去,却因为遗忘而似乎失去了。

【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也就是后文所说的“妙明真心”。

本来圆满不可思议,故名“本妙圆妙”;蕴含无尽功德与智慧光明,故名“宝明”;“明心”与“妙性”合起来,就是指:妙明心性。总而言之,也就是咱大家当前的“心性”,正是它,“现”出了一切万事万物。

【认悟中迷】在本来觉悟的心性当中,由于“认取”和“认知”而迷惑。

“认”就是认取和认知,它就是最初的一念无明,也叫做“无明错认”

。本觉心性本来是全体法界,是圆满的,是圆融一味。可是,一旦发生了“认知”,就有了对待差别,就有了“能认知”和“所认知”,就有了“主”和“客”的对待,迷惑也由此而发生。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此句经文讲述“虚空”和“色法”的来历。它们是被一步步“错认”而“现”出来的。

有了上述的“迷惑”,它就是“晦昧”,它被当做是“所认知”,而被错认成了“虚空”;在虚空当中,继续进行认知,迷惑加剧了,于是,晦暗也加剧了,暗到了一定程度,就被“能认知”把它认成了“色法”,而区别于虚空。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此句经文讲述“业报身”的来历。

上述的“能认知”,在认出了“色法”以后,继续进行认知,就有了“妄想”,这个“妄想”进一步“错认”,就在色法的基础上想出了“色身”,也就是“业报身”。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此句经文讲述“识心”的来历。

当“能认知”演变为“妄想”,并想出了“色身”以后,它一方面会在色身内不断聚集“妄想”缘气,另一方面还要跑到色身之外去奔走攀缘,收集素材。这个昏昧而扰动的“妄想”缘气,就被错认为了“心性”,以为它是主人。其实呢,它是虚妄的“识心”,仍然属于“客”,仍然属于“尘”。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如上所述,一旦“能认知”把“妄想”缘气错认为“心性”以后,就好比“认贼为爹”了,就一定会以身体为范围,迷惑地以为,“心性”住在色身里面,它就是主人。

于是呢,把法界的本然状况,完全颠倒了。不再知晓:从色身到山河、世界,乃至于虚空,本来都是“妙明真心”当中所现的物象而已。

正如前一段经文里面,世尊说道:“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本段经文,世尊又进一步明示:“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总而言之,这就是“万法唯心”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法界之“实相”。如此明了,透彻实相,就叫做如来的“正遍知”。而此“实相”之根源,就是咱与诸佛所共同具有的“妙明真心”,它也叫做“如来藏”,也叫做“法身”。关于“如来藏”的功德,《楞严经》第三卷将会予以阐明;而关于本段经文所说虚空、色法、色身、山河大地乃至于世界的来历,同时也是众生迷惑的过程,《楞严经》第四卷将会予以阐明。

此刻,咱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妙明真心”到底在哪里?既然万事万物都因它而“现”,为什么咱就看不到它呢?为什么平时就无人知晓它呢?

答:犹如宝志禅师所说:“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啊。“妙明真心”是唯一的大道,是“万法唯心”之心,是万事万物之源,正因为如此,才难以亲见。苏东坡有句诗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妙明真心”不在色身之内,也不在色身之外,更加不曾离开色身,因为,咱的色身,在“妙明真心”里面。乃至于,咱的“识心”也在“妙明真心”里面;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还在“妙明真心”里面;一切众生呢,都在“妙明真心”里面呀。

——这就难怪了,咱大家习惯性地用“色身”和“识心”,把自己束缚住了,用这个习以为常的“我”把“妙明真心”给屏蔽了。这就叫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咱大家总是以“我”的立场,来观察,来寻找,而想要明心见性的话,是做不到的。除非,咱首先把自己放下,把自己的一切见解都放下,把杂务也放下,发愿要回归于本然觉性,也就是“妙明真心”,发愿要获得正觉,这是不可缺少的修道源动力。然后,为了觉悟,咱时常如此静心来观察,如此告诉自己:嗯,请把“我”和“我的见解”先放下。既然把“我”放下了,那么,就在此时此刻,“妙明真心”在哪里呢?

——像这样静心观察,一旦把“我”和“我的见解”放下了,那时,咱的心境自然是清晰的、明朗的、无形相的。心念呢,是如如的。最后,功夫深了,咱会发现,把“它”叫做心念,实在是冤枉了它,因为,“它”不是生灭的,而是不生灭的。

——那么,“它”到底是谁呢?

就是“它”!它就是“妙明真心”,不需要再寻找。回观一下,平日里,一切一切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种种作为,究其内里,无非是它,无非是它在作用而已。而“它”呢,竟然完全不曾被一切作为所影响,完全不曾被任何情绪所扰动,完全不曾被任何概念所染污,真是奇哉,奇哉呀。

不过,纵然是初步明心见性了,初步开悟了“妙明真心”,此时,疑问还是会存在的。因为,咱自己的悟境,远远不曾到达“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的实证境界。

为啥呢?因为,凡夫的开悟与悟道,是局部,而不是全部。咱大家还被“五阴”习气覆盖着呢,咋会一悟即至佛地呢。所以说,“悟道”,通常并不是修行的结束,而恰恰是修行的开始。在此之前,咱们,根本就不懂啥叫做修行。

从此之后呢,道眼开了,智慧也会逐渐通达,习气开始自然降伏,只要时时贴近“妙明真心”,轻松安乐就会现前。同时,应当主动“以学带修”,通过老实地学习了义经论,而升华见地,逐渐契入实相。

修行,是如此地长路漫漫,即便有一天,悟道的咱,通过实修,亲证了“妙明真心”遍满全世界,那时,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任何一个微小事件,咱都可以自然观察得清清楚楚,如在眼前。如《圆觉经》云:“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这太了不起了。如今有这样的人么?不得而知。但是,这也才是:“是名三观初首方便”,才是初步的成就啊。

如此的初步成就,在大乘佛法来说,叫做“初地菩萨”。在此之前,还不能称之为“圣者”,还不宜叫做“成就”。

修行,又是如此地受用无边,只要咱当下开悟“妙明真心”,从此,永远不会再无聊,不会再空虚;充实安乐,与君同在。一切业力与习气呢,在自性妙光明的朗照下,逐渐会冰消瓦解。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安哪,纵然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拿来与您交换,呵呵,也实在不值一提呀。

可是,为什么,咱大家会无端地陷入了“无明错认”,在广袤无垠的妙性海洋当中,却可怜地“认取”了一堆小水泡呢!慈悲的世尊,也不由得如此感慨: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就好比对于清澈广大的海洋,熟视无睹,丢在了一边,反而认准了上面一小片漂浮的泡沫,以为它就是全部的潮水,以为整个海洋也都尽在其中了。”

“你们就是这样迷上加迷的人,如同我垂下手臂的时候,你们把它叫做‘倒’一样,没有任何差别。如来常说,这些就是可怜的众生啊!”

【浮沤(音:欧)】漂浮的水泡。“沤”就是水泡。

【浮沤体】大海里的水泡,通常是许多个聚集在一起,随着潮水拍打礁石之类而诞生,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碎灭。像这样的一堆水泡,经文把它叫做“浮沤体”,用它来比喻咱大家的“色身”和“识心”,真是太形象了。

【全潮】全体海潮,引申为全部海洋。

【瀛渤】“瀛”是大海,“渤”是渤海。合起来,就代表整个海洋。

【迷中倍人】迷惑当中,加倍迷惑的人。

本段经文当中,“唯认一浮沤体”是第一重迷惑,相当于错认色身和意识心为“我”;“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则是第二重的加倍迷惑,相当于错认“意识心”为“心性”,为万法之源。

【如来说为可怜愍者】如来常说,这些就是可怜的众生啊。

这是佛经里面时常出现的一句话,是世尊的感慨之言,其中蕴含着世尊对于颠倒众生的同情、怜悯与无尽慈悲。

(“第四番显见”结束,世尊通过垂手和举手,显发出见性本无凡圣之别,众生徒自“错认”而颠倒。下面是“第五番显见”,世尊将通过指月和八还辨见,为大家显发出见性无还,也就是没有归属,或者说没有发源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