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经》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东西,这个是修行的精华。你不了解我们本性上的东西,要谈修行那就非常的非常的困难。
我们举一句佛教常用名词:「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一句话乍听之下,误解会很多,而且佛教徒也没有几个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一个基督徒他就说, 「释迦老子讲了这句话,当时我没有在旁边,要不然就宰了他,这么狂!」他就一直认为我们大慈大悲的佛陀很狂。所以其他的宗教,凡是不是正信的佛教,没有透彻的去研究经典都会依文解义,也会产生很大的误会。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那个「独」。这个「独」字的意义很深,今天你来到人间,单独来的,没有人跟你来啊,独来;你下地狱也是独往;你上天堂也是独去;你到人间做牛做马也是独往,没有任何一个人牵制的。这个是站在意识型态的迷糊点来告诉这个「独」字,就是你什么事情都必须自己来。
人家问赵州和尚说:「请问禅师!什么是禅?怎样修行才能成佛?」 赵州和尚马上跑到厕所去,不讲一句话,然后又回来。
「我问你,你怎么不回答呢?」
「我已经告诉你了,连上厕所这么小的事情都要自己来了,成佛有办法替代吗?」
连上个厕所也是独来独往。你们上个厕所有没有两个一起去的呀?有啊?哎呦!那是有问题哦!我们都是单独来单独去的,那小便是不是我这里小,那边跑出来呢?也是单独来的,这一根水柱也是自己来的。所以说的独来独往,这个「独」字是站在意识的角度讲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个「独」字,那就不是这样讲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就是本性,「独」不是指最的意思,因为没有办法去形容,只有讲「最」,「唯我独尊」就是只有本性最尊、最贵的。
这种解释很肤浅,会产生一种意识型态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佛教里面讲的就是绝对的意思,这个「独」就是绝对的意思。而什么叫做绝对呢?本性是绝对的。今天我们的心,刹那之间在分别、执着,书读的愈多的人,就执着的愈深,执着什么?名啊、利啊、色啊,执着自己的事业啊、成就啊、声望啊。他把内在的心态架构在一种执著、意识的分别、刚强的自我主义之上,并且希望长远的保护这种自我意识。由于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对一切环境的存在就会产生一种意识型态的分裂。意识型态的分裂,就是我们对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统一性的看法,所谓统一性的看法,就是内心无所着、无所住,一切因缘所生的这一念,用观照的力量马上就突破它,知道缘起自性本空。
我们因为不了解人生宇宙的道理,官当的再大,钱赚的再多,再有声望的人,都是生活在意识的分裂状态之下,什么叫做意识的分裂状态呢?就是我们内在不能统一,总是偏计所执,执著在某种假相上。所以「独」字就是进入绝对的状态。譬如说,一是怎么来的?一是跟零比较来的。二是怎么来的?二是跟一比较来的。这个零一二三四五六,是由某一种假设,然后由某一种假设去推论某些符号的存在,我们这个「独」不是一二三四的「一」,你把这个「独」当做是一二三四的「一」那就错。也不是零,所以不能用符号去比较。这个符号的假设,是由某一些意识的观念,去主观的产生执着、去定位,有零,所以产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分裂的这种 mark (符号)出来。
绝对的状态不是这样子,绝对的状态是不经过任何的比较,当下超越任何的执着,进入宁静的状态,即所谓的安详、解脱、自在,它观因缘本空,当下无所着,那就是这个东西。所以修行只有一个字:空;两个字:放下;三个字:无所着,就是那么简单!但是要练到这样子的功夫、意境,毕竟不是简单的,因为我们的感情太重,所以中国有一句话:情生智隔,感情生出来智慧就隔,感情太重的人,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谈恋爱的人,他就晕头转向的了,看他是个身份的好一点,马上拼老命的自己送上去了,然后发生一些事情啦。后来又要分开了,很痛苦的分开了,就迷迷糊糊的,感情一冲刺起来,所有的理性啊,所有的智慧啊,所有的能力啊,全部都忘掉了,因为他条件太好了,是不是?
所以,我们内在要进入统一的状态,我们必须要有悟,要去觉悟。我们众生所谓的「悟」,大致上都是在意识里面打转。我们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众生对这很容易迷惑:怎么无念又能够念呢?念了又为什么讲它是无念呢?因为他没有悟入自性,所以他对这个名词就很陌生,纵然我告诉他很多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的道理,可是对他来讲又陌生,然后他就用意识去揣测,无念而念是什么意思,念而无念又是什么意思,这样就搞错了。所以在《圆觉经》里面讲:未见自性的人,他揣测这个自性啊,就像这个旋火轮一样的。什么叫旋火轮呢?这个手拿了一把火把它旋转,这个火实在是只有一把,众生一看起来就是圆圈圈。意思就是说,用意识型态去认识这个本性,会误解我们真正的本性。
我们一定要了解,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们必须要站在圣者的角度,还要站在凡夫的角度。如果站在圣人的角度,说:念而无念,就是说所有的每一念都是自性,而没有贪嗔痴这些念头,叫做虽念而无凡夫俗子之念,就是念而无念。自性本具有念,念念消退自性,所以念本身就具足了自性的功夫。那么无念而念,对圣人来讲的话,虽然他没有一切具足贪嗔痴,可是他本性有具足有念,所以是无念而念。所以说在圣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是念而无念,或者是无念而念,统统是一如的。
那么凡夫的角度就是不是这样子的啦?凡夫的角度就是你念或者是无念统统是有念,为什么?他是用意识的观念说无念而念,他就想到:无念就是什么都没有,像死人一样的,这叫无念而念,他是以为说我们这个思想上要把这个念头斩掉、除掉,没有这个念头就无念。那么就是变成说,我们只要把这个念头除掉,没有这个念头,就象一个无知的众生一样的,无念——而念,所产生的那个观念也是执着。那么在凡夫的角度来讲的话呢?无念而念,他以为没有念头就可以自己自然产生念头,所以在凡夫的角度,他认为无念是清净的,那么那个「无念」也是意识型态的执着,只是进入一种混沌状态,无所知的那个无念,他并不是自性的一种无念,是凡夫意识型态的无念,那叫无念而念,所以凡夫角度来讲,他是无念也好,是有念也好,这统统是意识型态的东西。换句话说,凡夫的意识,他都是一种强烈的分别,在分别的里面,就把我们的本性切割成无量的对立,所以就算我们个人想要进入修行,而去了解本性,他用意识型态去对入本性,那么本性就变成意识型态。
你们到底听得懂不懂啊?怎么两眼无神啊?眼睛一直看着我,听不懂的举手,真的听不懂的举手,(众举手)哇!完了完了完了,讲了老半天听不懂,好了!我们讲浅一点的好了,解释这个都让你听的懂的,最好是讲故事啦!这个般若思想很重要,很重要!修行不懂这个,那真的是没有办法。
【般若品第二】
【次日, 韦使 君请益。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第二天,韦刺史(就是一个当官的)来请教六祖。六祖就升座讲法对大众说:要用清净心,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又说:善知识,菩提就是觉悟的自性,就是我们内在所蕴育的无量智慧,每一个人统统有。只因为我们自己心迷误了,不能自悟。要藉着大善知识的开示引导方能见性。你们应当知道愚人与智人,佛性都是一样的,无毫纤之差,只是因为迷与悟有所不同,所以就出现了愚智差别相。我现在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能智慧显现。你们要好好的谛听。
「摩诃」那就是大,大般若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善知识就意思就是称呼大家,我说;诸位菩萨,也是这意思啦。
古来高僧大德讲: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个就是自性的功夫,我们今天不能观无常,所以在每一个动点上,都会被牵制。什么意思呢?譬如说布好看不好看?就会产生强烈的一种分别观念,如果我们的本性、我们内在里面有大智慧,当下无所着的话,布本身就有生灭法,就没有实体可言,你执着这一块布的好跟不好,那就是我们心态的问题。所以但无心于万物,就是对于千万的围绕在四周围的万物,当下无心,就是无念,何妨万物常围绕,你不妨,一样的过这种的日子,也是一样过得很好的人。
外境的东西本来就是不能左右我们的,是我们心自己迷了,自己起心动念去攀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有钱的人来,「欢迎光临,请里面坐。」有钱的来就那样子的泡好茶、请上座,又是对待他那么好。一个残废的来、残障的来:「你来这里做什么?出去!你不知道这里很贵吗?一小时要好几百元!」唉!这些众生啊,每一个个体上,他都是生灭的东西,生灭就是无常,自性本空,奈何你对它的好跟坏起争执跟分别呢?我们自己生一念的执着,把我们的本性分裂了,这就不是我们的本性了。
我们的本性是看到任何东西都很欢喜,没有因为他的有钱、没有钱,也不会说这是是、这是非,而产生强烈的一种牵制意识,所谓牵制,实在是没有。所以说本来我们可以过的很快乐,这句话很有学问的哦,你不要看这个很平淡,本来我们可以过得很快乐,可是我们却过得很痛苦。为什么?就是没有智慧,当我们有智慧,透视的智慧的时候,任何事情到我们的面前,纵然别人无中生有的攻击你,你都会很欢喜的,你知道他来诽谤,当下就是无常法,这种漫骂有一天他会消失的,这只是短暂的一种不同的境界现前而已。所以我们一个大修行人,他是 contrlhismind (控制)他整个意志,不让他动念,久而久之就会无念,然后本性就会因为不动念,而显现出一种智慧,就变成无念而念,自然产生智慧之念。所以我们今天如果不先控制住我们的心态,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本性是什么。
诸位!我教你们做一天的佛陀,很简单!用控制的,施以方便语,记住!要无所着,任何事情要「放下」两个字,假如说你肯听我的话,你明天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看,那种日子跟佛一样的,没有什么两样。佛子安住于无所着,即是佛受用。如果求佛道的众生,安住在无所着那个意境,就是佛受用,就是佛安住的地方。
所以说强制、强烈的,用意识上去控制某一种事情,这个意识,后面又有敌对意识,有一天控制不住的时候,他就会发疯。所以我们讲忍耐忍耐忍耐,如果你忍耐,没有了解我们本性的时候,这种忍耐就完了!碰到什么事情,一生气起来:我要忍耐!一生气起来:我要忍耐!那这种起伏作用,你说要搞到几时才罢休?要什么时候才不会忍耐呢?他有一天忍不下去、压不下去了, broken (爆发)出来,你完了!我们这种修行是不对的!要用什么?要用观照的。忍耐的当下,就没有所谓的忍耐,今天他来侮我 ,这个人本身是无知,我们不要管他就好嘛,他有权利批评我、侮辱我、攻击我、无中生有的诽谤我,我有权利不要听,你为什么不享受你的权利呢?讲到这个地方你怎么不鼓掌呢?(师笑)笨笨的、反应那么慢。(众鼓掌)所以说你要记住,他有权利让我们来生气,我们有权利不要看,不要生气, why ?你为什么不享受你的权利?就无所着,就放下,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
人家说;「哎呀师父啊!你这么很忙,很辛苦!」
「哦,不辛苦,不忙,不忙!」
「忙」是怎么写啊?心亡了,心没有叫做忙!我说:我很闲啊!一天到晚都闲着没事啊。师父会不会很烦?我不晓得要烦什么,不知道啊?我即没有老婆,也没有儿子,也不需要去标会,担心被人倒会,又没有在做股票,你说要烦什么?我不知道啊!要烦什么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啊!那你说我要修行,修行我自己知道的,意境是什么嘛,当然我很清楚啊。那烦什么?那道场,道场就随缘嘛,能盖我们就一直盖起来嘛,虽然花了一亿多,我们还是很顺利的盖起来嘛,可见慧律法师还是有一点点的福报嘛,是不是?我们花了一亿两千万盖了一个文殊讲堂,一楼一楼加起来大概两千坪左右。 所以说痛苦来自于无知,无知来自于无明,无知的众生他就活得很痛苦。 所以说不要说你当医生,你今天就是念了十个博士、一百个博士都没有用的,这个智慧是抵不过出家人的,希望你相信啦。真的!
愚痴的人,或者是大智慧的人,佛性本来没有差别。所以四肢健全的人,长的漂亮的人,不一定比那个残废的人会修行,因为修行不是用脚,也不是用手,是用心去悟啦。少一只腿、少一只手,但是确实没有少那个心,心还是存在,有心就有本性,有了本性,我们有一天就会开悟。所以说: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佛性是平等的。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善知识,我们世间人每天都在念般若,却不识自性本然的大智慧,就好像说食不饱,只是口里说空,万劫也不能见性,结果还是毫无意义。善知识,‘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大智慧到彼岸。这必须是落实于心念,与空说无关,如果只有嘴巴念,心不去悟道,那么就如如如化,如露如电,无实际意义。我们嘴巴念,心里也去做,叫做心口相应。我们的本性当下就是佛,离开了这个本性,就没有其他的佛。
我们每天都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眼,无耳,咦?统统有,怎么讲无呢?无眼、耳、鼻、舌,统统有,他讲没有。糟糕了!他念到那个地方,他念到:眼睛,咦?有啊!无耳?也有啊!统统有啊,怎么没有呢?念了《般若心经》念了几十年,他搞不清楚,书念的再好,没有师父讲,他也不能开悟。所以,我讲的那一套《般若心经》希望你们买回去听,你就知道那个功夫之深啊,真的!我是讲本性啦,不是指我啦,佛陀的那个法,那实在是太好了!
你不了解我们的本性,这个般若,就像说食不饱,整天讲那个多好吃,那个多好吃,可是你吃不到啊。我们嘴巴里面讲的,这个空,那个空,但是对空他根本不了解,所以说万劫不得见性,对空的思想没有办法了解,那当然就没有办法,看不清楚我们的本性,一点益处都没有。
我们需要用心下去观照,不是在口念,所以一个人有没有修行,可以在他的行为当中看得出来。我现在告诉你,你注意听,很简单可以判断一个出家人有没有修行,如果有一个出家人,他告诉你他有神通,他能够给你消灾解难,可是他碰到事情脾气发的很大,我告诉你保证没有开悟,保证的!开悟的圣者他绝对不会生气的。开悟的圣者会生气,只有一种情形,就是在教导徒弟的时候,知道这个根器够,他才会用生气的去教导徒弟,要不然一个开悟的人,他用生气的来教导徒弟,那笑死人了!最简单的,我告诉你很容易的分辨一个人开悟与否,如果你去的时候,他一直告诉你他有神通,他持什么符咒可以加持你,马上得到什么解脱,来了摩个顶,马上不会拉肚子,那是神经病!
我们台湾啊很不幸,来了一个清海,又跑出一个卢圣彦,很不幸!佛教的不幸,众生就无知的跑去灌顶,结果股票大输特输,不但没有消灾还破财。有正知正见,开悟的人,他哪里是这样子的,自己显什么神通啊,你们听我这么多录音带,我有告诉你我有神通嘛?我有没有告诉你,我很会修行?有没有告诉你说我很了不起,不得了的一个圣者啊?没有啊!开悟的圣人他也不会讲的,开悟的圣人,他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圆满为主,绝对没有仇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他就认了。
譬如说我的讲堂,假设说被人家占据了土地,我用种种的管道,用在家人跟他去控告,如果没有办法要回,那么就是我们三宝的业障,我们不会厮杀的,不会请枪手砰!砰!不会用这种方式。所以说我们懂得智慧,懂得认命,所以我们眼睛里面,从来不恨那一个众生,这个众生纵然怎么样子攻击我、诽谤,乃至是说要让我们死,我们也不会去跟他计较,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永恒的忍辱,不会是像世间人:我要忍耐!我要忍耐!没有的,我告诉你,圣人没有忍耐,因为叫做无生法忍,没有所谓的忍,因为根本自性就本空,你忍个什么东西呢?对不对?他来欺负我们的时候,他的手,他的脚,你分析他的全身都是无常法,他的全身本来就是空的,没有所谓的侮辱不侮辱的。
所谓的侮辱,是我们内心里面产生一种观念,他牵制着我们,我们被他所牵制,所以他侮辱我。所以说我们本身修养不够,就会说人家侮辱我。如果说是释迦牟尼佛话,你拿刀子杀他,他都不会动到一个念头,他那里有什么侮辱不侮辱的,就是我们的业障,认了!就是这样子,就是那么单纯,就是这种智慧嘛!所以我们当医生的人、当护士的人,就是很简单了是不是?
当医生的人,我们就内心里面常常这样观照自己,他今天有病苦(就像我自己这样子的)我们心很难过我们要一直好好的照顾他,你做医生的人不能烦。你若烦了的话,就完了!那么多的病患,做医生的人没有几个不烦的,因为我也当过医生,你们当过那个是打针医生,我是当心理医生。
我举个例子给你听,有一个老公老告诉我,他的老婆对他很好,老婆死亡时也留下很多钱给他,这个老公很高兴,但老婆去世后一天,他发现老婆外面讨客兄(红杏出墙)。他老婆死了,他一直恨在心里面:我对我老婆这么好,她对我这么不忠贞,恨、恨!恨到有一天要爆发了,找到我:;师父啊,你慈悲慈悲跟我开示一下,我对老婆是忠贞不二的,她竟然移情别恋爱上别人,到她死以前我没有发现,死了以后我发现了,我是一直气愤她、我一直愤怒她。我说:;死了多久?;三年。;哎呀!死了三年了,这一块石头还放不下。然后我就问他:;那你现在能够如何?他说:;我不知道,我很痛苦!我说:;你有权利不要痛苦啊,你为什么不要享受你的权利?他说:;咦?对对对!
你怎么不享受你这个权利 —— 宁静的内在、安详的内在呢。你不需要忍耐,我说:有什么好忍的?死了就剩下一堆骨头,你恨她,恨什么?恨骨头、恨鼻子、恨头啊,恨她什么啊?她现在已经烂了,尸体都烂了,你恨她什么啊?这就是无知,就是如同我们刚刚讲的那一句「情生智隔」。情生,智慧就显现不出来,就被关在牢笼里面了。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要用感情,要用理性。理性必须建立在智性之上,智性必须建立在空性之上。
我们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是严重的错误,讲起话来:喂!你要理性一点!你讲他要理性,他讲:你也要理性一点啊。民进党的就告诉国民党的:喂!你讲话理性一点。国民党的就告诉民进党的:喂!你讲话理性一点。理性的标准是什么?!理性既然没有一个标准就干起来了。所以理性要建立在智性,要建立在大智慧里面,他才有理性可谈,没有智慧你谈什么理性呢?骗人的!那么大智慧要建立在什么?建立在空性,空性就是任何事情平等!这个时候你就要鼓掌了,上下才会热起来嘛,对不对?(法师笑)单单我唱独角戏,热不起来。(众笑)
所以你要了解,感性要建立在理性,理性要建立在这个智性,智性要建立在空性。换句话说,空性支配着智性,智性支配着理性,理性支配着感性,感性必须与空性一切符合,这是一个 circle 一个循环。有感性的人啊,必须要有智性,有智性的人必须要有理性,统统具足。所以我们要用大智慧,心要好好的去观照,不是口在念的,单单用一只嘴巴在念念念,那没有什么意思的。
我们的本性当下就是佛,离开了这个本性,就没有其他的佛。所以说三皈依是什么意思啊?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佛在哪里?拜了老半天的佛却看不到,拜了阿弥陀佛在前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前面,一天到晚拜拜拜。拜了以后还是照样生气,那这个拜佛有拜跟没有拜是差不多的,佛像是让你观照你的内在,佛在前面是叫你见贤思齐,不是叫你拜他,是说你拜他是向他学习,我们内在里面一定要升华,这个拜佛才有意义嘛!
所以有人问师父:念哪一部经才会消灾啊?我说:常常生气、愚痴、无知啊,念什么经都不会消灾。要是诚心的念,拥有大智慧,念哪一部经都是消灾。所以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皈依法,什么是法呢?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我们拥有大智慧,智慧之法叫做真理嘛。所以说:离性无别佛,离开了我们的本性,就没有其他的所谓的佛,离开了我们心中的这个法,就没有所谓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必须建立在自性里面去悟。释迦牟尼佛讲无常,你不去观照无常的时候,你去菜市场买菜,为了五块钱就会干起来的。如果开悟圣人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以前啊,我很喜欢看这个选美大会,(众笑)真的嘛!不要笑我了,真的!尤其是穿泳装,哦!这很迷人。而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是你的三围多少,你多少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你长的很漂亮,我也不认识你,认识你也没有关系,也没有什么作用,她漂亮,漂亮她的,我开悟见性是我的事情,就是这样子。那个学佛的意境,没有学佛以前那种对美女的欣赏的角度,到现在就有一百八十度的不一样,现在就是你什么世界美女在前面也是这样,不是没有感觉,有感觉,没有什么作用,很漂亮,很漂亮又能如何呢?所以我们变成自己产生一种内在的执着、欣赏,然后很喜欢的跟她讲话,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纷乱,就控制不了内在,所以说庸人自扰,真的!所以说世界只有佛法是最可贵的,离开佛法没有在真正的生命,找不到真正的生命,佛法是我们真在正的生命。当你发现这个小姐很漂亮的时候,你最好跑到开刀房去看一看,一剖开时所有的五脏六腑密密麻麻的连在一起,那就知道这个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啦,是不是?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什么叫做摩诃啊?摩诃是大的意思。心量广大,就像虚空一样,无止境的,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无嗔也无喜,无对也无错,无善也无恶,也没有头尾。诸佛刹土,都同虚空一样。世人的妙真佛性本来就空,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也是这样。
大智慧就是具足这一些,意思就是进入绝对状态,你有长就一定有短:有是就一定有非:有瞋就一定有喜:有善就一定有恶:有头一定有尾,我觉得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老夫子,实在不得了!
你看看这个基督教的思想,七千年前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他是有头就有尾啦,七千零一年前是什么?七万年前是什么?七亿年前是什么?这在 logic (逻辑)里面你就讲不通了。释迦牟尼佛讲:没有开始。所有的开始是意识的观念所订定出来的标准。太厉害了,这佛陀很厉害!没有开始,因为世间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时间是我们给它订定起来二十四个小时,然后就一个有形的时钟答答答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你睡到几点,那我们白天睡醒的时间,看表,哦,现在六点半了。有一个具体的观念。所以说时间是意识的具体观念,是意识里面把它列出一个时间的观念出来,所以我们执着。因此我们了解,开始的本身就是错误,那么再悟到深入的话,连那个时间的观念统统没有。
所以人家说:开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开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这个宇宙就是他的家,他去哪里?他也不必往生极乐世界,由这个娑婆世界然后到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没有开悟的众生才有来有去啊,从这个地方到这个极乐世界,证悟的话,哪里都是极乐世界,为什么?所有的空间都是他的本性,所有的本性都是清净的,当然就没有所谓的污染的东西,所以我们讲自性弥陀嘛,本性就是阿弥陀佛嘛,佛佛道同嘛。每一尊佛证悟的境界统统是一样的,犹如虚空,拥有大智慧嘛。
我们要修行,记住!不能有所执着,要去掉方圆大小的观念;要去掉青黄赤白的观念;要去掉上下长短的观念;要去掉瞋、要去掉喜。这个喜就是说得到的时候欢喜,失去的时候发脾气,那个瞋跟喜,跟法喜不一样,法喜是悟道,是没有执着的欢喜,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去掉是非,本性要去掉是非;本性要去掉善恶;本性要去点头尾;开始跟结束统统要去掉。
世人妙性本空,就是一切相都无所着,无有一法可得,如果有法可得就不是自性了,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内在的执着,达到绝对的心理状态。所谓绝对的心理状态就是说,无相、无念、无住,无相就是一切相在他的眼中是无常的,无念就是他不会动到一个念头去执着外在的境界,那无住就是对一切事情无所着,让它像水一样的流畅,内在里面无所着,什么事情到他面前里面,多么的洒脱,多么的自在,那一种大智慧,永远充塞在我们的本性,用我们的本性永远不会迷惑,就是那么的安详、快乐,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无有一法可得,若有法可得,即非自性,如果有任何一法可得,就不是我们的本性。
【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
善知识,千万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着这空,第一,千万不要执着空是什么都没有,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想,这样就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广大无边,所有物象都含乎其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都在其中。世人本性空寂,也是这样。
坐在那个地方什么东西都不想,那个叫做迷迷糊糊,在易经里面讲就是混沌未开,阴阳两极未分的时候,那就是无极状态,那就是无明。就像老庄哲学思想里面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也不知道。落入一种无始无明的无分裂的状态,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也没有执着、也没有想,像什么呢?像死人一样的,这哪是佛?你看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子的嘛?像死人一样的?不是。记住!无念是没有一切世俗的尘念,具足有大智慧,自性本具有大智慧。
我们要修行的时候,第一:莫着空,千万不要执着:我们现在在观空。你现在在观空的那一念,还是妄想,这个空的思想后面意识:我在观空、我在观空,那还是一个幻想。一个无我,这个我是夹带无我,这个无我这个意识,也是知道有一个无我。所以说我们凡夫不懂自性,就一层一层的执着,空在前面,我在观想,我知道这是无我,无我那个也是我。就一直用累积的关念里面,想要了解这个本性,是严重的错误!所以我告诉你,什么是本性,记住!我在观空,空当下无所着,连空都不可以执着,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我们的本性可以含有一切的法,一切的善法、色法、是非长短,色生香味触法,六根、六尘,一切都会归到自性,不离我们的自性。如果看到一切人的恶跟善,我们都不取不舍,也不被其所染著,心量如虚实这样可以称之为大,所以称这‘摩诃'。善知识,迷惑的人只是口中宣说,智慧人落实心行,又有迷人,空无所思,闭目静坐,自称为大,这一类人,不可同其讲话,因为他们邪知邪见。
所以我们说:万法唯心照,就是指迷了的众生。万法唯心照,世间的一切山河大地,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长短,含有攻击性的东西,是非、长短等等,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所去照的。所以心是一个很笼统的名词,如果心上面加一个贪,叫做贪心,瞋心、愚痴心、嫉妒心、烦恼心,分别心,执着心、坚固心、臆测心、怀疑心、愤怒心,这也是心,如果我们改一个名词:喜心、欢喜心、安详心、慈悲心、菩提心、布施心、忍辱心、精进心、般若心,这也是心,可是这个心却是清净的。所以心是一个很笼统的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来讲心,所以你讲心是什么?这心不是什么。心的过滤就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记住!你一定要记住, 用恶的一面来衬托出善的,善的一面也是执着。 所以说本性善跟恶全部要放下,包容、存在。
有的人就不了解了,那师父!那你对那些杀人、放火的事情,你认为呢?你说善跟恶无所着嘛。他把这个无所着当作是放弃,他把这个无所着当作是不管,错了!什么时候是这样讲本性的呢?这个不是本性啊。就是说他是坏人,我一定要把他抓起来,然后用对治的法律去对治他,这个就是慈悲,我们为了要救他,惩治他。所以说善跟恶是分别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分别的执着性,叫做虽分别而无分别性,是名本性,我们一定要记住,虽然分别一切事情,我们善恶很清楚,虽分别而不做分别想,不可以有分别这个念头,想就错了,想的话就是执着。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这一句很重要很重要!这几个字你今天你把它写下来的话,那今天这一趟就值回票价了,虽然计程车坐了一百多块,没有关系!这一句话就值一百块以上的,你注意听啊!看到一切人的恶跟善,不可以有取、有舍。
取是什么意思?这个恶的话,我要去做那就不好,善的话,我做善事的话,我要去取、去执着,我今天布施给文殊讲堂一百万,你看看,我伟不伟大?你看!这个柱子上都没有写我的名字。这个「取」就是做善的执着,就是取。善之与恶不取,不舍,也不可以舍离啊,你今天你做善事,也不可以舍离这个善事啊,不执着这个善事,但是也不可以舍离善事,善事我们还是要做。意思就是做善事无所执着。
但是做善事我们也要查清楚啊,你譬如说现在的很多假的出家人,到处化缘,我们也搞不清楚他是真的是假的,如果是确实是真正的出家人,我们供养那没有话讲。所以说还有很多的寺庙,或者是很多的什么什么堂,派人化缘,你也搞不清楚那是真的是假的,还有那些残障的,在地上专门拖着卖东西的,据说那个有集团。世界上最可恶的事情,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敛财,这是最可恶的人,他明明知道我们会同情这些残障的人,然后来利用残障的人敛财,这种人罪过无量,当下十九层!
又有这个迷惑的人、众生,空心静坐,什么叫空心静坐呢?什么事都不去想它,就是愣头愣脑的坐在那里,坐着,百无所思,什么都不去想,就问人家:你看我像不像观世音?你看我像不像地藏王?哎呀!真是客家话讲的:神经病!不懂佛法然后自己乱修行,然后搞的糊里糊涂的,也摸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也弄不清楚。像这样子的人啊,傻呼呼的坐在那个地方,以为说空出一切的妄想,坐在那里百无所思,像死人一样不去想它,这一种人,不可以跟他讲话,意思就是没有用,那是完全误解我们的佛性,因为他们邪知邪见。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我们胸量很大,遍周法界,所有的尽虚空界、遍法界,都有我们清净的内在。当我们有所作用,就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都自在,心不会停滞在任何一点上,这就是般若。
这好比说,我跑到荣总来,我有清净的内在,我跑到高雄去,也有一样尽虚空界,遍法界那种胸量,跑到台北来也有,跑到那里统统有尽虚空界,遍法界那种胸量。
如果你记住师父几原则,哇!那你今生今世你用不完,比你赚一百万、一千万,都值得,只有几个原则:
第一、永远不生气。你说:这不可能!不可能才叫做修行啊,那可能的话你修什么行?我们明天学习做佛菩萨,做了三天忍耐不住,我要爆发了,三天而已。千万记住!不要生气,这是很重要的,我讲这一句话是警告我自己,不是警告你们,因为我这个人脾气很坏,所以我警告大家,就是警告我自己:不要生气。
第二、绝对尊重众生,纵然他有缺点,我们不要看他,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警告他,善意的劝告。如果你做得到这第二点,那就没有纷争。
第三、交换立场。当你看到一件事情很烦恼的时候,你交换立场,你不是他,他不是你,你不要替人家担忧,你不要主观意识的批判人家,因为你不是他,他不是你,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交换立场。
第四、秒秒保持观照。你知道你在说什么,清清楚楚,这最难的!你在想什么,你二十四个小时,你都很清楚的,你在想什么,你在做什么,我这句话出去有没有伤害到别人。我告诉你,我的特别的优点,你们做不到的,我胸量很大,真的,我这个人胸量很大,可以包容一切。这个要好好的学习,我这个不是自吹自擂的,这是真的做到这样子的,所以我自己一个人 designed (设计)那个文殊讲堂,每天早上花费多少的时间去监工,应付多少的帐目,我从来没有动到一个念头,去对那个工人生气的,绝对不会的。那些工人做到今天他一直说;哎呀!我们做了一生一世的工,没有看过一个这么有修养的师父,不曾看过这么有修养的老板。
这很简单!为什么?他骂我们一句的时候,我们也骂一句,他说:跟你走(台语三字经谐音——骂人的话)你也:跟你走!一来一往互相叫骂,这样有什么意思呢?这个不能讲的很直啊,这个点到为止啊,台湾的三字大明咒嘛!他动不动就:跟你走,我也:跟他走,这样就吃力了!二个人就对骂起来了,知道意思就行了。这是没什么意思,但是这像狗一样的,他没有修身养性,他跟你咬一口,你也趴下去跟他咬一口,那这像什么,不可以这样子。
他们说:这个慧律法师哦,这个给他在世间做事业,哦!一级棒,嘎嘎叫!因为我们是出家,我们了解修养进退尺度,知道怎么样做,我们绝对不会像世间人,工作很认真,要领钱,开六个月的票,我不会这样子的,你认真的做,多少钱马上开给你,一毛钱都不会少,工人就很有起劲了,要不就是他们工作很劳累的时候,买维士比请他们,只要认真的工作就好了,就这样子。所以说应付这个工人真的还是要有一套的,很难!
所以说我们今天啊,用既了了分明,我们要清清楚楚,每一分、没一秒,都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在想什么,我这样有没有伤害到众生,那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去得罪别人。
第五、沉默是金。这是最简单的,一般人啊造口业、散乱心啊,就是由这个嘴巴来的,尤其是女人这一只嘴巴,那个三十岁到四十岁、四十岁到四十五岁,你说她懂嘛,她懂得不少,嫁了人又生三、四个小孩,你说她不懂,她又懂得一些。你说她都懂嘛,她又一样也不懂,她就是像那种半调子的五专生,五专就是即不像大学也不像高中,像不上不下的五专生,这很惨的!所以我碰到三十五岁以上到四十五岁的女人,哼哼哼!哦!都很注意。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年轻的,年轻的男同学、女同学,他很年轻,他很单纯,学生嘛。
我们要了解,我们能够巩固这几点,哎呀!那真是生生世世是享用不尽,这个才是我们无量的财富啊,装在这个心里面,随时掏起来,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说,钱是身外之物,那不是永恒的财富,智慧才是永恒的财富,恭喜大家!
你每一分、每一秒都控制你的意识,不让它落入烦恼,不让它落入愤怒,我们设身处地的替人家想,我们沉默,我们秒秒保持清净的心态,用的时候就知道一切。那一起即一,所以的一切都会归到我们的本性,就是「一」。一是绝对的意思,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当我们自性本空一切的时候,一切的法都包括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这是开悟的必须条件。让我们的心来跟去统统没有执着,就是没有停止,就像臭水沟的水不通,不可以。记住!心去来自由,什么叫去来自由?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但无心于万物,就是这个意思。去来自由,来不要烦恼它来,去你也不要烦恼它去,不要烦恼它,有一天生命总是会结束的,你就会悟到世间总是无常的,所以说心体无滞,我们心的这个体,它是没有这个阻碍的,「滞」就是阻碍的意思,这个就是我们的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
诸善人,一切的大智慧都从自性而生,从你自己本身的自性生出来,不是从外而来的,切莫用错了意,这才是真正的本性自用。一念悟到真,一切都是真的。心量广大不落支节。千万不要只是口里说空,心中却修此行;这就好像,自称国王,但终究什么也不是,这样的人非吾弟子。
曾有一小姐来师父那里,她讲:师父!给我摸摸头开智慧。我说:摸头干什么?她说:开智慧。我说:那摸别的地方呢?摸头会开智慧,那摸别的呢?如果说摸头会开智慧的话,那摸屁股呢?恩?智慧哪里是用摸头的呢?摸头的意思不是这样,摸头的意思是说师父有修行,师父的身上产生一种电力,电力就是佛光,摸头是说灌顶,跟你结一个善缘。如果说摸个头就开智慧,那这就到龙发堂去,来!马上就跳起来了,如果摸个头就可以解决,那么荣民总医院马上关掉,到 operate room (开刀房)去,躺着,头一摸站起来了,马上就解决了,是不是?所以这个骗人的啦,只是说给师父摸摸头是说结个善缘,佛光普照给你,让你平安,只是个祈福一个仪式。
因为没有正知正见,佛法讲课没人要来,如果说灌顶会消灾,哇!就来了一卡车人,整间荣民总医院会挤进好几万人。顶怎么灌?来了弄一点水,摸摸个头,几万个人这样摸摸摸,干脆摸屁股比较快啦,摸头干什么?来来来!怎么用这种方式来诱骗众生呢?这本性是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嘛,就好像电灯跑,里面的钨丝断了,你说电灯有没有办法点啊?你用外面的光线,你能不能点燃这个电灯泡啊?没有办法嘛。这个灯光灯管里面的灯芯一定要好的。我们从里面通电,里面通电就是产生大智慧,它才会亮。灯管你外面一直照射,它会不会亮啊?没有用的,加持就是这样子,你开悟没有啊?就是那么简单嘛!所以说有正知正见的,大智慧的人,他那里是说随随便便给法师一骗,就骗走了,给那个什么李俊男,乱听那个什么,这样就马上来解厄,真是严重、严重!所以说我今天来救救这些医生跟护士、医生、护士是专门救人家的,可是法师是专门救医生的。
没有开悟跟开悟的人,欣赏这个大地是不一样的。没有开悟的人,当他心里很烦的时候,他的老婆跑掉了,到阳明山去,山上花开放得很漂亮,他就会说:哎呀!人家在讥笑我,笑我的老婆跑掉了。如果花落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想:哎呀!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就像我现在的遭遇,我老婆丢掉了!像花落了一样。开悟不会,开悟的人他欣赏在个树,它多漂亮!纵然那一棵树瘦得瘦巴巴的没有水,他会说:屹立不摇。这个花开得很漂亮,就像这个春天一样的,绽放出无量的光明,他说:哎呀!佛性本具足光明。当他看到这个花凋落的时候,他就说:这个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真理。开悟的人,是看每一种东西统统是那么的欢喜、那么的自在、那么的洒脱。
开悟的人,心量大的不得了,他不会走偏的路。所以有的人讲:师父!我今天诚心的求你,你告诉我,你看三藏十二部经典,看了两遍,现在看第三遍,你真的告诉我,用哪一个法门、那一种事情是最快的,最快最快的,是稳当的,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我现在告诉你:看了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不可能离开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句,第一点。第二、希望你持大悲咒、往生咒,你每天就是这样拜佛、念佛用功,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空多念一点观世音,真的!你好好的念,念了,哦!有效,真的!
开悟的人他不会讲:我是有什么神通,我是多么了不起。开悟的人他就跟你一样,他就在你的面前,也在讲话、也在走路,他没有什么分别的,可是他所做出来的,他就是那么的安详,你看他的行为,他就是那么的静,静的让你感觉好敬佩、好敬佩,他从来没有浮躁,一切动态里面统统是自性,一切静态里面回光返照,统统是我们的本性,动静一如。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什么叫做‘般若'呢?般若翻成中文就是智慧的意思。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愚昧,都是大智慧当前,这就是般若行。若是一念愚愚痴,般若就与你绝缘,一念有大智慧,那么般若就生起来,产生。世间人愚痴、迷惑,嘴巴里面讲智慧、智慧,可是心中常常是愚痴。常常自称在修行般若智慧,每一念他都是说空,但他根本不了解是真空。般若无形象,智慧心就是我们的般若。若能如此行,就是般若智。
太好了!太好了!六祖真是不得了的菩萨,真是古佛再来。这一句实在是秒不可言。常行智慧,所作所为统统是符合智慧,既是般若行。你看!多了不起,一切的时空交会点,都具足智慧的意思,真是了不起的圣者啊,了不起!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这六个字就是代表整本的《六祖坛经》。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什么叫做波罗蜜?波罗蜜是西方的讲法,中文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离开这个生灭的心,放下因缘聚会的假相。如果你执着这个境界,生灭心就起来,好比说看见水有波浪,这就是此岸;离境就无生灭,好比水永远这样流,这就是彼岸,可以称为‘波罗蜜'。
刹那刹那之间的生灭就是无常,我们一定要放下。我们解义就会离生灭,我们了解,就可以透视它,离开这个生灭的执着,生灭的虚幻的人生之间,所产生的这个执着。着境生灭起,你执着这个境界的话,生灭就起来了。意思就是所有的烦恼统统具足有自性,但你悟到这个波浪就是水的时候,烦恼当下就可以觉悟到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解脱。就像水永远这样流,没有停滞,既名为彼岸,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没有开悟的众生,每一念都有妄念与是非。若是每一念会归空性,这就称为真性。悟这个法的人,是般若大智慧之法;修此行的人是般若行;不修这种法的人就是是凡夫,这一念修行,本身就是佛。
善知识是对大家一种尊称。迷人是指没有开悟的众生。迷惑的众生嘴巴在念的时候,用理、用这个意识去体会到这个般若,是永远体会不出来。念念若行,你每一念都真正的无所着,若行就是真正的、贴切的、肯定的放下,是名真性,简单二个字:放下、放下。可是他一定会跟你讲:师父!放下很难啊。他们夫妻吵架啦、儿女不会读书,放下!要好好的照顾你自己,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哎呀!这老公放不下、儿子也放不下,你要叫他放下,他一直解释,他多困难、他的立场有多难,这种人啊我告诉你,一辈子甭修行,免修行了!你叫他放下,他就解释一大堆理由,你叫他放下、无所着,他就执着,生灭都执着,这怎么修呢?我们劝他,他就一定要执着,那你说呢?这谈起来,外省人讲的:有啥意思呢?没什么意思啦。
你不修这个般若就是凡夫。所以我告诉诸位,我体悟到今天,禅、净、律、密,禅是最厉害的,它单刀直入,直入我们的本性当中。这真是了不起!我们很多众生修行,每天只有念佛,他很认真念佛,没有错!可是他没有禅的定力,他没有禅的智慧,他会执着,他会跟人家计较,他没有办法观空,观无常,他不能悟入自性,那难了!所以虽念佛,一定要有禅的那种洒脱自在,临命中的时候,断气马上就往生了,放得下嘛。我们临命终就是要修放得下,那么修放下、不要执着,最大的强有力是什么?就是《六祖坛经》那就是禅,就是禅、般若的思想,你具足了般若思想,临命中一断气,马上就往生极乐世界。
很多持戒律的人,今天持戒律就会笑这个人持戒不清净、那个人持戒不清净,这个破戒、那个持戒,这个是怎么样······是是非非的。我告诉你持戒这个完全错误,持戒是持自己的。什么叫戒?心清净名为戒,心不清净,你那算是持戒的人呢?今天我们没有吃,我们就说:那些不持午的人统统不如法,那些不持午的人,是多么的烂啊、多么没有修行,哪有是这样子?那六祖呢?那印光大师呢?印光大师晚上有吃呢,吃了馒头还吃稀饭,他念佛还烧出一千七百多颗舍利子,你有吗?你半颗都没有!所以说修行这是定力的问题嘛,是禅、智慧的问题嘛。所以菩提心既是戒,清净心既是戒,那真是一针见血之语,当下就是。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
善知识,凡夫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前一念迷惑,就是凡夫;后一念悟,即是佛。前一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对!没有错!这一句话是正确的,意思就是说,凡夫的这个里面无量无边的烦恼,当你悟道的时候,就是菩提。可是啊如果说:菩提即烦恼,这是不对,不对!这句话就是变成说,佛的话烦恼就无量无边,就变成众生了。可以讲烦恼即菩提,但是不能讲菩提既烦恼,讲菩提既烦恼要是什么?要在圣者的角度。像释迦牟尼佛啊,这个烦恼众生不修行,菩萨烦恼众生不修行、怜悯众生不修行,我们可以讲:菩提既烦恼,就是开悟的圣者、觉悟的圣者,他烦恼这些众生不修行,菩提既烦恼,就是这个样子。
前面迷既凡夫,我现在讲的,以前的迷的,你这一念崭断,不贪、不瞠、不痴,尊重人家,当下具足无量智慧,后念悟既佛,这一念就是后念。前念迷既是凡夫,意思就是前念,以前的种种错误、迷惑,都没有关系,崭断!后念悟既佛,你当下这一念放得下,你现在就是佛,这个太厉害了,这个实在是太厉害 ! 所以说六祖啊真是,那一天到大陆去跟他老人家磕头一下,作这一本书实在太了不起了!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哇!你看多漂亮,这句话多漂亮!前面这一念,着境,执着这个境界既烦恼,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离境,离境就是心不动念,离开这个境界的执着,离境既是菩提,你看!太棒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