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4年5月20日,在布达拉宫脚下的「夏钦角」监狱里,一位身居要职的西藏噶厦政府官员被挖去了双眼。
尽管在几年后被免去了终身监禁的惩罚,他还是在出狱一年后离开人世。他的名字叫龙厦·多吉次杰。
●龙厦·多吉次杰
今天的汉地居民或许对这个名字颇感陌生,但在20世纪前期的西藏,龙厦却曾经扮演过几乎左右西藏发展命运的角色。
在权力的巅峰时期,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红人的他,身兼三品「孜本」、藏军总司令、军粮局负责人等多个重要职位。只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权臣,最终却还是没有逃脱锒铛入狱的宿命。
而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将他推崇为西藏现代化改革的先驱,也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附庸「改革」的伪君子;有人说他亲英,也有人称他是一心向内的「爱国人士」;他曾经作为第一个出使欧洲的噶厦官员,在现代化的欧洲考察生活了一年多之久,却又迷信各种奇幻的魔法咒术。
但无论如何,这个矛盾的西藏官员确实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西藏,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成为了一个神秘的传奇。
一切还要从20世纪初,一个大人物的回归开始说起。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新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伴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他们在西藏设立的治理机构也迅速崩塌。宣统退位两个月后,驻扎在西藏的两千多名满清军队和官员被驱逐,西藏地方政府完全控制了局势。
此前因为英军入侵和清朝大规模增派军队而两度出走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也选择在这个时候告别寄居三年之久的印度,踏上了返回雪域的路途。
●十三世达赖喇嘛
在出走的几年里,游历蒙古、北京、印度等地的达赖喇嘛接触过欧美国家的使节,观察过英属印度的社会现代化。加上在西藏期间也曾见识了张荫棠、联豫等清朝驻藏大臣的洋务活动,达赖喇嘛深感西藏的落后,开始有了全面改革西藏政教事务的想法。
●出走期间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与英国驻锡金行政长官查尔斯·贝尔
1913年1月,刚刚回到拉萨的达赖喇嘛马上着手实施他在印度期间就开始构想的全面改革。此次新政涉及了西藏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上,破除重要官职都由大贵族世袭的制度,建立中小贵族甚至平民凭借能力和贡献晋升为噶伦等重要职位的渠道;整顿税收制度、鼓励垦荒,大力开展银行、电站、邮局等现代化机构的建设;效仿英制建立现代化军队;开办英文学校,派出贵族子弟前往印度、日本和英国等地留学深造;革除不良的社会风气,包括在西藏开展禁烟活动,废除断肢、挖眼等残害肢体的刑罚等。
●参与藏军现代化建设的噶伦强巴丹达和藏军总司令擦绒
十三世达赖喇嘛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为噶厦政府里那些具有革新头脑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时年三十二岁的龙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选中。
●十三世达赖喇嘛和噶厦官员们
当时的龙厦虽然还只是审计局里一个普通的「孜巴」(审计官),但是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同僚间获得了充分的肯定。
在新政推行的第一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就将龙厦提拔为噶厦的四品官「仁西」。得到赏识的龙厦也很快就被委以重任,他被授命担任领队,陪护首批外出留学的贵族子弟前往伦敦学习现代科学。
作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访问西方国家的高级官员,龙厦此行除了陪护留学生的表面任务以外,其实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出发之前,达赖喇嘛亲自向龙厦交代:这次前往欧洲,除了照顾几位留学生外,他还要尽可能地与欧洲各国的力量建立联系。
第一个访问欧洲的西藏官员
1913年2月,刚过完藏历新年不久,龙厦就奉命带领着达赖喇嘛亲自挑选的四个贵族子弟踏上了前往英国的路途。龙厦此行还带上了妻子旦增卓嘎和两个佣人,做好了长期在欧洲生活的准备。
●龙厦和四位赴英留学生仁岗·仁增多吉、门仲·钦绕贡桑、吉普·旺堆罗布、郭卡瓦·索朗贡觉
在印度做短暂的休整后,龙厦一行于1913年4月5日下午乘坐P O公司的「阿拉伯」 号邮轮前往伦敦。
他们刚刚在英国登陆,就受到了欧洲社会的极大关注。1913年4月22日,英国的《旗帜报》抢先发表了题为「西藏人访问伦敦」的文章,将这一事件公之于众。
●《旗帜报》的报道
西方媒体的大肆报道,很快就引来了民国政府方面的关注。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英国政府将龙厦一行人安置在了伦敦远郊的Farnham。虽然龙厦表示强烈不满,但英国人依然拒绝了他搬到伦敦市区的要求。
英国极力试图控制这位让他们头疼的监学大人在伦敦的行动,为此甚至还指派了一名印度政府雇员和一位会说藏英双语的锡金人去监视龙厦。
毕竟,早在停留印度期间,这个可疑的西藏官员就已经开始频繁与民国、日本等方面的官员接触。
●龙厦在印度停留期间的画像
因为害怕这个「居心叵测」的西藏官员制造更多的麻烦,英国人还「好心」地向达赖喇嘛提出建议:为了节省噶厦政府的开支,应该尽快召回龙厦。但早就对龙厦委以重任的达赖喇嘛当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事实上,龙厦并不避讳自己的多重身份。在递交给英国政府的呈文中,他就已经明确表示,自己的任务包括了「作为噶厦政府的全权代表应邀去商讨有关西藏利益的问题」。
迫于各界压力,英国人只能严肃对待他们,1913年6月28日,龙厦和四位留学生在白金汉宫接受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接见。
●龙厦和西藏留学生在白金汉宫
1914年的夏天,在几个留学生的学习都已经进入正轨后,龙厦奉达赖喇嘛的旨意先后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在欧洲各国的见闻,让龙厦对欧洲的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有了切身的体认。
据龙厦的儿子拉鲁·次旺多吉称,在旅欧期间,龙厦对英国以接受君主立宪制的方式避免了一场暴力革命的历史映像深刻,回西藏后还时常给儿子讲一些法兰西和意大利国王因暴政而亡国的故事。
然而,就在龙夏旅欧途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比起家门口的全面战争,远在地球另一面的神秘西藏已不再是欧洲人愿意关心的话题。
已在欧洲生活了一年多的龙厦也逐渐意识到,或许他也该告别了。1914年9月,游历归来的龙厦突然告诉英国人,他必须马上返回西藏。
当英国人询问原因时,龙夏给出的理由则最后一次让他们对这个神秘的民族困惑不已:
他告诉英国人,他的妻子怀孕已久,担心孩子如果在英国出生,就会长成金发碧眼的相貌,因此必须赶回西藏。
不管怎样,已经忍耐已久的英国人一口答应了这个请求,远在西藏的达赖喇嘛也批准了龙厦提前回国的申请。于是,就在当月,龙厦和他的妻子从英国坐船启程前往印度。
归途中,他们的儿子在印度大吉岭的藏人聚居区降生。意外并没有发生,龙厦夫人生下的孩子长着一张标准的西藏面孔。
●龙厦之子拉鲁·次旺多吉,后来在噶厦官至噶伦,1959年被中共以「叛军总司令」的罪名拘捕,1965年获特赦,1983年4月起,连续当选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风起云涌的权力斗争
龙厦之所以被允许提前回到西藏,除了欧洲已被卷入战火,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当时正在着手改革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正处于用人之际。
回到拉萨后不久,龙厦被晋升为地位显赫的三品「孜本」,成为达赖喇嘛推行新政的重臣。
龙厦的动作首先发生在税收领域,他通过没收非法占有的庄园和强增大贵族和寺院领主税收的方式极大地充实了噶厦政府的收入。
而在摧枯拉朽地实行新政的同时,龙厦也因为损害了众多大贵族和寺院集团的利益而遭到排挤。是年访问拉萨的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威廉逊,生动地记录下了这位改革先锋在当时的处境。
●威廉逊(右一)
在拉萨期间,为了感谢龙厦的款待,威廉逊想请龙厦吃顿饭。按照西藏贵族的礼仪,威廉逊需要同时邀请几位地位相当的人作陪。但是碰壁多次后,威廉逊才明白,当时拉萨的不少权贵都对龙厦怀恨在心,他无奈的只好单独邀请了龙厦和他的家人。
不过,龙厦的仕途却并没有因此受阻,在曾经全力建设现代化藏军的前任藏军总司令擦绒被革职之后,龙厦又得以继任这一极为重要的职位。
在他的权力巅峰时期,西藏政府的很多要事,达赖喇嘛都要先和龙厦商议,他签署的很多文件也都是直接由龙厦来草拟。
●被免职的前藏军总司令擦绒
然而,在权势崛起的同时,龙厦也越发傲慢。他强硬的态度也树立了更多的敌人,甚至还给噶厦带来了麻烦。
1926年,噶厦政府颁布了对进口和利用烟草的禁令,但是依然有不少尼泊尔商人从事烟草黑市贸易。
噶厦政府于是在1928年下令逮捕了一个违法销售烟草的尼泊尔商人杰波夏巴。虽然尼泊尔方面认为杰波夏巴拥有治外法权,要求释放他,但噶厦政府未予理睬。
●二十世纪早期的拉萨市场
1929年,杰波夏巴成功越狱,逃到了尼泊尔驻拉萨代表处避难。以强硬著称的藏军总司令龙厦强令尼泊尔代表交出逃犯,并施以鞭刑。杰波夏巴在被重新投进监狱几天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死。
暴怒的尼泊尔人要求噶厦政府赔礼道歉,严惩相关人员,达赖喇嘛回绝了这一要求。尼泊尔人便以发动战争相威胁,噶厦政府也并不示弱,马上派出军队严阵以待。
历史上就曾纷争不断的藏尼之间的又一次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由于英国人的调停,战争最终没有真的打响。但噶厦方面为此牺牲了龙厦。迫于压力,噶厦政府于1931年革除了龙厦的藏军总司令职务。
对于龙厦来说,这次失意其实还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真正的灾难正在悄悄向他靠近。
1933年12月17日傍晚,布达拉宫高处的佛殿里传出一阵阵低沉的达玛鼓声,宫殿外也燃起了密密麻麻的酥油灯。察觉到这些现象的民众嚎啕大哭起来,他们知道,这样的景象说明他们心中那个「伟大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了。
在民众陷入悲伤的同时,噶厦政府的官员迅速投入到一系列紧张的工作之中,以确保权力的交接。随着达赖喇嘛的圆寂,拉萨的权力即将面临彻底的洗牌。
按照传统,在达赖喇嘛圆寂之后,除了遗体的安葬和寻访下一世灵童,噶厦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推选出一位摄政来主持过渡时期的政教事务,这一漫长的过渡时期通常要持续到下一世达赖喇嘛成年为止。
围绕着摄政职位的争夺,拉萨的政坛陷入了腥风血雨。
第一个倒下的,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生前的私人随从土登贡培。在达赖喇嘛执政的最后几年里,土登贡培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西藏政教事务的实际控制权,在噶厦的官员中笼络了一批支持者。
不过,由于他此前的揽权行为篡夺了众多政府官员的权利,很多人一早对他怀恨在心,龙厦也参与其中。在达赖喇嘛圆寂后不久,龙厦在暗中制造舆论,宣称土登贡培与达赖喇嘛的突然死亡有关。
成为众矢之的的土登贡培很快就被逮捕入狱,惨遭流放。
●土登贡培
不过,击垮了土登贡培的龙厦也并没能成功上位
。最终,噶厦政府内资历最老的首席噶伦(噶厦官职里的第二高位,仅次于「伦钦」)赤门·罗布旺杰,在斗争中占据上风。
虽然摄政的职位最终还是按照传统被授予了一位德才兼备的活佛,但老练的赤门噶伦还是牢牢地控制了噶厦政府的实权。而在名义上,过渡时期的西藏则是由摄政热振活佛、伦钦朗顿和首席噶伦赤门·罗布旺杰三人共同来领导。
●时年57岁的赤门·罗布旺杰,在1910年就已经被任命为孜本,曾为1913年达赖喇嘛返藏事宜铺平道路。1914年,在出席《西拉姆条约》签字仪式后不久被晋升为噶厦的首席噶伦
●时任伦钦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侄子,年仅26岁的朗顿·贡嘎秋来,由于软弱无能,在噶厦政府里毫无威信,背地里还被一些官员称为「阉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被迅速边缘化
●被推举为摄政的第五世热振活佛,当时年仅24岁
不过,龙厦却并不甘心就此彻底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下一步行动还将在拉萨的政坛带来一次巨大的震动。
「幸福者同盟」的「民主」之梦
在权力争夺中落败的龙夏,政治主张愈发激进。他开始更加卖力地在拉萨的官场宣扬自己的思想。
他甚至还悄悄地成立了一个名为「吉确贡顿」(意为「追求幸福者的同盟」)的组织,以便在噶厦的僧俗官员中招揽志同道合的朋友。
早在旅欧时期就曾经接触过欧洲民主政治形式的龙厦,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要在西藏实行「民主制度」。
由于当时西藏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所谓的「民主」还并不了解,为了便于宣传,龙厦直接就使用了英文「democracy」的音译。
他简单地用「英式制度」的说法解释了自己的主张,并在拉萨的僧俗官员间宣称:
「英国的社会制度对西藏很适合。因为英国上有女王,下有办理具体事务的大臣,实行社会选举制度,我们西藏也应该实行这种制度。即达赖喇嘛和摄政王的地位和待遇依旧不变,而且还可以给予至高无上之荣誉,全民予以拥戴。主要对噶厦进行改革,以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各部大臣,任期为四年,满四年再另进行一次选举」。
●噶厦僧俗官员
但是声称要实行改革的龙厦在招揽支持者时,最先联系的却是保守派聚集的僧官群体。不过,龙厦的选择也并不奇怪,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支持,他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向僧官们承诺将会提升他们在噶厦的地位则是他在招揽僧官群体时提出的重要条件。
龙厦的宣传,很快赢得了不少对噶厦政府的现状心存不满的官员的支持,「幸福者同盟」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后,以龙厦为首的「追求幸福者」们开始计划一次激进的行动。
经过商议,「幸福者同盟」的成员准备联名向摄政上书,弹劾独揽大权的首席噶伦赤门·罗布旺杰,明确提出改革噶厦政府制度的主张。
「幸福者同盟」的领导者,龙厦所期望的结果是:
当这份众多官员联名的请愿书交给摄政后,由于事关重大,噶厦政府顶层的摄政、伦钦和首席噶伦三人肯定无法独自决断,他们必然会召开有各级官员参加的「民众大会」商议对策。
到那时,「民众大会」里大量的龙厦支持者们就可以促成改革,通过这场政变,最终实现「追求幸福者」们的理想,而龙厦自己也很可能因此登上前所未有的权力高峰。
然而,残酷的现实再度证明,失去了达赖喇嘛庇护的龙厦在老练的对手面前仍然只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就在「幸福者同盟」的成员准备将请愿书呈送给摄政的前几天,他的队伍里出现了叛徒。
一个名叫噶雪·曲吉尼玛的年轻俗官跑到首席噶伦赤门·罗布旺杰那里告发了龙厦。这个因为没能如愿进入「幸福者同盟」骨干圈子而决定投敌的年轻人,除了告发龙厦将要向噶厦上书请愿以外,还地表示龙厦正在计划暗杀赤门噶伦。
●噶雪·曲吉尼玛(左一),1956年后历任西藏自治区筹委会财经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筹委会参事室参事、西藏自治区第4届政协副主席、第6届全国政协委员
得知这一消息的首席伦钦先到摄政和司伦那里去通报了龙厦的「阴谋」,随后便前往哲蚌寺寻求武力庇护。在离开之前,赤门噶伦还同摄政和伦钦商议,决定在龙厦实施改革计划前先下手为强。
●拉萨市郊的哲蚌寺
1934年5月10日下午,伦钦朗顿派人去给龙厦送信,要他前去布达拉宫开会。
尽管已察觉到了异样,但是为了不给摄政和司伦朗顿等人留下违抗噶厦命令的借口,龙厦还是决定去「参加会议」。
到了布达拉宫,龙厦被传唤到了热振摄政的办公室。然而龙厦发现,等待他的并不是摄政本人,而是赤门噶伦的侄子,侍卫官彭饶巴。没等龙厦开口,彭饶巴就开始向他宣读逮捕令,指控龙厦辜负了达赖喇嘛和噶厦政府的信任,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就在龙厦愣在那里,准备「就义」时,事情却戏剧般地出现了一丝转机。
按照惯例,在宣读完逮捕令之后,被指控的官员要被当场脱去官服,解开发结,然后再送进监牢。慌慌张张的彭饶巴却发现负责脱去官服的执行官员并不在身边,于是他勒令龙厦在原地等候,自己跑去找人。
清醒过来的龙厦开始逃跑。他知道跟他前来的随从手里有枪,只要拿到枪,就不难从布达拉宫脱身,而只要逃脱了当日的抓捕,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各方的帮助,与噶厦周旋下去。
然而当龙厦气喘吁吁地从摄政的办公室逃出来后,却发现那个该死的持枪随从不见了。
这时,那个跑到远处去上厕所的随从才察觉不对劲,开始从布达拉宫长长的台阶下往上跑,高声喊:「老爷,枪在这儿!」
但布达拉宫外的卫兵也在此时发现了龙厦。就在龙厦即将接过随从手中的手枪时,一个高大的卫兵成功将龙厦扑倒在地。
在满是汗珠的额头狠狠地磕在布达拉宫石阶上的那一刻,龙厦意识到,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龙厦被送回了摄政的办公室,走完了脱衣革职的仪式,随后押进了布达拉宫脚下的「夏钦角」监狱。
在脱去官服时,执行仪式的官员在龙厦的靴子里搜到了写有「诛杀赤门·罗布旺杰」的咒符。
入狱十天之后,龙厦失去了他的双眼。
噶厦最终确定的罪名是「企图在西藏发动『十月革命』,推行布尔什维克制度」。而这个离奇罪状的主人与他同样如谜一般的雄心壮志,也就此消逝在了高原的群山之间。
主要参考文献:
梅·戈尔斯坦著,杜永彬译,《喇嘛王国的覆灭》,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
西藏自治区政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2、3、16).
田苗:《龙厦及龙厦事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朗杰丹紫:《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派遣西藏留学生赴英史实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