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性广法师:四念处禅观(五)

发布时间:2024-04-14 05:20:32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性广法师:四念处禅观(五)

四念处禅观(五)

性广法师 开示
陈 玉 芬 整理
时间: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禅七第二日之三)
地点:双林寺

心的特性是攀缘,法的特性是生灭。生灭的法,来了就走!可是当它生起时,心却开始攀缘它,与之纠缠不清,它就成为障碍,引生更多的烦恼。诸法生起的当下,心保持正念正知,不与污染相应,那么它来了就走,生起了就灭去,对你是不会有干扰的。

以上弘誓通讯第三一期(1998年2月)刊登, 标为“四念处禅观之四”。

不与纯一不杂,勤行不退

“精进”是什么?“精”者纯一不杂,“进”者勤行不退。“纯一不杂”,用之于安般念的修持时,就是不要被身上任何苦受、乐受的感觉所吸引,一直念住于呼吸,静静的觉知,静静的观察;“勤行不退”就是,你不能只练习一分钟、十分钟,或只是一小时,你一天也是如此,两天也是如此,三天也是如此,十天、一年都是如此。那么,所累积出的正念正知的力量,就会无限的强大,能封锁所有的妄念,彻底的摧毁所有的烦恼。

烦恼若不以正念正知去对治,不但不会自己走掉,有时反而会越来越强烈。一个人若心念能时时放在正念正知中,不与境相相应,那么所有的觉受——无论是苦受或乐受,都只是他观察觉知的对象,不会再是起爱着、瞋恼心,进而造作身口意三业的因缘。比如觉知脚痛时,只是静静的观察,不起瞋恼心,也不生起意欲排除痛楚的念头而移动双脚。

我们也应该庆幸,并给自己打打气,能够听闻佛法,也能有机会修持,反覆练习面对烦恼、超越烦恼的能力,这是何等幸运的事!不至于临到了四大分离的时候,对病苦的瞋恼、对生命的执着都涌了上来,人也都以经躺在医院里了,一切准备、练习的机会都没有,就要面临考验,那是多么悲惨的境况呀!所以大家能够在这里修持就是福报,好好把握反覆练习以对治烦恼的机会!所有的感觉都有一个特性:生起了就会消失,不理会它,不与它相应,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请大家记住这个原则。

万法缘起,无常故苦

接下来我们开始每天例行的佛法开示。释迦牟尼佛应化在娑婆世间,他观察到众生生命中的许多苦难,为了寻找出离苦得乐的方法,离开王宫,以无比的智慧与精进之力修持,终于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佛陀证道以后,刚开始时并不想说法,他内心怀疑,他所体悟到的法,有谁能瞭解呢?佛陀所顾虑的,并非佛法太艰深而不能理解,而是它太单纯了,以致于令人难以相信!但是因佛陀的慈悲心,他终于决定说法,向众生指出一条解脱的方法和道路。

佛陀实观世间万法的存在皆是因缘而起(纯粹只是条件聚合而生灭),所以是无常(不会永远常住不变)、无我(没有主宰操控者)的,若能真实了知苦、集、灭、道这四种真谛(真理),就能通往解脱的道路。

“苦谛”是对这个世间实观后所得的结论。此中的“苦”,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痛苦而已,而是“无常故苦”,是因为不能了悟,并坦然接受万事无常变化的实相;心中总是渴望那本来就会变化的事物不要变化,本来就会趋向死亡的生命常存不灭,是这一份愚痴焦渴、紧捉不舍让我们痛苦。有人说佛法太消极、太悲观了!怎么会呢?实际觉观诸法实相,则不进退失据;放舍焦着愚痴,故彻底解脱苦难,这与悲观、乐观一点都扯不上关系。

世间是苦,苦从那里来?无非是从众生对于自身的错误执取而来。佛法指出:众生宝爱珍视,错执为“我”的身心,不过是五蕴——五种质素,依缘而生的短暂聚合而已(蕴者,积聚;同类相聚义)。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人的身体,就是这五种物质与精神的组合。

五蕴和合,构成生命

“色蕴”指所有物质的组合。物质的特性是有体积而占据空间;人体中的骨骼、肌肉、脏腑等器官,都是有质碍、占有空间的,这些都是物质的聚合——色蕴。“受蕴”,受是感受,对于境界而生起种种苦乐的情绪。比如当我们专心观察鼻下人中处空气的进出时,会因气息接触皮肤而产生感觉,粗糙短促的呼吸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绵密细长的呼吸常伴随愉悦的感觉,这就是受蕴,它的特质是“领(受接)纳”境界而生起苦受、乐受、舍(不苦不乐)受等的觉受。“想蕴”,“想”的定义是“取像”,是我人的认识作用;认知境界时,心摄取境相而构成概念,进而安立种种名言。“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即心的意志作用,触境引生心思(思心所)的审虑、决断,而发以身、语的行为。“识蕴”,“识”是对于境界明了识别的功能;前面所说的受、想、行三蕴,虽然也是内心因应于境界所起的反应活动,但是它们也是被识所了知的(这在回忆、反省的观察中得知),所以若严格的说认知功能,应就是指“识蕴”。
我们就用同学在禅修的真实经验作比喻:在禅堂中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座位,不可能一个位子的空间能同时坐着两位同学,这是因为众生五蕴中色蕴的特质。当同学们静坐一段时间以后,有些人的腿开始痛、麻,情绪也因之而开始起伏—这是(苦)受蕴。你感觉疼痛的部位像针在刺,火在烧;但那只是心对于境界的摄取构相,进而安立名言,并不是真实的针和火让你痛苦,这是想蕴的作用;也有时因为摄心得力,产生轻松舒适的乐受,觉得自己的身体开始膨胀飘浮起来了;这也是受蕴和想蕴的作用。

触境生思,审虑决断

而心的“行蕴”是如何运作的呢?当觉知腿痛时,心中立刻生起一堆乱七八糟的想头(想蕴)∶“啊!好痛喔!这种要人命的姿式不好,再这样坐下去,脚会断掉的!气血不通,我的脚会残废的!脚这么痛,怎么能只是观察而不移动?管它,先挪挪腿,舒展一下再坐。”于是你移动身体,试图让脚舒适,这就是“行蕴”——触境引生心思的审虑、决断,进而发为身、语的行为。境相是客观的存在,因之而生起的情绪、认知和处理方式,则因人而异,这不同之处的关键,在于每个人过往不同的业习所致。

为什么一个人在禅修中遇到了身心的痛苦时,会生起“完蛋了!要死掉了!”的心念呢?为什么又总是趋乐避苦,一点苦也不能承担呢?这就是个人的业习!这种人的个性大都习惯将情境夸大,凡事往坏处想,形成心中的忧虑,这是他过往行业的累积。而有些人对于禅修中的身心困顿,是这样处理的,他会说∶“啊,很好!听说越痛就是越有进步。”虽然痛苦很强烈,但是他生起欢喜心,因为他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或正是观察的好机会,这是凡事都往好处想的乐观个性。我也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禅修中使尽无比的蛮力,咬紧牙关与腿痛搏斗,连我在“敬畏”之余,要他稍做休息,他都不肯。这是多么坚毅刚强的业习呀!所以境况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将我人面对境界、因应境界的处理方式导向净善,才是重要。

五蕴中最后是“识蕴”,我们内心的活动与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前面所说的受、想、行,佛法称之为心所(造作);而内心的统觉作用,称之为“心”,“心”从认识境界的了别作用而言,称之为“识”,识是受、想、行蕴的统觉。

生灭循于自然法则

在生死中轮回的众生,就是这五蕴在运作。五蕴是谁的?没有智慧的人会说:“是我的。这是我的身体,我在痛;这是我的情绪,我正高兴;我能思考,我能行动,是我!是我!”真是这样吗?你应当暂时放下想当然尔的惯性思考业习,静心下来观察。回想看看,从早上坐到现在,身体是不是出现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觉受?疼痛的部位是否也转移了许多地方?心里是不是浮现起各式各样的念头?就只是一天,就已经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出现那么多的花样,你直接觉知到了色身与心念是无常的事实!

而身心的这些变化,是谁在主导呢?是你吗?那又为什么当你要你的心念只是专注于呼吸,不要再有别的思虑时,它老是不听你的话呢?在禅修中,你可以观察到身体与心念中,任何觉受、任何想头的生起与灭去,都会循着一个自然的轨则——缘生则聚,缘灭则散,并不受你的操控,这就是法无我的真谛。可惜一般人都不愿意静心观察,老是觉得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我,而这些不必要的无明妄想与颠倒执着,就是我们产生痛苦轮回的根源。

正念正知,不做揣测

不但对于生命的根源,有如此错误的认知与执取,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人事因缘,也都是以惯性的无明爱执来认知与经营。比如说你曾经与某人有过不愉快的相处经验,你很不喜欢他,早上到了办公室,眼睛随意一瞄,只是一个影子闪过,你的念头起了:“这个坏蛋!”你连他的脸都还没有看清楚咧!“他就是这样不怀好意,哼!讨厌!”然后掉头避开。你怎么知道他现在是善意还是恶意啊?你只是在反刍过去不愉快的记忆而已,又何尝将当下的事实真象看得清楚明白呢!这种僵化、固定的成见,成为心智触证真理的最大障碍。

有些同学禅修,会有这样的毛病:他老是觉得自己坐不好。当静坐时间到了,他拖着疲惫、沮丧、抗拒的心走进禅堂,心想:“唉!又要开始了,又要痛了。苦啊!苦啊!”他都还没有开始坐呢!怎么知道等一下会痛?这就是因为心念沉溺在过去的回忆,而远离了当下。有时候也可能连续坐了几支好香,迫不及待地想:“静坐时间赶快到啊!这下又可以‘享受’一番了!真好!”他都还没坐咧,怎么知道等一下会很好?这也是陷溺在过去的回忆,而远离了当下的心!

一个正念正知,念住当下的心,不对未来做任何预先的揣测,也没有任何的成见。休息时间到了就休息,用功时间到了就用功,不瞻前顾后,不顾此失彼,不对修行的前途与进度妄加揣测,乱下判断。

期在远离颠倒梦想

大家不要看到蒲团就害怕,它不会咬你,上一枝香痛,并不代表下一枝香还会是一样的痛;曾经有过的好情况,也还会有变化,禅修不在追求眼、耳、鼻、舌、身、意的新奇境界,而是训练我们面对当前境界,远离颠倒梦想,如实正观。如果我们对修行的前途能不揣测、不忧虑、不贪求,那么每一支香都是全心面对的新境界。

我可以提供自己的静坐经验与大家分享,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死心,静坐时身边预备很多的蒲团,有高的有矮的,有硬的有软的,有圆的有方的,当坐着坐着,腿痛起来了,这时我就想:“唉!换那个比较矮的蒲团,坐起来就不痛了,这个太高,坐起来不舒服!”可是我还有点意志力,不会马上换蒲团,我就告诉自己:“下一支香,我一定要换那个蒲团,这个不好,不能坐,太痛了!”等到下一支香,换了一个蒲团,刚坐下来:“唉呀!这就对了嘛!早应该这样的。”可是一阵时间过去后,脚的另一个部位开始疼痛起来了:“怎么会这样呢?喔!可能是方的蒲团会压到大腿外侧,方的不好、会痛,下一枝香换圆的蒲团好了!”虽然不甘心,但我还有一点自制力,换蒲团的频率是以一枝一枝香为周期,没有马上换;如果马上换,那就更精采了。
这是我过去的经验,静坐时身边总会多放几个蒲团和垫腿的毯子,换来换去,改来改去,花样百出,但也都舒服不了多就久。长久的静坐经验终于累积了一个心得:各式各样的蒲团,有各式各样的痛法,痛法会有不同,但会痛则是必然。我死心了,不再千方百计调整姿势,调换蒲团了。

这下还会不会痛呢?刚开始时当然会痛,但是发现到一个现象:以前痛点的变化,都以为是因为常更换姿势和蒲团所引起,现在安住于一个姿势、一个蒲团,只要能不被痛楚所干扰,以坚强的念住力继续修持,时间够久,就会发现:身心的变化有它缘生缘灭的自然轨则,不理它,痛点也就兀自的生灭变化,而终究解除,为了趋乐避苦而干涉它,不但不能避苦,只是又从中增长颠倒梦想而已!游泳也是一样,一个人掉入水里,越挣扎就越往下沉,当他全然放松时,自然会飘浮上来,可是这么简单的要领,对于没有学习过游水的人只是个空洞的理论而已,落水时要能不慌张而保住性命,还是要靠平日练习的功夫。

不以烦恼“加柴助燃”

众生的业果,来自对于境界的不能全然放舍,反而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追求,或避免一时感官的苦乐觉受,不去清醒的觉知当前实际的境况,心被一种迫切想要逃避痛苦的焦灼热恼所包围;当前的痛苦,再加上想像夸大的痛苦幻象、避苦求乐的瞋恼贪求,那也就怪不得苦上加苦,永世轮回而不得解脱了!如果能在面对困境时,只是观察,只是觉知,不以烦恼“加柴助燃”,不再添加燃料的火堆,当所有应燃烧的都燃尽以后,火就会自然熄灭的!

请大家将心安静下来,不对修行的前途生起莫名的妄想,好好的觉知色、受、想、行。佛说:“这些都是无常变化的,只因一念拣择挑选的心,在痴心妄想中产生痛苦;明明是会生老病死的生命,却希望他不死,明明是会变异的境界,却认为它不会变化,痛苦就由此而生!”

放舍执境,清凉自在

《阿含经》中有一个故事说:释尊初成道后,在去鹿野苑度化当年追随他的五个侍者途中,遇到一个发狂焦虑,痛苦不堪的年轻人,原来他在寻找背离他而逃走的妻子。这青年已经在路途上发狂奔走多日,焦渴与劳顿,使他非常的疲惫。佛陀对这年轻人说:“你这么慌乱痛苦的样子,一定是有甚么心事吧?”年轻人回答:“是啊!我痛苦极了!”“为什么呢?”“我太太抛弃我,跑掉了!”“哦!你认为是因为你太太抛弃你了,所以你才痛苦的吗?”“是啊!他不要我了!”佛陀说:“不对!是因为你的心害怕失去,是这一种想要拥有的心,让你痛苦!”

年轻人这几日的心情,一直胶着在失去所爱的热恼中,乍然听到全然不同的说法,一时也傻了眼,呆呆地望着佛陀。佛陀慈祥地对他说:“来,年轻人!你坐下,你坐下来,先不去担忧思虑任何事;静静的观察,只是静静的观察自己的呼吸。”这年轻人感受到佛陀散发出来的慈悲和安祥,狂乱痴迷的心得到抚慰,他顺从地坐下来,闭上眼睛,静静的观察自己的呼吸。

“对每一个生起的念头,都只是静静的觉知,静静的看着它生起,静静的看着它灭去……,心能放舍对于境相的追逐,就没有什么能让你痛苦。”随着佛陀的教导,这年轻人在放舍焦着,灵光一现的刹那,远离悲苦,感受到这许多日子以来所没有过的轻松。年轻人尝到了一点点清凉的法味,他终于知道:“原来不执着,能放舍的心是这么的清凉自在!”

“是的!焦灼的心产生忧悲恼苦,原因就是如此而已,再也没有其他!”听了佛的开示,这个年轻人非常高兴,表示愿意归依清净的佛法,佛又为他说了人天正行的五戒,年轻人顶礼佛陀,欢喜的离开了!

归依真义,远离妄执

归依三宝,并不是不劳而获的只冀望三宝的保佑,而是学习正确的方法,明了苦的真相是什么。在这之前,我们的心要能有安静下来以便于观察觉知的能力,这时你才能亲见法的真相——无常、苦、空、无我;你能够观察到法的实相,就能远离所有的烦恼与妄执,这是归依的真义!

所以你们在这里禅修时,不要去想还剩下几天才能结束,偷偷的翻月历,偷偷的数日子;不要去想下一支香的情况是会如何;也不要不舒服了就偷看时间:“哎唷!还有四十五分钟!哎唷,还有三十分钟!”这里的作息,都有揵锤的指挥,听钟声、鼓声,起板、安板;听铃声进禅堂,听板声就到斋堂吃饭,其它的都不管

。不必去理会现在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现在是星期几?还剩下几天?人生难得有万缘放下来用功的福报,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去思前想后,只是正念正知,觉知当下。你越能够这样子做,就越远离焦灼、痛苦和攀缘的习气,也就能够尝到点滴离执的清凉。

内外交感,互为表里

接下来再提醒大家,静坐时不要愁眉苦脸,当我看了你们一脸的愁苦相时,都会觉得实在太对不起大家了,安排了这么一个局面害你们来受苦。

我不是喜欢看你们的笑脸,而不喜欢看你们的苦脸,而是要提醒大家:我们的身心是互相影响,内外交感的,一个面部肌肉轻松祥和而带着微笑的表情,与一颗安祥愉悦的心互为表里。
不相信的话,可以试试看:当你面部表情僵硬而紧绷时,也会感觉心情连带的产生了负面的情绪;若是面带微笑,也会感觉到心情的轻安松弛。所以虽然大家都只是静静地坐在这里,但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学生微细的面部表情中觉察到潜微的情绪反应。所以才会建议大家“以身转境”,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修行的身心环境。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的面貌是父母的影响——这也可以意会作是个人过往的业习因素;当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则是一个转换的时期;而四十岁以后,我们的面相就要自己负责了。如果你见了人老是翻白眼,那么四十岁过后,难保当别人见到时,你眼睛的眼白不会不多过黑眼球呢,因为你习惯了嘛!又比如你见了人老是撇着嘴巴,因为撇着习惯了的关系,以后便不自觉养成一个见人老是撇嘴的习惯。

现在大家已经意会到了这件事的重要,以后就要常提醒自己:要面带笑容,当遇到任何困难或令人不悦的情况时,都提醒自己:“先静静的观察,永远用一种轻松、清醒、慈和的耐心,去接受、了解当前的一切。”那么四十岁以后,无论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了多少磨难、艰难和挫折,你所散发出来的永远会是宁静的生命气质,面貌也会有祥和、安稳的气象!

记得我曾经见过一位老人,初次见面时就因他面容中所显露的愁苦而印象深刻,后来断续的知道了他早年所受的苦,也就更印证了我对他的初次印象。

有些人的面相,让人看了讨厌或烦燥,这是为什么?大部份的原因是:他心中累积的一些烦恼,不知不觉的外射于身语二业,也联带引起别人的情绪反应。

三苦皆是众生自招

佛清楚的指出,众生所有的苦,都是自己去招感来的。我们应该循着佛陀的教导来发现这个实相。诸法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不安定,不恒存,它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型态和模式。

这个“法的理则”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是能从实修的过程中,亲自体会与验证。比如在静坐时,当痛的感觉强烈生起时,若痛感已经干扰了禅思,这时先不要移动身体,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去观察痛的部位,当你能安静的观察时,会发觉痛点与痛觉也是在变化中。苦的本质是什么?无常!

经中将“苦”大分为三类:“苦苦”——苦受的本身是苦;如身体的病痛,当然是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坏苦”,——当快乐的境界或感觉得而复失时,凡夫心中常会生起执着爱恋,追悔好景不常的痛苦情绪。“行苦”,这对于粗心的人较难体会,因众生趋乐避苦的习性,对于前二种苦所引生的,强烈而波动的情绪较明显易知,而行苦是指众生在念念生灭,在时间的迁流变化中,感受到万事变动不居所生的苦感,它是较隐微难知的。

苦受,我们是如此真切的感受着。众生都在受苦,而不能见苦的真相——无常;而四圣谛中的苦谛,就是认知身心全然是苦,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接着再清楚的观察、认清它,然后以智慧来证得苦的无常相。如此,就能够亲见苦受的本身是苦,乐受引生坏苦,觉知念念生灭、无常、相续,进而觉知到“法”迁流变化,无常无我的真义。这样的体悟就是现见苦(的真)谛,不只是停留在听闻或思维的阶段而已!

诸法败坏不安之相

一般的苦恼众生,都在白白的受苦、吃苦,而不能见苦谛;阿罗汉圣者,面对一切境界,只是觉知,观察,在法的无常变化中见苦谛。虽然我们现在的境界太浅,但是也可以以意念的正念正知转化心境,不再像过去一样,碰到不如意的境界时,就马上以贪瞋痴来与境界相应,造下更多更深的罪障,而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当困难来的时候,鼓励并提醒自己: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败坏不安之相,不要贪执,不要染着!更要注意远离颠倒梦想,在苦难中培养出智慧、耐心和慈悲——看着自己因过去的无明所招感的苦报,耐心的觉知,进而超越它。

而也因为自己曾经对于苦的体会是这么的深刻,观察得这么清楚,所以也就更能够体会众生的苦,更能生起彻骨彻髓、无量无边的,愍念众生的悲心。所以苦就只是一个情况和现象,但是你到底是要让它苦上加苦,轮转生死呢?还是要让它成为觉悟解脱的关键?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用功啰!

今天我们的禅修功课就到这里结束,希望今天晚上对于法的讲解,以及一些修持方法的提醒,对各位同学有实际的帮助。好好的休息!明天是全新的一天,不要对明天抱持任何幻想,而应该用全新的心情来开始一天的修持,只要不瞻前顾后,顾此失彼,那么你会觉得,其实不是那么的困难。明天的功课还是修习安般念,继续把自己的心,训练得更专注、更调柔!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三宝的清净与光明中,对于法有更深刻的体会,早日能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