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庙内主殿叫“广禅侯殿”? ●历经八级大地震戏台因何不倒? ●庙会延续700多年的奥秘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十,是临汾市尧都区汾河西一带祭祀供奉牛王庙“三王”(牛王、马王、药王)的日子,每到这天,河西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云集魏村,参加一年一度的牛王庙庙会。 魏村位于临汾城西北方向约25公里处的明山上,牛王庙就修建于村西北的一个土垣之上,庙内完好保存着一座我国最早的古戏台。这座赫赫有名的戏台修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遭遇大地震毁坏,元至治元年(1321年)重建,明清两代屡有修葺。早在1957年,戏台就被列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席上建庙的传说 魏村,因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晋文公的大将魏雠驻地而得名。从临汾市沿临大公路一路向西,行至东涧北村附近右拐上公景线乡镇公路,行车约15分钟左右,便可看到一个巨大的牌楼“古镇魏村”。进入魏村沿大路向村西北方向走,到村中间位置,便可看到在一个土垣上,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寺庙,这就是名扬四方的牛王庙了。 关于牛王庙的由来,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宋金时期,金国南侵,时秋播在即,平阳地界却有大量牲畜染病。阵前军情告急,田野庄稼也无法耕种,官员只得报知朝廷,当时在位的宋真宗降旨,命蔡、张两位大臣及一位神医前往平阳救急。虽然找到了医疗办法,无奈地域广大,无法全部医治,于是三人计议,将大量草药倒入汾河上游,河水经过浸泡自然成了药剂,后命沿河居民将牲畜战马赶到河边饮水,三日后,果然牲畜痊愈。当地百姓无不感激三人,遂建庙祭祀,三位大臣分别被供奉为牛王、马王、药王,所以牛王庙也被人称为“三王庙”。 传说,最初的牛王庙,修建在汾河河东的一个村里,每年的四月初十“牛王”诞辰的日子,河东河西的村民,为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必到河东祭祀。当时庙会规定十分严格,祭拜时间必须分毫不差,河西诸村常因路远水深耽误祭拜时间而受到惩罚,于是河西诸村村民便在庙前祈祷,希望“三王”显灵,在河西诸村也建一处庙,以便祭拜。祭祀当夜,一阵风将河东三王庙的两张草席刮到了河西的魏村和景村,村民都认为是“三王”显灵帮助村民选的庙址,遂各自筹款建庙。如今,魏村归属尧都,景村归属洪洞,景村的三王庙早已毁于战火,而魏村的村民却不惜代价将牛王庙保存了下来。 魏村牛王庙建成时,因为建庙钱款是魏村及魏村周边的四社八村村民共同出资修建,所以经过商量,定下了“两村为一社,一社执事一年,四年一轮回,八村共管”的规矩,至今仍基本如此。 主殿叫“广禅侯殿” 牛王庙占地不大,只有3660平方米左右,站到山门口,庙内建筑可一览无余。 魏村文物管理所所长郭建民在魏村已经工作了十多年,对魏村牛王庙会颇有研究。他介绍,原先牛王庙整体坐北向南,戏台背后东西两侧各设置一个庙门,后因解放初期当地保护意识不强,庙门损毁严重,庙门前也被村民建起了民宅,只留下3米宽的一条小道,不具备重建庙门的条件,只好将庙门重新修建到了东侧。 庙内北侧分别有献亭、主殿及东西垛殿,最南侧为戏台,院东西两侧为依墙而建的两排廊庑,献亭前及两侧种有柏树灌木,中间大片空地为看戏场所。主殿、献亭、戏台位于中轴线上,这种格局也是沿袭了元代庙宇戏台修建的独特格局。献亭位于主殿正前方,顶部与主殿相连接,它是用来在祭祀当日安放供桌及祭祀用品的地方,平时也可作为达官贵人看戏的特殊位置,在唱对台戏时也可作为临时戏台使用。 正殿明间上槛悬一块红色匾额,镏金正书“广禅侯殿”四字,首题“大清国山西平阳府临汾县西河乡平水郡羊城里人氏见在魏村居住信士芳名等众诚心敬谨献”,落款题“时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盂夏吉旦重立”。牛王庙主殿悬挂的匾额,为何是“广禅侯殿”?郭所长告诉记者,“不同于‘三王庙’来历的传说,临汾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广禅侯是阳城县的一名兽医,即‘牛王’。” 传说在北宋政和四年时(公元1114年),金兵南侵,宋金在平阳一带交战一年有余。时值战马瘟疫流行,日不思草料,夜不得安歇,金兵乘机进击,宋兵屡战屡败,随军的兽医也医治无效。阳城常半村兽医常顺闻讯后,赶至军营帮助医治,在确定症状后,常顺带军士进山大量采集草药,用大锅煎煮后倾倒入河中,驱马下水洗浴,马病随即得到控制。医好马病后,宋军士气大振,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宋徽宗闻讯后大喜过望,颁旨敕封常顺为“广禅侯”。后来,元太宗联宋灭金后,曾微服私访太行山,听说了常顺的故事后,深受感动,遂下令建庙祭祀广禅侯。后来,经过民间进一步的神话衍化,广禅侯常顺也就成为了民间口中所说的“牛王”。 八级地震摧不垮的戏台 牛王庙内南侧的这个大戏台,便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 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后面及两侧后半部三分之一筑墙,正面为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整体采用大额枋结构,完全沿袭宋金时期乐亭戏台的独特风貌,三面敞开,观众可以从正面两侧观看。对牛王庙戏台的这一特点,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春波形象地说,“这与现代的‘T’形舞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元代戏台大多是面阔一间,台口仅在两侧出现立柱,并且为增加视角宽度,两侧山墙仅砌筑1/3或1/4的长度。明清以后的戏台,大多为面阔三间,台口处有四根立柱,台下观看时会出现视觉死角。而戏台大额枋结构的采用,使台口的空间得到了增大,这是后来明清戏台所无法比拟的。明清戏台建筑过多地追求建筑立面的华丽、装饰,而对戏曲演出的功能缺乏特殊设计。” 整座戏台台基高1米,台身前面阔7.45米,进深7.55米,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为单檐十字歇山灰瓦顶。台基有四根角柱,前台石柱上刻有“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也正是因为这一行大字,才让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郭建民告诉记者,原本戏台的台基与别处发现的元代古戏台台基高度基本相同,大约在1.4米,在后来的不断修缮过程中,对地面修补及增高,无形中降低了台基的
高度。曾有古建筑专家来此进行过考察论证,得出的结论是,“保存下来的戏台主体结构仍为至元二十年原有构造,唯上部屋面、台周檐墙曾经明、清修葺或补筑。” 从戏台内部观看,顶部藻井全为木质结构,顶部看上去有点像八卦形状,上边两层全为从大到小的八角形,到了最下一层又巧妙地回归到四方四正的四边形,整座戏台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全部由木材榫卯结合而成。村里有老人讲,最早时戏台盖瓦损坏严重,人站到戏台内部,甚至能透过藻井看到天空,看似走风漏气,但是下雨时却是一滴雨都滴不进来,古代建造工艺的神奇可见一斑。 另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平阳府发生八级大地震,当时的魏村牛王庙被夷为平地,唯独牛王庙戏台保存完好,震后只对破损部分进行了少量修缮。郭所长解释说,“这与牛王庙戏台独特的建造工艺有关。其次,就是元代北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立柱并非全是垂直,而是全都带有一定的侧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力学上的平衡原理。同时,也与戏台全为木质结构,自身较轻有一定的关系”。 延续700多年的牛王庙庙会 历经700多年,这座古老的戏台上,至今每年还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戏码。 传说农历四月初十是“牛王”的生日,为纪念这一天,庙里每年都会举办七天的庙会。四月初十为正日子,这一天,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到牛王庙祭拜供奉“牛王”,而且当地有着一套古老的祭祀习俗,非常隆重。据牛王庙内碑文记载,牛王庙庙会起始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郭所长告诉记者,每年逢会期间,北至洪洞县、西至蒲县、南至襄汾的客商们都会云集这里,带来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早些年的时候,更为壮观的还有牲口交易市场,人称骡马市,“就连陕西的牲口贩子也会赶着骡马前来赶会交易。”如今,随着社会发展,骡马市早已淡出了庙会的主阵地,取而代之的是家用电器、
小型机械、时装布料等商品交易,庙会上依然摩肩接踵人潮汹涌。当然,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一台接一台的戏班子唱戏助兴,同时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杂技马戏团表演。庙会期间,从早到晚,戏声咿呀锣鼓铿锵,烟雾缭绕香火不断,各种地方特色小吃香味四溢,实为当地一大盛事。 说起庙会能延续700多年经久不衰,郭所长说,首先是庙会选择的时间,每年的四月初十,正是临汾一带小麦收获前的一段时间,这时村民一般比较闲,而且大都在为收割作准备,更换牲畜、农具等,导致庙会农具及骡马交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繁荣;另一个原因,就是魏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一直是临汾西山地区通往蒲县并连接洪洞的一个交通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