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原文网

寓意深刻的佛教成语

发布时间:2019-11-04 09:19:40作者:金刚经原文网

  寓意深刻的佛教成语  舒 芳

  从字面上解释,成语即约定俗成的语句,如果在口头交谈或者书面行文之中,得到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能够起到言简意赅、事半功倍的奇效。所有的成语都是有缘由的,譬如下面辑录的与动物相关的成语,不单只是生动形象,趣味横生,而且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它们便是出自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人中狮子:本义指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的人。作为一条成语,被用来比喻才能出众者。其出处是《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思耶,‘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人中狮子最初也是释迦牟尼的一个称号和尊称,正如《大智度论》卷八中所说:佛名人狮子。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人中狮子的意义范围扩大,不仅用来指释迦牟尼,也用来泛指高僧。如《四朝高僧传》里面说:唐代僧人昙一,精通经典,被人们称为人中狮子。

  香象过河:作为一条成语,既可以用来比喻领悟道理的深刻,也可以用来比喻文字的精辟、透彻。在佛教中,象、马、兔这三种动物过河的情况常被用来比喻人们悟道的不同程度。其出处是《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见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象在古印度人的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而印度地处热带,植物芳香的气息,可以使人们感到清新、舒适。因此,对于人们喜爱和崇拜的对象,就美其名曰香象了。

\

  盲人摸象:多用来比喻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不得要领,也常用来讽刺片面观察问题的现象。其出处是《涅经》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镜面王让几个盲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触摸大象,其中,摸到了象鼻的盲人就说,大象和车轱辘一样;摸到了象牙的盲人就说,大象和杵一样;摸到了象耳的盲人就说,大象和簸箕一样;摸到了象腹的盲人就说,大象和鼓一样;摸到了象腿的盲人就说,大象和柱子一样……就这样一样又一样,每个盲人的认识都不一样。他们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各不相同而起纷争。最后,镜面王总结道: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意思是说,盲人们坚持自己的认识而互不相让,都认为各自的说法正确,其实大象本来是个整体,即一合相,大家说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征。

  在佛法中,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修外道者往往如群盲摸象那样,执著于事物的局部,从而产生各种极端的偏执观点。要知道,事物都是具有整体特征的一合相,所以不可执著于其任何局部而错误地认为全部。

\

  牛头马面:被用以泛指各种鬼怪,也比拟各类丑恶和凶恶的人。牛头鬼是佛经里面所说的地狱中众多鬼卒之一,又名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据《铁城泥犁经》记载,牛头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死后为鬼卒,牛头人身。有的佛经里,牛头鬼又作防逻人,即巡逻防止犯人逃跑之意。

  马面又称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其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八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与这一成语意思相类似的,还有诸如牛鬼蛇神、牛头阿傍等佛家成语,总之都是泛指形形色色的坏人和丑恶的东西。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不适合听者的理解水平。多用于讥讽听话者愚蠢无知、不学无术、一窍不通。

  此成语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作品《理惑论》,其作者名叫牟融,是东汉时期对佛教教义颇有研究的学者。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部分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照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一则寓言故事:音乐家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却毫不理会,只顾自己觅食。公明仪于是改弦更张,弹起好似蚊蝇、乳牛叫唤的声音,结果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聆听了。牟融依此递进而言: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费——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泥牛入海:因泥质的牛入于大海之中必定全然融化,失其形状,所以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人、物一去不返,杳无音讯。它实本为佛家禅林用语,表示绝踪迹、断消息,有去无回之意。泥牛一词,通常形容人的后天思维分辨,所以用泥牛入海比喻正与偏、同等与差别等概念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洞山良价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见到了隐居那里的龙山和尚。双方互致问讯后,良价问道: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和尚答曰:我见两个泥牛相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佛家认为,只有呼出的气息与吸入的气息均衡且互相抵消,修禅者才能进入定心状态,这就叫做消息。因此龙山和尚一语双关,一是说自己修禅要像泥牛入海那样,永远与世俗断绝关系;二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消息的定心状态,所以来此修行。

  骑驴觅驴:这一成语又称骑牛觅牛、骑马觅马,系佛家禅林用语。作为一条成语,比喻东西明明就在身边,或者已经拥有,却视而不见或不够珍惜,还要到处去寻找、追求;亦比喻业已有了事业,再去找更加称心的工作。禅宗常用这一成语的比喻来说明即心即佛而不须到自心之外去寻找佛性的道理。

  据《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圣赞》记载: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意思是说,很多人不清楚自心的佛性,所谓佛在心中,而向外去寻找,这犹如骑驴找驴,不知自己座下即为所要找寻之驴。

  狗急跳墙:这一成语用来比喻: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地采取极端措施。

  在唐代,佛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烧香拜佛形成民间习俗。《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中有这样的话:人急烧香,狗急蓦墙。其意思是说人在遇险的危急时刻,就会烧香于救世主——佛和菩萨,祈求保佑;狗遇到紧急情况,就会越墙而逃。这里的蓦是超越之意。

  见兔放鹰:此为佛教禅林用语。本意是说,做事的时候,善于见机行事,灵活运作,犹如游猎之际,一见到兔子的踪影,便立刻放出飞鹰去追逐。多用来比喻把准时机,有利可图、有所需求的时候,才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在佛教禅林,这一说法,通常借指老师能够灵活机动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加以引导。《碧岩录》第二十七则垂示云:问一答十,举一明三,见兔放鹰,因风吹火。其意是说,融会贯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就像见兔放鹰、因风吹火一样。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或者能人与庸人混杂一处。亦是禅林常用语,表示修养不同的人混合在一起。

  据《五灯会元·无着文喜禅师》描述:无着文喜禅师参谒五台山时,遇文殊菩萨的化身——一老翁,二人攀谈起来。文殊问无着:近离甚处?着云:南方。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云:多少众?着云:或三百,或五百。轮到无着问文殊: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殊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着云:多少众?殊云:前三三后三三。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引申为,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势力的干扰、阻挠。

  降龙,指以法力降伏龙。《梁高僧传》卷十《涉公传》里记录:前秦僧人涉公,能以密咒咒下神龙,收放在钵盂里;伏虎,指以法力降伏虎。《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中说道:南齐僧人僧稠,曾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驴前马后:佛家禅林用语,亦作鞍前马后,本意是指官员出行时的随从衙役差卒,佛家指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真正的体悟,或失去了真实的自己。现在用以指俯仰随人。

  根据《五灯会元·洞山良价禅师》原始记载: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驴前马后将为自己……《碧岩录》有章节说:若只依草附木,认个驴前马后,有何用处?又道:如随驴马前后奴隶者,不是主人公也。意即许多人就像驴前马后一样,随波逐流,依草附木,失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个性,即不能确认自己的主人公——佛性,而生妄认自己的执著习气就是真正的自身,从而放任自流,或迷失自我,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地人云亦云。

  鹦鹉学舌:该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语出《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有行者问大珠慧海禅师: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慧故。譬如将水洗水,将火烧火,都无义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解释

  • 金刚经唱诵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