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正释经文(一)——演培法师

发布时间:2024-08-08 05:21:30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甲一 长行别示 乙一 问答得名所以 丙一 当机举名请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本品全文分两大段:一、长行,是以散文体裁来宣说经义的。二、偈颂,是以韵文体裁来宣说经义的。长行与偈颂,内容差不多,只是文字体裁的运用不同而已。在两大段中,先讲长行,后讲偈颂。  ‘尔时’两字,有多种不同解释。前曾一再说明,本品是法华经中第二十五品,在这品前是第二十四品,叫妙音菩萨品。所谓尔时,是妙音菩萨品刚刚讲完,快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时。  在妙音菩萨品最后有几句话说:“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从这可知佛说妙音菩萨品时,曾使很多众生得到法益。因大众闻法得益,所以进而要求佛再继续宣说妙法。所谓尔时,可说是很多众生希望如来说法的时候。  妙音菩萨,据法华经的介绍,是东方一切净光庄严国中的大菩萨;观音菩萨,如大家所熟知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东方妙音菩萨,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所以在世教化众生,能任运自在的随类现身。即要变现怎样的身相教化众生,就能变现怎样的身相。西方观音菩萨,如本品后面介绍“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可说观音菩萨同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所以古德将这二品叫做“姊妹品”,显示他们有同等意义和价值!  或说大众听了东方妙音菩萨的殊胜功德,想到西方观音菩萨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但他自证化他的功德究竟怎样?法会大众还有不知道的,于是仰望佛为宣说观音事迹。正在大众如是仰望佛宣说时,叫做尔时。  ‘无尽意菩萨’,这是本品问法的代表者。当佛讲完妙音菩萨品时,有位无尽意菩萨出来请法。无尽意是东方不眴世界的大菩萨,而不眴世界的教主是普贤如来。观音菩萨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当知无尽意菩萨将来继承普贤如来,在东方不眴世界成佛。  无尽意既是东方一位大菩萨,怎会来娑婆世界听释迦佛说法?是奉普贤如来命令而来。佛说法华经,是直畅本怀之谈,所以十方诸佛,都派他们的上首菩萨,来听佛说妙法。无尽意从佛开始说法华时,就在座下静静听讲。到佛说完妙音菩萨品时,为欲请法,所以‘即从座起’。  佛及菩萨的圣号,都是从他所有功德而安立的。无尽意所以得名无尽意,是依他的什么功德而安立的?这可从世界、众生、悲愿三方面来加说明:世界方面,首要了解的,像娑婆世界这么大的世界,是有无穷无尽,无量无边那么多的,佛经称为无尽世界。在这么多世界中,如以娑婆世界说,单是南赡部洲的人,已多得不得了。如以四大部洲的人综合来说,当然更多。除了人类还有其他众生,众生真是多得不可胜数。不但一个世界的众生是这样,每个世界的众生都如此,所以说众生无尽。这位大菩萨,运用其智慧,观察世界时,发现有无尽世界。在无尽世界中,有无尽众生活动。真是到一处有一处世界,到一世界有一世界众生。且诸众生,为烦恼的驱使,飘堕在业海,沉沦在轮回,受众苦的逼迫,永无解脱之期!无尽意菩萨不忍见无穷尽的众生,长期受诸苦恼,就从内心深处,发起无尽悲愿,愿度无尽世界中的无尽众生,令无尽众生成佛,而后自己方成佛,所以称为无尽意。  无尽意名号的解释,古德用四句偈形容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尽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号为无尽意”。其大意是:世界无尽是不错的,但无尽世界中,有的是清净世界,有的是秽恶世界,而秽恶世界多过清净世界,所以无穷无尽的世界,大都是尘扰扰的肮脏不堪、秽恶不净!在这样世界的众生,不管是怎样的多,大都业海茫茫的为业力之所牵引!业力牵引你到天堂就到天堂,业力牵引你下地狱就下地狱,自己丝毫做不得主。众生所以业海茫茫的无所依归,根本原因在沉溺于无底的爱河中,滔滔不绝的随波逐浪,所以苦海无边。众生这样不息在惑业苦中循环,于是菩萨心里就想:如是受苦众生,假定我不发心去救度教化,又让谁去做这工作?于是就发无尽的悲愿,要度无尽的众生,是故号为无尽意。  无尽意及诸大众,为要了解观音菩萨的功德,看看没有别人起来请问,于是自己就从座位起来,代表大众请问佛陀。即从座起这句,从字面看来,本很简单的,但如天台以观心解释,那就具有深意。所谓座,不是普通座,乃是法空座,亦即法华说的“诸法空为座”。以法空为座,不但不可执著诸法,即诸法空亦不可著。假定执著于空,不能真正了解其空。无尽意即从座起,是示他不染著空,所以说诸法空为座。虽不染空,但非什么没有,这从菩萨自法空座起而问法,可以得到证明。假定真的什么没有,何必还要起来问法?何必还要讲经说法?因为空而不空,所以仍从法空座起,请佛开示。这样,即从座起这句,实含不著空有,超脱空有,正式证得实相妙法的深义在。  ‘偏袒右肩’,是出家佛子起身问法所用的一定仪式。佛在世时,比丘所著袈裟,与现在南传僧人所著的一样。佛教规矩,比丘平时不礼佛不说法,左右两肩都包裹而不袒露在外的。到见佛礼佛时,为了表示恭敬,特将右肩袒露出来。无尽意菩萨将要问法,为了对佛的尊重,所以先把身上的袈裟放下,袒露出自己的右肩。  偏袒右肩,覆藏左肩,本于观心的解释,亦有其深刻意义。修学佛法的人,到了相当程度,具有两种智慧:一是证悟诸法空性真理的真实智,不能用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所以如左肩的覆藏不使外露。一是从真实智开发出来的,可以观察世俗一切,可以为诸众生说法,可以指示一条修行道路的方便智,或名权巧智,所以如右肩袒露出来,可使人清楚的看见。方便智如右肩,真实智如左肩。一覆藏,一袒露,刚好代表权实二智。无尽意是位大菩萨,覆藏左肩,表示他具有悟证诸法实相的真实智;袒露右肩,表示他能运用权巧的方便智。方便智是化俗的,真实智是契真的。二智并用,是即显示即真而俗,即俗而真,达到真俗交融的最高境界。  ‘合掌向佛’,是将两手合拢来面向佛陀,为印度对在上的以及普通人互相见面的一种礼节。若以观心解释:两手有十个指头,分开是各自独立的,代表前说的十法界。现将十指并拢合掌当胸,是示十法界在我人一念心中,并不是离一念心而有。‘而作是言’,谓无尽意表现应有礼节后,就说了下面话,请佛开示观音菩萨的事迹。  上面几句,实即显示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即从座起是身业;而作是言是口业;合掌向佛是意业。这时专心一意,表面好像身业,实际属于意业。每人都有三业的活动,问题是看向那方面活动,才是正当合理的活动。众生的三业,大体是向恶的方面活动,纵然有时是善,亦属于有漏的。无尽意的三业活动,不论是到十方世界见佛闻法,不论是为众生随类现化说法,都是清净无染,纯善无漏的。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是无尽意正式提出的问题。这问题,普通初学佛者,亦很可能提出。如初信佛的人,要他发心多念观音圣号,他们往往会说:要我念圣号当然很好,但怎样叫做观世音菩萨呢?无尽意是补处大士,不久就要成佛,那会不懂观音菩萨的圣号?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代表没有了解观音菩萨功德的人,特别是为末法时代众生问的。如我们现在了解观音菩萨的伟大及悲心深广,就是由无尽意菩萨当时请问而来。  世尊为佛的德号之一。意谓大圣佛陀,是世出世间之所共尊的,所以称为世尊。为请大法,先称一声世尊。观音菩萨大名,我们常常听到,但这位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以什么因缘,叫做观世音菩萨?现在法会大众,对这还有不知道的,敬请佛陀为众略为开示!<font color="#2E895B"><b>丙二 如来备示感应</b></font><font color="#2E895B"><b>丁一 正答得名所以</b></font><font color="#2E895B"><b>戊一 总标寻声救苦</b></font>  <b>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b>  上文为无尽意的请问,下文为释迦佛的解答。这科是佛总答,在全品说,是最重要的,或可说为全品的纲要,或可说为全品的中心。因为有关观音的深悲弘愿,在这经文完全表达出来。而观音菩萨所以得名观音菩萨,其名号的来源,亦于此段经文表露。还有众生称念名号的方法及所得的利益,也都在这几句里面明白表达,所以这是全品的总纲或中心。于中又有三句话最重要的,就是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皆得解脱,可说又是这文中的纲要。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这是佛对无尽意的称呼。男子是对女人说的:具有男性的叫做男子,具有女性的叫做女子。善男子,表示这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具有深厚善根的。男的具有深厚善根,叫做善男子,女的具有深厚善恨,叫做善女人。善根是培植来的,不是天生成的。如听经闻法,布施持戒,都是培植善根的最大方便。能学佛的都有善根,但应更多多的培植。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这是指出观音所要救济的对象。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是形容众生的众多。如是众多众生,生存在这世间,并非是享受种种快乐,而是经常受诸苦恼所逼迫的。如地狱、饿鬼、畜生界的众生,无不有种种的苦恼。这些苦恼,详说,是说不完的。且以人类来说,亦有各式各样苦恼,如通常说的八苦,即为人类所免不了的。八苦,可以分为三类:如生、老、病、死,为身心界的痛苦;如爱别离、怨憎会,为社会界的痛苦;如求不得苦,为自然界的痛苦。“如从根本论究起来,释尊总结七苦为:‘略说五蕴炽盛苦’。此即是说: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苦痛来袭,身心烦恼,谁不愿意即时解除?且不论何人,痛苦来时,口中要作不断喊叫,内心始稍感觉舒服。现佛告诉我们:众生受苦逼迫时,不要作无谓的呻吟,最好专心一意的,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所以说: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显示观音得名所以。观世音之所以得名观世音,是由听闻众生称名的音声而寻声救苦得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真是所谓无苦不救,无生不度。所以众生在受苦时,听到观音的圣号,若能一心一意的称名,观音菩萨,观其称名众生的音声,即时就去解除他的痛苦,使他获得不受痛苦缠缚的解脱!  闻这一字,在此最为要紧:因众生听闻观音名号的音声,观音亦闻众生寻声救苦的音声,如是互闻,才能相应相感。即众生闻其圣号而称扬,菩萨闻其称名而救济,所谓众生闻观音,观音闻众生。众生闻观音是有所求,观音闻众生是有所应,如是感应道交,众生即得解脱!因观音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听到众生要求解苦的音声,菩萨立即大慈大悲的,示现在你的面前,解救你的痛苦,使你得大解脱。所以闻在这里,实在有它特别的重要性。  众生闻观音,观音闻众生,都是用耳闻,为什么不叫闻世音而名观世音?众生不能六根互用,所以只能眼见耳闻;菩萨已能六根互用,所以眼不但能见亦能闻,耳不但能闻亦能观。观世音之所以叫做观世音,因能观其音声而寻声救苦。或解说为:上观字,是菩萨的能观智慧;下世音,是菩萨的所观境界。菩萨以能观的智慧,观察有情世间一切苦恼求救的音声,然后立刻本其弘誓的悲愿,以解除你的痛苦,给予你的快乐,消免你的灾难,赐给你的吉祥,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所以称为观世音。不唯如此,当其以能观之智,观于世界众生,要求解救其苦音声之境时,境智唯在一心,所以称为观世音。  再据悲华经对观音因地的介绍,其发心的经过是这样的:约在无量劫前那个时候,菩萨为凡夫,曾为转轮圣王的第一太子。当时有宝藏佛出现于世,第一太子对三宝非常信敬,特地发心供养佛僧三月。并在宝藏佛的面前,发大菩提心,立大誓愿说: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恼众生,为求解救痛苦,称念我的名号,而为我的天眼所见天耳所闻,不能救脱其苦者,那我决定誓不成佛。宝藏佛见他发这样的大愿,觉得极为难得,所以对他拔苦与乐的弘愿,致其高度的赞叹,且为取名观世音。从悲华经的介绍,知观世音的得名,是从因地发心来的,是宝藏佛为之安立的。  本经解释观世音,是约利他说的。楞严解释观世音,是约自利说的。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观世音名号,实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义在内。关于楞严如何解释观音,请阅楞严可知。  闻名称念而得解脱,现举一感应故事证明:  过去中国浙江上虞地方,有位虔奉观音圣号的米商,家中只有夫妻二人。米商为人良善,没事常念观音圣号,甚至梦中亦记得念观音菩萨。有天晚上睡觉,菩萨特地托梦给他,说他将有大难到来,为解救你的大难,我有四句话告诉你,你要牢牢的记住:“逢桥莫停舟,遇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苍蝇捧笔头”。梦中所梦的这四句,到第二天仍清楚记得,与普通做梦不同。米商感到很奇怪,不知有什么预兆,因相信观世音,就真牢牢记住。  过了一天,雇船到别处去做米的生意,船行没有好久,忽遇狂风暴雨。船夫远远见一座大桥,则欲将船停在桥下,暂避风雨。在船刚到桥下,米商忽然想起“逢桥莫停舟”的这话,立刻就令船夫将船撑开。说来也很凑巧,该船刚刚过桥,那桥就折断塌了下来。假定船不离桥,人就决定没命。米商见这情形,知是菩萨搭救,于是称念观音圣号的一念心,就更虔诚而精进了!  后来有天晚上,他在家礼拜观音,正在拜下还未起身时,佛堂悬挂的琉璃灯忽然跌落,泼得满地都是油。米商想到第一句的灵验,相信第二句一定也有其理由,所以遇到满地是油,就老实的将油抹在自己头上。过了一会就去睡觉,不意午夜一觉醒来,闻到房中有股血腥气味,于是起身点灯察看,发现自己的太太已为人杀死。虽感莫名其妙,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岳父。岳父问他有什原因,他说不出一点所以,乃去他的家中调查,发现女婿是信佛的,女儿是不信佛的,因而怀疑他们夫妇感情不好,断定女儿为女婿所杀,于是就告到官厅里去。  官方认为人命关天,就传米商讯问,但看米商老实,不像是个杀人犯,就问其妻子被杀这晚,家中有无财物损失?米商说没有,证明不是劫贼所杀。又问邻里有无冤仇?米商亦答没有。讯案人员讯到这里,觉得这件杀案很怪,既非仇杀,又非盗杀,事又出在深夜,不是米商自己所杀是谁?因此,办案人员乃提笔欲判米商死刑!  正在这紧要关头,忽有一大群苍蝇飞来聚集在笔头上,当法官正觉奇怪时,米商忽欣喜若狂的大声叫道:好得很!好得很!“苍蝇捧笔头”,真的又应验了!法官听到这样一叫,知道其中必有道理,于是就问米商为什么这样欢喜?米商想想四句已有三句应了,菩萨一定会加被我,因而就将梦中所梦的经过情形,告诉法官。法官是有学问的,想想这四句话,重要关键在第三句,经过大家互相研究,了解“斗谷三升米”的意思是:一斗谷有三升米,多余的自然是糠,因而认为凶犯,不是康七,就是七康。经过一度密查,地方果有康七其人,捕来问了几句,康七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杀人犯!  康七为什么要杀她?原来康七与她有染,本想杀死米商的,因在暗中摸到油头,以为是米商的妻子,所以就舍有油的去杀无油的,那知这么一来,恰好是杀错了!凶案真相既然大白,法官就判康七死刑,米商无罪释放回家。米商经过这么一个变故,既感菩萨的慈悲广大,复觉人生的虚幻不实,于是发心出家而得道果!法官亦感菩萨的广大灵感,从此深信佛法。所以称念观世音菩萨,是能得到救济和解脱的!  在此或有人问:观音是大慈大悲的,念观音的人亦很多,但得解脱的为什么很少?关键在于念法的如何。本文说的“一心称念”,是最重要的一著。称念不能一心一意,不论念多少,效果都很微。古德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念弥陀如此,念观音亦然。我们不要以为一天到晚在念观音,也不要以为很多人在念观音;如果口念而心散乱,心口不能相应,念了难得解脱

!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集中全副精神在观音的圣号上,不容有任何其他杂念夹杂在里面,一句顶一句的净念相继,忘掉外面所有的一切,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方可说为一心称名。这样一心称名,念得时间久了,自能得到利益,自然获得解脱!  众生在生死中沉沦,受诸众苦逼迫,总是不得自由自在。若欲免除轮回,不受诸苦所迫,还我身心自由,在这末法时代,最殊胜的方便,无过一心称念观音圣号,相信菩萨大慈大悲,会寻声来救苦而使我们获得解脱的!<font color="#2E895B"><b>戊二 别示持名感应</b></font><font color="#2E895B"><b>己一 救火难</b></font>  <b>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b>  上文佛为无尽意总答,此下再来说明种种利益。如本品说,观音利益众生,大体有两方面:一叫“冥益”,即在冥冥中给予众生利益;一叫“显益”,即明显的给予众生利益。在两大利益中,现在先说冥益。于中又分三段:一、救七难,二、解三毒,三、应二求。七难是:火难、水难、黑风难、刀杖难、罗刹难、伽械难、怨贼难等。世间的灾难本来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上列七难。七难中第一是火难,就是从大火所产生的灾难。遇到这样的灾难,假定能念观音的圣号,就能获得解脱!  在这世间,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可能会遇到一场大火灾。小而可使我们倾家荡产,大而可使我们丧身失命,所以无论何人,都怕遇到火灾。怕火是一回事,火来又是一回事,且火纵非所愿,每由偶不小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定遇到这大火灾时,应当怎办?从世俗说,应尽最大人事,设法予以扑灭。另应镇静自己内心,不要过分害怕恐惧,因唯有内心镇静,才不致受大损失。若心不镇静而惊慌失措,那所受的损失就更重大。所以遇到大火灾时,最要就是镇静不惊。如果心慌意乱,不但无济于事,而且是有害的,切记予以避免!  在佛教说,还有一个最好办法,就是一心称念观音圣号,所以说:‘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于中“持”字最为重要,如前文说的一心。普通讲持,如手中拿著东西,牢牢抓住不放,叫做执持。现在把它运用在念诵观音名号上,名为执持名号。一般所执持不放的,大都是贵重东西,但世间最宝贵的,莫过于佛菩萨,所以称念佛菩萨的名号,要牢牢的执持。怎样方算执持?即前念后念相续不断的蓦直念去,是为执持。如这样执持,内心定很虔诚。内心虔诚,就得菩萨感应。纵然不慎入于大火,大火亦不可能会烧到你。为什么火不能烧?是因观音菩萨的威德神通之力,在冥冥中加被你的关系。所以说:‘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这,可从事实与道理两方面说明:事实方面所讲的,如为佛教徒,当然是信的;如非佛教徒,可能会不信。不论信与不信,观音菩萨的灵感,的确是有的。  在我国满清时,有一做运粮官的人,名蔡恩襄。他住的地方,与民房相邻,四围没有一点间隔。一次邻人忽然失火,其他人家都在抢救东西,独有这位粮官,端坐家里不动,有人劝他亦不出去,好像要与屋共存亡。可是说来也怪,火从这家烧到那家,左右邻舍都被火烧,独有他家没有烧掉!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如此?他的回答是:当大火燃烧时,我一心一意的念大悲咒,再没有其他的念头。我家,不但我是念大悲咒的,几代以来都是念大悲咒的。而且每代都有不可思议的灵验,得脱种种不同的灾难!我个人念大悲咒,已有一二十年,每遇什么急难,都能化险为夷!今天这情形,过去已经验过,亦由念大悲咒而免火灾的!因为我有这样的信念,相信菩萨定会在冥冥中加被。所以大家应信任菩萨,多念观音菩萨的圣号!  其次,在中国姚秦时代,有位法智法师,一向专心称念观音圣号。一次,因事到别地方去,所经的路途,要通过芦苇,正在这时,有人来烧乱草,火从四面烧来,把法智法师包围在火网中,无论怎样,没法逃出火海。于是静心一想,我是信奉观音的,现将生命交于观音。乃端坐在芦苇中间,一心一意的念观音圣号,念了没有好久,大火渐渐迫身,竟被熏昏过去,以为生命从此结束!可是等到大火熄灭,一阵凉风吹来,乃又渐渐苏醒,看看周围,所有荒草都被烧光,唯有自己身边,一尺左右的草,没有被火烧到,因而未被烧死!  根据这些事实来看,证知念观音圣号,是可免除火难的。诸位切匆以为念了没有灵感,问题在于是否一心称名。  再从道理上说:设入大火的火,不要看成是有形有相的火,而应视为无形无相的火,亦即通常讲的嗔恚之火。不是外面的火,是内心中的火。内心的嗔火,亦有烧的功用,如说:“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这是最极可畏的!妙慧童女经说:“嗔坏善根勿增长”!普通人只知外面的火厉害,能烧掉房屋树木,从未想到内心的嗔火,更有胜于外面的大火。外火只能烧坏身外之物,最多不过是烧坏身体,对所修积的功德善根,无论如何是烧不掉的;能烧掉善根功德的,唯有自己内心中的嗔火。所以,外火固然要防,内火更加要防。怎样防范内火?即当内心正要发火时,忽然想起观音大士,虔念观音圣号,那就等于泼了一盆冷水透入心中,扑灭嗔火,自然不会烧坏善根及功德林。“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如果改说“设入嗔恚之火,火不能烧”,岂不很合道理?不信佛法者岂不也就相信?所以,佛法是最合情合理的,不是讲故事说大话的。  嗔火能烧一切,嗔恚对人不利,很多经中都有说到。现引遗教经说:“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真的,人如常发脾气,其他方面纵然很好,人家亦不喜欢见他。如常听人说:某人办事力强,对人亦肯帮忙,能讲善说,能书会写,就是脾气大点。若有人欲去见他,别人就说我不去见他,因他脾气太大,所以嗔火是最厉害的!其实,有时脾气不应发的,但因控制不住自己,不期然的大发脾气!这时,假定能想起观世音菩萨,嗔恚立刻会化为乌有!  过去有个俗人,向位出家法师,提出一个问题:“法师!我向来有一种病,什么人都医不好,不知法师能不能为我医治”?“你有什么病”?法师问。“真实说来,我生理上是没有什么病的,只常常的爱发脾气,脾气来时,如雷霆般,别人见了都怕,我本不想发脾气的,可是事情到时,自然就发作出来,如天生一样,要来就来,真没办法”,俗人这样告诉法师。“奇怪!很多病都听说过,就没听过像你这样的病”,法师又对他说。“你这和尚真没道理,发脾气都不懂”?法师说:“不是不懂,你说脾气天生成的,不妨请你拿来给我看看”!俗人听到这话,不禁呆住,并且想道:“病拿来给我看看,可是内心虽有这病,但怎能拿来给他看呢”?想来想去,总没办法拿出来,所以就对法师说:“你要我拿病给你看,这怎么做得到”?因此,法师说:“病既没法拿出来给人看,你说天生成的,自然靠不住了”!“对!如是天生成的,应可拿给人看,因不是天生成的,所以自己应多注意”!他了解到没有天生成的脾气,唯有从修养中控制住自己感情,不让脾气滥发,脾气自然不来!由此,该俗人的脾气病,也就不药而愈。真的,为人在世,无论什么事情临头,只要肯得退一步想,天大脾气也不会发作。脾气之来,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大都由于感情的不能控制,果能善为控制感情,一定不会乱发脾气!  控制嗔火使不燃烧,念观音圣号是一最好办法。另外控制发脾气的方法是:脾气大都因人而发,如有人来触怒、批评、讥讽、漫骂等,最易使人发脾气。这时,你能用下面说的办法,脾气就不致发生:首先观察说这话的是怎样的人,即是君子还是小人?若是极为规矩的君子,自己就得反省!君子是不随便批评人的,现在来批评我,一定是我有很多缺点。否则,君子绝对不会来批评我的。我应该接受他的批评,改正我的缺点,怎么还能对他发脾气?在正人君子前发脾气,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若是小人的批评,小人说话何必计较?如与小人计较,自己岂不也成小人?甚至不如小人!这样一想,即使要发脾气,也就发不出来!总之,观察对方,不论君子小人,都不应发脾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