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意思是说,戒律就像辽阔的大地。只有在大地之上,人类和其他各种生命才得以生存繁衍;只有受持戒律,世间的人天果报和出世间的解脱才能够如愿以偿。
佛教戒律的内容浩如烟海、难以穷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乘三昧耶戒。这三种戒的本质和区别是什么呢?
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主要指小乘戒律,有出家与在家之分,一般分为七种。最低的是八关斋戒,受戒时间最短,可以只受持一天。其次是居士五戒——杀、盗、淫、妄、酒。如果只受持了一条,称为一戒居士;如果受持了五戒,称为圆满居士。佛陀从不会强迫我们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求授戒律。
出家众的别解脱戒有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最高的是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比丘的具足戒有两百五十三条,比丘尼的具足戒条款更多。
比丘分为五种——名想比丘、自称比丘、乞食比丘、具足比丘,以及最高级别破惑比丘,也即烦恼已断的比丘。虽然别解脱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但破惑比丘已无此分别。因此,比丘并不专指出家人,在家居士也可以做比丘。所以居士们应该振作起来,把握别解脱戒的核心精神——断除贪嗔痴等烦恼。
只要断除了烦恼,即使蓄着长发、穿着西装革履、有工作、有家庭,也可以称为比丘,而且还是最高级别的比丘。有些居士总是想出家修行,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出家以后不需要在俗事上过多分心,也许断除烦恼更容易一些。这当然值得随喜,但我们更要明白解脱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出家,而在于断除烦恼。如果烦恼未断,即使出家也难以解脱。总之,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形式都是次要的,断除烦恼才是首要的。
别解脱戒的本质是出离心。无论是居士、沙弥还是比丘,如果持戒的外相很清净,但内心没有生起出离心,这就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持别解脱戒,但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那就等于具足了最真实的别解脱戒。
菩萨戒
菩萨戒的分类有四条、十八条、四十六条之不同,但所有戒条都可以包含于一条之中——不舍弃众生。这是菩萨戒的重点。如果其他戒条损毁了,但内心没有产生舍弃众生的念头,菩萨戒就没有失毁。很多人不了解菩萨戒的重点,以为在庄严的佛堂里,供上丰富的供品,然后磕三个头,念三遍菩萨戒仪轨,这就是受持菩萨戒了,这是不一定的。菩萨戒并不取决于外表,而取决于内心。
菩萨戒的本质是利他。假如修行人受持了菩萨戒,能够背诵菩萨戒的全部戒条,但心中缺乏利他之心,外表也没有利他之行,还能认为自己受持了菩萨戒吗?当然不能。反过来说,有些修行人虽然没有机缘受持菩萨戒仪轨,但具备了真实无伪的利他之心,所言所行也都是利他之行,这就等于具备了菩萨戒。当然,如果既能具备利他之心,又能受持菩萨戒仪轨,就更加圆满了。
三昧耶戒
金刚乘三昧耶戒的种类繁多,如果细致分类,可以有成万上亿条之多。阿底峡尊者曾说,他从未违背别解脱戒,偶尔会违背菩萨戒,而违背三昧耶戒则是经常的事。连阿底峡尊者这样伟大的成就者都会如此,可想而知三昧耶戒多么难于持守。
三昧耶戒浓缩起来有“十四根本堕”。只要这十四条没有违犯,三昧耶戒就是清净的。如果进一步浓缩,可以归结为两条——不诋毁上师、不损害金刚道友。只要守住这两条,三昧耶戒的根本就没有丧失。
三昧耶戒的本质是清净观。有些金刚乘修行人认为:求受三昧耶戒必须要在上师面前接受灌顶、修持仪轨,上师要把宝瓶、铃、杵等法器放在自己头顶,这些形式固然有作用,但只是受戒的助缘。三昧耶戒的本质并不是这些,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以菩提心来摄持,更具有不共的特色——清净观,以及气脉明点、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这些内容小乘里一点都没有,大乘里也只有一部分,而唯有在金刚乘里是圆满具足的。
三戒一体
如果以身体做譬喻,别解脱戒像双足,菩萨戒像身躯,三昧耶戒像头颅,只有头颅、身躯、双足都具备了,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同样,只有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都具备了,才是一个圆满的修行人,三种戒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所以,大乘行者也要遵守小乘戒律,金刚乘行者更要同时遵守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
戒律并不取决于外在形式,而取决于受戒者的发心。三种戒律可以在同一条戒律上同步具备。我们以不杀生戒为例,如果受持不杀生戒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那属于世间法,连别解脱戒都不是;如果以出离心受持不杀生戒,就属于别解脱戒;如果以菩提心受持不杀生戒,就属于菩萨戒;如果以视一切众生为本尊的见地受持不杀生戒,就属于三昧耶戒。
进一步说,三种戒都建立于一点之上,就是“自净其意”!如果能自净其意、降伏自心,就等于三种戒律全部圆满。如果没有降伏自心,只停留于持守戒律的外相,那么三种戒律都是残缺、虚假的。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