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欲知足,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净界法师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也有它灾难的一面,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这两个东西是经常存在的,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所以福报不能享尽,《易经》的思想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会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人生有一种错误的期待,我们总希望人生应该要十全十美,我的身体应该要健康、外表要庄严、别人对我都非常的好,各种的人事因缘都风平浪静。但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造的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但是我们在得果报时候,我们却不喜欢罪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产生错误的期待,这个是一个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亲近过几位老和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师,其中一个恩师上慧下天老和尚。我那个时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师的杯子稍微有一点碰撞,还没有破,但是出现了裂缝,我想:「唉哟!这个地方危险啊!」我就跟老法师说:「我现在换一个新的杯子给您。」老法师说:「不要啊,人生不能够追求完美啊!这个物极必反。」人生带有一点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灾。我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慢慢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人不能够让你的生命十全十美。
像我之前的寮房,因为我在学院做执事有一段时间,常住慈悲,给我一间个别的寮房。我对我的书房很满意,我对我的佛堂也很满意;我的寮房当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地板东边破一个洞,西边破一个洞。我的学生,来我寮房讨论佛法的时候,他就说:「监院哪!你这地板应该换一换,铺上一个柚木地板多好。」我说:「不可以啊!我现在能够在普贤院安然地住,就是靠这些地板支持着我。」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这个换好了以后,所有的都圆满了,月圆则缺,花开则谢,物极必反。
我们一个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观察:其实人生带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能够正常而持久。诸位要知道,我们前生造了善业,但是也造了罪业,我们必须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这句话你要听懂,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就是说,你一定要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你把罪业释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将会出现,乐极就会生悲!你要能这样子想,你很自然地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圆满,这个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迟早要去了解这个真相。所以我们在少欲知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修假观,知道祸福相依,带有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是真实的。
少欲知足,就是从假入空,观察这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这个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尽量地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观察人生因缘,尽量让自己少欲知足,这样在你的今生当中,就容易产生乐受。同样的环境,你的心态改变,就容易产生快乐。
这个地方,所谓的受用缘起就是这个意思。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承当以前所造的业力,来创造这一期果报!
没有贪婪的心,就没有忧患
佛说:“妄想是错误,执着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着,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顾一下自我的心灵。一切自有定数,如果过于强求就是一错再错。有的人用一生去恨一个人,可到垂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恨错了人,做了一生的错事,那么,这个人到死的那一刻都有可能得不到解脱。我们要学会入佛知见,入佛境界,放下正在进行错误的想法和错误的事,不可一错再错,积重难返。
你拼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何必要错上加错呢!所以,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战胜自己,找到正确的追求方向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我们就不会按照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让人生就此变得毫无意义。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是贪念惹的祸。如果舍弃了这些错误的想法而升起正确的想法,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你争我夺的事情发生,说到底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钱的牺牲品。
佛说:“懂得舍弃才可能有所获得。”
对人生来说,舍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更是一种金钱买不来的财富。人们应该舍弃世间的浮华欲望;舍弃贪、嗔、痴;舍弃梦幻泡影、虚妄;舍弃一切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才可能获得智慧,无价之宝的“财富”,正所谓失不了假得不到真,失不了邪得不到正,失不了贪心得不到清净。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