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

发布时间:2019-11-06 09:24:44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净土善导流宗风」略讲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要跟各位讲解的,是针对我们的《净土宗教章》第十五,「宗风一── 真谛(往生之道)」和「宗风二── 俗谛(处世之道)」这个范围中,几点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

净土宗教章

去年年初,我曾经拟了一篇文稿,叫做《净土宗教章》,这篇「教章」在宗派中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因为它具有规范性。既然是净土宗教章,就表示是我们这个净土宗,对有关教理或实践各个方面所做的规范和解释,也可说是一种「立教开宗」的宣言书。

要建立一个宗派,必须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要有宗派的名称,要有所依据的根本教理,也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还要有它的传承,以及它对于一代佛教的判别 ── 即所谓教判,同时还包括行判、对机、利益,甚至宗歌、宗徽等都需要拟定下来,加以规范。

我本身并没有德行、能力,本来也无意建立什么宗派,只是想到中国自古以来,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非常多,同时在一代佛教八个宗派当中,净土宗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宗派。从来,自称净土宗的行者,虽然修持净土宗,自称是净土宗行者,可是对于刚刚所讲这些建立一宗所依据的内容,并不一定了解。譬如净土宗的正依,也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是哪几部?是依据哪一位祖师大德的传承?其教判体系、摄机的范围,还有所得利益的大小高低,对这些并不完全了解。能具体拟出这个内容的人,目前看来很少,如果我现在不尝试把这个体系有系统地架构出来,不知要等到何时才有人架构这些理论体系。所以,我就拟定了这份《净土宗教章》,让凡是要修学这一宗这一派的行者,无论是在教判、行判、摄机、所得利益等,甚至在宗风上,都能有所依循。

这份教章所针对的,不仅是台湾,更主要是大陆的净土宗信仰者,因为大陆有十几亿人口,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信仰者,遍布各个省份,因此,这个条文性、规范性的教章,所针对的还是以大陆为多。在大陆负责这个法门的是净宗法师,我所写的,也经过净宗法师的认定。

内外废立

这里要先谈「三重废立」的问题。所谓三重废立,是指三个层次的筛选、取舍。第一个层次是「内外废立」,所谓「内」是指佛教,「外」是指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印度教、犹太教,甚至民间的道教、一贯道。一个人要选择信仰的对象,必须先有辨别的能力,不然,只能随顺各人的缘。我们的缘属于佛教,也就是在各个宗教当中,选择佛教做为我们的信仰,而不选择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道教,甚至一贯道或者*轮功之类的新兴宗教。因为我们肯定宇宙之中,唯有大圣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才是真理,才可以做为我们究竟永恒安乐的皈依处。所以第一个层次,我们舍掉所有的外教而选取佛教,这是第一层「内外废立」。

圣净废立

佛教里,释迦牟尼佛一生成正觉后的四十九年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大部份都是因时、因地,观机逗教,为调伏众生而讲。因此,其中很多经典、理论、行持的方法,都各有不同。古来祖师大德将之归纳为八个宗派,我们就选取净土宗做为我们信奉的依据、行持的对象,而不依循其他各宗各派。譬如华严、天台、三论、唯识,这些教理也很玄远高妙,很殊胜,但是我们不依循;乃至密宗、律宗、禅宗也是一样不依循。八个宗派当中,我们独取净土宗作为我们信仰的对象,这就是第二层次的「圣净废立」。「净」就是「净土门」,净土门以外的各个宗派都称为「圣道门」,而我们就是选「净土门」而不选「圣道门」,这是第二层次的废立。

要弘废立

再来谈第三层次的废立,「要弘废立」。

净土门里面,我们宗祖善导大师有「要弘二门判」,是从教理上判别净土门当中可分判为「要门」和「弘愿门」;同时又有「正杂二行」的判别。第三层次的废立,就是在净土门当中的「要门」和「弘愿门」,我们选取「弘愿门」。弘愿门主要是强调正行之中的「正定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正杂二行当中,我们选取正行之中的正定业,因为正行的中心目标就是正定业。这就是所谓的「三重废立」。

信仰的意涵

信仰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所谓信仰,就是我们相信有一种思想,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我们为这个信仰而活,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这个信仰献身。因为它超越自己的生命,高于自己日常的生活,就像日月星辰在我们头顶上照耀着,使我们相信它而抬起头来仰望,因此叫做信仰。不过,日月星辰具体可见,信仰却是抽象的,只能存在于心中,因此,信仰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

信仰是一种心灵之光,照耀着我们人生之路。而没有信仰的人,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既不知目标在何处,也不能辨别方向;不晓得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晓得人生的目的、永恒究竟安乐的皈依处在哪里?这样的话,虽然活了一辈子,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可说是虚生浪死,到最后又随业流转。因此,信仰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净土宗宗风

我所写的《净土宗教章》,谈的都是我们所信的内涵,分为十八章,现在大家拿的讲稿(见),是其中的第十五跟第十六章,就是宗风的部分。其中对我们这个法门在修持上以及处世为人的风格,都明白做了规范,而重点尤其在真谛 ── 往生之道,也就是修持这方面。因为要编写这部份,如果对法门的教理,没有正确的深入,或不够通达的话,是写不出来的。因此,写的时候需要非常有把握,既不轻易下笔,写出来之后,也不轻易评论。因为这关系到是否对这个法门具足正知正见,是否能对这个法门的行者有正确的引导,不然的话,所谓以盲引盲,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既然是规范性的文章,词句通常比较简洁扼要,只是一种简要的规范,而没有其他方面的解说;也就是说,既定下规范,你就这样遵循去实践就对了。所谓「信」「解」,是相信它,了解它,然后依此而「行」,就能够达到「证」的境界 ──「信、解、行、证」。所以,只要照这个去行就好了!如果还要解释、说明它的理由,文字会比较繁复,也就不在这个范围里面。所以我们看这种条文式的文章,要用比较客观、理性、冷静、温和的态度去思惟,过于匆促往往易生错解。孟子有句话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说,不可因拘泥于文字,而误解了词句的意涵;同样的,也不可拘泥于词句的意涵,而误解了作者的本意。总之,要前后互相思惟,在细细的思惟当中,体会作者写这段话的原意,这样才不会错解。佛教也有一句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所以,我们对经教不可拘泥于文字,而是要透过文字,了解背后作者的本意。

我们先看「宗风」的内容:

宗风一─ 真谛(往生之道):

1. 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 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3. 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

4. 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 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纯学术而信仰化,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繁琐而普及化。

5. 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6. 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宗风二─ 俗谛(处世之道):

1.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2.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3.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4. 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5. 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6.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不学术而信仰化

譬如说,我们宗风一,第四条「六不六化」,其中的「不纯学术而信仰化」,这是经过修饰了!原来是「不学术而信仰化」。现在这六句都略为修饰,在「不」的下面,各加一个字,但其实如果不加这个字,我觉得会更简洁。如果就原来的字句「不学术而信仰化」来讲,这不学术而信仰化,就像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宗虽然讲不立文字,可是在五祖的时代,仍以《楞伽经》为依据来印心;到了六祖,就以《金刚经》来印心;而在六祖之后的禅者,更注重《六祖坛经》。并且以禅宗来讲,《禅宗全书》的卷数反而居各宗全书之冠。所以,禅宗的不立文字,如果从字面解释,好像在排挤学问,但正好相反,它背后的理论不但坚固而且丰富。

所以,原来宗风所写的「不学术而信仰化」,并不是反对学术,不要学术,否定学术,排斥学术,或者是抵触学术,更不是反对学术求真。若要论学术,我们净土法门的经典,正依的经论所谓「三经一论」,至于旁依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一生之间,讲经说法,有关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经典,就有两百多部,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可见这个法门的学术是很丰富的。因此,「不学术而信仰化」,并不是反对学术,而是反对学术化。为什么?既然不学术而信仰化,就表示是要信仰化,而不是要学术化,有学术而不以学术化为目的,它始终是要导归于信仰。所以它不是以学术为目的,而是要以信仰为目的,不管我们有没有学术,始终都要归于信仰。即使我们有学术,但人到了临终的时候,有再丰厚的学问,再深入的经藏,都要搁一边,一生所拥有的包括财富、地位、名声、权势,还有我们的学位和学问,都产生不了作用。甚至我们一生的修身养性,到临终都没有力量,没办法让我们依靠这些了脱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到最后就是靠我们所信仰的,即善导大师所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也就是我们宗风里面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净土宗重在信仰和实践

有句话说:「行由解起,行起解绝。」好比我们走一条路,在还没有走之前,先了解地图、说明书,一旦车子上路了,不必右手抓方向盘,左手又拿地图,就直接开车上路,这个就是「行由解起,行起解绝」。因为佛教重在信仰和实践,而不在于作学问、讲理论,或单单只是研究学术而已。所谓「藉教观心」、「依教奉行」,如果研究佛学而不藉教观心、依教奉行,等于是一种学术性的讨论或研究,则只是一门哲学而已,不能称之为宗教。

佛教里面,尤其净土宗更是实践的法门,而不是讲学问的法门。即使我们有净土三经,以及祖师论著的一些依据传承,但这都不是目的,甚至我们出的这一套书有好几十本,也不是目的,都是一种前方便,也就是预备教育。所以方便与真实、手段和目的,必须有所取舍。有一句话说:「说食数宝,无济于事。」口中说吃饭,实际并没有吃饭;手数钞票,但数的是别人的钞票,这样的话,既不能饱也不能救济自己的贫穷。另外又说:「说一丈,不如行一尺。」说了很多,但一点都没有实践,不能够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一切都是空谈罢了。

前阵子我去大陆,在上海某单位看到他们办公桌上有个小牌子,上面有两句话,是他们的总书记胡锦涛先生给他们的提示,我觉得对我们也有些启示作用。那两句话就是:「少一些理论探讨,多一些实际工作。」我们这个法门,需要探讨理论,必要时也无妨多探讨,但最后是在于实践。

苏东坡和欧阳竟无临终现象

我来讲历史上两位大人物最后临终的现象。

一位是北宋时的大学问家苏东坡居士。苏东坡也是学佛者,在佛门里面有一部书叫《焰口》,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就是苏东坡写的。民国七十二、三年的时候,每年七月份,我都在普门寺放焰口,对《焰口》里面一些句子或唱念,非常喜欢。苏东坡临终时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呢?他心中还是恐惧不安。但毕竟他是学佛的人,有人就问他有没有净土?他要不要往生净土?有没有求生净土的意愿?他说,净土是有,但个中把握不住。也就是说,他指着自己胸膛,表示他相信有净土,可是他心中没有把握,不晓得如何才可以往生净土。苏东坡对净土向来不是很关心,他所关心的是禅,但人到最后盖棺论定时,他一生所修行的,能不能让他依靠、安心,让他解脱,临终是一种证验。而苏东坡临终之时,是过不了生死轮回这一关的,反而不如一位平生老实念佛的愚夫愚妇,临终的时候,往往能够自在安然,甚至预知时至。

近代也有位佛学家欧阳竟无居士,他对佛学很有研究,尤其唯识学方面,被认为是大师,在中国大陆北方,可说是第一把交椅的佛学人物。但是欧阳竟无临终的时候很痛苦,他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说:「唉!还不如一个乡下一字不识的念佛者。」因此他又跟身旁的人说:「一生所学,到此都不得力。」而劝大家老老实实念佛。欧阳竟无佛学底子是很深厚的,可说是一代宗师,但他学佛主要用力是在学问上,而不在于藉教观心、依教奉行,所以虽说一生研究佛学,然而可说只是「记问之学」。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藉教观心、依教奉行,等于只是增加自己的妄想杂念,到最后眼光落地时常会手忙脚乱的。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

当年我在佛光山佛学院时,出家众学生把跟我们上课的老师归为两类:学问性的和信仰性的。那些老师都是一时之选,辩才很好,很有学问,一上台就可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对于其中有信仰的老师,我们出家众内心都会特别恭敬;但对那些没有信仰,甚至连善恶因果报应都不相信的,就会觉得很可惜,佛法懂得那么多,可是都不相信,等于没有根。

不久之前,净音师曾经把十一篇念佛往生的事迹贴在「游戏讨论室」,其中有一篇里面的一句话,早期我看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觉得很能够给人警惕与启发,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是有关修无法师的往生实例,我想在这里念一遍,因为可能有同修没有看过。

修无法师往生记

修无法师,他是营口人,做砖瓦匠出身。因生活环境不好,做工时又嫌辛苦,因感到这个世界上只有苦没有乐,屡思出苦之法。后听人说念佛好,遂发心长时念佛。出家后,正式闻佛法,念佛心益恳切,逢人亦必劝人念佛。

民国十八年,我在东北哈尔滨极乐寺,请谛闲老法师来传戒。有一天,外寮一位师父找我,说从营口来了一位修无师,预备发心在戒期里行苦行。之后,领来见我。我问他能做什么?他说:「我愿发心侍候病人。」时定西法师在极乐寺任监院,给在外寮找一间房。住了十几天,又来找我,说要走!定西法师在旁说:「你发心来侍候病人,为什么刚住十几天就要走?太无恒心了吧!」修无师说:「我不是往别处走,是要往生!请监院师慈悲,给预备几百斤劈柴,死后焚化。」定西法师问他:「你几时走?」修无师说:「在十天以内吧!」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回自己屋里去了。

第二天又来找我和定西法师说:「给法师告假,我今天就要走!请给找一间房,再找几个人念佛送送我。」定西法师给在公墓院内打扫出来一间房,找几块铺板,搭一个铺,又到外寮找几位师父去念佛送他。

在他临往生之前,送他的人说:「修无师,你今天往生佛国了!临走也应该作几句诗或作几句偈子,给留个纪念。」修无师说:「我做苦工出身,生来很笨,不会做诗也不会作偈子。不过我有一句经验的话可以告诉诸位,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听他说这话,觉得很踏实,于是大家齐声念佛。修无师面西趺坐,也跟着一同念佛,念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就往生了!常住临时给打了一口坐龛,到了晚上装龛。虽是天气很热的时候,其面目清秀异常,身上一点臭味、一只苍蝇都没有。谛闲老法师和一般信佛人都争相去看,叹为希有!之后用木柴架起,举火焚化。红火白烟,一点邪味也没有。(倓虚大师 讲述)

论修无师,可说是中年之后才出家的,大字认不了几个,对佛教教理、净土教理,也没什么深入,可是他的末后一段,却比有名的住持或讲经法师,还来得殊胜。为什么?就在于他不管有学问没学问,都老老实实地、时常地持念这一句佛号。修无法师临终所讲的那句「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可谓经验之谈,也可说是他一生修行智慧的结晶。所以这段故事,很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启发我们的信心。

董子明往生记

再来说一段也是倓虚大师所讲的「到此方知,功不唐捐」,也就是董子明居士往生的事迹。

董子明居士,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任吴佩孚将军的顾问。晚年摒弃世俗事务,专心精勤念佛十余年。由天津徐蔚如居士,介绍担任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的教员,每日教授国文及批改文章之外,固定在他所住的寮房内,念佛四万声。恐怕有人打闲岔,常常将房门反锁,假装外出。

有一天,在房内念佛相应,门尚未打开,而人已经前往大殿念佛,突然心中一注意,觉得非常惊讶不可思议。自己心中思惟:身体本来在房内念佛,如何会来此处?而竟不知其所以然。随即请人找一把钥匙开门,而自己用的那一把钥匙尚在房内桌上。

后来,将此事请示住持倓虚法师,法师认为是念佛工夫,念得内外相应,到业尽情空时,心内毫无执着,外境便不能为碍,故能出入自如。当回头注意时,心又分别而起执着,此时门壁则皆为障碍了,此事实在是平常而不希奇,全是心之用。

董子明因顾虑到自己客居外地,所以发愿,第一、身无病苦,第二、病了即往生。果然因为常常念佛,全身无病,临终前三天,只是感觉一身疲乏,四肢无力,但饮食一如平常,毫无痛苦。临终预知时至,心中非常清醒,请众僧轮班助念。

到了寅时(凌晨三~五点)从床上坐起,和颜喜悦地对大众说:「到此方知,功不唐捐。」话说完之后,隋即念佛坐化往生。

(《影尘回忆录》下册,倓虚大师讲述)

这可说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很好的典范。当初他在房间里面念佛,房门外用钥匙锁着,不想让人打闲岔,但不知不觉从房间里走到外面的大殿念佛,这件事迹当时轰动整个湛山寺,这等于是神通的境界,可说念佛念到相应,也能一时获得神通。他向弥陀祈愿两件事:一是生时身无病痛,二是如果生病了,那就往生,不要拖累自己或别人。我想这是我们不管在家出家,有学佛没学佛,所有人的愿望,大家都希望活着的时候能够健康无病,临终的时候,可以安然、自在、庄严地往生。他临终时所讲的那句话 ──「到此方知,功不唐捐」,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刻。

恪守传承

接下来第五点:

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这里并不是禁锢思想自由,排斥著作或不准讲说这个法门,倒不是。既然说「著作讲演」,就表示有著作,要讲演,只是必须依据传承,而不师心自用地妄自越格发挥,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法门,有经典的依据,有祖师的传承,我们所阐释、所发挥的,必须在这个经典依据之内,必须遵循着祖师的传承,若超越这个范围,就不是我们本宗本派,等于是他宗他流了!若是他宗他流,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

在《善导大师全集》第二四六页倒数第四行说: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这里所说的「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指不是我们这个宗派的法门、学说。所谓「别」,是分开,把一个东西分成二个,叫做别。

我们净土宗的思想,宗旨就在于「众生称念,必定往生」,这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如果他所了解的,他的见解、知见不是这样,以为念佛之外,还需要加上其他的修行才能往生,或者是同意念佛虽可以往生,但需要在念佛的功夫上达到某一种水平,这等于表面上虽然都是修净土法门,可是他的学说不是纯正的净土,这叫做「别解」。解既不同,行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叫做「别解、别行」。

至于「异学、异见、异执」,「异」就是完全不相同。所谓异学,他所学的可能是佛教里面的圣道门,也可能是净土宗里面的别派别流,甚至也可能不是佛教,而是其他宗教,所以叫做异学;所学不一样,知见当然不同,这叫异见;异执,既然所学、所见不同,自然所执持的见解也就不同,见解不同,往往就会自是非他,障碍到我们的法门。所以,我们可以演讲,可以著作,但如果没有恪守传承,依照传承祖师的阐释去解释、发挥,那等于是违经叛教,师心自用了,甚至是别宗别派了。所以,这一段也很重要。

《选择本愿念佛集》是善导大师思想的指南针

其实,要阐释发挥都不容易,因为倘若对教理没有正确了解,是阐释不出来的。阐释都不能,更何况是发挥?像我所编的这一套书,其实也没什么发挥,只是把祖师所写的加以整理,顶多做一些诠释。

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其实发挥的也不多,只是把善导大师的著作,有组织、有系统地整理出来,好让我们这种不大有学问,又没有智慧,根机低劣的人,看《选择本愿念佛集》就容易掌握到善导大师的整个著作和思想。因为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著作,其实很驳杂,里面有方便的,有真实的,如果不是经常地阅读、思惟、融会、贯通,往往容易误解、错解。法然 上人有学问、有智慧,他看《观经四帖疏》就看了八遍,其他著作,想当然也看了好几遍。以他的智慧学识,所整理出来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对我们来讲,可以说是善导大师思想的指南针。他整理得很好,很有逻辑性,很有条理和系统,所以要善巧了解与掌握善导大师的思想,透过《选择本愿念佛集》最简便。因此,大家对于《选择本愿念佛集》,可以多看几遍。

亲近同门

接下来谈第六点 ──亲近同门。

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这一条可说完全依循、传承于善导大师立教开宗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这五句都是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著作而来,等同善导大师所讲的。它攸关我们这个宗派行者法身慧命的问题,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以模糊,不可以苟且,也不可以妥协。同时,能够做这样的立论,其实正是慈悲和智慧的表现,因为它能够坚固地维持我们这个宗派宽广、平坦的大道。孔子说:「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听他所讲出来的话,就知道他懂还是不懂,有正确掌握,还是没有正确的掌握。

「亲近同门」,首先有必要先消文。同门就是「同门的善知识」,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同行善知识」的意思。「亲近」,和一般亲近的讲法不一样,这里所说是「真谛」的范围,所讲的都是有关「往生之道」的教理,不是在讨论俗谛的处世之道。这里的「亲近」,有类似「依止」的意思。依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依赖有德有行的地方而不离开」,这个叫做依止。出家众到外地、到寺院挂单,都要先到客堂去跟知客师见面,如果对方来挂单是说「我要打扰常住」,就表示他只要暂住几天,但如果说「我要亲近常住」,就表示他有可能要一辈子住下来,或一段长时间都住在这里,依止这里的善知识来学法,所以说是「亲近常住」。

「依止」两个字的意思,戒律上有说:「新受戒者,初入佛法,万事无知,动辄违教,故律中制定,未满五岁,或已满五夏之愚痴者,应依止有德,咨承法训。」这个就是依止。也就是说,刚进入佛门新受戒,学习佛法,什么都不知道,言语举止往往会违犯戒律、违背教理,因此戒律就规定出家未满五年,需要专心学戒,满五年之后,如果仍然不够了解,还要继续依止对戒律了解而有德行的人,向他学习。

我们学佛,亲近善友是很重要的,因为善知识所谈的都是善法,都是有关我们这个法门的教理,亲近他,就可以消除我们不正确的知见,而增长我们正确的知见。所以修行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同时要远离非善知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者明,近愚者暗。」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若能常常亲近善知识,而不亲近非善知识,即使愚痴者也会有正知正见,不至于走错道路。

有首偈语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我们一生最大的受用是健康无病,最富有的是知足的心,跟我们最亲近的是善友,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善知识,倒不是家人,因为夫妻往往同床异梦,而父子至亲,然而将来都各自随业流转,甚至有可能彼此障碍。因此,对我们一生有益处、有帮助的,能使我们法身慧命得解脱的,是我们的善友、善知识。「涅槃第一乐」,极乐世界是涅槃世界,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能够证悟涅槃,而涅槃才是真正的乐,所以说涅槃第一乐。善知识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说,善知识不只是我们得到解脱成佛的半因缘,而是全部的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解脱,能够往生成佛,都是仗着善知识给我们的提携指导。

「若非同门,不亲不近」,也就是不亲近非同门的善知识,这属于真谛而不是俗谛的范围,因此不妨碍我们的人情义理或责任义务。在俗谛方面,我们「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第一条就谈到「对他人要恩慈体贴」;第二条说「敦伦尽分」;第四条说「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又说要「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第五条就说「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第六条更进一步说「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可说对众生都付出关爱,要给对方温暖,给对方利益。可见我们这里所写的「若非同门,不亲不近」,并不是指俗谛的待人处世,因为我们亲近同门的目的是为了切磋法义,所谓的切磋,就是向他学习,向他请益,好让我们的知见端正,信心增长,策励我们的行业。如果不是同门善知识,亲近他就得不到法益,反而会妨碍我们的正知正见,障碍我们的往生。

此外,在这里又加一句说明「防退失故」,其实这四个字略显多余,但又不得不稍微做这样的说明。因为这是规范性的,只要规范为「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就应该照这样去做,依教奉行,若要详加说明,可能范围会扩大很多。

专修四得

刚刚讲,这五句话都是依循善导大师的思想,那么依据在哪里呢?在《善导大师全集》中〈往生礼赞〉第四百七十九、四百八十页: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这里善导大师主要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念念相续,毕命为期,那就「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十个人念佛,十个人往生,一百个人念佛,一百个往生,没有一个人不会往生的。也就是说,往生之道,就是念佛;而念佛之道,非常笔直,非常宽广。同时,走在净土之道的人,步步踏着莲花,时时受着弥陀光明的护持,所以没有任何障碍。何以故?善导大师提出「四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这个叫做「专修四得」。只要专修就能够得到这四种利益,第一种就是外没有杂缘,能够巩固我们的正念。外没有杂缘,我们的正念坚固,就能够得到三种相应,自自然然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也跟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相应不违背,同时又跟十方诸佛所证明赞叹的也不违背。

杂修十三失

接着,善导大师说:

\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如果杂修杂行,不专念弥陀名号,一百个难得有一、二个往生,一千个难得有三、五个人往生。何以故?善导大师就提出十三个损失。第十二和第十三个损失,善导大师怎么讲呢?他说:「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这是第十二个损失。第十三个损失是:「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宗风一第六点,「亲近同门」底下这五句话,就是依据大师这两段话来的。

「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是说,对于自己不了解或者是有疑问的,你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来请益、来受开导,知见难免会不正确,于是就自己覆盖自己,自己障碍自己了!接下来,善导大师又说「乐近杂缘」,所谓「杂缘」,就是非同行善知识,喜欢亲近非同行善知识,结果不但障碍自己,也障碍了别人的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这两段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亲近同门,来切磋法义,不是同门,就不要接近,以免障碍自己,也障碍别人,那就退失了。

原先将「不亲不近」改为「敬而不亲」,但总觉得违背自己的良心。因为一般企业有其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我是学佛的人,又是学净土法门,对这个法门有专业知识,就必须有职业的道德。该怎么表达才更明确而不模糊,更能够维护这个法门而不偏失,字句上就必须审慎。「敬而不亲」,好像是对外妥协,但对自己的人就不够慈悲和智慧,所以,最后我依然改为「不亲不近」。因为学这个法门的人很多,有智慧知识高的,有没知识的;有对教理比较深入的,有对教理比较肤浅的;但既然同是这个法门,我们就有必要来规范它、维护它,使凡学本宗本派的人,都能纯净不杂、笔直不曲的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而保障其决定往生、往生无虞。

万修万人去的易行道

我们这个法门,可说是易行道。这个「易」不只是容易,因为容易也可能有人做不来,所以,这个「易」是人人都做得到,很宽广的。刚刚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不管在家出家,有修行没修行,有智慧没智慧,清净不清净,是善人是恶人,只要遇到这个法门,就都能够往生,但只怕走错路,所以我们必须维护法门正确的道路。

学这个法门的人,千万不要乱跑道场。学佛的人往往有一个现象,就是赶道场,早上到这个寺院参加法会或听讲经,中午又到其他地方赶另一种法会,这样知见容易混乱。因为众生心是无常的,要具足定根都很困难,如果不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依止于我们所认定法门的善知识,往往会有偏失。最近高雄有位莲友打电话给我,他说想到尼泊尔去,为什么想去尼泊尔呢?他也在学我们这个法门,但深度到哪里我不太了解,不过,他说他是依教奉行,专念这一句佛号,在法门上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他有个朋友到尼泊尔学密宗,回来之后,像变了一个人,讲话很有条理,让他刮目相看,所以他也想去尼泊尔。你看!这岂不是法门都偏失了!

有线电视当中,佛教台大概有六台左右吧!我台南的精舍有电视,但只有台视、中视、华视、民视无线电视台,没有安装有线电视。虽然在家看第四台的佛教台很方便,可以说道场就在家里,但最好也不要看,因为里面所讲的都是杂修杂行,即使讲到净土法门,往往也是杂行的多,不是正行,所以在知见上会不一样,不是别解、别行,就是异学、异见、异执。

因此,如果我们有时间,就多份时间念佛,少份时间看我们编的这一套书。再来的话,就是要亲近这个法门的善知识,善知识有「教授善知识」,有「同行善知识」,有闭关时候的「护关善知识」,当然,这里指的是教授善知识和同行善知识。

凡信仰不同,在信仰上是不大互相来往的,不止我们这样,基督教有句话,大义是说,「信不同,不同负一轭」。也就是说,两只马拉一辆车子,如果观念、个性、信仰不同,时常相处,就会有龃龉,会有冲突。为什么?刚刚所讲的,信仰对我们非常重要,甚至超越我们的生命,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全身全灵,他的日常生活,都是为这个信仰而活,都是融入这个信仰当中的,所以,他最有兴趣的就是他所信仰的,开口闭口,都会谈到他的信仰。如果信仰不相同,能谈得来吗?一定谈不来。所以对基督教而言,那句话是有道理的 ──「信不同,不同负一轭」。孔子也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如果不是同门,我们就不要去亲近他。

至于借着亲近来引导、劝化别人,那是观机逗教,算不得是亲近。要劝导非同门,大非易事,在日本,能派出去弘扬自己法门的,都是科班出身的讲师,否则不随便向外布教。对一般人尚且不轻易布教,何况是非同门的人!甚至还要引导他,就更加不易,自己不反被影响就很难得了!

讲到这里已经快十点了,剩下时间给大家问问题。因为有可能我所讲的,并不能应大家的根机,反而大家想知道的,却没有听到。

守愚念佛和老实念佛

净昭问:上人,阿弥陀佛!我想请问宗风真谛的第三点,「守愚念佛」,它和「老实念佛」有什么不一样?阿弥陀佛!

慧净法师:是一样的。记得我在大陆时,刚好遇到中秋节,我曾传一份和大家交心的几句话。因为那时候刚好想到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 ),想到上师最后的人生,和我也算频繁地通了几次电话,在通话当中,我深刻地了解到上师那时候的心境,跟他往昔的心境是天差地别的。那时上师几乎想关闭所有的一切,静下来专心念佛,对于外面的是非,对于外面的任何境界,他几乎已经要把它全部放下。他所重视的一句法语,就是「此心唯乘弥陀愿,愿为静默往生人」,乘托弥陀的愿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像孔子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也就是说,在没没无闻、毫无人知的当中往生,其实是上师最喜欢的。上师觉得最后的人生,最庆幸、最幸福的,就是做一个静默往生人。而成为一个静默往生人,就是一个无诤念佛人。那「无诤念佛」是什么?他也不讲理论、学问了,因为不跟人家辨别理论高低,学问好坏了,所以,无诤念佛就是老实念佛。要老实念佛,就是外也好、内也好,都与人无诤,既不谈一些闲言杂语、人我是非,也不去计较什么顺逆苦乐、称讥毁誉,不想出锋头,不想显耀自己,但也不是故意造作。有事没事,都是「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赞叹我们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鄙视我们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他的心中只有「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其他都置之度外了,这个就是「无诤念佛」,也就是真正的「老实念佛」。

上师智慧很高,学问很好,可是那时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没有学问、没有智慧了,时常念佛就是他的学问,就是他的智慧。所以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是无诤念佛,就是老实念佛,也可以说是我这里所写的,「不纯学术而信仰化」。到最后,归入信仰,信仰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的、他所盼望的,他要归趣的地方。

不过,大家亲近上师的时间比我长,我想大家对上师的理解,应该比我更贴切,我这样说不晓得对不对,不过我跟上师的通话当中,是这样理解的。

净功:上人,阿弥陀佛!上人今天解释的,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对弟子前一次针对宗风初稿所提的三个问题而做的解说。所以,我想向 上人报告我的心得。 基本上,我完全信受上人这样的解释。我必须谈一谈当初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心情。当初草稿的这段是「不学术而大众化」,学术和大众化是相对的,那时我觉得学术和大众化不是冲突的,不应该把它对立起来,因为我觉得学术也是大众化的一部分。 上人现在写成「不纯学术而信仰化」,这样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宗教团体,本来就应该这样,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非常赞叹。 关于「恪守传承」这个问题,今天经上人解释,我觉得确确实实是应该这样。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亲近」的问题,上人解释说,「亲近」不是指我要跟谁在一起,而是「依止」,如果是宗教性的依止,当然是这样。尤其 慧净法师说,这是属于真谛上的依止,真谛的依止,当然是不可商量的。当初我是望文生义觉得「亲近同门」,好像规范我们只可以跟净土宗的人交朋友,不可以跟其他人交朋友,但这确实是我误解了,因为「亲近」和「依止」是很不一样的,而且我疏忽了这是真谛上的问题,今天听闻 上人的解释,让我了解这样可以让法门非常纯净,对我们的信仰生活有非常大的保障。 因为上师过去鼓励我们对上师的任何说法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所以基本上我们都了解上师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今天觉得很惭愧,由于自己的提问,让上人必须要花时间来作解释。当然我也觉得非常欢喜, 上人这样设计是为了我们的法身慧命,也为了我们的往生,非常谢谢!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大众面前谈谈我的想法,谢谢!阿弥陀佛!

慧净法师:我刚刚谈了很多,但其实都不如净功的两句话,就是「纯净」和「保障」。不轻易亲近非同门,甚至不亲近的话,真的会使我们这个法门能够纯净,使同修们能够有保障。

这个教章总共有十八段,绝大部分都是我拟稿的,但是有和净宗法师、信愿法师切磋过,就是我拟稿之后,请他们看文字上有什么不妥,倒不是在义理方面,因为义理方面是不能更动的。切磋的内容主要是文字要怎样表达,才能更贴切、更完整,而不致让人家误解。

像「宗风二─俗谛」部分,如何才算贴切?需要有确切的取舍。没有到最后定稿发表,都还有可能会更动。但即使是更动,也都只是小幅度,大同小异的,因为大方向、大原则不会更动。

「宗风一─ 真谛」部分有六点,这六点可以从三方面来讲。第一点、第二点,可说是总纲性的,第一点是从正面来说明,第二点是从反面来解释。第三和第四点,可说是就行门的实践来讲的,第三点主要在于自行,而跟其他法门无诤;第四点主要在于对外显示我们这个法门的易行平实,同时也保护自己。第五、第六点,可以说是从守护教理上来讲的,第五点在于保证知见能够正确、不偏差;第六点,就是防范有邪杂的外缘,使我们这个法门能够纯净。所以这六点可以分三方面:第一、二点从总纲方面来讲,第三、四点从行持的实践方面来讲,第五、六点从教理的守护方面来讲。

净容:请问上人,俗谛中的第一点「对自己谦卑柔和」,意思和第三点、第四点是否相同?

慧净法师:「宗风二--俗谛」,也就是处世之道,第一点「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个「谦卑柔和」涵盖很广,包括第四点的「六亲眷属,敬爱和睦」这几句,也可以说涵盖在「谦卑柔和」「恩慈体贴」里面,只是这是比较细的说明。第四点的内容大部分来自经文,「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是《无量寿经》的经文;「和颜爱语」也是引自《无量寿经》;「下心含笑」是《地藏经》的经文;「慈念众生,加厚于人」,我曾引用在《书信集》,但出自何处我已经忘记了。「奉行谦敬,不起骄慢」,这个思想也是取自《无量寿经》。「常怀惭愧、仰谢佛恩」这两句话,是取自善导大师的《般舟赞》。

还有哪一位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现在十点十分,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五年一月十六日讲于台北象山净宗书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解释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